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记者 曾彥菲
4月26日中午,走进位于邵阳学院梅子井校区附近的小餐馆,四十余平方米的空间里座无虚席,大部分食客都是大学生。后厨里,餐馆老板简凤其正在忙碌着,他不仅是一天能炒100余个菜的大厨,还是一位在全网拥有200多万粉丝的百万级“网红”。
“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如果拥有一个有百余万粉丝的抖音账号,你想用这个账号来做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简凤其是这样回答的:“我就是个厨师,在网络上走红是偶然,坚持把菜炒好,让饭店生意红火;把视频拍好,给网友带来快乐,这样我就很知足了。”
今年43岁的简凤其来自邵阳县的农村,18岁时就外出打工,给别人做学徒,学习炒菜。2014年,简凤其和妻子结束在外打工的漂泊生活回到家乡。他们在大祥区租下一处小房子,开起了属于他们的餐馆。
餐馆开业后,简凤其和妻子兢兢业业地经营,餐馆生意一直还不错。而4年前,由于种种原因,小餐馆短暂歇业了,趁着空闲时间,简凤其开始尝试自己拍摄一些短视频打发时间,记录和家人的生活。
意料之外的是,他发布的第一个作品就获得11.5万的点赞量。“我没想到随手发的视频能火,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开始摸索着自己创作视频内容。”简凤其感慨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我早年的打工经历就是我的创作素材,我自己写脚本再拍摄出来,再现当今社会打工人的日常,获得了很多人的喜欢。”
如今的简凤其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餐馆老板,又是视频博主。白天,他忙着为客人炒菜,妻子和父亲在店里帮忙;夜晚,他忙着拍摄视频,妻子陪他搭戏表演,父亲则帮忙拍摄,一家人配合默契,其乐融融。“走红后,很多人都说,这店就不开了,专心做视频,网络上来钱多快。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于这家店我已经有感情了,虽然是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相同的动作,但是每当听到来吃饭的学生夸我做菜好吃,我就觉得值得了。”简凤其说道。
“人不会红一辈子、火一辈子,我是普通家庭出身,掌握了炒菜这一门手艺,只想攒点积蓄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让家人住上好房子。”朴实善良的简凤其即便在成为百万级“网红”后,生活也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他的灶台,仍旧是他每天最亲密的伙伴。他也依然坚守拍摄视频的初心,用视频分享快乐与生活感悟,开启属于自己人生的另一面。
豫菜传奇》
郝大胤,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厨师,从小就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著名的厨师,曾经在许多重要的场合担任过主厨。受父亲的影响,郝大胤也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
在他 18 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郝大胤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他来到了北京,在一家饭店当起了厨师助理。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来自河南的厨师,这位厨师对豫菜有着深厚的造诣。郝大胤非常敬佩他,于是便拜他为师,开始学习豫菜的烹饪技巧。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郝大胤终于掌握了豫菜的精髓。他开始在北京的一些高档餐厅担任主厨,并且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气。他的豫菜做得非常地道,深受顾客的喜爱。
然而,郝大胤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豫菜虽然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豫菜,于是他决定回到河南,开一家自己的餐厅。
回到河南后,郝大胤在郑州开了一家名为“豫香楼”的餐厅。他将豫菜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他还在餐厅里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厨房,让顾客可以看到厨师们的烹饪过程,增加了顾客对豫菜的了解和信任。
豫香楼的生意越来越好,郝大胤也因此成为了河南餐饮界的知名人物。他的豫菜不仅在河南受到了欢迎,还吸引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尝。
郝大胤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豫菜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豫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广。
