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8日上午,第159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会上,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郎东介绍了“五一”节日期间我市商场超市、餐饮企业等疫情防控相关举措。
自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市商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督导检查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和餐饮企业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先后制定了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卫生防控指南等,并以此为依据,积极组织商场(购物中心)和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推动各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企业疫情期间全时开业,以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预计“五一”期间将出现人员流动大、商业消费增多的情况,特别是到商场购物、休闲和用餐的客流量很可能出现爆发式恢复增长。郎东说:“在这里,还是要提醒有关方面科学做好防护工作。”
一是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各商场(购物中心)、大型连锁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饮企业,仍然要继续保持疫情防控意识,落实好经营场所的环境消毒、通风、卫生安全检查工作。提倡自助购物、自助点餐、非接触扫码付费等方式减少人员接触。餐饮企业要坚持落实好“公筷公勺”制度。
二是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各企业要做好员工的健康监测,严格个人防护。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的卫生防护,从事冷链食品装卸和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要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坚持落实好防护措施。同时要根据疫情情况,完善特殊情况的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
三是顾客要自觉保持良好的卫生防护意识。目前,广大市民普遍养成了自觉防护意识。郎东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商场购物和餐饮消费时,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必要的卫生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并保持适度社交距离。
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委食品安全总监、二级巡视员崔洪涛介绍了持续落实“五不准”要求,严把进口冷链食品上市的有关情况。
“五一小长假也是市场监管系统最忙的时候。” 崔洪涛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以及市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持续加强我市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严格执行“五不准”要求,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把进口冷链食品上市关,充分发挥追溯系统市场生产经营环节疫情追踪主力作用,切实有效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继续严格落实“五不准”要求
市市场监管委在全国率先提出进口冷链食品“五不准”管理要求,即“没有消毒单位出具的进口冷链食品货物业经消毒证明的、不能提供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证明或销售凭证、没有该批次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没有追溯数据的不准上市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无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不准上岗”,严把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市场关口。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员90202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66592个次,其中检查集中交易市场4982个次、销售者25883个次、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033个次、餐饮服务单位32574个次、第三方冷库2120个次,对195家不符合“五不准”要求的食品经营户予以停售。对进口冷链食品样品及包装样品检出阳性的,以及外省(市)涉疫货品的通报予以妥善处置。
严格进口冷链食品全程可追溯
自天津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于2020年10月30日全国率先上线运行以来,第一批实现与国家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数据对接,立足疫情追踪实战需要,突出“全程追溯、一码通行、便捷查询”,加强各环节数据归集,强化疫情追踪功能的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同时“向上下游延伸”,不断扩展优化追溯平台功能,完善“从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目前全市127家食品生产企业、2410家进口冷链食品销售者、1858家餐饮服务企业、84家第三方冷库、22家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在平台注册,累计上传追溯数据89012批次,做到应录尽录。
严格节日市场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监管力度
“五一”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国家和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防死守,确保食品安全、疫情防控不出问题。一是加大饮料、食用油、粮食制品、酒类产品、乳制品、肉制品等节日热销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以旅游景区、城乡结合部、餐饮集中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旅游景点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小餐饮、农家乐等为重点单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三是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销售“黑窝点、黑作坊、黑工厂”。四是持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全程追溯,加强对违反“五不准”要求的处理力度,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把进口冷链食品上市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刘桂明介绍了“五一”节日期间我市文旅市场疫情防控相关措施。
刘桂明说,“五一”假期将至,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全国旅游市场总体趋势积极向好、恢复步伐加快,群众消费意愿增强,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升温。为统筹安排好全市旅游行业“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假日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市文旅局提出如下要求。
景区这样做
加强流量管理。景区要科学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不能超过最大游客承载量。要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有效采取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落实实名登记。应实行实名制购票,做到可查询可追踪。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
加强游客防护。鼓励景区采取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等方式有效减少人员接触。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监测方式,对游客进行健康筛查,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保持交通、购票、游览、休息、餐饮等场所人员间距。为老年人游览提供便利。
防止人员聚集。应采取分时段、间隔性办法安排游客入园。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狭窄通道等容易出现人员聚集位置要配备管理人员,加强游客秩序管理。优化设置游览线路,避免瞬时拥堵。
优化游览环境。餐饮服务单位应加强循环使用餐具清洁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无污染餐具,反对餐饮浪费,减少各项废弃物产生,优化游览环境。
加强现场巡查。应配备人员加大景区巡查力度,对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不文明旅游等行为进行及时劝诫,切实维护好景区游览秩序。
做好应对处置。发现疑似症状员工或病例的景区,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工作,按照当地党委政府要求,及时做好应对处置工作。
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应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游客服务中心、提示牌、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及时发布景区恢复开放管理措施和疫情防控知识,帮助游客掌握防护要点,引导游客增强防护意识、配合防控工作。
旅行社这样做
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坚决杜绝疫情输入。
旅行社不得组织游客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旅行社要加强风险研判,对旅游产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且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供应商、合作商,确认防疫要求,明确各方权责,满足安全条件。要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卫生健康部门疫情防控情况,做好线路设计、产品对接和预订等工作。
旅行社要严格旅游包车管理,全面推行旅行社用车“五不租”制度,即不租用未取得相应客运经营许可的经营者车辆、未持有效道路运输证的车辆、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未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的车辆、未签订包车合同的车辆。
旅行社要按照“一团一报”制度,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填报旅游团队信息,及时上传电子合同。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等要按照有关疫情防控指南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规定和措施。
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紧抓实抓细旅游景区疫情防控。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明确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把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二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监督检查,落细防控措施。各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并迅速有效应对处置。
在发布会上,记者提问:在五一假期期间出去游玩,需要提醒游客哪些注意事项?
