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刻商业,作者 | 云梦泽,编辑 | 周烨
奶茶行业“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1月5日,茶颜悦色在微信公众号中宣布涨价消息,对旗下大部分奶茶产品普调1元,其中栀晓涨价2元。茶颜悦色在官微中表示,市场上原材料和其它成本逐年走高,之前积累下的红利,也扛不住一系列的叠加成本,故此涨价。
茶颜悦色店铺,图/茶颜悦色官方微博
不过近日,奶茶赛道第一梯队的喜茶却选择逆风操作,下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降价的品类涵盖了果茶、乳茶、纯茶等诸多单品,下调幅度约在3-7元不等。
现在打开小程序喜茶Go点单时,会看到喜茶已经上线了“要平价”“要简单”两个类目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个位数价格的产品。
相比于喜茶“大手笔”降价,茶颜悦色的“提价”普涨1元、部分单品2元,就显得格外小心翼翼,但在这一降一涨之间,也折射出了奶茶行业竞争态势的白热化。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式茶饮中的高端品牌(即单价高于20元)的市场份额只有14.7%。超过85%的市场份额,被单价20元以下的中低端品牌把持着。
喜茶店铺,图/喜茶官方微博
第一梯队的喜茶通过降价,扩充顾客群体,试图来争夺中低端市场,而在中端市场打拼的茶颜悦色,不仅要补救接二连三大规模闭店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得储备资金走出长沙,涨价是无奈之举。
事实上,由于原材料等成本持续上涨,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已经不可避免,茶颜悦色的涨价只是奶茶行业“涨价潮”的缩影。
2022年尚在开局,而奶茶行业的淘汰赛还在继续。
一边是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而另一边,头部玩家喜茶逆势降价冲击中端市场,加速了行业洗牌,奶茶行业的下半场战争只会更加惨烈。
01 茶颜悦色不得不涨价
一度被誉为“长沙之光”的茶颜悦色,时隔五年后涨价了。
1月5日,茶颜悦色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月7日开始,大部分奶茶产品上涨1至2元。
而作为茶颜悦色核心王牌产品的“幽兰拿铁”和“声声乌龙”,分别涨价1元,从原来的16元和15元,变成了17元和16元,而悠哉悠哉、浮生半日、筝筝纸鸢本次暂不涨价。
茶颜悦色涨价登上微博热搜,图/微博
茶颜悦色此番涨价,背后显露出急需资金的“憔悴”面容。
茶颜悦色在微信公众号中也提到,距离上一次整体调价已过去五年有余。之前一直未涨价,是依靠品牌红利和规模扩大带来采购红利的支撑。
关于涨价原因,茶颜悦色官方表示,市场上原材料和其他成本逐年走高,之前积累的红利扛不住一系列的叠加成本。
茶颜悦色在官方推文中详细地解释了涨价原因,也不难看出茶颜悦色“缺钱”的困境。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茶颜悦色已经动荡不安地经历了一波“闭店潮”,其中第一次临时闭店是年初的“就地过年”期间,第二次是7月底疫情反复期间。
而就在去年11月10日,茶颜悦色通过官方微博宣布了第三次闭店,长沙有约80家门店临时关闭,后续将视情况逐步复开,并强调一些密度过高的区域临时闭店将成为常态。
一年三次频繁大量关店,也导致茶颜悦色收入遭遇滑铁卢。单单第三次闭店潮中,茶颜悦色虽然480家门店正常营业,但临时关闭的87家门店大部分位于长沙,这相当于直接减少了近15%的收入来源。
除了收入来源遭受重创,茶颜悦色区域性红利也正在慢慢消退。
在“闭店潮”前,仅在长沙,茶颜悦色就有近500家门店,在长沙的网红步行街开店数甚至达到十几家,在同一个区域开设相同品牌店,势必会瓜分门店地理位置的流量,市场可扩展的份额有限,长此以往自然会丧失区域性红利。
