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警方依托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奶茶店铺加盟商户“异常关停”的风险,可能涉嫌经济犯罪。 上海警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5月13日电 (记者 李姝徵)“网红”奶茶在中国多地广受欢迎,往往引得民众大排长龙。
上海警方13日披露上海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
该案中,警方抓获金某、王某等90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多个虚假招商网站,查获大量虚假授权文书、合同文书、话术清单、贴牌奶茶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7亿余元(人民币,下同)。
目前,上述90余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上海警方供图
2020年5月,市民王先生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某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的广告后,萌生了加盟创业的想法。进入网站留下联系方式后不久,客服人员便主动来电,为王先生详细介绍了该知名品牌奶茶的管理方式和盈利前景。然而,在几番洽谈后,客服却以该知名品牌奶茶加盟名额已满为由,转而向王先生推荐了一个名为“茶芝兰”的奶茶品牌。客服称,“茶芝兰”是与该知名品牌同属一个集团的第三代品牌,并邀请王先生前往公司实地考察。
在公司里,招商经理张某接待了王先生,向其出示了该知名品牌的招商授权书,并展示了“茶芝兰”品牌奶茶的宣传视频。张某向王先生承诺,加盟后公司会统一安排选址筹建,配发生产设备,供应产品原料,并提供培训指导、技术支撑、运营管理、广告宣传等全方位配套服务,王先生只要加盟就能轻松盈利。很快,王先生便与公司签订协议,并支付了10万元加盟费。
然而,加盟之后,公司向王先生承诺的“全方位配套服务”并未兑现,张经理也不知所踪。王先生的店铺生意惨淡,仅仅开张3个月就面临关停的窘境。气愤的王先生找到公司讨要说法,公司却以王先生经营不善为由,对他的诉求置之不理。
图为当日发布会现场。 上海警方供图
2020年12月,上海警方依托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奶茶店铺加盟商户“异常关停”的风险,可能涉嫌经济犯罪。上海警方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并于3月23日将以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为首的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经查,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成立某餐饮公司,并在公司内部设立网络部、话务部、商务部、运营部等多个部门,在未经权利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搭建多个虚假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吸引获取潜在加盟商联系方式;随后,收购或注册“花点点”“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通过设计“知名品牌旗下产品”“全程一站式服务”“大数据科学选址”“投资加盟稳赚不赔”等宣传话术,安排话务员对外推销加盟业务。事实上,公司对外宣称的专业培训讲师根本不具备奶茶行业从业经验,各项服务也是无稽之谈。
警方表示,为进一步获取加盟商信任,犯罪嫌疑人还伪造了多个品牌的授权文书,并设计编印大量宣传材料。甚至在加盟商实地考察时,犯罪团伙还以每人每日40至80元不等的价格,雇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奶茶店铺前循环排队,营造生意火爆假象,以层层铺设的加盟套路骗取加盟商的信赖。
而在加盟商交纳加盟费用后,犯罪团伙则通过拖延门店选址时间、翻看地图随机选址、抬高装修采购报价、供应原料以次充好等方式消极履约,直接导致大量加盟店经营惨淡甚至关门停业,有的加盟店每月营业额仅有几千元,远不足以冲抵运营成本。为逃避追责,犯罪团伙还频繁更换公司、品牌和收款账户。
目前,上述90余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据警方表示,2021年以来,上海警方共侦破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45亿余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年秋天,周杰伦发布新歌《说好不哭》,MV中频繁出现的麦吉奶茶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作为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江小姐从此对这个品牌印象深刻。
去年11月,江小姐在刷抖音时,页面突然跳出一个麦吉奶茶加盟的广告宣传片。想到能在上海开一家周杰伦同款奶茶店,江小姐觉得这既能满足自己对偶像的热爱,也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于是便点开了加盟信息界面,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
假奶茶店店面照片 闵行检察院提供
