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如今,餐饮行业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青年群体进入餐饮行业创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0月10日上午,2018“创青春”中国青年餐饮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中国餐饮业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举行。期间,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亚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餐饮企业要创新发展,要关注消费需求的变化,要在细分市场创造新的消费业态。
成都有“美食之都”的称号,川菜、特色小吃、火锅等美食吸引着全世界的食客。在李亚光眼中,成都在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在关注餐饮业的发展,”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诞生了许多年轻消费群体的新业态。”
目前,中国青年餐饮业创新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培养挖掘了一批餐饮行业优秀的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李亚光认为,大赛为全国的青年人进行创新创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他们能进入餐饮行业,并遇见许多新的创业机遇。
同时,李亚光认为,传统的餐饮老字号企业也能通过大赛找到灵感,发现好的项目和优秀的餐饮人才,“他们也需要创新的思维,需要找到新兴的消费市场。”
青年群体进入餐饮业创新创业需要关注什么呢?李亚光建议,虽然年轻人的创业领域很宽,但仍要关注消费需求的变化。同时,要在细分市场创造新的消费业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者:苏小团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餐饮浪费不是小事,事关我国粮食安全,事关社会道德风尚,事关良好作风养成。居安思危、以身作则、倡导节约,践行“光盘行动”,是对一粥一饭的珍惜。青年,让我们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向餐饮浪费说“不”,拒绝“剩”宴,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餐桌虽小,却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文明有礼、节约惜福的优良传统。家人同桌,一鱼一蔬,食不重肉。生活何必山珍海味,家常茶饭已是可亲。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平日烟火如此,亲朋相聚亦如此。好友相聚重在情,粗茶淡饭也甚欢。按需点菜,文明用餐,荤素搭配,健康你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华秋实,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就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当坚持勤俭节约、抵御奢侈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让厉行节约、拒绝浪费在我们青年一代蔚然成风。
节俭非吝啬,“抠门”不丢脸。餐桌文明是个人修养与社会素质的重要缩影。我们青年是时代风尚的引领者,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健康、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号召,拒绝“讲排场”,恢复理智消费。拒绝“剩宴”,让光盘成为习惯。
打包不丢人,浪费才可耻。对于食客而言,“舌尖上的文明”也正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所接受、认可,并逐渐演化成自觉行为。“吃不了,兜着走”,让人走桌净成为新的饮食风尚。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时代日新月异,生活今非昔比,但爱惜粮食、杜绝浪费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须要一代一代人传承和发扬。树立全新消费观念,选择合理生活方式,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共同践行崇尚节俭的饮食文明,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美好品德浸润入我们每一位青年的心田。
青年,请跟着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苏小团)
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朱彩云
数字化已成为餐饮业的必答题。一些跨界者已经抢先一步:阿里筷马热食开张、宜家餐厅成为流量洼地……跨界者试图用互联网的科技基因与创新意识打破了餐饮市场的运作规则。
在12月21日举行的第五届餐饮规模化发展国际峰会上,一群刚参加完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的餐饮业企业家迅速转场这里,论剑餐饮业的数字化。
商务部发布的《2018国内网络零售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在线餐饮交易规模超过8000亿元,增长率达46.5%,同时,线上线下融合共生,激发了线下零售新活力。
Miguel Gomez教授在峰会现场 朱彩云/摄
戚余耀发表演讲 李若一/摄
用什么留住食客?不少与会专家都提到了体验至上。
科技公司奥琦玮董事长孔令博说,过去以口味和菜品为导向的餐饮行业,在未来将发展为以体验为导向,“并进一步成为提供美好生活的平台”。
在餐饮管理领域的专家刘杰看来,数字化赋能下,餐饮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已经发生了迁移,“消费者在好吃的基础上更重视氛围,他们喜欢的有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他说,消费者的体验点甚至不是从走进店铺或买到产品开始算起,体验从浏览点评软件就已经发生。
倾听消费者真实的声音、营造目标消费者想要的场景、设计消费者的关键时刻也成为不少传统餐饮业改造消费者就餐体验的方向。
“餐饮业卖的也不只是饭菜,而是文化。”北京宴董事长、俏江南CEO杨秀龙和团队找到了中华美食与词牌文化、戏曲文化的结合点。
杨秀龙朗诵改编诗词 李若一/摄
在线下打造消费者新体验模式、在线上和消费者建立连接成为数字化时代餐饮企业的转型路径。相比于过去选址就可以决定一家餐饮门店的成败,如今决定餐饮企业命运的是综合实力。
《中国餐饮报告2019》显示,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结构转向、供给侧数字化、商业模式升维、智能商业、餐饮零售与精细化运营。
“在我国餐饮业4万亿的市场规模中仍有90%的企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餐饮业专家戚余耀认为,如今大部分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应用还停留在电脑端和人工端,用过去的销售数据来预测前端供应计划,没有真正发挥大数据“预测未来”的作用。“机器学习已经深入到了餐饮行业的运作,比如借助算法,将某一时段的业务数据与天气数据等其他因子结合,来模拟与预测未来在某种天气状况下的促销状况。”
创业者张天一也在开创米粉品牌的过程中看到了数字化路径给餐饮业带来的想象与发展空间。“全时段运营延展了时间边界,而供应数字化则能让餐饮业打破空间界限,不拘泥于渠道。”目前,他的米粉品牌走进超市货架,也进入外卖平台,95%左右的订单量来自于小程序点餐。
张天一阐述餐饮品类选择思路 李若一/摄
未来,张天一希望在数字化赋能下,中国的餐饮单品能通过规模效应,在拥有标准化复制的优势上,实现个性化服务体验,继而迎来“无界餐饮”。更多依靠技术打破时空边界的餐饮企业也正在场景营造、消费者体验提升上持续深耕,重塑数字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