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无新增新冠肺炎
累计227例治愈出院
2020年3月10日8时至11日8时,陕西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
截至3月11日8时,陕西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5例(227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全省现有疑似病例0例。全省新增密切接触者1人(协查),累计18958人,均集中医学观察。新增解除密切接触者14人,累计解除密切接触者18923人。
根据3月9日,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发布的《西安市饭店餐饮业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恢复餐饮(堂食)营业指南》称,西安市餐饮行业,只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防控措施,符合各项防控要求即可恢复餐饮(堂食)经营。
全文如下:
自全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后,餐饮行业安全有序恢复营业已经具备基本条件。根据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市餐饮服务业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技术指南》的要求,现就我市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恢复餐饮(堂食)制定营业指南:
一、恢复营业原则
坚持“民生优先、分批分次、安全有序”的原则,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取得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照的各类餐饮业市场经营主体,只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防控措施,符合各项防控要求即可恢复餐饮(堂食)经营。如遇疫情防控响应级别上调,则应停止堂食服务。
二、恢复营业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餐饮企业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须建立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各项要求。食品加工制作和餐厨垃圾管理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相关规定。
(二)明确相关标识。各餐饮经营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本单位防控措施和顾客用餐须知,在入口处、收银台等处设置1米间隔线,明确专人引导客流。
(三)严格入场要求。入场人员必须通过西安市“一码通”绿码验证并佩戴口罩、经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餐饮场所。“红码”人员不得进入餐饮场所;“红码”人员出现体温≥37.3℃、咳嗽等症状的,立即报告并通知120专车转运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四)规范就餐安排。大厅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就餐间距不小于1米。方桌同排座位隔位就坐,对面错位相坐;圆桌顾客隔位就坐,每个包间只开一桌。每桌就餐人数不超过额定座位数的50%。具备条件的火锅店可实行“一人一锅”。晚22点之后的夜宵暂不开放。禁止举办大规模群体性聚餐活动。
(五)控制顾客数量。实行预约就餐、错峰就餐。坚持总量控制,当日同一时间段大厅内人数控制在设计容量的50%以下,减少人员拥挤、接触、集聚。
(六)自觉文明就餐。倡导顾客进店文明就餐,除就餐外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间距,不喧哗、不打牌、不吸烟、不近身敬酒等,自觉接受服务人员劝导。
(七)推广分餐模式。响应“推广公筷公勺、倡导文明餐饮”倡议,积极推行分餐制,提供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和就餐者自行分餐等不同分餐模式,主动提供公筷公勺。
(八)建立溯源管理。推行“电子点餐+电子支付”模式,登记结账顾客信息,现金支付必须实名登记,完善全程追溯闭环管理。
(九)加强消杀通风。按照餐饮场所疫情防控要求,定时做好工作场所、就餐场所、餐饮容器及附属设施的清洗消毒。每日至少2次自然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自然通风的可使用机械通风方式。停止使用中央空调。无法通风的密闭空间暂不开放。
(十)做好应急预案。遇有密切接触者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来店就餐过,立即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疫点消杀、流调、密切接触者隔离、营业场所终末消毒、封闭等相关应急措施。
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
2020年3月9日
在西安市莲湖区,
有一家餐馆开门营业且接受用餐者堂食!
这家位于老城根的眉州东坡酒楼经莲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意,作为莲湖区唯一试点店铺,从3月6号起开门接受顾客堂食。
餐馆目前实行预约制度,顾客需提前预约,同行就餐人数不能超过7人,大厅每桌最多3人,包间每间最多6人,实行隔桌就餐制度,每桌采取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盘,就餐不得超过45分钟。
记者注意到,一些市民正按照要求在餐馆内就餐,就餐者表示,这是一个多月来,第一次在餐厅用餐。目前这家店铺进行临时试行新方式,如效果好,下一步有关部门将会在餐饮业进行推广。
从卡座到包厢,
从隔桌就餐到使用公筷,
这家餐馆的堂食就餐制度,
你觉得如何?
戳视频,看看用餐顾客怎么说!
