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餐饮朋友哭诉:生意也不错,顾客反映也不错,眼见忙里忙外,到头来却亏了!一仔细算,原来菜品定价就出了问题!那究竟该如何科学定价,才能避免白忙一场呢?
定价的基本方法
1
毛利定价法
菜品定价一般是根据餐饮店内部要求的毛利率,这个毛利率来自经营者的目标和经营中统计的平均水平。然后利用下列公式,依照菜品成本计算出来。一般餐饮店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低的在40%,高的达60%以上)。
菜品价格=成本÷(1-毛利率)
菜品的成本为:可变成本(食材、调料、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固定成本(工资+商店房租+生活费+员工住宿费)
例如:一份菜成本是12元,取定毛利率为40% ,
则菜品价格=12元÷(1—40%)=20元,其中毛利是20-12=8元,或20×40%=8元。
用毛利定价法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操作法。还是用火锅店的实例来说明:
顺算——
一家火锅店的土豆售价是5元/份。土豆进价每斤1.50元,估计每份菜调料价为0.5元,燃料费为0.2元,合计成本为1.50+0.5+0.2==2.20元。
若规定毛利率为50%,则这一斤土豆的售价为2.20÷(1-50%)=4.40元,(若收了底锅费,即调料费,那么还应将调料费减去)但事实上5元一份的土豆只有3两重,原材成本为1.50×0.3=0.45元/份,加上调料和燃料费的内部计价仅为4.40×0.3=1.32元/份,现在定价为5元/份,明显是高了,达到(5-1.32)÷5=73.60%!由此可见,火锅店的蔬菜毛利是很高的。
倒算——
即先确定毛利率为50%,若定一份带鱼价为10元,则客人只能吃5元的东西(包括菜、调料和燃烧费),若调料和燃烧费共计为0.7元,则客人只吃到4.3元的带鱼。假如带鱼市场价是15元/斤,则顾客只能吃到0.3斤都不到,那么这个0.3斤带鱼装盘后显得太少,就应该加量,所以有可能晕菜类会出现一些品种的毛利不足50%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由此可见,火锅店的荤菜毛利并不是很高。
所以对整个店来说,只能考察综合毛利。
要充分了解当地同行的毛利情况。需注意的是只有同品种、同档次的店才有可比性。若无可比的,在参考其他类同店情况后,自己的定价也不要相差过大。
2
系数定价法
这种定价法要了解同地区、同档次、同类型的餐厅菜品价格和成本。
菜品价格=成本×定价系数
定价系数=菜品价格÷成本
比如:某菜品售价38元,经计算它的成本为15元,那么定价系数是2.5。
有了定价系数,其它的同类菜品均可以相应定出。
3
附加定价常数法
就是在系数定价法基础上加上附加定价常数,这个常数是根据菜品的销售份数来获得的。
菜品价格=原材料成本×定价系数+附加定价常数
附加定价常数是生产和销售每份菜品所发生的固定费用(如能源、工资、租金)。
附加定价常数=(能源+工资+租金)÷当期销售份数
例如:某店一个月销售菜品份数为30000份,当月的能源费50000元、工资25000元,租金75000元。那么附加定价常数是(50000+75000+25000)÷30000=5元
五大定价技巧
1
亏本定价——“特价”就为了让人心跳
有家主打海鲜的大型酒楼,基围虾星期一卖一元钱一斤,星期二卖二元一斤,星期三就卖三元一斤,以此类推。大家都知道基围虾要三十几元一斤,几元钱的价位让食客们真正看到了实惠,这样赚足人气的目的才能达到。
特价菜就是要吓人一跳。不为别的,只为拉客进门。现在食客也精明得很,假如有的店在门口立块牌子,推出“特价菜红烧鲶鱼15元一份”,客人到别家酒家一打听,比这个价还便宜,那么这个店以后就不好做了。
所以要特价就要低得超出客人的想象,“傣妹”在开业初期推出小份菜只卖一两元钱,为的就是拉动人气。
2
低利润定价——比较熟悉的菜菜价不要狠宰