最初创建一家火锅店,到如今拥有覆盖全国的80多家分子公司,每天为全国各地500多家单位的50多万人提供餐饮和生活后勤服务的餐饮集团,康喜乐嘉集团董事长徐静在商海中打拼出一片天地。
从一碗面到团餐巨擘
大气稳重、干练诚恳,徐静身上既有典型东北人的朴实、豪爽、厚道,又兼备甬商的开放、思变与创新。
徐静的创业传奇,得从一碗面说起。2003年,她还在吉林做着服装生意,为了寻找新出路,她勇敢地独自南下到了宁波。有一天中午,在北仑新碶的老街上,她无意间品尝了一碗五块钱的砂锅面。要知道,在东北老家,这样的面不过两块钱。这三块钱的差价,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她的创业之路。
徐静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在宁波市北仑区租了两间简陋但充满希望的房子,开起了第一家小火锅店。没想到,这家店迅速吸引了众多东北老乡,他们对家乡的味道情有独钟,成了店里的常客。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顾客提到他们公司有很多东北同事,希望徐静能帮忙开一家企业餐厅。徐静一听,心想何不试试看呢?于是,在2004年,康喜乐嘉团餐服务的第一个运营点应运而生。原本只是想帮帮老乡、拓宽业务的小尝试,竟意外地成为了康喜乐嘉日后发展的主营业务。
做团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食材的采购、烹饪、售卖还有清洁等多个环节。但徐静不怕麻烦,她认为复杂的背后是更贴心的服务。每接手一个新的团餐业务,她都会仔细调研用餐人群的需求,根据南北口味差异和人群特点来安排厨师和菜单。
比如,在钢铁公司,员工分两批吃饭。第一批多是生产现场的员工,他们喜欢重口味,康喜乐嘉就准备浓酱重油的菜肴;第二批则以机关员工为主,他们偏爱清淡,康喜乐嘉就调整口味,烹饪出更符合本地风味的佳肴。这样的细心服务,让康喜乐嘉的名声越来越响,不仅在宁波市内名列前茅,还跻身全国团餐行业的十强之列。
如今,康喜乐嘉作为团餐领域的领跑者,旗下有团体餐饮、食材供应链、食品制造、物业管理、品牌管理、网络科技六大业务板块,服务对象包括宝钢集团、万华化学、东方航空、宁波机场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截至目前,康喜乐嘉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近50多个城市,每天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院校的50万余人提供餐饮和生活后勤服务。
智能引领未来
“大家都知道东北人敢闯敢拼,做事情也雷厉风行。所以说我这性格也是借了咱们东北的光。”徐静说,随着企业的愈发壮大,她也开始想着寻求一些颠覆和突破。
如今,“大数据”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国,徐静敏锐洞察到其背后的巨大潜力。她深信,大数据能精准描绘顾客的消费画像,而智能化则将引领餐饮迈向高效便捷的新纪元。于是,“智能餐厅”的蓝图在她心中悄然绘就。
在宁波东部新城的繁华CBD,一座现代简约风格的“膳Q”智能餐厅悄然绽放,这是康喜乐嘉在市区内的首秀。
餐厅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都市白领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神奇的餐盘——它们内置了智能芯片,只需轻轻一放,食物信息即刻上传云端,营养数据、价格明细一目了然。
顾客自助挑选美食后,只需将餐盘置于结算区,瞬间完成支付,平均2秒搞定,效率惊人,让人赞叹不已。
回顾徐静的创业历程,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从起初的传统火锅店,到团餐服务的转型;从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到中央厨房的建立;再到如今智能餐厅的惊艳亮相,她始终在变化中坚守初心,引领康喜乐嘉成长为充满活力的“民族品牌”。
“用心”“标准化”“专业化”“数智技术”“共同富裕”......无数词串起康喜乐嘉成功的密码。
未来,康喜乐嘉将持续深耕细作团餐领域,做大做精做强产业链、服务链,为实现“创团餐民族品牌,与世界餐饮握手”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千人大会,共谋破卷!我们将在2024年9月6日-7日,举办第六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
此次,我们将邀请康喜乐嘉集团董事长徐静出席本次大会,并将进行主题演讲,深度分析团餐经营之道及其背后的核心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邀请行业内多位大咖出席本次大会,并拟组织参会来宾实地访问预制菜/央厨工厂/技术装备,通过参观调研,了解更多预制菜产品及技术,对会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相结合,让学习交流效果最大化。
当前,大会已经进入到报名阶段,参会及各项合作事宜可按地区和我们各位老师联系:
鲁川辽:尚老师 13391837940
闽京陕:韩老师 13381208902
浙渝蒙:刘老师 13260319522
皖豫贵:滕老师 13391613701
云赣青:姜老师 19231203010
粤桂沪鄂晋吉:施老师 19231154600
湘疆黑冀苏津:解老师 13321123160
宁陇港澳台:梅老师 18301300711
琼藏海外:其老师 1332115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