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以来,强大的品牌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诞生。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世界级连锁快餐品牌,诸如麦当劳、汉堡王、必胜客、肯德基......可谓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快餐市场。
然而,在这个普遍喜欢吃汉堡和披萨的快餐帝国里,却有一家中式快餐品牌在这样激烈市场竞争中,仅仅用了30余年的时间,就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快餐品牌之一,并在全球拥有2000余家店。
究竟,这家由一对华人夫妻打造的快餐品牌修炼了何种神功,竟能发展得如此迅速?
在美国,几乎每个大型购物中心都能看到这个圆形标志:白底中间一个大红圆点,圆点上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熊猫头顶环绕着一行英文字PANDAEXPRESS。标志下方,是同样的大红字。这就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熊猫快餐。
目前,这家总部设在洛杉矶的中式快餐连锁店旗下分店达2000家,年营业超过10亿美元,触角遍及全美、墨西哥、波多黎各等地。熊猫快餐的创始人程正昌与妻子蒋佩琪名列2015富比世华人富豪榜第97名,身价达30亿元。
一、本土化口味比正宗更重要!
尽管熊猫快餐是如今当之无愧的全球中式连锁快餐第一品牌,但是在不少的华人消费者眼中,熊猫快餐并不是正宗的中式快餐。
面对这样的质疑,创始人程正昌的回应是:什么是“正宗”?卖得掉就是正宗啊!卖不掉就不正宗!
程正昌1973年开始在美国做餐厅,与当时大部分中餐厅以经营当地华人为主的定位不同,程正昌重新定义了美国市场的需求。他认为除华人以外,美国本土居民才是更大的待开发市场。所以一直以来,程正昌所做的事情就如同麦当劳布局中国市场一样,是用“异域食品”侵入美国本土市场的过程,只不过当初的麦当劳实力雄厚,而当时的程正昌是白手起家。
他说,在美国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在开了两家聚丰园餐厅后,因餐厅受到当地居民的颇有口碑,程正昌于1983年收到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邀请,并在加州开出了第一家熊猫快餐。
如同麦当劳、肯德基需要本土化,熊猫快餐也需要根据美国本土顾客的口味调整。但是相较于麦当劳仅仅是把炸鸡放到米饭上,熊猫快餐的本土化策略显然加入了更多思考。
在创业初期,为了帮助美国顾客大胆尝试中餐,熊猫快餐建立一条独特的“试吃机制”,每位顾客在购买前都拥有试吃所有菜品的权利,即使顾客尝遍了所有菜品然后离开,这个机制也要坚持执行,它帮助熊猫快餐度过了艰难的品牌建立期,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正是基于对消费者的正确判断以及菜品的优势,熊猫快餐的第一家餐厅在第一个月就成功实现了盈利。此后,熊猫快餐的发展极为迅速,1985年增长到9家,1997年达到254家,营收达1.78亿美元。从这时起,熊猫定下目标要成为10亿美元级的企业。2010年熊猫目标达成,销售额为10.69亿美元。
如今,熊猫快餐已经在全球拥有了2000家店,是名副其实的中餐第一品牌。
今年11月,熊猫快餐日本天字一号店11月25日在JR川崎站直接相连大型商业设施————LAZONA川崎广场的美食广场隆重开业。本土化作为熊猫快餐最强而有力的攻城利器,也被运用到日本市场上。为了符合日本人的饮食习惯,熊猫快餐减少了每份菜品的重量;软饮也采用了日本人熟知的品牌。此外,在午餐推出的9种菜式中有一种是专门为日本市场开发的,今后也会根据客人的反馈进行柔软的调整。
二、内部管理是中餐发展的命脉
熊猫快餐的开始是建立在正确的市场需求分析上的,而熊猫快餐的快速发展则建立在标准化的管理之上。
1)提升管理水平摆脱“脏乱差”的市场印象
根据程正昌的判断,当时的中餐厅比较少有美国本土人士光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对中餐菜品口味的不适,而是因为中餐混乱的餐厅秩序,较低的服务水准以及难以达标的卫生水平。
于是,程正昌做了个决定:内部的管理层面上,要求全部规范、标准化的管理与操作,并为此引入美国本土的优秀管理团队。