消费者比较熟悉的菜品,比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这样的菜价格一定要定得低,特别是走实惠路线的中低档饭店,最好定在全市最低价,这样会给客人留下“这家餐馆的菜便宜”的第一印象。
比如鱼香肉丝,一般酒店多定在不到20元/份,而如果定10元/份,那么就和路边摊位上的价格一样,但你的菜从品相、质量、分量、口味上,当然是摊位所不能比的。这样客人来到店里,吃一次就会认定你家店的菜便宜又好吃。
3
高利润定价——“特色菜品”能多赚就多赚
中低档家常菜一般利润比较低,把眼光盯在“特色菜品”上。店里的“特色菜品”是客人一般不常见的,价格要定高,比如酒店平均毛利在40%,这个菜就可以定在毛利50%,客人一般感觉不到。
比如小黄鱼,成本在10多元一斤,给它定在38元,在宣传菜品文化时,突出此菜的特色和营养内容,还可以请顾客比较一下高档大酒店的价格。
将特色菜品价格定高些,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用来弥补有的菜品毛利率的不足,从而保证整体菜品的毛利率。
运用这种方法的技巧是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做出高档次的品相,或低档与高档原料相结合,顾客会觉得菜品档次高,价格还不是太贵。
一般说来,正常的利润定价(按照餐厅内部规定的毛利率对菜品进行定价)的菜品的比例以占整体比例的60%左右为宜,而低利润的菜占10%、高利润的菜则占20%左右比较理想。
4
定价尾数的奥妙
吉利数字作尾数
比如3、6或8。虽然3、6和8是大众喜好的所谓吉祥谐音,定价尾数用8是一种“8字效应”,但是8接近上位的整数,比如38元就使顾客有接近40元的感觉。而9明显是为了视觉上给顾客的错觉,反而弄巧成拙。
而有个别的店则偏爱7和2。
偏差感觉无整数
就餐的客人是奔着实惠来的,所以定价上就要看起来好像显得比较低。比如推出一道菜,起初定价在30元,结果不好卖,后来改成32元,反而一天能卖到30多份。
原来的道理是这样:32和30当然是32大,但给顾客的感觉却不是这么绝对,30元给顾客的信息是:这个菜30多块钱,不便宜;而32元给客人的信息则是:这个菜价格适中,还不到35元。所以有的店的菜价一般没有整数。
再说说尾数7,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策略,比如47元,会给顾客45、46元的感觉,而如果加1元为48,就好象贵出好多,就好象50比49贵好多一样。”
高低价格分散列
另外,在菜谱排列中,要将高低价格分散开,不要将58元的列一起,38元的列一起,如果顾客无法接受58元的价格,则排在一块的无论什么菜都不会认真去看。应将特色菜列在菜单的中间,这样点击率会高一些。
5
薄利多销,巧用四舍五入差异
对于小餐馆来说,价格是最能影响客人心理的因素。如果食客发现你的价格和大酒店差不了多少,他就会觉得不值,恐怕领教过一次就不会再来了。
出于上述食客的消费心理,餐馆在制定价格的策略时,不妨也玩一下菜单上的数字游戏。比如,邻近档次相近的餐馆某款常点的菜式定价是20元,你可以定18元;一些稍高档的菜式,如果人家是30元,你就定28元。
尽管表面看来,你的单项菜式的毛利率低了,但你吸引的客人也多了,从而带动了其他菜式的消费,增加了营业额,综合毛利的总额可能就低不了多少,当营业额达到了一定高度时,总毛利甚至会增加,基本精神应该是薄利多销。又或者你在其他方面尽量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力保菜单上的数字游戏有玩转的空间。
顺便提一下,四舍五入是很多商店计价用的方法。在商品销售数量大的情况下,“四舍”和“五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差异。具体可参见下表所示。
><>发出一道新菜品,那么应该如何定价呢?高了,市场难接受,低了毛利率难保证。怎么做才能保证毛利率的同时又让客人觉得可以接受?
