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经营数据说话,最直接、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就是依靠经营数据。现从酒店月度经营分析的角度,提供一份相对标准的模型,供参考。
其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实际经营数据与预算、去年同期和上月情况进行对比。
一、整体预算比、同比、环比分析
1、经营收入;
2、GOP额/率:所谓的GOP数据,也就是经营收入减去可控费用得出的数据,此数据也是最能体现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核心数据之一。
3、每平方米产生的收益:即酒店每平方米产生的收益,正如酒店业界奉行的一句话——寸土寸金,意思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把酒店的每一寸土地资源都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其为未来的收益最大化而服务。
4、纯利润。
二、客房板块预算比、同比、环比分析
1、经营收入;
2、可控费用分析;此部分的管控是最能体现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费用控制得好,GOP率就高,控制不好,就等于浪费。在现实管理工作中,发现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职业经理人真不少,我俗称这些人叫“蒙着脑袋搞经营”,结果可想而知了。
3、GOP额/率;
4、出租率;是衡量酒店客房经营好与坏的最直接指标之一,一家酒店装修再豪华、再高档,自己鼓吹管理是多么多么的到位,但成天没人来住,那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出租率的计算基本公式是:当月实际出租房数除以总出租房数乘以100%。
5、平均房价;当月客房总营业收入除以总出租房数。
6、REVPAR;英文翻译过来称为:平均每房收益,其计算方法就是当月客房总营业收入除以当月总房数量。
7、单房成本;包括一次性用品、洗涤费用、能耗、人工等费用在内,真正全面了解我们一间的成本费用与现实定价和收益是否合理。
8、人均生产力等等;从客观角度,可以得知其人员配置是否臃肿?生产力是高还是低,一切以数据来说话。
三、餐饮板块预算比、同比、环比分析
经营收入;
1、可控费用分析;此部分最好能增加餐具耗损情况的分析在内。
2、毛利率;餐饮的毛利率是最能体现管理能力的数据之一,也作为对餐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3、上座率;就是实际上座数量除以应该上座数量乘以100%。
4、人均消费额;当月总营业收入除以消费总人数。
5、台均消费额;当月总营业收入除以总消费台数。
6、人均生产力;
7、当月最畅销的十大菜系;这项分析非常重要,能了解餐厅的招牌菜,吸引客人消费,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四、人工成本预算比、同比、环比分析
1、人工成本及占比;
2、福利成本及占比;
3、人力资源成本及占比。
五、能耗预算比、同比、环比分析
1、水及占比;
2、电及占比;
3、燃气及占比;
4、总能耗及占比;这是体现酒店在能耗控制方面硬指标,节约每一滴水,节省每一度电,日积月累,能省下不少钱。
5、每日能耗消耗与经营收入曲线对比分析,这份曲线表,最能发现问题的就是可以找到规律:收入与耗损是否成正比?如果不是,说明我们在能耗控制上有问题,应彻查原因,进而达到合理控制每一分能耗之目的。
六、营销分析
1、广告费用;作为新开酒店,可能在广告投入上占比要大一些,作为成熟、步入正轨的酒店,此费用相对要弱化。
2、业绩完成情况分析;这里的业绩主要指营销部门完成情况,可将所有营销员完成情况一一展示,了解完成比率,查找原因,修正方向。
3、客源结构分析;应从客源结构、客源来源地等方面纵、横向进行分析,为我们针对性的提供宾客服务可起到很重要的指引和辅助作用。
4、周边同档次酒店情况对比分析;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行是对手,不是敌人,只有充分了解周边同行的基本情况,我们才能对自己下步经营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而从差异化的角度搞好自身的经营。
5、收益管理分析,未雨绸缪,做好收益管理是实现客房收益实现最大化的最好工具,不可忽视。
以上仅仅是一个大体的方向,当然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每家酒店的情况不同,包括客源结构,地理位置,周边市场等等因素的影响,重要的是因势利导,根据酒店自身特色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023年,全球旅游业强劲复苏,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显著释放,商务旅游持续恢复,为酒店业的经营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基础。在此背景下,国内外主要酒店集团全年业绩普遍上扬,21家酒店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增长35%、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1.3倍。从竞争格局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一超多强”局面逐步显现,各集团之间的差距有所扩大,“有人激进奔跑、有人保守徘徊”,规模竞速仍在持续,“蛋糕的抢夺与瓜分”比拼的不只是速度,更深层考量的是企业的信誉、口碑、质量及效益。
上市酒店集团最新市值概览:万豪国际“全球第一酒店集团”的地位稳固,国内酒店集团市值规模普遍缩水
2023年国际酒店集团财报表现:万豪国际集团营收与净利均高居榜首,同比分异特征明显
2023年,全球旅游市场需求强劲,各国际酒店集团抢抓发展机遇,全年经营业绩整体呈现增长态势:10家国际酒店集团营收同比平均增长约21%,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约47%,比较而言,净利润增幅更为凸显。