在内部管理层面,为了达到“美国水准”, 程正昌大胆运用美国本土团队,聘用连锁餐馆管理专家Don McComas出任熊猫管理公司总裁,随后又请来Chi-Chi连锁的总裁Joseph Micatrotto、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等分别担任公司的高层管理职位,强化内部管理,加快连锁步伐。
如今,熊猫快餐的某些优势像极了麦当劳,它便宜、干净、美味又便捷。
2)用数字说话 让管理更加精准可靠
程正昌的妻子蒋佩琪除了是熊猫快餐的联合CEO外,她还有一个身份:电子工程师。1982年,蒋佩琪跟随丈夫进入家族企业,就着手将传统中餐带上数据化、标准化之路。
妻子蒋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业,之前的学识和工作经历使她非常注重计划性和效率。
在熊猫,每一个菜式,需要多少食材,需要多少调料,都是量化好的。熊猫在配送食材时,都是按一份量、两份量、三份量、四份量这样搭配好的。一份量的意思,指的是炒一份的量,能够配给4位顾客吃。
之所以如此标准化份量,是因为熊猫快餐对菜品出锅后可销售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当超过一定的时间,菜品仍然销售不出去,餐厅会将至丢进垃圾桶。因此,将出品的份量标准化,对熊猫快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一个强而有力的管理系统也是熊猫快餐标准化中不可忽略的武器。
“作为工程师,我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这可以让点餐更方便,也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顾客喜欢什么。”蒋佩琪的加入使得熊猫的规划和管理更有系统性,她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追踪连锁店库存,可实现自动添购食材。她不断完善这套系统,将其命名为“熊猫自动工作站”,还申请了专利。在上世纪80年代,熊猫是美国最早使用电脑管理的餐厅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中餐厅。
可以说,熊猫快餐保持高速扩张,离不开这套系统的帮助。据了解,它可以帮助熊猫快餐做到以下几点:
1)销量预测
熊猫快餐的店长需要做每周的销量预测,而当店长 系统中输入一个数值后,系统会提供去年同期的数据以及财务部门的预测以供参考。
2)自动匹配订货量
熊猫快餐每周有两次采购,店长或相关负责人只需在系统中输入销售目标,系统就根据菜品受欢迎程度自动匹配出米、油、蔬菜、肉类等的需求量。
3)管理浪费问题
该系统有一个模块专门计算浪费量,是一个数学模型,输入相应的数据,你立刻知道一天浪费掉多少。
这个计算浪费的模块,在熊猫快餐自己研发的系统里,店长只需要填上周销售额,称出浪费量盎司数,系统就会告诉你,这周你浪费了几份量的菜品,以及实际浪费了多少钱。
如今,凭借信息系统优势,就算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了熊猫快餐经过系统性培训,再用一两个月学习熟悉系统,就能独自打理一个门店。
三、跟上时代才不会被淘汰
当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餐厅必须学会跟上时代。
1)摘掉“不健康”的标签
近几年,国内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饮食的健康搭配。而在美国,关于食物的健康理论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大行其道。
熊猫快餐有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品,名为陈皮鸡。它曾受到各种食品学家诟病,认为深度的炸制加上外层的橘子味糖浆,陈皮鸡太不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对此,熊猫快餐开始尝试规避一些中餐的短板,比如过度调味,熊猫快餐因此不再使用味精作为调味料。而面对越来越被重视的健康话题,熊猫快餐相继推出儿童套餐(更多蔬菜,更小分量),低卡套餐(卡路里低于300大卡,蛋白质>8克)等等顺应时代的配菜形式。
这些尝试,逐渐影响消费者,减少了消费者对菜品不健康的怀疑。
2)多品牌投资策略
在快休闲餐饮横行的今天,熊猫快餐投资了多个当红品牌,比如Just Salad(沙拉品牌)和Pieology Pizza(自助披萨品牌)。
对此,熊猫餐厅的考量有两个,一是利用这些品牌自身拥有的某些优势,比如“Just Salad”的配送系统;而另一方面,则是整体布局简餐市场,为未来整个企业的发展铺路。
参某说
在以白人为主的国度里,做着美国人生意的熊猫快餐,的确拥有许多值得国内餐饮品牌学习的经验之谈。
