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见习记者 肖伟
近日,各行业处于有序复工复产的阶段,除了加强消杀、测温等防疫措施之外,零售、餐饮、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上市公司推出无接触服务,通过科技手段减少人际接触,避免交叉感染,为销售工作另辟蹊径。
零售餐饮柳暗花明
2月9日,友阿股份推出无接触服务,即通过小程序直播、到家业务或者借助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生活服务平台进行线上下单和销售。董事长胡子敬介绍,友阿购已实现商品上架、商品展示、销售、支付、物流、结算、客服等一整套购物功能,公司旗下所有门店均已经上线。消费者只要打开微信,使用友阿购小程序,就能轻松购买到各类商品。胡子敬说:“我们处在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挑战之中,必须用新模式去实现销售。”
此外,近日,加华资本以近亿元人民币独家投资湖南文和友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和友)。在餐饮业一片萎靡的当下,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在防御疫情的当下,文和友积极采取“线上接单、工厂生产、线下配送、货柜取货”的模式,顺利实现全流程无接触服务。唐人神为支持文和友开展这一业务,特地将仓储和加工车间进行优化调整,使之更好响应客户订单需求。
湘潭市商务局也发出倡议书,倡议利用步步高、绿丰农场、华银酒店等企业采取“线上采购、线下配送”的电子商务方式进行购物,倡导消费者和配送人员相互理解,共同开展无接触服务。
工程机械积极参与
在餐饮、零售等业态纷纷试水的同时,工程机械企业也不甘落后。
2月8日,山河智能携手多家挖掘机经销商共同推出无接触服务。意向客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了解山河智能的在售产品性能、价格和其他参数。山河智能还拿出多款挖掘机在线上促销,并调低定金门槛,加大优惠力度。山河智能在做好线上营销的同时,还不忘推出在线公益活动帮扶疫区。
山河智能表示,在客户的每份定金当中,山河智能将拿出88元以客户名义捐赠给疫区群众。
同时,作为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在电商销售领域则有更多探索和心得。为便利线下客户顺利开工,三一重工推出了工业品电商平台易工品,客户可在该平台上选择五金工具、劳保安防、仪器仪表、油脂胶粘等日常所需,还可以订购金属加工、办公清洁、配电照明、仓储搬运等服务。三一重工的销售团队大力发掘直播市场,通过快手等直播平台,在线销售各类工程设备。三一电商微挖销售主管龙兵表示:“我们调研发现,工程机械行业80%客户都在用快手,90后已经成为主力人群,重卡、挖机、压路机操作手占比较大。我们的销售团队在快手上宣传新款产品、讲解性能指标、分享操作技巧、推动客户社交,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很多年轻人看过我们制作视频后都留言表示,在家隔离也不能闲着,观看直播、请教达人、磨练技术,疫情解除后就能大显身手。”
(编辑 白宝玉)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网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各行业发展都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极为常见。众所周知,自动化的目标就是实现流程的自动管理,无需人力,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且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在市场倒逼下,食品工业转型指日可待,工业化的中央厨房、净菜配送业、航空和邮轮配餐公司等都相继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模式。在今年特殊情况下,前有武汉后有北京大型生鲜市场集散地发现疫情,净菜加工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很多城市已经实行“净菜上市”政策,净菜,即鲜切蔬菜,指将新采摘的蔬菜经过整理,去掉不可食部分和烂坏部分,经过洗涤、消毒等加工操作后,可直接用于食用或烹饪的蔬菜。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净菜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依旧有很多餐饮公司处于观望的阶段,大部分公司都会觉得中央厨房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现如今中央厨房和食品机械都得到创新发展,项目会根据共产产能安排合理的机械设备,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机器。在中央厨房市场中,供应商和适用方式互惠共赢的局面,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应用最稳定安全的设备。
< class="pgc-img">>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已是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食品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各种食品加工设备层出不穷,为食品自动化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员的参与度,降低了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另外,自动化机械设备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比如上海台乙研发的擦丝机,每小时的产量在3吨左右,可以抵上百个人工。另外在牛排的生产线中,等量切片设备、注射设备、滚揉设备、分拣设备、包装设备等组成了它的自动化生产线。
等量切片设备能够控制每一片牛排的重量,比人工操作更为精准。注射和滚揉设备对牛排进行均匀腌制,减少腌料浪费。从而降低牛排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维护质量的统一稳定。
在这个自动化、智能化当道的现代社会中,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才能让自家品牌屹立不败,高质量的设备也会让自己的餐饮品质和品相得到提升,为品牌增砖添瓦。
于虹桥路1004号的虹桥社区AI食堂门前排队等待的周围居民 张践 摄
位于虹桥路1004号的虹桥社区AI食堂门前排队等待的周围居民 张践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日电 (张践)近日,上海首家“社区AI食堂”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开业,引发广泛热议。
9月1日,中新社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虹桥路1004号的虹桥社区AI食堂。当天中午11时许,食堂门口陆续排起了准备享用午餐的队伍。虹桥社区AI食堂负责人范艳萍介绍说,该食堂是政府和企业合作诞生的,包含自助中餐区、无人面档区、自助结算区、网订柜取区、数据中台区、智慧小吃机六大区域,为周边社区居民及白领提供健康、美味、实惠的餐饮。
智能机械臂在操作煮面条 张践 摄
虹桥社区“社区AI食堂”负责人范艳萍介绍:“我们最主要要呈现的是将数字化的转型带给餐饮,然后带给老百姓实惠。那在这里呢,你可以看到的是自动化的全中餐的烹饪,然后自动化的面档,还有自动化的结算。包括我们的很多信息平台都是可以大数据联网,包括你每天吃到的餐都可以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给到我们的客户啊,可以让我们的数字转型,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可以体现出来。”
范艳萍表示,目前无人面档区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一碗面条从面粉和面开始到吃上面仅需约2分钟,整个步骤全程由智能机械臂完成,吸引了周边居民纷纷前来“尝鲜”体验。随后,用餐者可通过一旁的银联收银台进行支付,支付方式涵盖刷卡、扫码、数字人民币、人脸识别等,优化了就餐体验,解决了老年人不懂智能手机扫码、容易遗忘就餐卡等难题,整个过程省时省力。
虹桥社区AI食堂负责人范艳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张践 摄
紧挨隔壁的中山居民区居民戴阿姨激动的说:“我们老年人也要开拓思想嘛,也要与时俱进对吧,老年人也赶上这班车了,享受这个福利了,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中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马琍告诉记者,这个AI食堂推出了以后,实际上对居家养老也是一个推动。因为老人在家,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给做饭,有了AI食堂以后,就是对我们居家养老,对居民区的老年人来说真的是方便很多,而且子女也放心了。
客人在自动结算设备前结算点餐费用 张践 摄
作为一家“互联网+餐饮+人工智能”的企业,虹桥社区AI食堂将数字化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包括自动烹饪、自动结算、实现了全部无人化操作。同时,整个食堂系统进行了适老化技术的应用,赋能早餐工程、白领餐、老年餐。
今年以来,街道以“社区新基建行动”推动社区数字化转型。而虹桥社区AI食堂实现了数字生活场景的转变,让周边社区居民体验智能化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美好,助力打造“家门口5分钟美好生活圈”。(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