一切都有规律和公式,下面就和华餐网一起学习一下吧。
最近,HC君有幸去一家新店去试菜。菜品都不错,于是大家开始问,你这道菜打算怎么定价,怎么卖啊?厨师长很纠结地说,这个价格还没具体定,大家认为卖多少比较合适?
现场有他们家的熟客,开玩笑说二三十的话我一定天天来。事实上,这道菜主食材是一道蒸鸡,为了口感和宣传采购的是养殖180天的鸡,二三十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的定位又是大众的平价餐厅,太贵估计顾客也难以接受。
所以这就涉及到菜品定价的成本以及顾客的心理接受价位的问题。
餐饮业的菜品价格不是凭空估计或者拍脑袋定出来的,菜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营效果。高了,顾客觉得是故弄玄虚,低了自己又觉得不值得了。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定价方法:
定价的基本方法(毛利定价法)
1. 在定价时以毛利来确定。
菜品定价一般是根据餐饮店内部要求的毛利率,这个毛利率来自经营者的目标和经营中统计的平均水平。然后利用下列公式,依照菜品成本计算出来。一般餐饮店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低的在40%,高的达60%以上)。
菜品价格=成本÷(1 - 毛利率)
菜品的成本为:可变成本(食材、调料、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固定成本(工资+商店房租+生活费+员工住宿费)
例如:一份菜成本是12元,取定毛利率为40% ,则菜品价格=12元÷(1-40%)=20元,其中毛利是20-12=8元,或20×40%=8元。
用毛利定价法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操作法。还是用火锅店的实例来说明:
顺算:
一家火锅店的土豆售价是5元/份。土豆进价每斤1.50元,估计每份菜调料价为0.5元,燃料费为0.2元,合计成本为1.50+0.5+0.2==2.20元。
若规定毛利率为50%,则这一斤土豆的售价为2.20÷(1-50%)=4.40元,(若收了底锅费,即调料费,那么还应将调料费减去)但事实上5元一份的土豆只有3两重,原材成本为1.50×0.3=0.45元/份,加上调料和燃料费的内部计价仅为4.40×0.3=1.32元/份,现在定价为5元/份,明显是高了,达到(5-1.32)÷5=73.60%。
由此可见,火锅店的蔬菜毛利是很高的。
倒算:
即先确定毛利率为50%,若定一份带鱼价为10元,则客人只能吃5元的东西(包括菜、调料和燃烧费),若调料和燃烧费共计为0.7元,则客人只吃到4.3元的带鱼。
假如带鱼市场价是15元/斤,则顾客只能吃到0.3斤都不到,那么这个0.3斤带鱼装盘后显得太少,就应该加量,所以有可能晕菜类会出现一些品种的毛利不足50%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由此可见,火锅店的荤菜毛利并不是很高。
所以对整个店来说,只能考察综合毛利。
2. 要充分了解当地同行的毛利情况。
需注意的是只有同品种、同档次的店才有可比性。若无可比的,在参考其他类同店情况后,自己的定价也不要相差过大。
系数定价法
这种定价法要了解同地区、同档次、同类型的餐厅菜品价格和成本。
菜品价格=成本×定价系数
定价系数=菜品价格÷成本
比如:某菜品售价38元,经计算它的成本为15元,那么定价系数是2.5。
有了定价系数,其它的同类菜品均可以相应定出。
附加定价常数法
就是在系数定价法基础上加上附加定价常数,这个常数是根据菜品的销售份数来获得的。
菜品价格=原材料成本×定价系数+附加定价常数
附加定价常数是生产和销售每份菜品所发生的固定费用(如能源、工资、租金)。
附加定价常数=(能源+工资+租金)÷当期销售份数
例如:某店一个月销售菜品份数为30000份,当月的能源费50000元、工资25000元,租金75000元。那么附加定价常数是(50000+75000+25000)÷30000=5元
几个菜品定价策略
偏差感觉无整数
就餐的客人是奔着实惠来的,所以定价上就要看起来好像显得比较低。比如推出一道菜,起初定价在30元,结果不好卖,后来改成32元,反而一天能卖到30多份。
原来的道理是这样:32和30当然是32大,但给顾客的感觉却不是这么绝对,30元给顾客的信息是:这个菜30多块钱,不便宜;而32元给客人的信息则是:这个菜价格适中,还不到35元。所以有的店的菜价一般没有整数。
再说说尾数7,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策略,比如47元,会给顾客45、46元的感觉,而如果加1元为48,就好象贵出好多,就好象50比49贵好多一样。”
高低价格分散列
另外,在菜谱排列中,要将高低价格分散开,不要将58元的列一起,38元的列一起,如果顾客无法接受58元的价格,则排在一块的无论什么菜都不会认真去看。应将特色菜列在菜单的中间,这样点击率会高一些。
