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书画家 张石园
看人长处,记人好处,帮人难处。
人与人交往,缘分很重要,但方式更重要。有的人,初见就如深交的好友;有的人,久处依然形同陌生人。
最舒服的相处方式,莫过于记住这三句话:看人长处、记人好处、帮人难处。
在相处中,我们常常对身边的亲人、朋友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想着对方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所以总抱怨别人不够好。
但有时候,过于期待、过于计较,只会让自己心力交瘁。
前段时间,思敏向我倾诉,说自己下定决心要离婚,即使孩子都快初中毕业了。
她说:“我喜欢家里干干净净的,可他一回到家,就把屋子弄得一团乱;我喜欢把深色和浅色的衣服分开洗,跟他说了很多次,还是给我放到一起扔进洗衣机。我喜欢逛街吃吃喝喝,他就一直唠叨我乱花钱败家。总之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太难忍。有时候想想,相处得这么累,也许我们是真的不合适吧,我想放过彼此。”
我问思敏:“你们以前的相处难道也这么累吗?”
她激动地说:“才不是呢,以前没结婚的时候,也很好的,识大体,善良,有主见......”
听到这,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思敏顿住了,疑惑地问我笑什么。我慢悠悠说到:“你想想啊,其实你的丈夫并非你看到的这么差,相反,他身上依然有很多闪光点。只是你对他的期待越来越高,只看到他不好的地方,所以才达不到你的要求,让你觉得相处很累而已。”
刚刚还在抱怨的思敏,渐渐低下了头,小声说了一句:“是啊,我一直在意他不好的地方,却从没欣赏过他好的地方。真是不该。”
眼睛里天天看到别人的缺点,心里会充满惆怅和悲伤;常看别人的优点,心中便会充满希望。
无论是对待伴侣、家人还是朋友,我们都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对方,更不应该只会抱怨对方的不是。
我们真正能做的,是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多看别人优秀的方面,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
图 | 现代书画家 张石园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很多贵人。也许是身边在乎你的人,也许是素不相识的人。一个人,要学会记住别人的好,感恩别人的善意,拥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心态。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则很暖心的新闻。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顶着烈日来到一个公交站务室。将自己亲手制作的110个香包送给了公交驾驶员们,大家也纷纷祝福她身体健康。
说起给公交司机送香包的原因,是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早上,老奶奶和老伴儿准备乘坐16路公交车。人还未到车站,远远地看到16路车准备启动。老奶奶担心坐不上车,一边跑一边招手示意司机等她。
司机看到老奶奶招手后,将车停了下来,一直等了他们两三分钟。两位老人上车后,司机叮嘱:“以后不要这样追车,十分危险,以后他看见老人一定会停车等他们的。”
老奶奶和老伴儿被司机贴心的话感动了。后来,老奶奶为了感谢这名好心司机,专门买了饮料在车站等他,同时,她记住了这位司机的名字。
老奶奶在车站发现,司机们很少能够准时吃上午饭。便常在家里煮好饺子或熬一些汤,到车站送给司机们。而为了感谢老奶奶对他们的关心,司机们也经常去探望老奶奶,逢年过节还不忘捎上礼物。但凡老奶奶家里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司机们也都积极出手相助。
他们的相处,亲如一家人。
为了感谢公交司机对她的关爱,端午节那天,老奶奶将自己制作的100多个香包送给了他们。
她说:“在我们老家端午节有佩戴香包的习俗,所以我自购材料制作香包送给司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节日祝福。”
这个世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也没有人理应帮你。那些给过你关怀的人,你要一辈子记住,并且去报答他们。
因为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路才宽,人缘才好,未来才会更光明。
图 | 现代书画家 张石园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别人无法看透,也都没办法感同身受。
最好的关系,是能够欣赏彼此的好,也懂得彼此的苦,学会用自己的余力去帮人一把。
同事玉玲,是个生活很拮据的人。每当我们一起吃火锅聚餐时,她都婉拒了我们的邀请;每当我们一起想点奶茶时,她都以“减肥”为借口,躲了过去。
我们以为,她就是舍不得花钱的人。
有一次,我无意中在银行遇见了她。她拿着一沓厚厚的资料和存折,正与工作人员交谈。我上前和玉玲打了声招呼,问她是不是也来办业务。
她笑着摸摸头,说了句:“算是吧”。这时候,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开了口,对我说:“您这位朋友啊,真是个热心肠的人。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找我办理公益汇款,资助几个家庭有困难的孩子上学。”
玉玲说:“我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的孩子,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所以出来工作后,玉玲宁愿自己少吃一点,玩少一点,都要存一笔钱资助给有需要的孩子。
我问她,那你帮助他们,图的是什么呢?
