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餐馆门口堆放着大量木柴 记者汪洋 摄
“关山大道金地太阳城小区有一家沿街的餐馆,门口堆放着一大摞木材。餐馆内用柴火灶做饭合适吗?会不会污染城市的空气环境?”昨日,市民郑先生向长江日报新闻热线反映,希望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昨日下午1时许,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关山大道,找到郑先生所反映的那家餐馆。店名叫“土灶台”,店门的窗户玻璃上贴着“柴火灶”3个字,门前的地面上堆放着许多锯成块的木柴,旁边还码着几个尼龙袋子,里面也装满了木柴。记者观察发现,许多木柴上面还有钉子,像是经过半加工的废弃木料。
记者走进店中,只见里面有多个砖石砌成的灶台,有一桌客人正围着灶台吃饭。店主打开灶台的砖石基座铁门,下方露出一个洞口,里面的木柴正熊熊燃烧。灶台上铺着圆桌,桌子中央是一口的大锅,锅里炖的食物热气腾腾。
“用柴火烧的菜,纯正的农家味道。”店主介绍,灶台下方挖有排烟孔,可经由管道将烟尘排放到店外的空中,而室内清洁无烟尘,围着灶台吃饭也不会被呛到。“木柴是我们自己买的,有人不定期送过来。”
隔壁一家餐厅的厨师告诉记者,经常看到有人给“土灶台”餐馆送柴火,每一斤柴火的价格5毛钱。
市民郑先生对此表示担忧:“柴火灶餐馆形式新颖,但这柴火烟熏火燎让人觉得不够环保节能,眼下城市正大力治霾,柴火灶产生的烟雾会不会加重对空气的污染?”
记者咨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相关文件划定了禁燃区,严禁燃烧高污染燃料,其中就包括了煤和木柴。“该区域肯定属于禁燃区。我们建议市民燃烧天然气。”该负责人介绍,将派工作人员现场察看了解,并按照相应法规作相应处理。(记者汪洋)
北各地特色小吃众多,若以传播范围之广、名气之大论,则首推驴肉火烧。这道起源于河北省保定市、沧州市河间一带的小吃,不仅广泛流传于华北平原,还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将卤好的驴肉伴着老汤汁加入酥脆的火烧里面,实现肉与面的完美融合。
早在2015年,沧州河间就成立了驴肉火烧产业协会,随后还陆续制定了《河间驴肉火烧》《河间驴肉火烧加工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开启了驴肉火烧的标准化、规范化时代。目前,河间驴肉火烧产业从业人员接近6万人,全国各地驴肉火烧门店超过1万家,年产值近80亿元。
“驴火家族”有圆形的“保定驴火”和长方形的“河间驴火”。不论方圆,从产业层面看,河北的“驴火”面临着“有名气、缺品牌”“有产业、缺龙头”“有数量、缺集群”等现实问题。
就在“驴火”还在为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使劲的时候,同为“肉与面融合”的兰州牛肉面已经引起投资机构的青睐。今年以来,兰州牛肉面品牌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均获得机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3家兰州拉面品牌并非来自西北,而是都发源于上海。
不在兰州的兰州拉面,早已不是新闻。8月18日临近中午,位于石家庄市区怀特商城的“一碗兰”兰州牛肉拉面店食客排起了长队,这家开于2013年的店凭借地道的口味受到石家庄人青睐。
“‘一碗兰’品牌在石家庄目前有5家店,除了这家直营店外,还有4家加盟店。”“一碗兰”怀特商城店店长张美军是个甘肃人。张美军介绍,即便在兰州,每家牛肉面馆的口味和特色也有差异,“一碗兰”的加盟店后厨都是由兰州一碗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统一配备的专业人员,最大限度保证了原汁原味和口味的统一。
兰州人的一天是从早晨的一碗牛肉面开始的,当地人用爱称“牛大”浓缩了对这碗面的喜爱。过去数十年间,无数像张美军一样来自甘肃、青海的创业者们,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的兰州牛肉面基础标准,将兰州拉面馆开到了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兰州牛肉面馆有5万多家,从业人员40余万人,年营业额近800亿元。此外,兰州牛肉拉面还在海外开了200余家店。
兰州拉面并非一夜成名。将一项地方小吃做成著名产业,“驴火”该向“牛大”学点啥?
