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超级黄金周”的多项数据折射出“消费复苏”态势,消费板块也成为多家机构四季度关注的重点领域,部分消费股正持续获机构关注。2023年10月17日,“卤味龙头股”煌上煌(002695)接受24家机构调研。
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的关注热情很大一部分源于对公司业务全面复苏所持有的积极态度,以及推行1+N营销模式带来的单店业绩提升。公司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3年1-6月,煌上煌归母净利润为8256.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展现出良好的经营回暖态势。
单店业绩呈企稳向好之势 1+N模式显成效
2023年以来,随着行业整体的企稳回升,公司单季度交出了快速复苏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7亿元,二季度实现营收6.35亿,较一季度环比增长24.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6.8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991.55万元增长3.32%,二季度净利润为4634.33万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27.94%。
不仅如此,根据此次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3年1-6月,煌上煌单店年均销售额达到65.00万元,比2022年单店年均销售额增长了5.84万元,环比2022年单店平均销售额提升9.87个百分点,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单店平均销售额水平的九成左右。
究其单店恢复的核心逻辑,在于公司加快“1+N”线上线下相结合经营模式的转变,加大新零售业务赋能门店,深入本地生活业务。通过建立外卖、抖音等业务标准、流程,增加外卖销售,并切入抖音本地生活赋能门店流量、通过同城达人探店达人分发引流,以团购、私域会员、微信营销、社群营销等辅助方式,多场景触达顾客消费触点,实现线上销售占比30%以上,孕育单店业绩新增量。
此外,在成本端,受益于上游养殖户因需求提升对后市情绪乐观,带动养殖量提升,供需错位缓解,鸭副类原材料价格已从高位下行,近期价格持续走低,且预计Q4仍会小幅走低。而煌上煌主要原材料所采取的战略储备制度,随着原材料价格下降,将进一步兑现公司利润弹性。
稳步推进“千城万店”计划 拓店加速跑
正所谓“得渠道者得天下”,门店的布局开拓一直以来都是卤味品牌必争之地。2023年1-6月,公司实际拓店600家。截至2023年6月底,煌上煌肉制品加工业拥有4213家专卖店,其中直营门店255家、加盟店3958家,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28省226市。
在选址战略层面,煌上煌以旺街铺、综合体和高势能专柜、小而美的社区店开发为主,提高各区域市场覆盖率。据9月7号投资者互动平台显示,公司在机场、高铁、高速服务区等特殊商圈门店已达360家。
面对“跑马圈地”的市场竞争,煌上煌持续落实“千城万店”战略布局,规划未来3-5年,即2026年门店数量达到万家。为实现未来3-5年万家门店市场开发规划,确保市场快速开发并形成全国性市场规模,在目前现有6大深加工基地及1个在建基地(浙江)的基础上,公司未来计划在海南、山东、京津冀继续投资建设基地,打造高效敏捷供应链。同时,公司目前正全面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实现营销精准化、供应链智能化、部门协同化、管控透明化,凭借门店扩张产能升级+数字赋能协同,全面支撑“千城万店”全国化布局。
锚定休闲食品赛道多点开花 获多家机构调研
作为卤味食品行业龙头之一,煌上煌凭借酱卤制品赛道长期积累的优势,以及在配送网络和连锁渠道管控上的丰富经验,立足休闲食品赛道,以深耕主业、资源协同、融合发展为思路,实现多元化业务的“多点开花”。
公司旗下“真真老老”以米制品为主,品牌定位为“高汤鲜粽倡导者”,持续以“鲜”字为核心卖点。依托总部平台,公司着力打造“真真老老+煌上煌融合店”,以实现产品+品牌的融合,目前已取得良好效益。2023上半年,公司酱卤肉制品实现营收约8.13亿元,米制品业务实现营收约3.10亿元,同比增长3.03%,其卤味制品+多元休闲食品品类协同的模式正在得到市场验证。未来,公司将立足江浙沪地区,致力于将“真真老老”打造区域独占新品牌。
同时,随着年轻消费群体消费偏好不断更迭,带动卤味市场创新化、细分化发展,煌上煌积极探索,以烤猪蹄为主打爆款,加以烤串引流,辅以饮品,形成卤味餐饮链条,孵化“独椒戏”卤味新物种,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目前已开设30余家门店,未来将集中江西南昌、广东深圳等区域聚焦拓店,打造线上网红品牌。
煌上煌在机构调研时还表示,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寻找行业内休闲类、互补类的优质标的公司,加大同行业兼并重组力度,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公司打造成为食品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从8月底至今,煌上煌已累计接受29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包含保险、券商、公募、私募等,关注点涉及公司经营与业务情况、拓店目标、未来中长期战略方向等。
文/程策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阎侠)虽然公司经营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2020年上半年,煌上煌依然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同比双增的成绩单。
8月14日晚上,煌上煌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出炉,“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政策减少人员流动并实行封闭式管理,致使高峰期公司在全国近半门店关店歇业;为缓解销售额下滑趋势,部分门店通过美团、饿了么等O2O线上团购、外卖平台和社群营销来提升销售业绩。”煌上煌称。
