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花花小萌主
立冬的第一杯奶茶、工作日的第一杯奶茶、周末的第一杯奶茶……奶茶,成了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仪式感。于是乎,在喧嚣甚上的奶茶市场,喜茶、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霸王别姬、茶颜悦色……各大品牌各出奇招,无论是异业联名还是线下大型活动,亦或是如蜜雪般开启“土味情话”,总之,近年来,奶茶界称得上拔山扛鼎。
商场沉浮,有后浪逐势而来,自然有前浪步履维艰。近日,社交媒体上,大连、苏州、青岛、合肥等地均有网友发帖称,当地有一点点门店关闭。同一时间,“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届了”的话题关注度1100万+,登上小红书热搜榜第一。在其影响下,各大互联网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报道内数据显示,一点点近三年门店数持续减少,尤其是新增门店数。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门店超过4000家;而截至2023年11月2日,其门店数为3018家。除此之外,一点点的新增门店数也在减少,2019年其开店886家,2020年至2022年,其开店数量分别为764、497、287家。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新开门店数仅55家。
“一点点”的网红之路回顾
一点点品牌最早是在2010年上海成立的,在2015年突然成为网红,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线下店铺更是排起长队。2017年,上海一点点奶茶年营业额突破20亿,据《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一点点的占地面积为25平米,不到星巴克的1/4,日均销售是17315,与星巴日均17800的量竟然不差多少,而平均面积销售约为星巴克的4.3倍,可以说,当时外界都极度认可了一点点的市场竞争力。
“找好茶”、“找口感”、“找新鲜”等产品分类的方式有新鲜感,“波霸奶茶”、“8冰绿”、“可可芭蕾”等产品名字也符合网友调性,从产品的把控、品牌标识度到用户服务,一点点一度成为其他奶茶学习的标杆。
“一点点”奶茶品牌的困境在哪里?
面对一点点的困境,有人说,是因为一点点太老了,品牌有所退化。在茶饮届迭代更新的近十年,作为“老人”的一点点,成为了很多人渐渐想不起的存在。
1.产品“老龄化”趋势
在话题中,网友提到最多的一个原因是,一点点是品种款式“不更新”。十年前的招牌奶茶是四季奶青、波霸奶茶、红茶玛奇朵……十年后依然如此,颇有点吃老本的味道。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新鲜感”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普遍心理。首先,新鲜感能够给人带来惊喜,相对于千篇一律,消费者更期待“上鲜”带来的愉悦感,购买品尝新品,已经变成了很多消费者的一种社交仪式;二是新鲜感是用户对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的形式,当接触新产品获得新体验,可以激发用户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进而提高自我满足感。
奶茶的口感保持固然很重要,但在百花齐放的奶茶市场,仅仅靠十年不变的口感已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相反创新和差异化才能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要避免“老龄化”,就要在坚守和传承品牌本身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持续发掘探索,保持着不断创新。
2.营销不足的印象偏差
品牌营销可以建立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帮助品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营销,也能给品牌带来源源不断的话题度。但“一点点”的营销,有着一点点弱化的趋势。
早期,一点点奶茶结合“六一”儿童节,推出mini杯,在网络上走红,吸引网友疯狂打卡,mini型号产品的爆火让当时不少品牌哗然。今年3月,结合妇女节,也推出了三八妇女节包装纸袋,花朵造型、蝴蝶点缀、浅粉红淡绿等马卡龙色系……每一个设定都精准拿捏女性喜好,引起了刷屏,甚至连包装袋上的slogan“送你一朵小花 妇女节快乐”也很戳人。
但似乎,营销的浪花比起其他品牌来小了很多。就联名营销来说,喜茶×周大福、蜜雪冰城×中国邮政、瑞幸×茅台,茶饮联名,向国字号、高端化、反差感推进,不断拓展消费圈层;就性别营销上,书亦、望山楂等抓“型男”,肌肉、变装引关注;在饥饿营销上,像古茗等,经常根据季节变化下架产品,经过包装或者产品的稍微更新,再重新上架。
营销是给消费者的一个提醒,代表品牌还在;而营销的方式和内容更能够给出消费者消费理由,促进其消费冲动。一点点在营销上没有大动作,就给了人一种在退出奶茶界的感觉。
3.市场饱和度之困
奶茶市场各种品牌层出不穷,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阶段。走在街上,没多少距离,就能遇到很多不同品牌的奶茶店,打开外卖软件,一溜烟的奶茶品牌也能让人挑得眼花缭乱。
选择一多,对品牌的口碑、产品的口味、包装的个性、价格的优势等方面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就比如价格,在一点点鼎盛时期,其价格与同期的喜茶等对比,是有优势的,但随着奶茶终端市场的竞争白热化,这点优势又荡然无存了。1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几乎被蜜雪冰城占据;10-20元的中端市场原本有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等一众品牌,如今又有本来定位高端市场的喜茶、奈雪开始降价下沉。
尤其随着消费降级,9.9低价玩法不断蔓延,继咖啡品牌瑞幸、库迪持续开展9.9大战后,奈雪的茶、茶百道、Tims等众多新茶饮品牌推出“9.9元”相关活动,试图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一旦价格优势消失之后,消费者就会从别的方面寻找溢价价值,在这一点上,一点点做得似乎并不多。
“一点点”真的会退出奶茶界吗?