她说:“善良是不图目的的。可能你今天只是帮一个想做蛋糕的朋友买鸡蛋,帮一个想要考证的同事找学习资料......这些事情虽小,但未来,也有可能会让你的人生发生不可思议的改变。”
是啊,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难。关键时刻的援手,往往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帮助了自己。
与人交往,难免会失望,会被辜负,会被伤害。但只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少抱怨失去,少计较得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
懂得心存感恩,用一颗善良之心对待别人,就一定能感觉到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
主播 | 沙青
作者:净静 | 来源:净物(ID:cystyle001)
监审:葛素表
监制:于卫亚、王咏涛
编辑:王朝、徐祥达、赵世芸
美术设计:马发展
实习生:贺可行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将心比心,收获真情!
乌兰察布乌兰哈达感受奇幻火山,在锡林郭勒体验热情草原,在包头赛汗塔拉拥抱时尚夜晚,在阿拉善收获“沙与星”的浪漫……盛夏时节,内蒙古旅游的多样化“打开方式”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为了将“亮丽内蒙古”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传得更开,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质量和综合效益,内蒙古内联外通,构建开放合作新高地,不断释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以诗意纳四方
7月14日,锡林郭勒旅游那达慕风情园彩旗飞舞,人潮涌动。洁白的蒙古包错落分布,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引人驻足,香醇四溢的草原美食令人垂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在“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感受内蒙古的壮美和独特风情。
来自广东省的游客杨雷说:“我从广州市自驾抵达内蒙古锡林郭勒。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辽阔草原和地方魅力让我心旷神怡。” 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女士带着孩子在活动中集章打卡,领取“宠粉”大礼包,她说:“在锡林郭勒的体验感特别好,还吃到了很多美食,孩子玩得很开心!”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自然风光壮美多姿,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突出。
2022年以来,内蒙古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全方位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相继与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合作,开展“百万人互游”计划,推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品牌共创。
来自长三角的游客走进内蒙古博物院、老牛湾、响沙湾等,在饱览壮丽山河中感悟人文之美、聆听时代之音。
习惯了春暖花开的广东游客在银装素裹的草原上看骏马奔腾,在黄白交映中感受冰雪草原内蒙古的独特魅力。去年,“百万人互游”计划带火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内蒙古累计接待三个区域游客2195万人次,其中京津冀游客增长357.21%,长三角游客增长959.9%,珠三角游客增长1215.6%。全区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58.1%。OTA平台订单增长230%。
同时,内蒙古推进“千号联动、万人直播、百万触达、矩阵推广”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将信息全方位触达广大游客和民众,扩大“北京向西一步 就是乌兰察布”“暖城鄂尔多斯”等区域品牌影响力,让更多游客走进内蒙古、了解内蒙古。
闯“出海”再升温
前不久,一架满载着韩国游客的中国联合航空“鄂尔多斯号”彩绘飞机平稳降落在鄂尔多斯国际机场。飞机的成功降落,标志着韩国清州至鄂尔多斯国际航线的正式开通,同时也代表着鄂尔多斯机场航空“万人入境游暖城”项目盛大开启。这条航线由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执飞,从韩国到鄂尔多斯仅需约3小时的飞行时间。除清州航线外,今年9月中旬,鄂尔多斯机场还将陆续开通韩国首尔、务安、济州等直飞航线,每周共计8班,预计将成功引入国际旅客1.2万余人次。7月18日凌晨,首批180多名韩国游客搭乘韩国首尔仁川—中国呼和浩特的旅游包机降落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7月18日至8月31日将有14个航班入境,预计有2600多名韩国游客入境。
今年,内蒙古不断“借船出海”扩大“朋友圈”。春节期间,借助国家“欢乐春节”活动赴英国、爱尔兰开展文化交流访问。英文宣传片《大美内蒙古》全景展现了内蒙古的人文之美、山水之美。
鄂尔多斯奶茶烹制、民族服饰、羊绒制品、银饰工艺、皮雕制品等非遗技艺借助“茶和天下·雅集”活动,走进美国洛杉矶、巴西圣保罗。
今年以来,内蒙古全面实施“百万人互游”海外升级计划,持续在“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平台上向全球推广“亮丽内蒙古”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内蒙古优化“引客入蒙”政策,新增“组织境外游客入内蒙古且一次性每班次达到100人(含)以上奖励5万元”措施,全面激发旅游企业拓展入境旅游包机积极性。目前,内蒙古中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10多家旅游企业与东方航空、韩国釜山航空等航空公司达成旅游包机协议,将陆续开行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直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旅游包机600多架次。为了让外国游客便捷支付,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梳理出全区398家重点文化旅游消费场所,确定增设外卡POS机1477台、ATM机40台。