疫情反复、扩张无序、区域红利消退,“闭店潮”带来的经济损失让茶颜悦色颓势尽显。频繁的“闭店潮”下,茶颜悦色必须有更多资金来支撑,因此产品涨价也无可厚非,它想要走出长沙,也需要更多收入。
茶颜悦色产品,图/茶颜悦色官方微博
事实上,固守一方的茶颜悦色一直在探索走出长沙,本土门店密集度难以支撑茶颜悦色进一步渗透,新增长曲线需要多地开花,向外部突围才能获得新的生机。
不过,想要走出长沙也并不容易,向一二线城市进发,茶颜悦色要面对盘踞已久的喜茶、奈雪的茶,就必须做好长线作战“烧钱”的打算。
而要向县城乡镇拓展下沉市场,又要与蜜雪冰城、一点点等腰部品牌短兵相接,在性价比上很难讨得小镇青年们的青睐。
去年四月,风风火火的茶颜悦色曾短暂登陆深圳,一时万人空巷,深圳文和友开张时在负一楼和三楼各有一家茶颜悦色“快闪店”,曾一度引发了5万人排队景观,而由此催生的黄牛代购高达200元一杯。
不过好景不长,仅入驻五个月,茶颜悦色便宣布退出深圳,茶颜悦色想要复刻“长沙模式”的成功,道阻且长。
“走出长沙”和“闭店潮”成了茶颜悦色的困境,而产品涨价作为一种直接增加收入的手段,有望能缓解两者带来的困境。
对于茶颜悦色而言,止不住的闭店潮、走不出的长沙,无不透传出“缺钱”的信号,但涨价也可能让消费者选择其他品牌,在竞争白热化的茶饮市场,这无疑是一招险棋。
02 喜茶降价,收割更多市场
在茶颜悦色涨价声浪里,喜茶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降价了。
1月10日,不少网友发现喜茶部分产品出现降价。具体来看,纯茶类产品降价后最便宜,比如纯绿妍茶从13元降到9元、纯嫩芽从16元降到11元、芝芝绿妍茶后从19元降为14元;乳茶品类降价幅度最大,比如纯牛乳茶从22元到15元,直降7元;水果茶中的纯莓莓也降了7元,现价25元,另外,多肉葡萄不带芝士版从29元降至25元,芝芝莓莓/芒芒则从32元降到29元;小料中,芝士也降了1元。
喜茶产品售价,图/喜茶Go点单小程序
不过与其它均价15元左右的中端价格奶茶品牌相比较,降价后的喜茶,依旧没有脱离高客单价价格区间范围。
喜茶此番逆势降价的行为,与茶颜悦色的无奈涨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喜茶在此时下调部分产品价格,是想要在激烈的茶饮市场竞争中,以高端品牌优势叠加“性价比”留住消费者,并扩充顾客群体,与一点点等日趋火爆的中低端品牌争夺下沉市场,这也是快速抢占市场占有率的武器。
这背后透露出的,是喜茶拓宽中端市场的试水,试图以价格来换取更大的消费市场,争夺更多原本对价格犹豫的用户。
对于降价带来的高端品质的疑问,喜茶官方提到,此轮降价得益于品牌势能、规模优势以及在供应链上的不断积累和在上游的深耕,喜茶有能力在产品配方、用料和品质都不改变的前提下对部分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
对喜茶来说,主动降价可不是真的为了给消费者发福利,向上可以和同为头部赛道的奈雪的茶一较高下,向下又可以与CoCo都可、一点点、茶百道等中端品牌进行竞争。
喜茶打起的这场“价格战”,无论往上还是往下都能争夺到一部分此前的“摇摆消费者”。
喜茶葡萄酪酪产品,图/喜茶官方微博
从主打招牌产品来看,乐乐茶的草莓桃子酪酪、车厘子酪酪、葡萄酪酪分别售价31元、35元、29元,奈雪的霸气芝士芒果、霸气芝士草莓、霸气玉油柑分别售价30元、32元、29元。而喜茶同类型的产品在降价后,多肉葡萄、多肉芒芒甘露、芝芝莓莓都没有超过30元。
客单价在30元左右的喜茶和奈雪的茶被标榜为现制茶饮的“第一梯队”。而喜茶此次降价后,虽然只有几元的差别,但却可能影响很多消费者的决策,这无疑是一种抢客的策略手段,可以收割更多的市场。
而喜茶降价后往下走的市场,受众更为广阔。
根据NCBD(餐宝典)发布的《2020 — 2021 中式新茶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单杯奶茶可接受的价格区间中,10-15元对应的消费者群体最广,占比为57%,其次是15-20元,占比为27%。
10-20元价格区间的产品聚集了最广泛的消费群体。此前喜茶曾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就是针对这一价格区间推出茶饮,但喜小茶的扩张进度并不快,在广东以外的市场里并无存在感。