“感觉一点点奶茶在退出奶茶界”的话题最初是在小红书发酵,从而登上各大话题榜热搜的。大家感觉一点点消退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加盟店减少或者身边加盟店倒闭;二是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不点一点点奶茶了。作为奶茶界的老网红,退出奶茶界的论断为时尚早,毕竟其还是拥有很多忠实粉丝的。不过,市场份额被挤占是事实。这其实还是一个品牌生命力的问题。
品牌要持续保持生命力,关键点的在于:
创新:这是最关键的,也是目前一点点最欠缺的,通过调查和了解市场趋势,结合新的饮食文化和口味,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变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质量:始终保证奶茶的品质和口感。这一点其实一点点做得非常不错,但对于奶茶的口感、原料、制作工艺等,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品牌形象:营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可以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品牌故事、社会责任项目等方式来塑造品牌形象。就像蜜雪冰城的“雪王”,深受消费者喜爱。
营销策略: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进行品牌推广和宣传。比如联名营销、色彩营销、饥饿营销、性别营销等,其他品牌都有珠玉在前。
用户体验: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消费体验,主要就是个性化的定制等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就像古茗外卖包装上,可以为自己定制一句话。
健康理念:注重健康和营养的理念,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在饮品市场上,年轻人在追求好口感的同时,也总让人担心它会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比如高热量等。如何让它脱离这样的刻板印象,比如霸王茶姬在今年9月,与Keep的合作,在线上发起“100大卡换霸王茶姬”低负担挑战赛。
来源:知微数据
一点点确实遇到了困境,市场份额似乎在一点点减少,但困境并不是绝路,相信,一点点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 class="pgc-img">>青社区报(微信号:tongzhoushequbao)记者了解到,近日#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了#、#为什么人们不爱喝一点点了#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听到这个消息后,11月10日,记者实探通州一点点奶茶店,发现多家店已悄然离去。
通州多家一点点奶茶店悄然离去
,时长00:09
记者来到领展购物广场在商场的导航里按照饮品店类别分类,看到有茶百道、蜜雪冰城、coco、奈雪的茶等10余家饮品店,但没有找到一点点奶茶店。
在商场五层转了一圈也没看到,五层商户告诉记者:“一点点奶茶店原来就在这个空地,早在过年的时候就撤店了。”
随后记者来到一点点(梨园)店,跟着导航到地后,并没有看到店铺。
通过美团搜索,也未搜索到。询问附近市民得知,一点点奶茶店原来就在便利蜂商店旁边,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喜茶店。
辗转多家,记者找到了一家开门的一点点奶茶店,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店刚开两年多,因是疫情期间开的店,今年是生意最好的一年,线上购买的客户比较多,自从梨园店关了之后,店内生意比以前好了点,线上一天100多单,线下周末的时候能有50多单。”
“一点点淡出奶茶界”引网友热议
曾经让很多人排队购买的知名奶茶品牌一点点,最近引发网友热议。
在相关帖子的评论中,有网友表示,自己大学时很爱喝,现在一年没点过一点点的外卖。不再点的原因包括“菜单不更新”“喝了睡不着觉”等。
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曾是一点点奶茶的忠爱粉,隔三差五就点上一杯,甚至一天喝两杯,2022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也是一点点。只因某天喝了两杯一点点奶茶后到凌晨三点都没睡着,从那以后,就很少再喝了。
也有网友捍卫一点点,称还有很多死忠粉爱喝,并说出了自己最爱的产品。
还有网友感慨:都是时代的眼泪。
新增门店持续收缩
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新开门店数仅55家
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虽有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点点的门店数确实在变少。社交媒体上,大连、苏州、青岛、合肥等地均有网友发帖称,当地有一点点的门店关闭。
据红星新闻报道,11月5日,四川南充市姚女士在网上表示,她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点点奶茶店倒闭了。
“一点点品牌太老了。”某百货上市公司招商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商场不怎么考虑开一点点了,在一点点和其他新品牌之间,优选后者。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门店超过4000家。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
一点点的新增门店数也在减少。2019年,一点点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但自2020年至今,一点点每年开店数量均呈下滑趋势。2020年至2022年,开店数量分别为764、497、287家。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新开门店数仅55家。
新茶饮赛道同质化竞争明显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达到2938.5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749.3亿元。
与此对应的是,各大新茶饮企业纷纷加大促销和圈地的力度,力争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导致竞争日益激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新茶饮赛道的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为了获客,越来越多新茶饮品牌推出不同形式的“特价促销”活动;
二是为了跑马圈地,纷纷降低加盟门槛以迅速扩大门店数量;