在免签国“朋友圈”持续扩容的利好条件和“引客入蒙”招徕政策的激励下,内蒙古加快落实对俄罗斯、蒙古国跨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入境旅游“流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关数据显示,内蒙古暑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6%,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1%,大召寺、响沙湾、东风航天城、满洲里套娃景区、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旅游区等成为颇具人气的热门景区。
巧“握手”聚优势
7月1日,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首部协同立法项目《关于促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决定》正式施行,对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互补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苏秀泉介绍,为有效推进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业协同发展,该决定规定建立健全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省区政府间建立旅游业协同发展推进机制,共同解决旅游业协同发展的重大问题;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和定期会商机制,共同推进和落实区域协作事项;鼓励各省、自治区地方间建立跨区域旅游发展合作机制。
文旅发展需要携手共进,内蒙古同时享有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四大国家战略支持政策的省份区位优势,通过在营销互动、客源互送、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开放合作中谋求旅游业发展新机遇。
6月21日,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亮相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4年北京文旅消费帮扶推广活动。活动中,呼伦贝尔市2家企业与在京优质、头部文旅企业现场对接洽谈,通过资源有效整合对接,共同打造京蒙文旅品牌。
今年,锡林郭勒盟安排1亿元旅游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重大文旅活动及文旅项目建设。围绕二连浩特市跨境旅游合作区、珠恩嘎达布其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工作。
7月10日,蒙冀辽吉九城文旅联盟第三次会议在承德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举办。来自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四省区的文旅同行齐聚一堂,携手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赤峰市、通辽市、朝阳市、承德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阜新市、四平市和锦州市作为9个联盟城市,秉承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合作理念,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
山海不为远,携手向未来。一次次文化旅游跨区域合作的实践,见证着内蒙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内蒙古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察长期发展之“势”、观市场变化之“态”、问群众获得之“实”,着力推进“旅游四地”建设,推动旅游业发展行稳致远。
北疆大地特色交织、热气升腾的内蒙古文旅产业在合作交流中,迸发出澎湃动能,一幅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北疆画卷”正在绘就。(记者 柴思源)
天的味道属于什么?
是火锅?是饺子?是烤红薯?
是香甜的糖炒栗子?
还是一杯热奶茶?
...
而这些味道
你是否也曾在冬季感受到?
北京:铜锅涮肉
对所有人来说,对食物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味道,还包括餐桌上的人情味儿。火锅这种温暖和不分地域的美食,吸引着寒风中的每一个人。在北京,每到寒风四起的冬夜,能和家人或朋友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老北京铜锅涮肉,便会驱散所有的严寒,获得辛劳一天的慰藉。餐桌之上,亲友间品尝着原汤化原食的美味涮品,同时也体味着人情的美好,一口鲜嫩多汁的涮羊肉,怕是北京冬天最好的味道!
东北:冻梨
冻梨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产,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而形成了冻梨这种独特的吃法。东北冻梨一般是梨子放在东北的室外,室外的温度非常低,能够让水结冰,而梨子中水分比较多,梨子冻过之后,就是冻梨了。冻梨是东北的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梨子,吃起来冰爽甘甜。
肉脂飘香
每年冬至前后,在我国广大农村,只要清早在睡梦中被猪叫声惊醒,那十有八九就是村里某家“杀年猪”。想到杀猪匠从猪身上割下一块鲜肉时,人们总是忍不住会吞一下口水——最原始的烧烤就是从杀年猪开始!
