024年6月19日,绿茶餐厅时隔2年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这是这家连锁餐饮公司第四次冲刺IPO了。
今天我们就用1分钟时间来了解一下绿茶餐厅的创始人王勤松和路长梅(又名路妍)夫妇:
1972年,王勤松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在酒务桥头长大。
1980年,路长梅出生于东北省吉林市的一个农村,她的父母一个是渔民,另一个是农民,她爸爸做过农民工,妈妈也做过清洁工。她奶奶是一位赤脚医生,她幼年常随奶奶进山采药。
1995年,15岁的路长梅将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只身来到大连投靠亲友,因为有亲戚在大连的一个文工团做团长,因此她也进去当学徒工,一个月赚270元,据说她是因为家境不好,才中途学舞供弟弟读书。
她曾说自己用两年的时间练了别人四年的舞蹈功夫。
1997年,17岁的路长梅已经在舞蹈团里当上主力。
2000年,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她随团从大连来到杭州演出,因此与杭州结缘,就留在了杭州。
2004年11月,24岁的路长梅,认为自己成不了下一个舞蹈界的杨丽萍。因此她选择借钱创业,在杭州灵隐寺路31号开了一家青年旅馆,因旅馆前面有一片绿茶的茶园,因此取名“绿茶青年旅馆”。
此时的王勤松则担任了该旅馆的总经理职务,年龄相差8岁的两人应该是在创业时就已经结婚。
< class="pgc-img">>路长梅与王勤松(右)
路长梅最初只想赚钱养家,养活父母,并没有特别宏大的创业目标。
做旅馆期间,路长梅曾接待过一批上海的游客,他们因为爬山遇雨后发高烧,路长梅凭借儿时跟奶奶采药的经历,为他们熬姜汤,悉心照料。此举也为她的旅店生意带来转机,因为这批游客中有一位是《申报》的记者,他回到上海后写过一篇游记,提及了绿茶青年旅馆以及这位热心的老板娘,让路长梅的旅店生意好了很多。
2007年,路长梅的绿茶青年旅馆因为杭州规划征地被拆迁。
2008年,路长梅在杭州正式创办绿茶餐厅,王勤松则担任该餐厅的总经理职务。路长梅当时的初心是让每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哪怕月薪只有两千,也吃得起绿茶。
在杭州这个“美食荒漠”里,路长梅的绿茶餐厅至少也给当时的年轻人多一种选择吧。
据说路长梅会做绿茶餐厅的每一道主打菜,她甚至还考了国家二级厨师证。
2010年,路长梅和王勤松将绿茶餐厅开到了北京。
2011年,绿茶餐厅又进入上海开店,2年后又进入深圳市场。
2012年7月份,路长梅和王勤松在全国共开了9家绿茶餐厅。
2015年,路长梅带领绿茶餐厅曾推出过一个西餐子品牌“Playking”。
到2016年,路长梅在全国开出了61家绿茶餐厅。同年路长梅进入长江商学院读EMBA。路长梅总结自己的前半生是:“放了10年鹅,练了10年舞,又经了10年商。”
2017年,绿茶餐厅还推出过另外一个炖菜子品牌“关东造”。同年绿茶餐厅获得了合众集团7063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不过Playking和关东造这两个子品牌,目前均已经关闭。
2018年,路长梅和王勤松在中国市场开出了100家绿茶餐厅。
2021年3月,路长梅和王勤松首次带领绿茶餐厅申请港交所上市,此后2021年10月、2022年4月他们又接连递交上市申请,但均未顺利通过聆讯,最终申请上市的资料失效。
2024年6月19日,他们第四次递交上市招股书。目前绿茶餐厅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由王勤松担任,路长梅则担任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3年这6年里,绿茶餐厅的营收分别是13.11亿元、17.36亿元、15.69亿、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
同期该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是4440.1万元、1.06亿元、1556.2万元、1.38亿元、2522万元、3亿元,一直处于盈利的状态。
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共有门店382家,分布在27个省份。
上市前,王勤松和路长梅共计持有绿茶餐厅65.8%的股份。
月19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集团”或“绿茶餐厅”)递表港交所,花旗、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绿茶闯关之旅可谓坎坷,该公司最早于2021年3月申报港交所上市,2022年3月通过聆讯,当年4月更新完招股书后再无进展。
据悉,创办绿茶餐厅的想法来自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勤松及路长梅,在创办前其正经营着2004年开设绿茶青年旅舍。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
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目计绿茶餐厅排在第三位,按收入计算排在第四位。就收入而言,2023年其占据0.7%的市场份额。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分别实现收入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657.9万元和2.96亿元。
餐厅数量数量方面,绿茶餐厅总数从2021年末的236家增至2023年末的360家,截至目前的餐厅数量为382家。据招股书,该公司在2023年开设了89家新餐厅,并计划于2024年至2027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