三是产品同质化趋于严重,只要市场出现“爆款”茶饮,各家茶饮品牌都会纷纷跟进迅速推出相关产品,导致“爆款”红利效应迅速消散。
此外,经历前些年疯狂投资后,创投机构对新茶饮赛道的投资热情逐渐回归理性。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茶饮赛道股权融资金额超过83亿元,2022年这个数值则降至45亿元,今年仍呈现进一步回落趋势,且今年新茶饮赛道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与A轮早期阶段,单笔股权融资额相对较小。
你喝过一点点吗?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部分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点近几年的开店数量 图片来源:窄门餐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方凤娇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点点”奶茶店倒闭了,随后也有消费者反映,其他一点点门店的销售情况也不佳。
对此,11月10日晚间,奶茶品牌一点点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否认倒闭。
随着新茶饮异军突起,纵观当下茶饮细分市场,新茶饮势头正猛。作为新茶饮中的老牌子,当前,一点点是否受欢迎尚且没有定论,但是其门店数量在逐渐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点点的没落在意料之中。”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一个超过十年的老牌奶茶,一点点的整个定位、品质、服务体系、客户黏性、场景创新,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差,并没有根据整个行业升级去做自我创新,升级跟迭代之后,也没有根据竞争的环境的改变进行一些改变,“最主要的是其整体理念还是非常落后。”
门店两年多减少近1000家
近日,曾经很多人排队购买的知名奶茶品牌一点点,引发网友热议。#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了#、#为什么人们不爱喝一点点了#等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假假假!谁说点点要倒闭了?!点子11.15还要官宣大型联名活动呢。”10日晚间,一点点方面对倒闭传言进行了紧急回应。
据天眼查显示,一点点品牌母公司为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公司受益人为楼更深,实控人为宏美控股有限公司。
作为上海起家的奶茶品牌,一点点在2012年2月上海成立第一家门市“新会店”,进入市场后,推出泡鲜煮茶,并且因其免费加料、台式奶茶味浓等特点受到欢迎。至今于全国四十几个城市展开服务。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新茶饮研究报告》,现制茶饮从产品发展角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连锁茶饮时期(2015年之前):现制茶饮快速发展,诞生多个全国性的连锁品牌,包括Coco、一点点等。
第二个是连锁茶饮消费升级1.0时期(2015—2019年):饮品中加入了新鲜水果、奶制品、烧仙草等食材,重视饮品颜值,好看好喝;包括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诞生;更多样的消费场景的出现(奈雪梦工厂、喜茶 LAB店等),延长了消费时长。
第三个是2.0时期(2020年起):茶饮细分市场规模化发展、头部茶饮品牌开始布局二三线城市;从产品创新走向产品多元(饮品、烘焙品类、零售产品);渠道数字化(小程序下单更便捷,线上零售平台);品牌逐步标准化。
作为较早期的新式茶饮品牌,一点点没能敌得过众多的后起之秀。
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迅速崛起,进入行业头部阵营,而近年来一点点门店数量逐渐减少。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门店超过4000家。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覆盖全国26省份,人均消费为15.03元。以此推算,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点点门店减少了近1000家,缩减比例约达25%。
同时,新开门店数量直线下滑。2019年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2020年至2022年,其开店数量分别为764家、497家和287家。截至今年10月,其新开门店数仅55家。
如何应对奶茶江湖大洗牌
近些年来,新茶饮异常火爆,作为一个高频次消费品,一些做得好的品牌,备受资本青睐。在资本的加持下,行业规模突飞猛进。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达到2938.5亿元。随着新茶饮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与品类持续创新拓宽,消费者对新茶饮的热情仍将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749.3亿元。
严重行业“内卷”也随之而来。创新速度慢,没有持续做好前瞻布局的品牌,很难切入到新生代消费者中,市场开始进入大洗牌,资本也逐渐趋于理性。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茶饮赛道股权融资金额超过83亿元,2022年这个数值则降至45亿元,今年仍呈现进一步回落趋势,且今年新茶饮赛道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与A轮早期阶段,单笔股权融资额相对较小。
“我在2021年时候已经说过,未来整个新中式茶饮会逐渐呈现马太效应,会进入一个大分化的节点,会进入优胜劣汰的周期。所以一点点的没落,印证了我的预判,也是整个新中式茶饮未来洗牌的一个很重要的加速器。”朱丹蓬说。
那么,包括一点点在内的新茶饮品牌,该如何做到不被市场淘汰?
对于一点点而言,首先要做好品牌理念及定位升级迭代。同时,朱丹蓬认为,就新生代的消费思维而言,“喜新厌旧是其一大特点,而消费端对‘尝鲜’的追求,也在倒逼产业端不断开发出差异化、个性化,甚至功能化的产品。因此,各品牌可以根据供应链的优势、自身消费的档次与定位,以及季节性原材料的优劣势等诸多因素出发,研发出能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差异化茶饮产品。”
如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进入全方位、多维度地需求。既要产品好喝,也要有品牌的调性,但是他们追求的是整个产品大健康的属性。
未来茶饮行业,也将不再以“爆款”论英雄,“茶饮行业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战国时代’”。朱丹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