过去的几十年里,“牛大”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大招助力。特别是2018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从“带动全省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助推精准脱贫”的高度,出台了《关于促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十多个省直相关部门组成的甘肃省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协调小组,负责制定促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同时,从资金支持、金融扶持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甘肃金融控股集团发起设立的甘肃陇泰牛肉面产业发展基金以股权方式投资,支持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
对于特色小吃这样“立足群众基础”的餐饮业态来说,在产业形成早期也离不开街头小店个体化经营的快速扩张,形成一定规模后,需要在企业培育层面出真招。“一碗兰”的经营策略,是兰州牛肉拉面在企业化、品牌化、组织化经营方面日益成熟的缩影。
回顾兰州拉面的成名之路,同样离不开千千万万个普通农民走出家门、走进城市开面馆而奠定的产业基础。无论是在甘肃还是凭借“拉面经济”闯出名头的青海,地方政府和企业都非常注重结合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开展拉面技能培训。正是持续数十年培训积累的人力资源,让牛肉拉面成为贫困地区增收的富民产业。
兰州“牛大”走过的路,对于今天正在加快品牌化、标准化经营的河北“驴火”,或许有可借鉴之处。
8月7日,河间市委书记王丙林、市长王刚就全市驴肉火烧产业健康发展开展调研。“发展必须靠品牌,要持续强化品牌建设工作,进一步擦亮这块招牌,用龙头企业品牌带动和助力整个产业发展。”王丙林说,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创新技术,拓宽销售渠道与群体。
“驴火”向“牛大”学习的旅途,已经启程。
作者:陈发明
来源: 经济日报
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在河北石家庄,“安徽牛肉板面”可以说是当地的一大美食特色,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
近日,石家庄当地召开了“石家庄牛肉板面公用品牌发布会”,将推广使用“石家庄牛肉板面”这一品牌,引起餐饮行业注意,相关话题还登上了多个网络平台热搜榜。
此前,歌手薛之谦来石家庄开演唱会,被热情的石家庄粉丝安利,将石家庄特色正宗安徽板面,搬到了演唱会。在河北拍戏的演员王迅也发视频表示,剧组的人都给他安利“到河北,你必须去吃一次安徽板面”。
正宗的“安徽牛肉板面”为何会在河北石家庄呢?
据河北新闻网此前报道,有人说,如果你来到一所城市,发现每条街上至少有一家“安徽板面”,那么不用怀疑,这里必定是河北省会石家庄。板面和石家庄的城市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河北媒体介绍,板面起源于皖北阜阳市的太和县,是属于安徽阜阳市太和县的地方小吃。当地是用羊肉做的,因需要把面摔在案板上制成,在安徽当地叫太和羊肉板面。很多安徽当地人不了解安徽板面,为什么?因为太和位于皖北,而皖北和皖南的饮食习惯有着很大不同——皖北喜面,皖南爱米。
上世纪80、90年代,大批安徽阜阳人北上打工,石家庄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板面就像藏在这些安徽人行李箱里的精灵默默地跟了过来,并在这里开枝散叶。所以,板面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火车拉来的美食”。
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口,板面从石家庄人的续命快餐逐步成为石家庄的城市名片。石家庄人为什么这么宠溺安徽板面?还不是因为它又便宜又好吃。曾经不到3块钱一碗的板面是石家庄人最实惠的一碗饭,每月只有几百元生活费的学生、收入有限的白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既是石家庄市民的主力,也是安徽板面最忠诚的粉丝。
安徽板面有着只属于石家庄的味道,一声“板儿面”流露出的是石家庄人最自然的情感,一听便知,没有几十年的交情很难叫出这种亲切的意味。同时,来自安徽的板面来到石家庄后和石家庄人经历过一个磨合期,最终它改变了自己,换来了和石家庄人的相守。所以,石家庄的安徽板面就有了只属于石家庄人的味道——牛肉的味道。
安徽板面原本的样子是“太和羊肉板面”,它是用羊肉的。但石家庄的“安徽板面”是用牛肉的,全称是“安徽牛肉板面”。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2022年3月曾刊文《安徽牛肉板面里,藏着石家庄人直面尴尬的勇气》介绍,石家庄最特色的美食,就是安徽牛肉板面。石家庄人不但不觉得尴尬,还会大方地拍着胸脯向你保证:绝对正宗!
