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一:
技工工资不输于大学生,这个提法本身就不正常。工资这东西是给劳动者的酬劳。技工就是说明是能干的劳动者。大学生只能代表学历。可雇主关心的是劳动者能不能干,能不能胜任工作,相比学历,技工的技能等级证更可靠,毕竟学历代表不了能力。
再说了技工也不一定没有学历。在正常的市场规律下,工资是看岗位看能力的,别说大学生了,就是博士硕士卖茶叶蛋也只能拿买茶叶蛋的钱,因为都是卖茶叶蛋,学历高的未必比技工强,即便强也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而已,不会因为你学历高就额外给你高工资的。而同工同酬的原则下,哪怕一个小学生干的比大学生好,创造的效益多,挣的钱也会多。
网友二:
技工工资现在已经不输于大学生,很多甚至远高于一些大学生,三四线城市的挖掘机师傅月收入都能过万,而绝大部分大学生还都拿着三四千的工资,这说明什么?
现在的社会是靠能力赚钱的社会,而不是单凭学历高低领工资的社会。其实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可为什么还是没有大学生愿意从事技工工作呢?归根究底就两个字“面子”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最好面子的国家,小农经济下的国民一直崇尚的也是“面子”文化,在多数人看来技工就是“没文化、素质低、脏乱差”的形象,而大学生则是“学历高,素质好,打扮得体”的代表,所以一旦提到相关词语就很自然地贴上对应的标签,眼神也会表现出不屑或是尊敬。
网友三:
虽然经常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经常有传言说我认识的某某从来就没上过学,还不是当老总,手底下打工的全是大学生云云说法,但不可否认,从整体的水平来看,高学历人群整体上还是取得的成就要多于没上过学的。某某只是一个特例,凭借着自身努力和时代机遇发展起来的一个特例。君不见,除了这个特例,其余的更有成就的人,都是较高学历的人群。
100个技工中可能有10个取得了小成功,1个取得了大成功;而100个大学生中,可能有2个取得了大成功,但是有70个都取得了小成功。尽管技工的工资很高,但是相比之下,取得更长远的发展要相对困难,所以,很多人不愿意从事。
网友四:
如今很多技工的工资确实很高,但是和公务员、医生、律师等工作相比,确实显得缺乏吸引力。虽然都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是心中却会默默地把人分等分级。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技工工资已经不输大学生,为何还是没人愿意做?主要是社会地位,这个东西很难一句话说的明白,但是又确确实实就在那。打个比方,有人给你或者给你家儿女介绍个对象,介绍对方是个公务员、是个医生你是什么感觉;说对方是个技工,又是什么感觉。我没有丝毫看不起技工的意思,技工中也有很多大牛,但是我们的长辈家人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想法。
另外,如果你的工作是医生或者律师,在某些事情上会有便利,会有更多的利用价值,会有人请求你的帮助,能结交更多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资源。相比之下,一般的技工在这方面就处于劣势。这也是提现社会地位的一个方面。
网友五:
主要是太累,身体吃不消。这是最实际的原因。技工的工资不比大学生低,甚至有些高级技工的收入远远高于职场中名牌毕业的大学生们,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技工的高收入来自于他们高强度的工作,超长的工作时长才能换得比他人高的工资,只有不断的工作、不断的磨练技术,才能保住饭碗,才能不被新人、不被体力更好的人挤走。可很多人年纪稍大一点以后便很难承受强度太大的工作,只好放弃这一行业。
判断一个工作的好坏、是否值得做,工资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适合度、发展前景等等都需要考虑。
网友六:
当下,在高呼“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大家普遍认为,学历就等同于知识,认为只要是个大学生都是人才,而大学毕业后干的工作就是既光鲜又高大上,虽然很多岗位只有三四千元的月薪,但却遭到众多大学生们的哄抢,这就是当下现状。即便是这样,人们仍然乐衷于让子女接受大学教育,也瞧不起学历相对低一点的技工人员,说明人们的人才观确实存在问题。
而技工人员虽然缺口非常大,而且薪资不输大学生,部分高级技工岗位更是月薪过万,如钳工、电工、木工、水电工、厨师等等技术工种,不仅薪资高,而且需求量大,但是,现在很多人却不愿意做,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大众对技工普遍不看好,认为技工工作不体面,工作环境脏乱差,认为“满身油污、一身臭汗、工资低下”就是技工人员的写照,无法符合“光鲜、高大上”的定位,所以,很多人都不看好技工人员,也就不愿意做一名技工了。
切记:
大 学 生 如 果 想 进 入 有 外 国 人、研 究 生 的英 语 社 群,看 上方 图 右 下 角 水 印,找 到 它 即 可 加入,里 面 会 伦 敦 腔、美 音 的 人 都 有,小 编 等 你 来。
>剧小戏《奶茶飘香》、情景舞蹈《家住长城边》、舞蹈《唐古拉风》和《盅碗筷》,由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排演的四个节目,将代表张家口参加“河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
< class="pgc-img">演员们在精益求精地排练中。
>这四个节目的50多位演员,均由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的青年演员担任,花团锦簇、青春靓丽。
晋剧小戏《奶茶飘香》通过张家口一个蒙汉居住的小村子在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的动人事迹,展现了张家口各族人民相互融合、互敬互爱的精神面貌。该剧讲述乡村振兴的东风吹到张家口,一个蒙汉居住的小村子在乡村振兴民俗旅游建设的规划之内,村干部张迪到蒙古族大婶阿茹娜家走访,得知其子莫日根担心补偿问题。张迪不但耐心说明、解释国家政策,还欲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阿茹娜母子,让其安心。阿茹娜用亲身经历向儿子讲述了蒙汉两族唇齿相依的情感,表示为了乡村振兴建设,坚决不计个人得失,全力配合支持,并对美好未来充满了憧憬。这个小戏通过描写张家口人民在助力冬奥、乡村振兴工作中一对蒙古族母子与汉族干部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展示了各族人民渴望通过实际行动,感恩国家、回馈社会的时代精神,深刻表达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朴素情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剧中唱词唱腔多融入蒙古族元素,丰富了晋剧音乐、突出了民族特色。、
情景舞蹈《家住长城边》用艺术的手法再现汉、蒙、回、满等各族人民在长城两边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活景象,展现各族人民是一家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核。
西藏唐古拉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神圣之地,是藏族人民心中最敬仰最圣洁的地方,舞蹈《唐古拉风》动作热情奔放,充满异域风情。
蒙古族在张家口当地是一个人口相对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艺术特色非常明显。舞蹈《盅碗筷》结合了蒙古族的酒盅舞、顶碗舞和筷子舞,具有欢快、优美、矫健的特点,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感情特点。
这四个节目极具民族文化艺术特点,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张家口当地民族文艺包罗万象、欣欣向荣的美好发展现状。
据记者了解,这四个节目精雕细琢,其中《奶茶飘香》《家住长城边》数易其稿,力求完美。因为剧院还有其他的排演任务,这些节目都是编导和演员们节假日不休息和下班后再加班完成的。每位演职员都毫无怨言,体现出一个新时代文艺团体应有的敬业精神。
张家口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汉、蒙、回、满、藏等各民族人民在这里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丽篇章。同时,这里的民族文艺事业也得到良好发展。这四个风格迥异的节目,反映的、展现的都是张家口各族人民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情。它们就像杯杯奶茶,在长城脚下飘荡着回味悠长、隽永的浓香。
(燕都融媒体记者 宋燕)
知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朋友圈会作何感想?
其实,里面有很多都是虚假的。
我们在朋友圈所看到的豪车、豪宅、百万现金,还有各种国际旅游的各种照片,都可以花很少的钱买到。
昨天一个关于朋友圈炫富骗局的产业链上了热搜,只要花八块钱,你就能在朋友圈开上法拉利。
只要花15元,你就能在朋友圈晒出百万现金,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你想要的各种各样的炫富朋友圈,都可以在某宝上面找到商家给你私人定制。
传上自己的声音,那边就开始剪辑,效果十分逼真。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其实,这都是一些很低端的玩法,很容易识破,而那些更高端的玩家,他们的行为更隐蔽,更难以识破。
先说说最早期的美国总统亲自会见吧。
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会见并握手,是不是看起来很牛逼?