薄利多销
对于小餐馆来说,价格是最能影响客人心理的因素。如果食客发现你的价格和大酒店差不了多少,他就会觉得不值,恐怕领教过一次就不会再来了。
出于上述食客的消费心理,餐馆在制定价格的策略时,不妨也玩一下菜单上的数字游戏。比如,邻近档次相近的餐馆某款常点的菜式定价是20元,你可以定18元;一些稍高档的菜式,如果人家是30元,你就定28元。
尽管表面看来,你的单项菜式的毛利率低了,但你吸引的客人也多了,从而带动了其他菜式的消费,增加了营业额,综合毛利的总额可能就低不了多少,当营业额达到了一定高度时,总毛利甚至会增加,基本精神应该是薄利多销。又或者你在其他方面尽量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力保菜单上的数字游戏有玩转的空间。
总之,菜品定价是一门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好价格的,定高了,销量上不去,低了,不能赚钱、白忙活。只有掌握了顾客的消费心理,恰到好处的定价才能赢得不错人气和提升营业额。
以上是菜品定价的一些常规做法,大家在餐厅经营过程中,是如何对菜品进行定价的?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经验!
><>餐饮的人对于菜品价格都是十分敏感的。同样的食材,比如一道蚝油生菜,稍微装修和地段都稍微好一些的餐厅酒楼,价格可以卖到38元,你也不觉得贵。
但是,在街边或者大排档15元一大盘,你也觉得这个是应该的。即使你知道菜市场买一斤生菜估计也就只有不到5元的成本。
为什么同样的菜品,定价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个就涉及到了菜品定价的规律还有成本方面的问题。
< class="pgc-img">>一、 菜品定价的4大原则
看到上面的例子,估计会有人说:不同档次的餐厅,菜品定价区别那么大,那么五星级酒店的餐厅,定价是否就可以漫天要价了呢?
这个当然不行。如果真的是这样,之前深圳某餐厅两条小黄鱼卖出5000元就不会被查了。
菜品定价原则
1、价格反映产品的价值
菜单上食品饮料的价格是以其价值为主要依据制定的。其价值包括三部分:
一是食品原材料消耗的价值、生产设备、服务设施和家具用品等耗费的价值,即食材成本;
二是以工资、奖金等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即人工成本;
三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向企业和国家提供的积累。
这个也就是说要根据食材的优劣、购买成本、人工还有环境去估算。比如说,五星级酒店使用的食材或许价格不会相差太大,但是招的大厨肯定是比大排档厨师的工资要高的,所以这个也就增加了菜品的价值。
2、价格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菜单订价要能反映产品的价值,还应反映供求关系。档次高的餐厅,其订价可适当高些,因为该餐厅不仅满足客人对饮食的需要,还给客人一种饮食之外的舒适感。
旺季时,价格可比平、淡季略高一些,如海鲜,休渔期肯定比捕获期价格要高;位置好的餐厅比位置差的餐厅,其价格也可以略高一些。牌子老、声誉好的餐厅的价格自然比一般餐厅要高等等。
3、制订价格既要相对灵活,又要相对稳定
菜单订价应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而采用适当的灵活价,如优惠价、季节价、浮动价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升有降,调节市场需求以增加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菜单价格过于频繁的变动,会给潜在的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不稳定感觉,甚至挫伤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因此,菜单订价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并不是说在三、五年内冻结价格,
而是:
(1)菜单价格不宜变化太频繁,更不能随意调价。
(2)每次调价幅度不能过大,最好不超过10%。
(3)降低质量的低价出售以维持销量的方法亦是不足取的。只要保持菜点的高质量并适销对路,其价格自然能得到客人的认可和接受。
4、制订价格要服从国家政策,接受物价部门指导
要根据国家的物价政策制定菜单价格,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本餐厅的毛利率。定价人员要贯彻按质论价、分等论价、时菜时价的原则,以合理成本、费用和税金加合理利润的原则来制订菜单价格。在制订菜单价格时,订价人员要接受当地物价部门的定价指导。