同时,绿茶餐厅整体接待总人数由2021年的37.9百万人略微减少至2022年的37.8 百万人,2023年又升至57.9百万人;整体翻枱率由2021年的3.23次下降至2022年的2.81次,又在2023年增至3.3次;整体的人均消费由2021年的60.5元增至2022年的62.9元,到2023年人均消费额又缩减至61.8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星资本局6月20日消息,绿茶餐厅于6月1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绿茶餐厅时隔两年后重启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也是其第四次冲刺港交所。红星资本局发现,绿茶餐厅的高翻台率不再,曾经也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点名。
门店达382家
去年营收超3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绿茶餐厅源于联合创始人王勤松及妻子路妍夫妇在2004年创立的绿茶国际青年旅舍。2008年,绿茶餐厅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最新的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总数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36家增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60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3.5%。其中,2023年开设了89家新餐厅。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共有382家门店。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占据0.7%的市场份额。此外,在重点提供融合菜的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就收入而言,绿茶集团为最大的餐厅品牌。
从门店所在城市来看,绿茶餐厅在三线及以下的门店数量逐年增多,占比也逐年增大,从2021年的35家(14.8%)增长到2023年的89家(24.7%)。
绿茶集团称,公司计划于2024年、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开店的重点也会放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51.1%;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38亿元、2521.6万元、3.03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6.0%、1.1%和8.5%。
高翻台率不再
曾因食安问题多次被点名
招股书显示,2021年绿茶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23次,2022年下降至2.81次,直到2023年才回升至3.30次。
而在绿茶还是“网红餐厅”的年代,翻台率是绿茶曾经的优势。据《环球企业家》报道,路妍曾表示,绿茶平均翻台率为6到8次,在大本营杭州甚至可以达到12翻到14翻。这意味着在当时,餐厅每天中午10点到晚上10点之间几乎一直满座。
2014年,王勤松曾对外表示,对于别的餐厅来说,可能客人坐满就赚钱,但是对于绿茶餐厅,满客之后翻台才开始赚钱。绿茶餐厅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再高就要限制。如今,曾经的“网红餐厅”风光不再。
在翻台率下降之外,绿茶餐厅近年来也多次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2022年4月份,北京消协官微曾发布文章,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淀第三分公司未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2021年12月,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第一分公司制售的绿茶葱香烤鸡大肠埃希氏菌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同月,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景昙路分公司(绿茶餐厅银泰百货杭州庆春店)加工自制的酸辣捞汁蛰头,铝的残留量超出规定值。
四度递表港交所
多家餐饮品牌冲击IPO
绿茶餐厅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早在2021年3月,绿茶递交招股书,但被指出中文版招股书存在不止一处信息出错的情况,其中包括财务单位矛盾,将“流动负债总额”写成了“流动资产总额”等。2021年9月,据港交所披露,绿茶此前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2021年10月,绿茶更新了招股书,于2022年3月上旬成功通过聆讯,2022年4月7日,其招股书再次失效。2022年4月8日,绿茶第三次递交招股书,并于三天之后通过聆讯,但在同年10月份,招股书又一次失效。
据证券时报报道,对于绿茶集团招股书三度失效,有业内人士认为,绿茶集团并非没能满足上市的资格,而是发行条件不理想,尤其是餐厅经营情况不稳定,未来增长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绿茶餐厅冲击上市的这几年,其他餐饮品牌也纷纷冲击港股IPO。其中,乡村基在2023年4月向港交所第三次递表,其曾先后于2022年1月和7月闯关港交所未果;主打粤式火锅的捞王在2022年3月向港交所第二次递表,此前曾在2021年9月冲击港股失败;杨国福麻辣烫曾在2022年2月向港交所递表,七欣天曾在2022年1月向港交所递表,均以失败告终。
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和已经上市的海底捞(06862.HK)、九毛九(09922.HK)、呷哺呷哺(00520.HK)相比,绿茶餐厅在净利率与翻台率并不十分突出的前提下,其门店数远远落后于其他3家公司,竞争力不足。
随着门店数量的进一步提升,绿茶餐厅的净利率、翻台率及单店客流可能被进一步摊薄。绿茶餐厅能否顺利上市,仍是未知。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曾汉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