你可能想问,这样的照片是不是P的?
这些照片还真的不是P的。
照片是真的,但是并不是他们文案中写的那样,什么“亲自接见”、“会晤”等术语就不要信了。
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并合照的费用,大概是25万到30万元,门票是5980元起步。
对于这些微商创始人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有了照片之后就可以大肆在朋友圈宣传包装自己了,但是对于美国总统来说,可能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因为后面排队等着拍照的人太多。
奥巴马算是一个很会捞钱的人了。
从美国总统退休之后,每年能够拿到退休金23.6万美元,把自己写的书出版,又能够拿到6000万美元的酬劳。
他在美国演讲太辛苦了,累死累活一场演讲搞完才拿到40万美元,所以还不如在中国和这些喜欢装逼的人握手。
只要亲和地笑一下,几秒钟的时间就有几十万入手,钱太TM好赚了!
据统计,他一年可以弄到几个亿。
所以,只要有钱,什么姿势不可以呢?
不仅是前任美国总统喜欢赚钱,现任美国总统其实也差不多。
大家还记得那个去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参加宴会的上海女子张玉静吗?
她被当成“间谍入侵总统住所”给抓起来了,轰动了各大媒体。
这个张玉静她拿的邀请函是什么样子呢?
就是这样的:
如此粗糙的设计,像不像给微商们发放的宣传单?
这个张玉静花了几十万,本来可以和特朗普的姐姐握手拍照的。
可是遇到了这档子事,被当成间谍抓了起来,简直笑死人了。
其实,只要肯花钱,通过中间人的安排,特朗普的一家人都是可以合照的。
只是这个张玉静没有和中间人沟通好,冒冒失失就跑到这里来了。
和美国总统合照真的算不了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就是这样,这种所谓的会晤和亲自接待没有什么含金量。
相比于美国总统的高昂收费,我觉得还不如下面这些人实在。
某宝上面价格也不贵,视频一般是几十到一百多。
这些儿童,大部分都非常贫穷。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知道好玩,领头的人要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做完就可以分到一些零食或者极少的零花钱。
相比于前面的人他们就显得比较寒酸了,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是一个大的马太效应,金字塔顶端的人忙着收割钱,而没钱的就被压榨。
说起这些美国总统合照,其实套路很简单,而那些获得“联合国奖项”的事情就有意思多了。
69岁的民间“诗人”老张,平时喜欢研究创造古体诗,也有一些作品在地方报刊上发表。
他一个月退休工资2000元,写了一辈子的诗却还是一个不知名的“诗人”,郁郁不得志。
但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是来自“联合国”的荣耀,他被所谓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1世纪最佳创新人物”、“世界当代八大文化圣贤”,他在朋友圈和亲戚朋友面前大肆宣传。
当然这些证书花了他不少钱,但是他认为非常值得。
你想想,世界八大文化圣贤,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无独有偶,某不知名书法家在微博上晒联合国秘书处授予的“百年文艺巨匠”证书并特聘为联合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简直屌炸天了。
这还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他还在2013年获得“世界文化遗产AAA级金奖艺术家”证书及“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荣誉,给他颁发证书的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后来打脸的事情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回复称,联合国并没有设立这样的奖项。
网上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义颁发的奖项绝大多数是虚假信息。
陈光标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他高高兴兴跑到美国去领奖,从“中国全球合作基金会”主席手中接过一张联合国“授予”的“世界首善”证书,简直是一生中最荣光的时刻。
很快,联合国官微辟谣说是假的。
其实这样的证书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很多知名人士明知对方是假的,但是彼此心照不宣地买来这些“荣誉”为自己包装。
某老艺术家是“联合国和平大使”、“联合国认证武术宗师、某三线女星是“联合国音乐奖”、“最佳心灵音乐奖”,可以说类似这样的奖项只要你给钱,奖项的名字你都可以自己定。
上面说的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他们的名字也是经常换的,什么UPF联合国和平联盟啊,还有什么各种高大上的组织和会议。
