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平安温州
购买黄金
不仅能帮助国家实现“全面脱贫”
还能获得100倍的返扶贫款
投资44000元
返现4400000元
如此“利国利己”的“好事”
是不是让你心动不已?
停!
这是近期诈骗分子设下的新型骗局
龙湾一男子就为此疯狂买黄金
幸好在银行购买黄金时被发现
通过警银联动
成功保住了24.6万元
8月19日16时许
龙湾农商银行镇南分理处
财富经理张安雅
接待了一名客户雷先生
其称儿子结婚
要购买20万元黄金
并要求将黄金寄到外地
这一不同寻常的要求
立刻引起了张安雅的警觉
通过仔细观察
她发现雷先生的手机
被可疑人员在指挥
出于职业敏感
她怀疑雷先生很有可能遭遇了
最近很“火”的购买黄金类诈骗
于是立即联系
龙湾反诈中心联动处置
永中派出所民警谢博
迅速出警到达现场
面对警方的询问
雷先生显得十分不悦
不仅拒不提供手机聊天内容
还反复强调自己
只是买黄金寄出去
但问到寄出地址、收件人等信息
雷先生却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这更让民警确信
雷先生遭遇了诈骗
事不宜迟
民警嘱咐银行对雷先生购买的
24万元黄金暂不予交付
并将雷先生带回
永中派出所进行下一步劝阻
“我知道你们为我好,但我都是成年人了,上班跑出来买黄金怎么了?”
直到走入永中派出所大厅
雷先生情绪还十分激动
在值班民警张凯乔
和两名劝阻员徐秀文、陈振亮的
耐心安抚下
雷先生的情绪才慢慢平息下来
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
早在8月2日雷先生收到了
一封陌生人寄来的信件
上面写有
“乡村振兴”“国家扶贫”等字样
称购买黄金并邮寄后
不仅能为国家提高黄金储备
还可以通过“携手共进”APP获得返利
投资44000元黄金给国家
就能返还100倍扶贫款
共计4400000元!
如此巨大的“馅饼”
一下子将雷先生“砸晕”了
深信不疑的雷先生
赶忙扫码添加了对方的微信
并按照对方的指示
下载了“携手共进”APP
购买了4万余元的黄金
寄到指定的地址
随后,他“携手共进”APP的“财富”
顿时达到4488000元
对方告诉雷先生
要想解冻资金提现
还需要继续购买黄金
达到一定数额时方可予以解冻
于是,雷先生在8月9日、12日
分别到珠宝店、黄金店
购买了22万余元的黄金
邮寄到对方指定的地点
但对方还是以各种理由不予解冻
表示还需继续购买黄金才可以提现
为了APP里的400多万元
雷先生不得不按对方要求到银行购买
直到8月19日这天
雷先生揣着好不容易筹集到的
24.6万余元的钱款
踏进龙湾农商银行大门
这才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并报警
在劝阻员全方面的反诈宣教下
雷先生终于意识到遭遇了诈骗
“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我再也不敢相信这种好事了!”
但前面“投资”的26万余元已被骗
现永中派出所已立案侦查
来源丨平安龙湾
华社上海5月15日电(记者董雪)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张江高新区经过多次扩区和调整,逐渐形成了“1区22园”的格局,目前建成面积约420平方公里,共诞生435家上市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家上市企业。
据上海市科委介绍,张江高新区已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承载区。最新数据显示,张江高新区以上海8%的土地面积,贡献了上海全市约80%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工业总产值、高端人才、外资研发机构和科创板上市企业。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是张江高新区的一大亮点。“从一个创新成果到一家成熟企业,张江高新区努力集聚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生态,让创业者找人才、找资金、找上下游、找市场、找创新政策都更轻松。”上海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说。
以创新策源为例,张江高新区以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为引领,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集聚了李政道研究所、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等一批创新机构,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的航拍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数据显示,张江高新区内的大科学装置正在加强对产业的支持,2023年面向企业的开放时间比2020年增长了1.4倍。
上海市科委表示,接下来,张江高新区将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统筹有力、权责一致、市区联动、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主导产业初显、专业服务完善、空间相对集中、生态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园区。
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行新型消费与内需潜力释放专题研讨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作主题发言时介绍,当前上海人均GDP已达2.7万美元,居民消费观念不断升级,消费方式不断拓展,新型消费成为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去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万亿元
华源在发言中说,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当前,上海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潜力稳步释放,消费供给不断创新,消费能级加快提升。
据他介绍,2023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实现服务零售额1.3万亿元,增长29.2%,对社会消费总额的贡献接近60%。
“新型消费已成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华源说,当前上海人均GDP已达2.7万美元,居民消费观念不断升级,消费方式不断拓展,新型消费成为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他介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消费需求不断细分,催生出沉浸式体验娱乐、户外时尚体育、医疗旅游等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商旅文体展加速融合发展。演出、赛事、展览等活动深入商圈,引爆服务消费新热点。2023年上海商业综合体中服务业态的商户数量、营业面积占比分别较2019年上升2.5个、5.5个百分点。
2月16日,上海,龙华会商圈联合高人气国漫IP《一人之下》打造“中华力量”全国首展,收获众多二次元爱好者追捧。图/IC photo
同时,上海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深化。5G+、VR+、AI+等数字技术快速迭代,不断拓展新型消费发展空间。传统业态因使用数字技术大幅提高了覆盖率。消费国际化、品牌化趋势明显。上海环球美食餐厅数量已超过1.3万家。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动漫、游戏文化产品积极“出海”,带动国内文化品牌开拓海外市场。
此外,首发首店引领消费新热潮。上海新增首店数量连续三年保持在1000家以上,每年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本土零售新品牌不断涌现,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掀起国货消费热潮。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外来消费发生金额为155.5亿元
当前上海的消费发展情况如何?
