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君子兰是非常受欢迎的绿植盆栽,但是很多人都觉得它很难养,其实君子兰是非常好养的,之前有见过别的花友分享过,一盆君子兰养了几十年,甚至都能当做传家宝了,如今小缸都种不下了,而且还年年花开满盆,今天花痴就来分享一下,如何从一个种子,将其养成一个爆缸的君子兰盆栽。
< class="pgc-img">>君子兰在曾经是非常值钱的,如果能够养一盆品相好的君子兰,是能够售卖很多钱的,所以当时养殖君子兰是一股热潮,虽然说把君子兰养成花型俱佳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class="pgc-img">>那如果我们养不成花型俱佳的状态,那我们将其养成一盆爆缸状态的君子兰,也并非不是一件兴事,来一起看看如何把一个种子种出一盆爆缸的君子兰盆栽。
< class="pgc-img">>君子兰从开花到结种,至少需要7-8个月的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种子就开始成熟,当发现种子变成红色之后,就可进行采摘了,采摘下来种子,最好在第一时间种植,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到发芽率的。
< class="pgc-img">>君子兰种子种植还算比较容易,将种子外壳去掉,然后在准备育苗基质,可以选择锯末或者松针土,一定要保持基质潮湿,然后将种子放在基质上,再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即可,然后将其放在散射光照处,温度保持在25-30度左右最好,基本上1周左右就可萌芽,萌芽后20天左右会长出叶片,之后待叶片长到1-2公分左右就可进行移栽了。
< class="pgc-img">>移栽时我们用腐叶土栽种即可,刚栽种是不需要太大盆,选择5-10公分左右的小盆左右即可满足生长,待小苗长出2对叶片之后,在更换一个稍大的花盆即可,随着君子兰的生长,慢慢给它进行换盆即可。
< class="pgc-img">>平时养殖君子兰最好选择用通透性好的基质,比如用腐叶土或者是松针土种植,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在网上直接购买成品的君子兰专用土,栽种时一定要摁实土壤,让根系和土壤能够完全接触,这样更利于生长。
< class="pgc-img">>平时君子兰不需要太强的光照,放在散射光照充足位置养护最好,进入秋季之后适当增加直射光照;君子兰稍耐干旱,但是平时一定不能太干,以保持盆土微潮最佳,只有根系有充足的水分吸收,植株才长得更好。
< class="pgc-img">>君子兰虽然说比较耐贫瘠,但是要想让其长的更好,有更多小苗爆出的状态,平时一定适当补充肥料,一般春天补充两次氮肥,秋季补充两次磷钾肥,这样它就可以长得非常好。
< class="pgc-img">>君子兰要想养的时间长,爆崽更多的话,这里还要建议大家最好每年的初秋进行一次翻盆换土处理,更换一个稍大的花器,这样根系会长得更好,只有根系长得好,植株长得才壮,也更容易长出更多小苗,最后成为爆盆状态。
< class="pgc-img">>养护君子兰,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这几点,那君子兰想养多少年就养多少年,而且轻松长成爆缸状态,不过要想让其年年有花开,还需要我们注意下面这个问题。
< class="pgc-img">>君子兰开花首要因素就是它能够长出6对叶片以上,如果如果长出6对叶片以上的话,那就一定要有合理的温差,一般温差控制在8-10度左右,持续1个月,就可有花箭长出来,很多楼房花友养殖君子兰不开花,就是这个温差不够。
< class="pgc-img">>那如何控制温差呢?进入秋末之后,我们白天将其放在光照充足位置养,到了晚上之后,最好将其放在北面温度比较低的房间的窗边,这样温度就会稍低一些,这样进行1个月之后,就会有花箭长出来了。
>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广泛。其中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
浙江的绿茶名品众多,历史悠久。
西湖龙井
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开化龙顶
该茶一度产制中断,从1957年开始研制,1979年恢复生产。龙顶茶壮芽显毫,形似青龙盘白云,沸水冲泡后,芽尖竖立,如幽兰绽开,汤色清澈明亮,味爽清新,齿留遗香,冲泡三次,仍有韵味。
主产区分布于开化县的齐溪、苏庄、长虹、张湾等乡镇。开化出好茶历史悠久,据记载,明崇祯四年已经成为贡茶。清光绪二十四年县志有“名茶朝贡时黄绢袋袱旗号篓,专人专程进贡”的记载。
雪水云绿
产于桐庐县新合乡的天堂峰、雪水岭。境内一带山峰连绵,海拔均在900米以上,故此茶有“深山奇葩”之喻。
早在三国时代《桐君采药录》中,就有“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宋代范仲淹曾作“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的诗句。
该茶宜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冲泡,凝目注视,见芽芯上下浮动,始若雀嘴嬉珠,后似水底千峰,翠芽玉立,清汤绿影,缕缕白雾,清香袭人。举杯细啜,渐觉神清气爽,满口生津,醉人心扉。
安吉白片
亦称玉蕊茶,外形扁平挺直,一叶包一芽,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冲泡后香高持久,滋味鲜爽甘甜;汤色清澈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其特异之处还在于,春天时的幼嫩芽呈白色,以一茶二叶为最白,成叶后夏秋的新梢则变成绿色,4月中旬逐渐白化至全色,5月又逐渐返绿。
民间俗称“仙草茶”,当地山民视春茶为“圣灵”,常采来治病。主产于安吉县的山河乡,茶园地处高山深谷,早晚云雾弥漫,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径山茶
又名径山毛峰茶,产于余杭县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
据《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里坞,出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