杀年猪不是想什么时候杀就什么时候杀,这里面有讲究。一是必须要等到天气冷下来,这样便于保存就算是拿来炕腊肉,也必须要等到冬季。二是要翻黄历,得选个“良辰吉日”,这样第二年的猪头才稳当。三是大部分人家要接近过年的时候才杀猪,这样春节期间才有新鲜的肉吃。
贵州:酸汤爽口
贵州,最有名的当数黔东南的红酸汤。把辣椒、番茄经过自然发酵,制作成辣椒酱和番茄酱,然后粉碎后合并在一起,美味的“红酸汤”就制作而成了。发酵成熟的“红酸汤”具有辣椒酱的辛辣和番茄酱的酸爽,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冬季,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围着火炉,来一锅酸汤,放入自己想吃的各种肉或菜,看它们在红彤彤的汤锅里纠缠、翻滚,冬日的寒气早已溜得无影无踪。
湖南:围炉香糯
冬季,这样的季节,很适合一家人围着火炉,在家喝茶、吃点心。炸一盆湖南本土的特色小吃蒿子粑粑,咀嚼在唇齿间:青蒿叶的香气缕缕袭来,茶褐色的表皮酥脆可口,糯米的口感软糯香甜。再配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既暖胃又暖心,好不惬意!
在湖南冬天,围炉煮茶是成为了新的“御寒方式”,丰富多样的食材种类、舒适温馨的聚会氛围以及古朴的围炉茶具迅速地燃起了人们对冬天的热情,快快叫上三五好友庭院闲谈,拍几组精致的照片,或是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冬日温暖午后的岁月静好吧。
江西:瓦罐香沸
南昌煨汤,又名南昌瓦罐汤。尤以南昌民间饭庄最为有名,是江西南昌地区的特色名菜。
唐代《煨汤记》写有“瓦罐香沸,四方飘逸;一罐煨汤,天下奇鲜”,瓦罐汤起源于南昌,汤内选材丰富,不管是鸡鸭牛羊等肉类,还是红白萝卜等蔬菜,亦或是中药材,干果均可入小罐,再层层装入一米方圆的大型瓦罐,恒温受热六小时,淬出的汤汁鲜香淳厚。冬季,四路冷空气接连侵袭江西,置身外室,四肢冰凉,此时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瓦罐汤,定能除去通身寒气,滋阴潜阳。
陕西:泡馍暖胃
葫芦头泡馍是独具一格的西安风味小吃。相传唐代孙思憩在长安街头一家"猪杂肝"店品尝后,觉其腥味大,油腻多,便从"药葫芦"中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教以使用方法,并连葫芦一起赠与店家,从此" 杂肝"一改旧味,香气四溢,顾客盈门。店家不忘医圣指教之恩,特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改杂肝"葫芦头泡馍"。从此,"葫芦泡馍"作为一种风味食品,流传干余年至今。
葫芦头泡馍是用猪大肠和大骨煮成高汤,将发酵后的面饼掰成小块,再配上黑木耳、粉丝、豆腐干、香菜、韭黄等烹饪而成,汤鲜、味美、驱寒,冬天食用再好不过了。
广东:陈皮清新
又到冬天,广东省江门新会区三江交汇的熊子山下,绿叶似海,香柑如金,农村男女老少正忙着摘、装、送、剥、晒,十多道工序,制晒大红柑皮。
这就是中国陈皮之乡新会陈皮,越陈越香,久藏是宝,是本地和华侨几百年来文化传承的至爱。晒陈皮已由农村传到城市,科技含量渐高,高楼大厦亦成晒场,小果瓣成就大产业。若问中国侨都江门冬季最独特的味道是什么?柑味。
烹一煲陈皮芋头鸭,或是一碗陈皮香菇肉丸汤,那就是冬季最好的小清新!
那么
你眼中冬天的味道
是什么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策划/作者:杨奥清 石奎杨春竹戴帅汝王舜朱子 张美丽黄奕廷马楠 王妍文(曾彦彦邓敏佳对本文有贡献)
来源: 中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