二、菜品定价的3大策略
餐厅的市场指向性决定了餐厅要获取利润的主要方法是提高销售额,而提高销售额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有正确的价格策略,一般有三种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策略
多数餐厅主要是根据成本来确定菜品价格。这种以成本为中心的订价策略常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即按成本再加上一定的百分比定价,不同餐厅会采用不同的百分比。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2)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即先定一个目标收益率,作为核定价格的标准,根据目标收益率计算出目标利润率,计算出目标利润额。在达到预计的销售量时,能实现预定的收益目标。
根据成本制定的价格,是餐厅必须达到的价格,如果低于这个价格,餐厅经济效益会受损。另一方面,运用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策略,只考虑成本单方面因素,忽略了市场需求和客人心理,不能全面反映餐厅经营效果。
2、以需求为中心的定价策略
这是根据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需求程度来决定价格的一种策略,亦有两种不同方法:
(1)理解价值定价法。
餐厅所提供的食品饮料其质量、作用,以能服务、广告推销等“非价格因素”,使客人对该餐厅的产品形成一种观念,根据这种观念制定相应的、符合消费者价值观的价格。
(2)区分需求定价法。
餐厅在定价时,按照不同的客人(目标市场),不同的地点、时间,不同的消费水平、方式区别定价。这种订价策略容易取得客人的信任,但不容易掌握好。
以需求为中心的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价格。如果说,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策略决定了餐厅产品的最低价格,那么以需求为中心的定价策略决定了餐厅产品的最高价格。
< class="pgc-img">>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市场情况,可分别采取以高质量高价格取胜的高价策略;也可采取以薄利多销来扩大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低价策略;以及灵活采用的优惠价格策略,给客人以一定的优惠,来争取较高的销售额和宣传推销本餐厅的产品之效果。
当然,这些策略并不是随意使用的,而是通过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的。
3、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策略
这种定价策略以竞争者的售价为定价的依据,在制定菜单价格时,比竞争对手高一些,也可低于竞争对手的定价。
这种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策略既有按同行价格决定自己的价格,以得到合理的收益且避免风险的定价策略,又有“捞一把就走”的展销新产品定价策略,还有因自己实力雄厚而采取的“变动成本”定价策略,即只考虑价格不小于原料成本即可,以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策略由于不以成本为出发点,也不考虑消费者的意见,这种策略往往是临时性的或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的。
定价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市场,充分分析竞争对手,否则,很可能定出不合理的菜单价格。
三、菜品5种具体定价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菜品定价用哪一种,则完全由餐厅经营者根据当时情况而定,亦可把这些方法揉合,灵活掌握,并加以创新。具体的有5种菜品定价方法:
1、“随行就市”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即把竞争同行的菜单价格为己所用。这种运用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策略,在实际中还是经常使用的。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成功的菜单为依据,避免把别人不成功的定价搬为已有。
2、系数定价法