日本僧人南浦昭明禅师曾经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碾茶法传入日本。茶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馥,汤色嫩绿莹亮,滋味嫩鲜。
通常制作1公斤特级或一级径山茶需采6.2万个左右鲜芽叶。
顾渚紫笋
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而得名。该茶产于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是上品贡茶中的“老前辈”,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
“凤辇寻春半醇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这是唐代诗人张文规对当时紫笋茶进贡情景的生动描述。
茶叶外形紧洁,完整而灵秀。开水冲泡,香气馥郁,汤色清澈,茶味鲜醇,回味甘甜,有一种渗人心肺的优雅感觉。顾渚紫笋的鲜叶非常幼嫩,炒制500克干茶,约须芽叶36000个。
千岛玉叶
产于淳安县青溪一带,原称千岛湖龙井。1982年,千岛湖林场茶叶研制人员在鸠坑良种的基础上,结合西湖龙井的工艺创制开发了千岛玉叶。
198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庄晚芳等茶叶专家到淳安考察,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有白毫的特点,亲笔提名“千岛玉叶”。
外形扁平挺直,绿翠露毫。芽壮显毫,翠绿嫩黄,香气清高,内质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旅成朵。
千岛银针
产自建德市新安江沿岸。明清时代,建德茶叶被列入贡茶,明代《枣林杂俎》即记载有当时的贡茶详细名录,其中就有:“建德县芽茶五斤”。
悠久的历史传承再加上新安江茶人数十年的发展探索,创新的建德细茶即被称为千岛银针茶。外形挺直似针,色泽鲜活,茶汤嫩绿明亮,香高浓郁,滋味鲜醇回甘,冲泡后,悬浮玉立在杯中。
瀑布仙茗
余姚市的特产,又称余姚瀑布茶、余姚仙茗。因茶树根植于山上香灰土中,吸瀑布水气,制成的茶叶色如翡翠,香高形美,品质特优。
陆羽在《茶经》中转引今已失传的《神异记》关于西晋“虞洪获大茗”的记载,先后在“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中三处写到瀑布仙茗。
仙茗外形紧密,苗秀略扁,色泽绿润,香气清鲜,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明代后曾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
除了绿茶,还有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花茶,在这几种茶叶中浙江也有名品。
黄茶 莫干黄芽
莫干山为天目山余脉,位于德清县境内,传说因春秋末年干将、莫邪铸剑此山而得名。
莫干山远在晋代就有僧侣结庵种茶,唐陆羽《茶经》曾记述莫干茶事。清《武康县志》有“茶产塔山者尤佳,寺僧种植其上,茶吸云雾,其芳烈十倍”的记载。
据记载,莫干黄芽的缘起与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有关。1956年春,庄晚芳在莫干山休养,一日,他在荫山街散步,遇见一位卖茶的老妇,索价10元一斤,询问茶产何地?老妇笑而不言。
庄晚芳认为这是本山土茶,买了一些品尝,觉得香味极好,足以媲美其它名茶,便赋诗道:“试把黄芽泉水烹,香佳味美不虚名。塔山古产今何在?卖者何来实未明。”
迟至1979年,在浙农大茶叶系张堂恒、庄晚芳两位教授的参与下,和德清县有关部门共同创制了湖州地区唯一的黄茶“莫干黄芽”。
外形紧细成条似莲心,芽叶肥壮显茸毫,色泽黄嫩油润,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
红茶 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茶产于杭州市郊的湖埠、仁桥、大坞山一带,尤以湖埠大湖山所产品质最佳。
由于灵山地处偏僻,旧时交通不便,九曲红梅茶犹如养在深山人不识的闺阁佳人,一直默默无闻。
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九曲红梅茶得以扬名神州,声播海外。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灵山古称湖埠,旧有湖埠十景之说。十景之一“双狮滴潭”的水潭,俗名笠壳塘,在笠壳塘旁边的朝阳山坡地上生长着18棵茶树。
1929年的清明时节,当地农民沈仁春在这18棵茶树上采摘了一批又小又嫩的清明头茶,经过精心的制作,加工成两斤左右上好的九曲红梅茶,亲自送到当时在杭州孤山举行的西湖博览会上参加评定。
那披满淡黄色绒毛的成茶,条萦紧密,弯曲如鱼钩,似蚕蚁的外形,引起了与会评定茶者的好奇。
等到用开水一冲泡,开始时,但见杯中茶芽舒展,曲曲伸伸,像小鱼儿在水中上下浮动。
继而,茶水汤色呈鲜亮红艳,且得香气馥郁扑鼻,看上去茶叶朵朵艳红,犹如水中红梅,绚丽悦目。一下子吸引了在场的众多茶人。
经过与会评茶专家的一一品赏,称赞此茶叶甘爽口,品茗如同喝桂圆汤,回味无穷,自此一炮走红。
据中国茶叶知识网、茶文艺网等
说的“蕙兰老八种”都是啥?简单介绍程梅、大一品
文/花草客栈
说起兰花,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自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将兰花引入人们的视野中,兰花就不再只是山中孤芳自赏的物品,而常常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那为什么兰花历经千年,还热度不减呢?我觉得很大的原因取决于它的经济价值。说白了,就是价格。兰花的价格一直在变动,而且部分兰花经济价值大到惊人。
< class="pgc-img">>聊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天价兰花了。比如,平常我们所说的有蕙兰贵州龙。传说曾经有人出价一亿两千万,是的,你没有听错,一亿两千万人民币,这...好家伙,养一盆兰花,后半辈子不愁了。给谁,谁不眼馋?