第二天,江小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麦吉奶茶销售,邀请她去公司商量加盟的具体事宜。江小姐迫不及待地约上几个朋友,驾车近150公里来到上海考察该公司。到了公司后,销售经理周某热情接待了江小姐一行人。周某向江小姐介绍,他们公司是唯一可以招收麦吉奶茶加盟商的公司,并从手机里翻出了上海的麦吉奶茶总店以及杭州的第一家麦吉奶茶店的照片给他们看。见江小姐有些犹豫,周某又从桌面文件夹中抽出一张授权书,上面印有麦吉公司授权他们公司为特约总代理商的字样。
洽谈期间,该公司运营总监胡某也来到了办公室,鼓动江小姐等人说这次机会难得,加盟费可以从15万元降到7万元。江小姐心动不已,当场决定签订加盟合同。
确定加盟之后,胡某给江小姐强制性推荐了选址人员和店铺设计人员,并告诉江小姐,奶茶店的选址必须经过公司审核,店铺的装修也要按照设计师的统一设计图。付完选址人员和设计师的费用后,胡某又要求江小姐高价买下制作麦吉奶茶的相关茶包、果酱以及杯盖、杯子专用纸巾等。此时,前期投入的成本已经达到近10万元,在胡某、周某等人的软硬兼施下,江小姐迫于无奈最终又购买了3.5万元的物料。
相关易拉宝均系伪造 闵行检察院提供
今年3月,江小姐的奶茶店终于开业。满心欢喜的她准备到外卖平台上销售,但平台给出的回复却是该麦吉奶茶店是假冒,不能在平台上进行销售。惊觉被骗的江小姐赶忙前往派出所报案。
经查证,犯罪嫌疑人彭某、胡某、周某等人伪造奶茶品牌麦吉公司授权书、作品登记证书,并对外谎称该公司享有麦吉奶茶独家招收加盟商的权利,收取加盟费并销售假冒麦吉奶茶注册商标的杯子、纸巾等物料,共骗得加盟费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金额分别达到35万余元和13万余元。日前,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彭某、胡某、周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闲乐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王闲乐 杨莹莹
广网上海5月14日消息(记者周洪 上海台记者马尊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新茶饮(俗称“奶茶”)用户年龄位于26岁至40岁,33.8%的用户每周消费一次新茶饮,16%每天消费一次,新茶饮逐渐成为中青年群体的高频消费品。
排队买奶茶很正常,但是有一些奶茶店排队的人尤其多。据了解,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上海的各大兼职群中。每天从11点30分至19点,兼职被分为两个时段,每个时段需要50人。
算一笔账,每人每日40元到80元不等的价格,以每天实际到场60人计算,在不考虑领队抽成的前提下,雇佣者要为这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花费5万元。
与想像中不同,这样的奶茶店“排队充场”最终“收割”的目标人群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者。
上海警方13日披露上海首例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
这起案件,警方抓获金某、王某等90多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多个虚假招商网站,查获大量虚假授权文书、合同文书、话术清单、贴牌奶茶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达7亿余元。
去年5月,王女士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某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的广告后,萌生了加盟创业的想法。进入网站留下联系方式后不久,客服人员便主动来电,为王女士详细介绍了该知名品牌奶茶的管理方式和盈利前景。一心创业的王女士就参加了所谓的“加盟培训”。“根本就没有培训,就是打了一叠资料,奶茶的配方、比例,你就自己在那儿做。”王女士说。
然而,在几番洽谈后,客服却以该知名品牌奶茶加盟名额已满为由,转而向王女士推荐了一个名为“茶芝兰”的奶茶品牌。客服称,“茶芝兰”是与该知名品牌同属一个集团的第三代品牌,并邀请王女士前往公司实地考察。
招商经理张某热情承诺,加盟后公司统一安排选址筹建,配发生产设备,供应产品原料,并提供运营管理、广告宣传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只要加盟就等着轻松盈利。于是,王女士便支付了10万元加盟费。可加盟之后,“全方位配套服务”根本没有兑现。“从前到后,三个月都没有就关了。”王女士称。
王女士的投资打了水漂,跟许多加盟商一样,她本打算通过诉讼途径讨个说法,挽回损失,直到不久前松江警方找上门来,她才恍然大悟,自己遭遇了合同诈骗。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四支队支队长蒋敏介绍,这就是“套路加盟”的一种手法。他说:“以每人每日40元到80元不等的价格,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奶茶店铺门口循环排队,造成生意火爆的假象,骗取加盟商的信赖。而事实上这些公司对外所宣称的专业培训讲师,根本就不具备奶茶行业的从业经验。”
蒋敏提醒,投资加盟店,不可轻信低投入、高回报的广告。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他说:“作为商户,他们可能不具备法律方面的知识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在这个案件里,的确有很多商户最终选择民事途径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