正如程正昌所讲的一样,餐厅的菜品正宗不正宗是消费者决定的。为了让消费者认为熊猫快餐式正宗的中式快餐,熊猫快餐对餐厅的对外形象十分注重:餐厅整体的对外输出上,要呈现出直观的“中国特色”,将正宗中餐馆的形象率先植入人心。
餐厅的标识与装潢是最能直接体现餐厅特色与风情的方面,因此程正昌用浓郁的中国风格的“配色”——黄色、鲜红色作为主色调,以中国建筑的特点“尖顶小屋”为门面形象,渲染特色。并将“大熊猫”作为企业标识,所有门店统一标识、标语与装潢,通过浓烈的中国风格与特色迅速扩大了知名度。
可以说,熊猫快餐的每一个布局和举措,不仅是为了修炼内功、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在将企业的优势和特点逐步传达给消费者,真正做到让消费者认可。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鸦青,属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ID:canyinj),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熊猫快餐”云南昆明店(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侨报网综合讯】全球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熊猫快餐”目前在云南昆明低调开了中国大陆第一家店。
据多家中国大陆媒体报道,这家名为“Panda Express熊猫餐厅”的餐馆于2020年7月份开业。昆明吾悦广场的项目招商副总监对外表示这家熊猫餐厅是一家正宗的全球最大中式快餐品牌——熊猫餐厅。
现阶段,熊猫餐厅仍然还是处于在中国市场试水的阶段。未来迎接他的,将是中国餐饮行业激烈的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是由美籍华人程正昌创办的美国的一家经营美国化中式快餐的连锁餐厅,总部设于加州洛杉矶县的柔似蜜市。
1983年,程正昌在幽谷拱廊商(Glendale Galleria Mall)开办了第一家熊猫快餐店,目前在近40个州已有800多家分店。
程正昌最初的目标,是要做“中餐馆的麦当劳”,主打中国的小炒、炒饭、炒面、饺子、春卷等等。通过研发适合美国本土口味的中式快餐、“免费试吃”树立品牌信誉,以及后期超强的标准化,迅速打开了美国市场,紧接着又扩张至加拿大、迪拜、韩国等地,以每周开出三家店的速度,开出了2000多家门店,成为全球最大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程正昌,祖籍江苏扬州,1973年程正昌与父亲一道远赴美国,在加州洛杉矶创办起“聚丰园”中餐馆,后发展成熊猫快餐。
《福布斯》2012年全美400大富豪排行榜中,共有8名华人上榜,程正昌夫妇排名第239位,以20亿美元身家初次上榜。2020年2月26日,程正昌夫妇以41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74位。(完)
/华商韬略 吴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经典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男主角谢耳朵反复提到陈皮鸡,还称学习中文,是因为自己喜欢吃陈皮鸡丁。
这道“名菜”背后,是全球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熊猫快餐”。如今,熊猫快餐开遍美国47个州,拥有2000多家门店,每年总营收超过20亿美元,2019年营业额达39亿美元(约合261亿元人民币)。
正因如此,在美国快餐界,熊猫快餐能与麦当劳、汉堡王展开“三强争霸”,举足轻重。
除了美国,熊猫快餐还进入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对于中国这个中餐“大本营”,熊猫快餐此前却宣称,“永不进驻中国,只赚外国人的钱”。
为何不进入中国?2013年,曾有报道称,熊猫快餐创始人程正昌态度明确:“中国不需要这样的快餐,竞争也过于激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然而,近日,网友发现熊猫快餐悄悄来到中国,在云南昆明开了一家店。媒体称,在大众点评网站上,这家名为“Panda Express熊猫餐厅”的商户在2020年7月被收录,餐厅位于昆明市呈贡区吾悦广场。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家餐厅的人均价格为20元以下,而菜品有粥、豆浆、油条、米线、包子、酸菜鱼、剁椒鱼头、麻婆豆腐、红烧狮子头、鱼香茄子等。当然,菜单上少不了熊猫快餐在美国大受欢迎的招牌菜宫保鸡丁和陈皮鸡,以及更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撸串串和张飞牛肉。