华源介绍,上海文旅休闲消费强劲复苏。2023年,上海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达61.87亿美元,增长2.6倍。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562.7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44%。演艺市场强劲复苏,去年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超过3万场,大型演出达194场,热门演出一票难求。文博美展成为热点,上海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三星堆文明展”等展览成为现象级大展,带动流量和消费能级不断提升。
同时,体育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去年上海共举办了118项体育赛事,带动消费37.1亿元,拉动相关产业效应达128.6亿元,今年将举办全国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175项,体育消费氛围日益浓厚。许多顶级赛事强势回归,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等国际赛事,以及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等重点赛事将陆续火热开场。夜间体育、假日体育、房车露营、体育用品租赁等消费快速发展,户外运动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上海银发经济潜力巨大。”华源说,去年,全市养老产业年产出突破3000亿元,居家养老、康复辅具、社区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康养结合趋势明显,高端体检、医疗旅游、健康服务深化发展,康养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随着长三角高铁路网建成,带动长三角及全国来往上海的通勤、商务、旅游等客流大幅上升,铁路客流及客运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华源介绍,据大数据监测,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外来消费发生金额为155.5亿元,同比增长21.6%。邮轮经济复苏进程全面提速,去年上海邮轮母港成功运营60个航次,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首航出海,国际邮轮集中回归,成为交通服务消费重要增长点。
此外,引导品牌、商场和消费者共同形成绿色消费理念,激发和释放绿色消费需求。目前,上海已有79家十万平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商场,3000多家餐厅获得“上海市绿色餐厅”称号。连续两年开展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活动,26万余名消费者享受了政策补贴,带动实现销售额超21亿元。
2月16日,上海,春节假期临近尾声,南京路步行街、外滩、苏州河沿线游人如织。图/IC photo
针对南京东路、淮海中路等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制定“一圈一方案”
未来上海还有哪些促进新型消费、提升消费品质的政策?
华源介绍,上海将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内涵,鼓励消费创新,完善消费环境,打造新型消费品牌汇聚地、模式创新策源地和消费潮流风向标,加快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世界级商圈是城市的名片、消费的地标,也是承载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推进商圈能级提升,针对南京东路、淮海中路等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制定“一圈一方案”,形成布局协调、规模合理、功能健全、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商业体系。”华源说,完善商圈治理体系,建立“首席规划师”“首席联络官”“首席项目执行官”制度,培育一批商圈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商圈新型治理机制。提升消费的便利度和体验感,完善支付服务体系,优化入境人士消费环境,大力推广“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托底”模式,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感受国际化、便利化的消费环境。
首发经济辐射力强、附加值高。华源表示,上海将出台“首发经济2.0”支持政策,简化首发活动报批流程,提升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强化首发经济政策保障。高标准组织“首发上海”系列活动,推动品牌重磅大秀、艺术大展、首店开幕、全球首发等多种高规格活动落户上海。优化完善首发经济营商环境,打造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于一体的首发经济生态链,充分发挥首发经济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应。
“近期,我们出台了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围绕11个服务消费门类分类施策,共推出52项举措,全力构建高品质服务消费体系。”华源介绍,上海还将以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品为重点,畅通新品销售、二手交易、废旧产品回收的全链条,激发高品质消费新需求。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