文章介绍,十几年前,当石家庄还只有两条环线的时候,安徽牛肉板面店就超过2000家。而同时期,在全国风头最盛的兰州拉面,在石家庄也不过1000余店。
2000多家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以石家庄的城市空间来看,基本已经不允许任意两家板面店距离太远了。安徽牛肉板面在石家庄的开店密度,好比台湾地区的便利店,过了这条街的店,便是那条街的店。这家板面店的旁边,可以再开一家板面店,它的对面,也依然可以是板面店。
石家庄市长约见企业家,打造本地知名餐饮品牌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石家庄当地官方近期已经在打造本地知名餐饮品牌方面下了功夫。
根据《石家庄日报》报道,7月14日,第十六次企业家·市长恳谈会在市人民会堂召开。8位企业家代表与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就培育本地知名餐饮品牌,增强石家庄市餐饮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共商良策、共谋发展。
餐饮业事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事关舌尖上的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产业。与会企业家畅所欲言,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纷纷谈看法、提建议。
“希望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参加非遗、老字号等评选,培育更多叫得响的地方品牌,”石家庄市桥西区洞庭洲饭店法人刘鹏首先发言,提出想法;晏钧设计合伙人、著高品牌咨询总经理郭东强从提升餐饮企业管理者品牌意识和运营经验角度,建议开办餐饮管理者的专题学习班,提升综合能力;长安区滋味小厨便民小吃法人高金东希望出台激励机制促进非遗传统老手艺传承,壮大正宗特色菜发展;石家庄奥祥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建立就改善餐饮环境,提升群众健康水平谈了看法;石家庄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岩华希望加大对老字号企业的帮扶、保护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技术创新;石家庄谷连天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文学建议鼓励企业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道路,扶持餐饮龙头企业跨区发展;河北渝乡辣婆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飞希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推动文旅+餐饮融合发展;石家庄市饭店烹饪行业协会书记李位忠提出打造燕赵习俗、历史风貌和传统美食再现的食品商业综合体。
马宇骏说,餐饮业是传统消费的重要领域,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于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市饭店烹饪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引领产业发展的牵头作用,深挖本地餐饮特色,成立更多分支机构,积极培育本地行业品牌,增强餐饮业发展新动能。商务、文旅等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能,顺应青年消费理念,坚持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打造“老字号”与年轻人双向奔赴的消费新场景。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和各县(市、区)要优化服务,完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沟通交流机制,推动餐饮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除此以外,据“石家庄国资”微信公众号今年4月报道,近日,乐事河北石家庄牛肉板面味薯片新品启动会在北国超市新百店举行。
牛肉板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石家庄,牛肉板面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当地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石家庄牛肉板面味薯片上市的消息引发市民热议,不少消费者表示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
近年来,有着浓郁烟火气的地域美食文化受到广泛关注。乐事挖掘地域基因,相继推出多款独具本土美食特色的区域限定系列薯片,满足各地不同的口味偏好,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继山东菏泽单县羊汤味、山东淄博烧烤味、河北保定驴肉火烧味、四川乐山钵钵鸡味、巴适成都川香辣子鸡味后,河北石家庄牛肉板面味薯片在北国超市全国首发上市。
来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