刘桂明答:“五一”出游期间,游客一定要提高疫情自我防控和旅游安全意识。
一是出游期间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乘坐交通工具、入园游览时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传染。
二是拒绝不合理低价游。提高辨识能力,不购买明显低于经营成本的旅游产品,不轻信以免费旅游、购物送旅游等名义或者以俱乐部、康养活动等形式的旅游宣传。团队旅游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旅游过程中发生纠纷不要冲动,注意保留证据、理性维权。
三是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根据个人年龄、健康、心理等状况,量力而行参与高空、高速、探险等项目。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保护区、水库、峡谷、海滩等区域开展游览、宿营、探险等活动。
来源:津云
来源: 天津日报
同的城市人口的分布,交通的情况以及将来的规划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餐饮来说,餐饮能做的只是周边的市场,所以餐饮店选址一定要把握好商圈。
餐饮店选址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一定要围绕目标客户来开设。
一个餐饮店依靠的是在商业街有大量的人流量,而是看餐饮店能有多少目标客户,有多少忠实的顾客长期来店消费。
通过一家咖啡馆的选址来看看,这12项铺面自身的指标你考察了么?
1、房租要求
单月房租最好在预估营业额的1/4—1/3以下;最好无转让费;能够保证3年以上的租期;
房租可有适度递增,但尽量递增变缓或是递增数值越小越好(递增幅度不能超过8%)。
不建议投资养店期过长的店面,虽然房租相对划算,但是如果养店期过长,也容易夜长梦多,所以一般建议养店期最好在半年以内为宜。
2、面积要求
依据自己开店的定位以及资金实力来确定使用面积。
个人建议理想咖啡馆使用面积在100—300平方米为最佳,上限面积为500平方米左右,因为这样的面积可以具备足够的使用功能。
▲ 比如,一般情况下,不少独立咖啡馆面积在100平米左右,
星巴克是300平米左右,漫咖啡在2000平米左右
3、楼层要求
如果是商场内,以临近电梯,或是影院等人流量大的、房租显眼的区域为宜。
如果在商场避开星巴克等一线大牌的店面也是不错的选择,房租相对便宜,避开直接竞争。
如果是临街商铺,一般建议一二层最好,其中二层面积可以稍大,因为更安静,房租也更合适。
▲ 比如,雕刻时光五道口店就在一家三层楼的二三楼,二楼面积比较大,三楼有可以利用的室外露台
如果是独栋,则考虑面积、内部结构是否合适。
咖门曾介绍过的一家校园店,2层400多平,配置很豪华,利用上可以更充分
当然,如果店主擅长网络营销,玩转圈子的能力很强,也可以选择楼层最里面,以及巷子、居民楼下,甚至是大厦的屋顶天台。
4、屋顶高度
一般室内的楼层高度最好能够达到3米以上,如果要做隔层,最好楼层高度能够达到5.5米以上,室内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柱子,或是隔墙,以免影响使用面积,如果有柱子和隔墙需问清能否做部分的拆除或处理。
如果是韩系风格的店面,空间宏大些会更有效果,例如可以隔层,挑空等。
5、装修要求
有装修免租期,起码30天,最好60天左右,当然免租期时间越长越好,因为正常设计一家咖啡馆需要至少15—20天左右的时间。
而装修一家咖啡馆依据大小面积及施工难易程度,一般也需要30—90天的时间。
装修免租期…听上去就很难
室内空间允许适度改造,例如:落地窗、挑空天花、拆除部分柱子或是隔断墙等。
6、排烟要求
一般来说餐品的比例越高,对排烟的要求越高,尤其户外除烟。
例如,很多居民楼的商铺是不具备明火的。
也就是说不具备大量餐品的出品条件,就算有燃气管道,居民楼里的排烟管道也不具备商用条件,如果这项考虑不周,很容易引起烟气扰民的纠纷。
7、消防要求
整栋大厦需通过消防验收,并且咖啡馆内具备一定的消防设施,例如:喷淋、烟感或是消防龙头!