煌上煌的主要业务为酱卤肉制品、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及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鸭、鸡、鹅、猪、牛、羊等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及水产、蔬菜、豆制品等佐餐凉菜食品和粽子、青团、麻薯、八宝饭、方便粥、月饼等米制品,产品品种已达二百多个,形成了以禽类产品为核心,畜类产品为发展重点,并延伸至其他蔬菜、水产、豆制品、米制品的丰富快捷消费产品组合。
对于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上涨的原因,煌上煌解释称:“主要为公司加大省外区域市场、高势能门店拓展使得收入增长所致。”
据悉,煌上煌目前为直营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经营和经销商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主要以特许加盟经营为主。
2020年上半年,煌上煌新开门店 617家,关闭门店 171家(受疫情影响部分老店关闭),净增门店446家,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肉制品加工业拥有4152家专卖店,其中直营门店 294家、加盟店 3858家,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26个省或直辖市、220个地级市。
开源证券分析师称:“加盟模式的优点在于低成本、高扩张,快速进行线下渠道布局,煌上煌的业绩提升主要来自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公司近两年大力扩张,拓店成绩优异,原先空白的市场快速扩张。”
事实上,煌上煌今年上半年的扩店速度已经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2020年,煌上煌计划新开门店1200家,其中,一季度计划开店161家,实际开店165家,达成预算103%;二季度计划开店252家,实际开店452家,达成预算179%。
“公司2020年三季度计划开店418家、四季度计划开店369家,主要来源于省外新拓展市场,包括山东、云贵、川渝、广西、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区市市场。”煌上煌表示。
今年6月8日,煌上煌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被问到“地摊经济对煌上煌的经营情况有没有产生影响?”对此,煌上煌回答:“到目前为止,从营收情况和门店扩张情况来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公司高度重视地摊经济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影响,已经成立专项组,从渠道、设备、具体运营等方面进行安排,做好充分准备。”
“地摊经济对于煌上煌这样的全国连锁品牌影响不会太大。从我们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来分析,江西主要是酒席、餐桌偏多,外省更多的是中高端的年轻群体的休闲零食,定位有区别。从门店分布和渠道场景来看,在江西以街边店和社区为主,所以是餐桌和酒席需求场景。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实体店为依托,多点经营的方式,这是煌上煌最擅长的营销手段,推行地摊经济之后,尤其是在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给了我们机会,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快推进移动售卖方式。整体来说,煌上煌对地摊经济有足够的认识,也在经营、设备上有足够的准备。”煌上煌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项玲
月30日,绝味食品和煌上煌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卤味上市企业三巨头业绩高下立判:绝味食品和周黑鸭业绩高速增长,但煌上煌净利润下滑了。
绝味食品收入超30亿元,增速超过30%;周黑鸭收入重新回到2019年的水平,接近15亿元,且反超了煌上煌;煌上煌被反超,且是三家企业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出现下滑的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现在的情况看,绝味食品的收入仍以卤味鲜货为主,虽然在所谓的“美食生态圈”投资很多,但目前仍无太多效果,“第二、第三曲线”发展尚未成气候。周黑鸭虽然跳脱出了直营模式,发展进入快车道,但店面数量仍然较少。不过,这两家企业前者占据了规模优势,后者占据了品牌势能优势,特色明显,煌上煌则或将进入“老大老二打架,老三受伤的怪圈”。
周黑鸭恢复增长反超煌上煌,绝味食品稳坐头把交椅
财报显示,卤味三巨头中,周黑鸭特许经营力度加大,业绩变化最大。
周黑鸭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3亿元,同比增长60.8%;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644%。总销量1.78万吨,同比增长70%,客单价为60.9元,同比微涨0.6%。门店总数达2270家,较2020年同期净增加903家。其中,直营门店1161家,特许经营门店1109家。
其中自营门店收入达8.97亿元,占比61.8%;线上渠道收入2.55亿元,占比17.6%。特许经营收入贡献2.3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去年同期1.8%提升至16.4%。
对于业绩的增长,周黑鸭在公告中称,特许经营业务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线上线下全渠道同步发力,新品推出及整合优化供应链成效显著,生产经营效率得到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周黑鸭收入和净利润反超了煌上煌。
前几年,周黑鸭业绩一直下滑。2020年底,煌上煌从收入和净利润超过了周黑鸭。2020年,周黑鸭收入21.82亿元,同比下滑31.5%,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滑62.9%。煌上煌收入约为24.36亿元,同比增长15.09%;净利润约为2.82亿元,同比增长28.04%。完成了对周黑鸭的超越。
不过,2021年上半年,煌上煌收入仅为14.07亿元,同比增长3.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4.84%。