具体到单个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2023年营收237.13亿美元、净利润30.83亿美元,遥遥领先。同比方面,则呈现分异特征:凯悦、希尔顿、精选国际和温德姆这4家酒店集团2023年的净利并不乐观,同比均为负增长;而万豪、洲际、雅高、朗廷、香格里拉(亚洲)和美利亚国际这6家集团则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长的喜人业绩。尤其是香格里拉(亚洲)和朗廷,净利润同比均呈倍增态势(分别为2.16倍、1.57倍),涨幅显著。以香格里拉(亚洲)为例,得益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解封,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旅行需求,全年实现扭亏为盈。
分地区市场看,亚太地区、大中华区酒店住宿指标增幅则远超其他区域,成为各大国际酒店集团的“增长引擎”。如万豪国际大中华区酒店RevPAR为82.77美元,同比增长78.6%;入住率为67.9%,同比增长22.2个百分点;ADR为121.91美元,同比增长 20.2%。据希尔顿财报数据显示,亚太区全年全系统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增长58.7%。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全年RevPAR增长71.7%,增幅亦远超美洲(同比增长7%)及欧洲、非洲、中东及亚洲市场(同比增长23.7%)。
国际酒店集团拓展表现:2023年,各国际酒店集团持续加快全球扩张步伐,新店开业不断、酒店规模持续扩大,如截止2023年底,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在营酒店8785家,酒店客房数约160万间。万豪、希尔顿、洲际、雅高、凯悦这5家酒店集团2023年度新增客房数均超万间,其中万豪、希尔顿这两家酒店集团客房净增长率约达5%。
2023年国内酒店集团财报营收表现:华住集团领先优势明显,各集团差距拉大,地产系酒店业务营收同比均值达66%
对比11家国内酒店集团2023年营收情况:华住集团营收218.8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位列各集团首位;其次为锦江酒店,全年营收146.5亿元;首旅酒店以77.93亿元,名列第三;国内酒店“三巨头”之间的营收差距拉大。亚朵集团成长迅猛,2023年营收46.66亿元,同比增长106.19%,增幅最为显著。整体而言,因2022年的基数低,11家酒店集团营收同比均为正增长,同比均值约为48%,增长为主流趋势,反映了2023年国内酒店市场的复苏向上态势。
净利层面,除华天、华大两家酒店集团亏损外,其余9家均实现盈利(扭亏为盈的4家),其中净利润最高的依然为华住集团(40.85亿元,大幅扭亏),且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净利同比层面,负增长的包括万达酒店发展和华大酒店两家,其中华大酒店同比降幅最为严重,高达105.55%,且亏损2982万元,主要因其营运成本、财务成本及开业费用、维修养护成本的增加。但总体而言,国内酒店集团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幅突出,同比增长均值高达约2倍。净利同比增幅超100%的共有7家,其中以锦江、亚朵为代表增幅超6倍,华住净利同比增长3.24倍、首旅净利同比增长2.38倍。
管理加盟情况:当前,国内连锁酒店集团以管理加盟模式为主导,锦江、华住、首旅、亚朵的管理加盟门店占比依次为93.41%、93.45%、89.77%、97%。进一步分析各集团管理加盟及相关服务收入:锦江酒店前期加盟服务收入、持续加盟及劳务派遣收入总计约47亿元,占其总营收的32%;华住集团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营收77亿元,占其总营收的约35%;据首旅酒店财报数据显示,酒店管理模式的收入占比24.93%;亚朵财报数据显示,2023全年其管理酒店收入为27.06亿元,同比增长98.8%,占比约59%。综上,管理加盟收入为上述四大连锁酒店集团营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占比约在25%-60%之间。
2023年全球主要酒店集团盈利能力及投资回报、财务风险情况:国际酒店集团毛利率、资产负债率整体高于国内酒店集团
综合美股、港股和A股财报对应的盈利能力及投资回报水平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
净利率表现:16家酒店集团中,朗廷酒店集团最高,高达210.09%,盈利能力最为突出(酒店投资组合估值及投资物业公平值带来净利润增长);华天酒店最低,为-24.51%,企业经营亏损(主要因报告期内完成控股子公司娄底华天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1%股权转让导致利润大幅减亏)。国内酒店集团中万达酒店发展最高,具体为19.43%,与其轻资产管理模式密切相关,2023年其酒店管理服务收益为5.45亿港元(约占其总收益的55%),同比增长约46.7%。相较而言,除华天酒店净利率为负外,国内酒店集团中的锦江酒店、金陵饭店净利率亦偏低,均低于10%。
毛利率表现:对比16家酒店集团的毛利率指标,分异非常明显,毛利率高于50%的7家集团均属国际。反观8家国内酒店集团,其毛利率在20%-45%之间。表明,国际酒店集团的产品议价能力普遍高于国内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国内酒店集团中,毛利率排在前三的为万达酒店发展(42.62%)、锦江酒店(41.99%)、格林酒店(41.78%),其毛利水平相对较高。
净资产收益率ROE表现:净资产收益率决定着每年能为股东带来收益水平,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是衡量投资回报的主要指标之一。16家酒店集团中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两头尖、中间宽”格局,精选国际酒店集团该指标最高(271.74%),而万豪国际酒店集团该指标最低(-5408.77%)。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集团还包括洲际(-42.08%)、希尔顿(-65.92%)和华天(-7.19%)。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不足以覆盖其负债成本,其原因通常包括严重亏损、四处借钱、大量分红、回购股份。以万豪国际为例,2023年末其股东权益合计即净资产为-6.82亿元,长期负债(借钱)113.2亿元、回购股份带来39.53亿的亏损、股息支付(分红)造成5.87亿元的亏空。
