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预防和控制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网络订餐消费者:
一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网络订餐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订餐前一是要了解有关信息,查看餐饮服务提供者相关证照的公示情况: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等公示情况,公示信息画面是否清晰、真实有效等,经营地址是否与注册地址一致。二是选择食品加工完成后2小时内能安全送到并食用的入网餐饮服务单位订餐。
二是提高收餐安全意识。餐食送达查看是否加贴“食安封签”,对封签已被破坏或封签不完整的外卖食品,有权拒绝接收;查验送到的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或出现变质,一旦发现食品变质或受到污染,应当拒收。确认食品无误后要及时就餐,避免长时间存放。
三、避免订购高风险食品。消费者应避免选择冷菜、生食、野生菌类、四季豆类等高风险食品及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食品。
四、三是提高维权意识。注意留存消费小票、发票或页面截图等相关凭证,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或12345。
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在会上介绍,大力整治“霸王条款”,督促网络经营者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义务,今年还将继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在7月1日实施,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积极化解消费矛盾纠纷,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网上放心消费、明白消费、无忧消费。
彭新民介绍,围绕“放心消费”,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细化食品药品领域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明确“餐饮外卖”“网上售药”的经营规范,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和“针尖下的安全”。
围绕“明白消费”,市场监管总局制修订《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价格刺客”“自动续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上线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实现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消费投诉信息“集中展示、统一公示”,公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特定商家的投诉情况,掌握实时投诉热点。上线八个月以来网站访问量达200多万人次,已公示109万家企业投诉信息232.9万条。
围绕“无忧消费”,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还建立了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引导经营者、消费者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指导监督下,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解决消费纠纷,破解消费维权程序复杂、处理时限长等难题。
截至目前,各地已推动16.6万家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为消费者直接解决纠纷583.5万件。
前,石家庄市人社局印发《石家庄市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加强对平台企业的规范用工指导,切实维护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运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支持新业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全市新业态领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指引》明确,新业态企业与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除外。新业态企业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鼓励双方签订书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
新业态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休息制度。对于网络餐饮、网络约车、快递物流等涉及交通安全的新业态行业,新业态企业应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或其他方式设置强制休息规则,在当日累计工作四小时后,应积极鼓励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醒劳动者休息。网络餐饮平台对连续送单超过四小时的,二十分钟内不再派单,防止因连续作业产生事故隐患。
新业态企业应当就工资支付、劳务费结算等事项依法制订规章制度,不得以缴纳保证金、押金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支付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石家庄市最低工资标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支付(结算)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时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恶劣天气、夜间等情形下工作的,鼓励企业适当给予补贴。
新业态企业使用全日制和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企业参保办法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新业态企业使用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如符合条件,个人可按规定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新业态企业应组织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鼓励企业通过购买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水平。
持续推动新业态企业工会组建,以重点行业特别是互联网平台服务业为重点建会领域,积极探索适应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不同职业特点的建会入会方式,通过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区域建会、兜底建会等多种方式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最大限度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切实强化新业态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并督促、引导产业(行业)工联会与行业协会或行业龙头重点企业代表,围绕劳动报酬、福利待遇、休息休假、考核奖惩、劳动定额、劳动保护等事项,重点就劳动定额、计件单价、服务标准、劳动保护、意外保险和争议处理等方面通过开展民主、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人社部门、工会将密切关注新业态领域发展变化,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劳动争议诉求,应依法快立快审快处。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集体协商指导等服务,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能力。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