半年时间,在特许经营模式的加持下,周黑鸭营收和利润两大业绩核心指标都超过了煌上煌。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周黑鸭在供应链和品牌效应,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煌上煌是否会甘于被周黑鸭超过,未来是否会大动作有待后续观察。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目前周黑鸭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特许经营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和规模,方向很明确。
在门店数量上,煌上煌超过周黑鸭。截至上半年,煌上煌门店数量4840家,其中直营门店366家、加盟店4474家,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27个省或直辖市、249个地级市,新开门店417家。
不过,煌上煌是三家企业中净利润唯一下滑的企业。对于净利润的下滑,煌上煌在公告中称,净利润下滑,主要是两个主打品类净利润下滑所致,其中肉制品加工业净利润同比下降5.34%,米制品业务同比下降2.78%。
三家企业横向比较,周黑鸭、煌上煌与绝味食品在规模尚仍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上半年,绝味食品营业收入31.44亿元,同比增长30.27%,半年收入首次超过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82.91%。
门店规模上,绝味食品依然一家独大。截至2021年6月,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3136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净增长737家,是周黑鸭门店数量的5.79倍,是煌上煌门店数量的2.71倍。
周黑鸭仍需加快开店,绝味食品第二曲线渐模糊,煌上煌失位需明确方向
朱丹蓬认为,吃到特许经营的甜头,周黑鸭会加大力度开店速度。
周黑鸭相关负责人曾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周黑鸭不会片面追求开店速度,仍会在高质量基础上稳健拓店。不过,周黑鸭预计到2023年,全国门店总数(直营+特许)共计4000-5000家。
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年,每年的净增开店数量都要超过千家。
随着店面增多,业内对周黑鸭盈利情况有所担心。对比三家企业,周黑鸭采用预包装产品销售模式,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毛利率较高。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虽然特许经营店面数量不断增加,但周黑鸭产品的毛利率近60%,仍然是这三家企业中最高的。
单价高毛利率高,这也是周黑鸭在店面数量仅为煌上煌一半的情况下,收入和净利润超过煌上煌的主要原因。
财报数据显示,煌上煌鲜货产品的毛利率只有37.74%,且由于物流费重新认定,本期上半年费用4358.76万元(其中米制品974.34万元)计入营业成本,影响整体毛利率3.1个百分点,煌上煌鲜货产品毛利率较2020年上半年下滑了0.34%。
绝味食品多数店面为加盟店面,毛利率普遍较低,仅为35%左右,与煌上煌相关产品的毛利率相当,但与周黑鸭的毛利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不过,绝味食品正在加快调整业务方向,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不过,经过4年的努力,绝味食品投资了数十家企业,但目前对业绩的支撑程度仍不明确。
2017年,绝味食品提出“致力打造一流的美食平台”,构建美食生态圈。绝味食品在公告中称,2021年上半年,通过全资控股的深圳网聚与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合作,重点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与公司核心战略密切相关的产业赛道进行投资,探索布局公司未来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最终实现“构建美食生态”的目标。
不过,公告中并未提及深圳网聚获得多少收益。蓝鲸财经记者采访绝味食品董秘办相关人员,也未获得具体的回复。
数据显示,上半年绝味食品目前收入主体认为卤制品,鲜货类产品收入达28.3亿元,占比达 92.61%,包装产品收入6888.18万元,占比为2.25%,加盟商管理收入3324.7万元占比1.09%其他收入仅为1.24亿元,占比4.05%。
主营业务外的其他业务收入为8785万元,但并未标明来自深圳网聚的收入。
文志宏认为,绝味食品很多新业务都是依托深圳网聚孵化,从现在的情况看,难以看出其成败。但绝味食品售卖散装熟食,这是其最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
煌上煌也在销售散装产品,与绝味食品的产品相似,这也许是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在绝味食品和周黑鸭的双重压力下,煌上煌落回第三位后,这个最没有“存在感”的位置。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煌上煌会落入“老大老二打架,消失的是老三”的怪圈。
首先,绝味食品在店面数量和产能布局层面具有优势。绝味食品以300-500公里为半径布局供应链,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21个生产基地(含2家在建)为中心的供应链网络。目前公司加盟商委员会拥有128个战区,3000余家加盟商。
煌上煌的生产基地主要在江西、广东、福建、辽宁、广西、河南、陕西(在建)、重庆(在建)建有八大生产基地。即使今明年筹建浙江、山东、京津冀生产基地完成,与绝味食品也是存在差距。
在产品和品牌层面,煌上煌可以说存在感最差。周黑鸭以其包装和口味,也拥有了“高端”的标签。煌上煌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好像一直是那个“第三”。
多位消费告诉蓝鲸财经记者,选购卤鸭产品主要看附近店面是否覆盖,由于绝味的店面较多,所以是被选购的主要品牌。虽然周黑鸭店面数量相对较少,但由于其有产品包装,会在线上购买。但煌上煌店面相对较少,且知名度不高,选择不多。
听到消费者这样的评价,不知煌上煌“慌不慌”?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