以食品原材料成本乘以定价系数,即为食品销售价格。这里的定价系数是计划食品成本率的倒数:
食品销售价格=食品原材料成本×定价系数
如果经营者计划自己的食品成本率将是40%,那么定价系数即为1/40%,即2.5。
例:已知一小盘炒肉丝成本为2.00元,计划食品成本率为40%。则售价=2÷1/40%=2X2.5=5(元)
这种方法是以成本为出发点的经验法,使用比较简单,问题是定价者要避免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计划时要全面、充分,并留有余地。
3.毛利率法
食品销售价格=(食品成本+配料配菜)X(1+外加毛利率);
其中内扣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价的百分比(故亦称销售毛利率),而且,内扣毛利率这里“食品成本”是指该菜肴的原料、配料、调料成本之和。
外加毛利率是毛利占食品成本的百分比(故亦称成本毛利率)。
内扣毛利率的计算方法:内扣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价格之间的百分率。
内扣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价格 )×100%
外加毛利率的计算方法:外加毛利率是销售(内扣)毛利与产品成本之间的百分率。
< class="pgc-img">>外加毛利率(%)=(销售毛利÷产品成本)×100%
设P为销售价格;C为原材料成本;M为毛利;r为成本毛利率。
因成本毛利率=毛利÷原材料成本×100%,则毛利为原材料成本与成本毛利率之乘积:M=Cr
(1)餐饮产品价格=原材料成本+毛利,即:P=C+M
(2)将(1)式代入(2)式,得:P=C+Cr,移项后得:P=C(1+r),即:销售价格=原材料成本×(1+成本毛利率)
例:一份糖醋鲤鱼,所用鱼的成本为10元,配料和调料成本为1元,规定内扣毛利率为40%,而外加毛利率为65%,则其价格为:
内扣毛利率法:P=(10+1)1(1-40%)=18.33(元)
外加毛利率法:P=(10+1)×(1+65%)=18.15(元)
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的价格结果不同,是由于这两种方法中所用的比率不能互相换算,是分别规定的。
毛利率是根据经验或要求决定的,故亦称计划毛利率。这种方法计算十分简单,但由于餐厅人员为每份莱都加同样量的毛利,使成本高的菜价格会偏低,而成本低的菜价格反而偏高。
4、主要成本率法
把食品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定价的依据,并从“溢损表”中查得其他成本费用和利润率,则可计算出食品销售价格:
食品售价=(食品原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1-(非原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率+利润率) 主要成本率法亦是以成本为中心定价的,但它考虑到了餐厅较高的人工成本率,这样如能适当降低人工成本,则定价可更趋于合理。
例如,一盘炒什锦原材料成本3元,直接人工成本1元,从财务“溢损表”中查得“非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率”及“利润率”之和为40%,则该菜品售价=3+1/1-40%=6.66(元)。
主要成本率法亦是以成本为中心定价的,但它考虑到了餐厅较高的人工成本率,这样如能适当降低人工成本,则定价可更趋于合理。
5.本、量、利综合分析订价法
本、量、利综合分析定价法是根据菜肴的成本、销售情况和盈利要求综合定价的。其方法是把菜单上的菜点根据销售量及其成本分类。每种菜点总能被列入下面四类中的一类:
①高销售量、高成本;
②高销售量、低成本;
③低销售量、高成本;
④低销售量、低成本。
虽然第二类菜点(高销售量、低成本)是最容易使餐厅得益的,但在实际中,餐厅出售的菜点,四类都有。
这样,在考虑毛利的时候,把第一和第四类的菜点加适中的毛利,而把第三类加较高的毛利,第二类加较低的毛利,然后根据毛利率法计算菜单上菜点的价格。
菜单价格还取决于市场均衡价格,你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就把客人推给了别人;倘若与此相反,则你的餐厅就会吸引客人,但是若大大低于市场价格,餐厅也会亏损。
因此,在定价时,可以经过调查分析或估计,综合以上各因素,把菜单上的菜点分类,加上适当的毛利,有的取低的毛利率,比如20%;有的取高的毛利 率,比如55%;还有的可取适中些的毛利率,如35%;等等。
这种高、低毛利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经营中可以随机适当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