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7月20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举办了儿童戏剧节系列活动。本次儿童戏剧节系列活动依托该校李晓红教授主持完成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培养实践研究”教育改革项目的实践运用。表演剧目包括《熊爷爷开诊所》《爱帮倒忙的小猴子》以及《我永远爱你》等,每一个故事都寓教于乐,传递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实施。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应用课题研究中的“教师金课”和“幼儿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培养方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针对《幼儿文学》和《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两门课进行教学改革,以儿童剧任务为线索,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学前教育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重难点,并且以“文文培优”社团活动为实践,成功创编6个儿童剧剧本,以剧本为小组,细致揣摩角色特点,寻找故事的教育价值,最终呈现出精彩绝伦的系列儿童剧演出。学生从幼儿故事的赏析到剧本编创,从角色剖析到现场演绎,从娱乐游戏到寓教于乐的明显变化,展示了学生本学期学习成果效果显著。
幼儿观看津津有味,收获颇丰。在为期一个半月的活动中,惠及学校周边社区街道幼儿和学校合作幼儿园幼儿。通过现场采访发现,活动中与幼儿互动环节,幼儿也积极参与;幼儿与家长和同伴分享观看感受的热情高涨,实现了该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此次儿童剧系列活动的演出,展示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指导和运用,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进步,同时也实现了高校服务社区的社会价值。(李树华)
了让幼儿更为直观的了解到水果的形状,颜色,品尝到不同水果的味道。近日,江安县四面山镇中心幼儿园夏枝一班开展了制作水果捞食育活动。
< class="pgc-img">>江安县四面山镇中心幼儿园夏枝一班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水果的外形、种类、特点、营养价值。 接着又给孩子们讲解了水果捞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开始制作了,孩子们先把小手洗干净,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开始切切切,最后,孩子们自主选择水果并且淋上酸奶,小朋友们都挑选了自己爱吃的水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每个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品尝了自己制作的美食,掌握了制作水果捞的方法,同时锻炼了孩子们动手的能力,学习到了生活技能,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的情感。(龚敏 李生琼 李榕榕 来源:江安县四面山镇中心幼儿园)
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李燕 通讯员 余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连日来,紫阳街道起义门社区联合武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同开展多场别开生面的缤纷文明实践快乐学堂活动。
展示花草拓印。 通讯员供图
邂逅植物拓印,探索非遗之美
本次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特邀多位非遗手艺人为社区青少年上好文化“必修课”。“拾一片花草,通过固色、布局、敲打,将花草的汁液拓在纸上,就能留下大自然的香气、纹理、色彩。”志愿者老师在讲台上用生动有趣的讲解演示花草拓印,向小朋友介绍拓印的含义、种类以及基本原理和手工制作方法。说罢,小朋友们就陆续挑选喜欢的花草,尽情发挥想象力,制作属于自己的拓印作品。有的将拓印图案贴在彩泥上,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彩泥拓印;有的将图案剪裁下来,轻轻按压在拓印纸上,拼接成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画。不一会儿,各种拓印图案就出现在眼前,现场气氛热烈。
展示脸谱作品。 通讯员供图
画脸谱、识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拯、白脸的曹操……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凝聚着中国京剧工作者的智慧结晶。为了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国粹的魅力,起义门社区还为辖区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场“画脸谱、识国粹”科普手工制作活动。课堂上,老师以戏曲艺术为切入点,讲解了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用鲜明的色彩绘制“百变京剧脸谱”,大家一边相互“炫耀”着,一边学着京剧里的段子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尽情享受非遗文化“大餐”。
巧手妙做漆扇,共享茶语时光
在漆扇课堂上,非遗传承人李老师则为孩子们讲述了漆扇的悠久历史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这份艺术瑰宝。随后,从穿戴防护装备,到挑选扇骨、打磨光滑,再到上漆、绘制图案,老师耐心指导每一个制作流程。不久,孩子们就陆续完成漆扇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小朋友们学习茶艺知识。 通讯员供图
在国学茶艺课堂上,孩子们则体验了古代文人墨客饮茶作画的闲情雅致。茶艺师从选茶、烧水、洁具到泡茶、奉茶,展示泡茶的每一个步骤,流露出对茶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小朋友们边学边做,为父母奉上亲手泡制的香茶,传递“廉、美、和、敬”的中华文化精神。
本次系列活动在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同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接下来,起义门社区将继续以更具趣味性和更易接受的形式传递非遗文化,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精神生活,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厚植社区的人文土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