还有很多几百万的兰花,几千万的兰花,比如春兰天逸荷等,搁普通人随随便便弄上一盆,直接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这玩意儿,你说,谁不眼红?
价格,咱们且先不深究,回头有时间,可以专门再写一篇文章讨论。今天,咱们的主题是蕙兰老八种之程梅、大一品。
< class="pgc-img">>说起蕙兰老八种,有经验的兰友肯定都听说过至少3-5种。比如大家平常经常所说的程梅、大一品、上海梅、端梅等,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蕙兰的程梅和大一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给予适当地批评指正。
1. 程梅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程梅,不光是因为程梅的开品惊艳,更多的是程梅的名声依然是远洋在外。蕙兰的程梅和春兰的宋梅以及春剑的皇梅,并称为“兰花三皇”。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非常顶尖的存在。三者均具王者之尊,余花皆不能及。如果非要在她们三者之间比个高下的话,那还是得程梅,为什么这么说呢?程梅声势格局最大。雍容气派、华贵典雅、大气敞亮。
程梅的开品
程梅,又名程字梅。叶长50公分左右,宽度在1.5厘米左右,叶色深绿,第一片边叶短而头圆。蕙兰的花苞比较独特,为赤麻壳。花梗高大,每葶必出架,约7-9朵。外三瓣紧边,收根放角,短圆,瓣厚糯。平肩。半硬捧,苗养壮了也能五瓣分窠。龙吞舌。整体来看,花开大气、华贵、艳丽。
曾有著作赞美程梅:(以下诗词引用于《兰花旨》)
丘平文脉传千古,兰蕙同心好弟兄。
珍品与人同荦荦,大方无阈自铿铿。
闲分药草出香草,幸得医名并卉名。
华盖九重御四宇,君临天下五湖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此诗词中的第三句说的就是程梅的命名:清朝乾隆年间,江苏省常熟市的一位姓程的医师发现了这种兰花,因其开品是“赤惠梅”,遂命名为“程字梅”。
2、大一品
相信很多兰友对大一品应该也不陌生。大一品,在蕙兰的八大名品中,排名第一。花开典雅、雍容富贵。它与庆华梅、老极品都是蕙兰品级中的最高者。而要细分的话,大一品绝对是绿蕙荷形水仙之冠。它流传是最广的,至今依然受到很多兰友的追捧,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养兰人,几乎是养兰必养大一品。
< class="pgc-img">>大一品的开品
大一品的叶多带形,直立,叶脉亮。总状花序,花亭高大、出架,每亭着花5-11朵;花常为浅黄绿色,有淡淡香气;萼片与花瓣相似,侧裂片直立;绿蕙荷形水仙,外三瓣短圆、收根放角,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花期3-5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以下文段摘自《养兰实用全书》:
“荷花水仙之冠。清嘉庆初,为嘉善胡少敏植,富阳篓岀,就姑苏花会,咸以大一品呼之,遂名。时富商周怡庭以三千金易,不许,明年仍归周。叶阔而环,蕊形小三并,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花光淡绿,气宇轩昂。真黄山谷所谓有士大夫概者也。”留下两帧图片,其中一图题字为“大一品仙,清嘉庆初,嘉善胡少敏植。绿蕙荷花水仙之冠。民国辛酉三月淳白摄影。”
< class="pgc-img">>需要提示大家的是:欣赏好花要讲究方法,比如蕙兰“大一品”花开时,盆内要略干些,否则花会微微落肩。如果太湿的话,外三瓣容易发生反卷,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其观赏效果。人无完人,花亦是,一点小技巧送给大家。
各位在养兰的过程,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的询问于我。小花一直致力于传承国兰文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将国兰的植物文化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