不能说完全是假的,他们有很多都是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注册费仅为89美元,年费75美元,管理非常宽松。
这些骗子们会特意把注册地写成:“联合国大厦”,其实联合国总部根本不在联合国大厦,这只是一个楼的名字而已。
它是联合国总部对面的一栋写字楼,楼内确实有一些和联合国相关的机构在里面办公,但还有很多办公室是对外出租的。
而冒充联合国给中国“名流”颁奖的,有许多也确实在联合国工作过,后来辞职之后,干起了这个行当。
比如说布朗博士,自称有耶鲁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曾经真的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工作。
他现在还在做联合国证书的买卖,起步价3万块钱一本。
这些人极为聪明,他们送给名气大的人,就是免费的,比如说某某名导演获得“国际艺苑金圣奖”,他们把奖状邮寄过去,这个名导演就成为他们对外宣传的工具。
“你看,XX导演、XX演员也获得了这个奖,你拿这个奖和他一样的,花这点钱不亏啊。”
他们做戏做起全套,非常逼真,发言、表扬、颁奖、合照都有,非常专业。
而且他们真的会组织大型会议,在会议上谈论各种国际大事,侃侃而谈。
看这些人煞有其事,一副痛心疾苦的样子,简直比真的组织还真,差一点你就觉得他们不是骗子了。
山寨一旦认真起来,正品都有一点自惭形秽了。
骗子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那就是组织里面必须要有老外,因为某些中国人对老外莫名的信服。
上个月,做区块链金融币的Plus Token 公司破产,涉案金额有几百亿,几百万人被骗得倾家荡产,而他们的CEO就是请老外冒充的。
而请老外站台,已经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了。
我有一个外国朋友,之前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只是某教育培训机构的外教,后来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某“跨国公司”高薪聘请的专家。
后来他对我说,他也只是过来充一个门面而已,反正他说的台下的人也听不懂,只要他们觉得高端、国际,肯掏钱就行。
某些中国人骨子里面就觉得只有老外行,他们这是投其所好。
很多中国人对于高大上的名字,对于外国,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很容易产生信任和尊崇,而这些东西成为了虚假和注水的重灾区。
微博博主“老林最后”爆料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在联合国演讲”、“受邀请去剑桥大学讲学”、“著作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基本上都有很大的水分。
维也纳是可以租用的,人人可租,自己带台机器去录就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只要10万块就够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都是中国人包场,这个需求太旺盛了。
除此之外,还有某某富豪榜单,亚太区青年领袖奖,亚太区最具潜力青年领袖,都是对外明码标价,5万块钱一个。
有需求就有市场,骗子们招摇撞骗大行其道,他们的行为极其可恶,应该把他们绳之以法。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这些骗子之所以得逞,不是因为某些人爱慕虚荣的内心么?
不要这些证书,不要这些装逼炫富的东西,那骗子拿什么来骗你呢?
人一旦有了弱点,就容易成为别人的猎物。
其实呢,看了那么多头衔,看了那么身份,真的看看就可以了,外行人觉得牛逼,内行的人看了就觉得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去买那些虚假头衔,说到底还是这个社会太现实,只看重头衔,只看重身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古人的话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现在的我们,处在一个浮躁的社会,讲身份,讲地位,炫耀自己获得什么荣誉,自己的亲戚在哪哪哪个单位上班,自己的头衔是什么,住的房子是多少万一平。
仿佛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活得无比凄凉和落寞。
其实我们应该想想,一个人除去身上的头衔和标签,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关注你的内心、你的思想、你的灵魂是什么。
太在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太在乎自己的名誉和头衔,一个人就很难通透、很难变得快乐起来。
人应该更注重内心的愉悦,而不是虚无的身份感。
本文源自财策研习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