此项尤为重要,如果整栋大厦的消防没有经过验收,咖啡馆的消防审批几乎无法通过。
8、采光要求
咖啡馆里有几扇采光不错的窗户,不但能省电,更重要的是光线射进室内,可以营造很舒服的氛围,尤其是有延窗可以落地的玻璃。
在落地窗边的阳光下看书,是很多人去咖啡馆的最初动力
9、水电要求
正常来说,一家小型咖啡馆的水电要求不高,甚至家庭用的水电设施就已经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房子的水电线路,最好进行检修,防止出现年久失修造成的漏水漏电问题。
另外,大型咖啡馆的要求会比较高,必须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且电量足够,同时后厨部分要具备三相电源。
10、招牌要求
招牌面宽广点更显眼,当然好,但关键还在于能否让顾客方便看到,所以,需要向物业多申请些可以提供招牌展示的机会点。
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吸引人的亮点,例如:外置音箱、特色投影灯、室外有趣小黑板、室外“勾魂”小海报、室外好玩的小雕塑等。
▲ 一家家庭咖啡馆门前招牌不是一般地多
11、停车要求
小型个性咖啡馆因为面积较小可能对咖啡馆要求不高,但对于一些大中型咖啡馆没有停车位是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除非咖啡品牌本身的号召力非常强。
此外,停车方便也意味着开咖啡馆是否要考虑交通是否方便,如果你的咖啡馆藏在一个总是塞车的狭小街道内,顾客去不去就都是看心情了;
再或者你的咖啡馆位于快速路口或者天桥下面,顾客可能一脚油门就过去了,大呼:“走过了,忘记掉头了!”
12、外围要求
周边有无标志性的建筑或路口,方便顾客驱车前往?
如果在一个周边都是批发市场、小卖部、菜市场的地方,开一个极有品位的咖啡馆,那成功率一定不会太高。
外围环境也不能忽视
这么多细小的“陷阱点”,你有没有被击中过?
馆和饭店是供国内外旅客住宿、就餐、娱乐和举行各种会议、宴会的场所。现代化的宾馆、饭店一般都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特点,集餐厅、歌舞厅、展览厅、会堂、客房、商场、办公室和库房、洗衣房、锅炉房、停车场等辅助用房为一体,从而组成“小社会”之称的综合性建筑。
现代的宾馆、饭店,抛弃了以往那种以客房为主的单一经营方式,将客房、公寓、餐馆、商场和夜总会、会议中心等集于一体,向多功能方面发展。因而对建筑和其他设施的要求很高,并且追求舒适、豪华,以满足旅客的需要,提高竞争能力。这样,也就带来许多消防安全问题,主要有:
一、室内装饰装修标准高,使用可燃物多
宾馆、饭店虽然大多采用钢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但大量的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陈设都采用木材、塑料和棉、麻、丝、毛以及其他可燃材料,增加了建筑内的火灾荷载。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可燃材料将导致燃烧猛烈、火灾蔓延迅速;大多数可燃材料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烟气,给疏散和扑救带来困难,危及人身安全。
二、建筑结构易产生烟囱效应
现代的宾馆和饭店,很多都是高层建筑,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道等竖井林立,如同一座座大烟囱;还有通风管道纵横交错,延伸到建筑和各个角落,一旦发生火灾,极易产生的烟囱效应,使火焰沿着竖井和通风管道迅速蔓延、扩大,进而危及全楼。
三、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
宾馆、饭店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且大多数是暂住的旅客,流动性很大。他们对建筑内的环境情况、疏散设施不熟悉,加之发生火灾时烟雾迷漫,心情紧张,极易迷失方向,拥塞在通道上,造成秩序混乱,给疏散和施救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往往造成重大伤亡。
四、导致火灾的因素多
宾馆、饭店用火、用电、用气设备点多量大,如果疏于管理或员工违章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加之住让客人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乱拉电线,随意用火、卧床吸烟等也是造成火灾的常见现象,因此,宾馆、饭店的消防管理十分重要,预防火灾的任务相当繁重。
宾馆、饭店一旦发生火灾,损失都极为严重。如1991年5月28日,地处大连闹市区的大连饭店三楼起火,火焰通过楼梯通道,如同进入一个抽力巨大的烟囱,笔直升腾,几乎同一时刻,沿着楼梯口向三至十楼群迅速蔓延,切断了大楼主要疏散通道。被困在大楼内的中外旅客和服务人员难以逃生,经公安消防队从窗口登高,奋勇抢救,从大火中救出53人,但仍有6人在火灾中丧生。
从国内外宾馆、饭店发生的火灾来看,起火原因主要是:旅客酒后躺在床上吸烟,乱丢烟蒂和火柴梗;厨房用火不慎和油过热起火;维修管理设备和进行可燃装修施工等动火违章;电器线路接触不良,电热器具使用不当,照明灯具温度过高烤着可燃物等四个方面。宾馆、饭店最易发生火灾的部位是:客房、厨房、餐厅以及各种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