记者:苏龙 杨晗 宋蕊
综合来源:陕西省卫健委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
阅读全文
来源:陕视新闻
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特别冷!为了御寒,来一锅暖暖的羊肉汤便成了成都人在这个冬季不变的美食主题。以前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少吃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小关庙、三官堂、玉林这些知名的羊肉街区不醉不归,享用着地道的羊肉美味。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更多的人也想在家就能享用到美味卫生的羊肉汤锅,如何选择正宗的美味羊肉汤锅呢?四川犁羊食品公司旗下的许婆婆羊肉汤便是首选,许婆婆羊肉汤,美味的不仅仅是羊肉。
< class="pgc-img">>只有羊正宗了,才是真正的"羊肉汤"
世界上最好的牧场集中于南北纬大约40°到50°区间的温带草原。四季适宜的温湿度、土壤营养成分的构成以及优质水源的配合,是出产农牧产品的绝佳场所。许婆婆羊肉汤产品用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生存的内蒙古小尾寒羊作为主要原料,自然汤鲜味美。
只有羊正宗了,才能品尝到真正的"羊肉汤"。许婆婆羊肉汤,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温而不火,尤其是那奶一般白的汤,其味鲜香浓烈、余味悠长,是任何一道菜一种汤都难以匹敌的。羊肉汤:无任何添加剂,精选大羊棒骨`羊肚、羊肉、鲫鱼熬制,6~8小时,无肚不白,无骨无味,无肉不香。浓度2.0。
< class="pgc-img">>大师菜 轻松在家做
最近的冬天,若是懒得下厨,或者是来了客人,不管是午饭还是晚饭,大家就着一盆羊肉汤,热气腾腾,营养有了,能量有了。一口美味的汤,下到肚里,暖到了心里。
许婆婆羊肉汤产品从主材、配菜、汤料一应俱全,食用方法非常简单,所有食材无任何添加剂,味道极其鲜美,健康营养。一键下单,顺丰次日送达,充分保证了生鲜食品的纯正口感。
许婆婆羊肉汤既是一种极好的便餐,也是一种饮食文化。浓郁的羊肉美食文化也通过一份份爱心便餐进入到千家万户。吃许婆婆羊肉汤还可以增加很多地道四川美食方式,比如打个干海椒面碟子,或者青海椒碟子!但一般不在羊肉汤里放香菜的,放了香菜,羊肉汤就不正宗了,会遮盖点点羊肉汤的香味。
< class="pgc-img">>许婆婆羊肉汤——不只是羊肉
在很多四川人的吃法里,觉得羊肉汤太过于单一,享用美味羊肉的同时还想增加四川火锅的元素。其实,许婆婆羊肉汤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更多的吃货们提供更为经典的四川美食元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即日起,99元秒杀8大经典特色火锅菜系,比如可选择的有小郡肝、五花肉、爽脆口条、火锅牛排、头条牛肉、川香排骨、双椒牛肉、麻辣牛肉、鸡拐筋、爽滑牛肉、掌中宝、筷子牛肉等这些知名火锅菜更受不少吃货的青睐,让不少食客麻辣鲜香、回味无穷。
许婆婆羊肉汤系列产品,不只是羊肉,让更多的美食吃货们在这个冬季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和温情。
华社贵阳12月8日电(记者骆飞 吴箫剑 李凡)在贵州,谈到美食风味,人们总能异口同声地说出“酸辣”这个词,这既是贵州地域饮食文化的特点,也是贵州人镌刻在基因里的“乡愁之味”。
冬日的贵阳,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招牌带“酸”字的餐馆,以酸辣为汤底的美食组合层出不穷。选一处小店坐下,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汤饭、酸汤面,或约上三五好友来一锅酸辣四溢的酸汤鱼,都是寒冷冬天驱寒开胃的不错选择。
晚上7点多,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大营路街道的一家火锅店早已座无虚席。只见服务员端上一锅色泽红亮、酸香四溢的酸汤,食客们静待其煮沸后,盛一碗热汤慢慢放凉,而后一饮而尽,便彻底“激活”了舌尖上的味蕾:涮新鲜的毛肚、牛肉,蘸上辣劲儿十足的蘸料,别提多美味。
食客在贵阳市一家酸汤火锅店内用餐(2023年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聊起对酸汤的喜爱,正在和朋友一起涮肉、吃菜的王女士立即说出了这句贵州人耳熟能详的俗语。“吃着酸辣的火锅,冬天非常暖和,也是招待外地朋友的贵州特色。”她说。
热辣酸汤受消费者追捧离不开贵州苗族同胞世代传承的古法酸汤酿造技艺的支撑,其中以酸辣为特色的“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还于2021年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在传承古法酸汤的酿造技艺时,贵州大大小小的酸汤餐馆,几乎各有各的调制秘方。据一家餐馆的主管陈欢介绍,店里的酸汤主要是由小番茄、糟辣椒和米酒等按比例混合后自然发酵酿制而成,呈现出酸、辣、鲜的独特味道。
“吃酸汤牛肉,要先喝酸汤,再放牛肉,再吃蔬菜,这是特有吃法,整个用餐体现出荤素搭配,营养又开胃。”陈欢说,正是凭借独特的酸汤底料,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要卖200余斤原酸汤,接待300多桌客人。
这些年,随着酸汤美食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也带动了贵州酸汤生产制作实现产业化发展。如今,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冠名的“凯里酸汤火锅底料”,成了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之一。
在麻江县,酸汤生产正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舌尖产业”。目前,麻江县正在致力于打造全国生产规模最大、酸汤储量最多的酸汤加工基地。
在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摆放着3万多个酸汤发酵坛(罐)。从原材料清洗、筛选到发酵酿制、加工包装……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极大提升了酸汤生产的效率。
作为一家集酸汤酿造、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该公司目前拥有23条酸汤自动化生产线,年产酸汤能力达3.5万吨,今年1月至11月完成产值8019.6万元,同比增长26%左右。
贵州省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酸汤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检验灌装酸汤产品(2023年3月17日摄)。新华社发 孙煜 摄
该公司副总经理钟定江介绍,公司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在麻江县及周边县(市)建设了3万多亩辣椒、西红柿、生姜等原料种植基地,带动了3万多农户持续增收。
从酸汤古法酿造到培育出酸汤鱼“非遗”制作技艺,贵州人喜食酸辣的口味也逐渐走向全国,烹饪出更多人喜爱的“非遗”好味道。如今,贵州从事古法酸汤生产酿造的企业达百余家,其中不少酸汤生产企业还与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合作,成为这些企业的“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