尽管大众点评网站上的熊猫餐厅目前还没有官方认证,但从其标志和装修看,很可能与美国的熊猫快餐有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昆明吾悦广场负责人表示,这家熊猫餐厅并非“山寨店”,商场是与深圳禧桂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有正规的品牌授权。
不过,“熊猫餐厅”官方就在昆明开店一事回复称:“我们目前没有任何在云南昆明开店的计划。” 且熊猫集团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程正昌也对此作出郑重声明,称“美国熊猫云南开店”的事是假的,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美国熊猫快餐”全部是假的,所用的“熊猫”商标均系盗用或伪造。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不管是低调授权,还是自己“没有开店计划”,都反映出熊猫快餐对中国市场的谨慎态度。
毕竟,这些年来,熊猫快餐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摸清了美国人的餐饮习惯和独特需求,征服了“美国人的胃”。
当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断努力的结果。最初,程正昌和妻子姜佩琪凑齐6万美元,在美国为曾是蒋介石厨师的父亲开了一家中餐馆,取名为“聚丰园”,但刚开始,几乎赔个底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程正昌后来回忆说:“我记得有一天,晚上8点钟我们整个餐馆是空的,一个客人都没有,那个心情真是难过啊。突然来了两个人,哇,你可以想象我们那个时候多么激动!”
之所以赔钱,是因为在美中国人很少,老外一般不去,要想赚钱,必须得搞定美国人。为此,程正昌大打“服务牌”,比如十个人吃饭,即使一个人五块钱,他也会张罗得非常丰盛,吃完后会主动加两个菜。
慢慢地,聚丰园扭转颓势,生意越来越好。1983年,程正昌应邀入驻一家购物中心,开了一家中式快餐,当时美国正兴起喜爱大熊猫热潮,程正昌趁势将店名取为“熊猫快餐”。
为了打开市场,熊猫快餐建立“试吃机制”,每位顾客在购买前能够试吃所有菜品;美国人不会用筷子,餐厅还贴心地重新制作了“筷子”,分开是筷子,合起来则是叉子,便于顾客使用。
更关键的是,针对美国人喜欢酸甜少辣的口味,熊猫快餐在中餐元素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本土化改良,推出的“陈皮鸡”、“宫保鸡丁”等一系列菜品,迅速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成为餐厅招牌菜,其中特别是陈皮鸡销售额占了全部销售的30%,成了美国人最爱的中国菜。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到什么地步?美国人到熊猫快餐必点陈皮鸡,“销售额一度占到熊猫快餐店营收的30%以上”。
依靠贴心服务和改良中餐,熊猫快餐征服了美国人,开店速度甚至吊打汉堡王,但是,进入中国市场,能不能抓住中国人的胃,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
何况,在中国快餐行业,早已呈现出“诸侯割据”的局面。
媒体称,主要市场在川渝地区的中式快餐“乡村基”在今年9月宣称,全国直营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大本营在安徽的“老乡鸡”目前有800多家门店,也提出全国扩张、门店数达到1000家的目标。从2019年开始,海底捞也陆续推出了“饭饭林”、“秦小贤”、“佰麸私房面”、“新秦派面馆”和“十八汆”等一系列快餐子品牌,卖上了盖饭、米线等中式快餐。
至于遍地开花的沙县小吃、永和大王、兰州拉面等,都是熊猫快餐在中国不容忽视的“对手”。
另一方面,中国无疑是中餐最大的市场,同时,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中国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是资本和企业的“避风港”。
进退取舍,考验着熊猫快餐。这一切,或许刚刚开始。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