总资产收益率ROA表现:总资产净利率是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可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16家酒店集团中总资产收益率高于10%的共4家,从高到低依次为洲际酒店(16.61%)、亚朵(12.99%)、万豪国际(12.21%)、精选国际酒店(11.5%)。具体分析8家国内酒店集团,总资产收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朵(12.99%)>华住集团(6.53%)>格林酒店(4.95%)>万达酒店发展(3.37%)>首旅酒店(3.2%)>金陵饭店(3.01%)>锦江酒店(2.57%)>华天酒店(-3.33%)。
需要说明的是,科学合理评价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水平,不能只看单一指标,需要综合比较,如万豪国际虽然总资产收益率表现较好,但其净资产收益率极低,则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再如锦江酒店的毛利水平较高(毛利率41.99%),但其净利率不足10%(具体为8.72%),主要由于2023年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2.4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0.05%)等期间费用的增加导致净利偏低。
酒店集团财务风险情况:资产负债率用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差。但是资产负债率并非越低越好,一般而言,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间较为适宜。8家国际酒店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88.75%,而8家国内酒店集团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9.63%,国际整体高于国内,表明国际酒店集团经营更为激进,用大量借款进行投资活动,如洲际、希尔顿、万豪国际三家集团的资产负债均超100%。进一步分析国内酒店集团,华住集团资产负债率最高,具体为80.72%,与其近年来的激进扩张战略相关,如全资收购德意志酒店集团后加快“出海”,推进轻资产转型。据华住集团2023财报披露,全年Legacy-Huazhu分部归属华住集团净利润为44亿元,而华住集团当年净利润总额为41亿元,以此推算2023年Legacy-DH分部录得净亏损3亿元左右。可见,目前华住国际业务板块仍未走上正轨,一定程度上拖累着华住集团业绩,其国际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而国企背景的锦江酒店、首旅酒店的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近三年维持在60%左右,经营战略方面则相对偏向稳健。
趋势展望
展望2024年,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发展预期向好,有望超越2019年水平。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旅游信心指数调查,约67%的旅游界人士对2024年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世界旅游晴雨表预测,2024年,国际旅游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初步预测将比2019年增长2%。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60亿人次。2024年国内春节、清明假期,居民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均呈增长态势,更是进一步彰显了文旅消费市场的发展潜能,增强了酒店行业发展信心。
一方面,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正成为各大国际酒店集团重点布局所在:希尔顿方面表示,2024将加速布局并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本土化”已纳入其布局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万豪国际集团2024年旗下酒店将继续进驻更多的中国目的地,如太原、洛阳、兰州、成都、宁波等;洲际酒店集团强调,2024年将紧密关注行业动向,确保战略布局与国家的长远计划紧密相连,并积极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海南自贸港以及东北振兴等关键区域,进一步加强在这些核心区域的酒店布局。据不完全统计,洲际、万豪、希尔顿、悦榕、雅高、凯悦和香格里拉7大国际酒店集团预计2024年在华开业酒店数达118家。另一方面,以华住、锦江、首旅为代表的国内酒店集团亦是雄心勃勃:华住计划在2024年开设约1800家酒店;锦江预计2024年将新增开业酒店1200家,新增签约酒店2500家;首旅计划在2024年新开酒店1200-1400家。
可以预见的是,在市场“蛋糕”有限的条件下,国际和国内酒店集团的规模竞争和市场抢夺厮杀将更加激烈。因而,近年来,国内酒店集团开启新一轮“出海”布局,开辟新市场,探索国际化道路。竞争内卷加剧背景下,“向存量要增量”与“开发创造增量”(如瞄准挖掘下沉市场、开辟海外市场)的双轮驱动将成为各酒店集团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各酒店集团既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政治环境不确定性叠加等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也面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为企业乃至行业带来的降本增效、服务提升、创新变革等新机遇。因而,在当前市场周期环境下,各酒店集团应抓住新机遇、主动拥抱变革,寻求酒店行业新质生产力,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
>>厅经营分析哪些数据?今天,九数云为大家带来餐饮行业【营销活动数据分析】模板,从活动总览分析,优惠券进度追踪,优惠券营收情况和重点客户分析四部分,帮助大家分析餐饮经营数据,辅助决策~
< class="pgc-img">>点击 「链接」即可体验九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