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 王萍)3月20日,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公布实施公筷公勺操作指南。指南提出,宴席、宴会等混杂人群的消费场景,餐厅应提倡各取所食、不互夹菜。
< class="pgc-img">>
操作指南中要求,要在餐厅醒目位置宣传、倡议公筷公勺内容,在餐桌摆放公筷公勺温馨提示台卡,在菜牌或电子化点菜端重复性提示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
除了要求公筷公勺在颜色、长短、形状或材质等可以直观区分外,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可定制带有“公”字标识的专用公筷公勺。同时要配备公筷公勺架,避免公筷公勺直接接触餐桌。
在公筷公勺数量上,操作指南提出要根据餐桌规格、实际用餐人数、菜品类型和数量摆放,一人双筷、一菜一筷、一菜一勺或一桌三筷。
操作指南还特别提出,针对宴席、宴会等大规模混杂人群的消费场景,餐厅应倡导各取所食,不互夹菜。火锅或必须在餐桌熟制的菜品,餐厅应提供“生料专用公筷”。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李扬 校对 李项玲
海市商务委日前向各区商务主管部门下发急件,急件称,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工作的最新要求,目前上海各相关行业协会已对商贸、餐饮等行业复工复产复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工作指引已经废止。因此,2020年3月11日《市商务委关于转发的商贸、餐饮等行业复工复产复市工作指引的通知》即日起不再执行。
急件还要求,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要迅速将本市和各相关行业协会对商贸流通、生活服务业复工复产复市的新要求全面传达到街镇、园区、企业,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新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快相关行业复工复产复市步伐;积极做好消费促进工作,更好满足市民群众消费需求,更大力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日前,上海沐浴行业协会、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洗染业行业协会、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长三角咖啡行业协会、上海市酒吧行业协会、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上海交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上海婚庆行业协会、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连锁经营协会、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上海物流协会、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副食品行业协会都已下发通知,通知称,这些协会于3月10日发布的“复工复产复市工作指引”即日起废止,新的通知要求各相关企业应当落实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员工上岗必须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做好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消毒、通风等工作。上海连锁经营协会、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的通知里,还增加了“不搞人员集聚性活动”。
截至3月19日,1957家重点监测的超市卖场网点复工率达99.1%;85家购物中心复工率达100%;5731家便利店复工率达93.4%;餐饮行业加速复工,复工率达到70%;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复工率达100%。
在3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市商务委在确保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同时,下一步将适时出台促进消费政策,鼓励商贸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推动市场消费尽快得到回补。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吴卫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吴卫群
遏制非法制售“特供酒”行为,有力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抵制‘特供’恪守公约 共创清朗酒类营商环境”联合倡议仪式暨“诚信尚俭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于7月18日举行。
建立“四联”机制,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建立“市区联动、部门联合、数据联通、行业联署”的“四联”机制,扎实推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排查相关线索,加强与公安、酒类厂家(权利人)的合作;推动酒类批发经营企业、连锁超市、中型以上食品店、中型以上饭店及连锁餐饮企业等企业和平台白酒追溯数据的互联;督促平台删除违规商品信息287条,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广告、宣传信息292条,关停店铺14家;上海市、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酒类产品市场监管协作框架协议》,加强黔沪两地酒类市场监管协作,深化穿透式监管。
着力正本清源,严查“特供酒”相关案件
截止目前,全市监督检查食品生产者98家,监督检查食品经营者11289家,监督检查其他主体505家,酒类追溯检查26家,约谈单位15家,已立案查处案件21件,协同公安查办重大案件1件。
签署联合倡议,“6个坚决抵制”和“6个坚决落实”!
由市市场监管局主办、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承办,联合本市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上海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上海糖烟酒茶商业行业协会、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市广告协会、上海市酒吧行业协会6家协会共同举办联合倡议仪式,共同签署“6个坚决抵制”和“6个坚决落实”的联合倡议书,共创清朗酒类营商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酒类生产经营企业、餐饮单位、广告公司受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