因此一向以“高端”自居的喜茶亲自下场,通过此次降价,也有不少产品探入了这块领地。
这将进一步加重奶茶行业的“内卷”程度。
03 成本在涨,但竞争更激烈了
疫情之下,消费品行业“涨声一片”,牛奶饮料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先后上调产品价格,奶茶赛道也水深火热。
1月4日,作为奶茶产业上游的主要奶制品供应商,“奶油第一股”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鉴于各主要原辅料成本持续上涨,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5%-8%不等。
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宣布,对公司主要炼乳相关产品的出厂价格上调3%-10%不等。
而作为奶茶产品主要的原材料——白糖的价格也在持续飙升。
据公开数据显示,其价格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也在不断上涨。2021年年初,一级白糖均价为5630元/吨,年末一级白糖均价为5718元/吨,价格上涨1.56%,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达到5.82%。而同一时期关联的海运费用上涨,以及巴西接连遭受干旱及霜冻灾害导致甘蔗减产等多重因素,也使得全球的糖价出现了上涨的情况。
在现制茶饮的成本中,原料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占比40%左右。除此之外,包装耗材、机器金属零件价格也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原材料涨幅严重,而“限塑令”的推行更是增加了奶茶行业的运营成本,纸吸管、全降解塑料吸管,这使得门店的日常运营成本陡然增加。
奶茶行业正在经历供应链涨价潮,而在原材料普涨的大环境下,喜茶却破天荒地降价,这让赛道竞争更加内卷起来。
喜茶的主动降价,受影响最大的必然是中端品牌,而毛利更低的奶茶品牌将直接面临生死考验。
降价之后的喜茶,客单价不少已经低于了30元,“要平价”和“要简单”两大茶饮系列的价格区间,恰恰就是茶饮第二梯队们的天下,例如书亦烧仙草、茶百道、沪上阿姨、COCO等,大多数茶饮品牌们的产品都集中在这个价格区间之中。
奶茶行业梯队图,图/餐宝典
显然喜茶的降价直接加速了行业洗牌,中端茶饮市场的大部分品牌并没有充分的护城河来与之开展价格战。
在飙升的原材料、高昂的租金、水涨船高的人力成本等因素下,中端茶饮市场的众多品牌都深陷在毛利率和单店坪效的较量泥潭中。
喜茶的毛利率几乎是所有品牌中最高的,根据国信证券发布的高端茶饮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披露,喜茶的毛利大约在65-70%,喜茶单店坪效更是高达12万/年/平米。而在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中显示,同样的标准店坪效,蜜雪冰城仅有5-6.7万,茶百道、一点点等盘踞中低端市场的品牌也是无法较量。
喜茶通过降价抢用户抢市场,这也将进一步压缩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甚至有些中低端品牌会难以为继。茶饮下半场的行业洗牌或将加速,而用户数、门店数及最终营收的规模化都将是争夺市场的利器。
成本在涨,而奶茶行业的战火只会更加猛烈,没有实力获取更低原材料价格的茶饮品牌,或将走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活下来都是一个难题。
2022年,茶饮行业还将上演新一轮的“大逃杀”。
< class="pgc-img">>谢茶在2019年“押宝”高价的决策失误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当下的新茶饮市场已不再适合“高价”策略,低价品质兼具才能穿越周期。
作者:吕鑫燚
来源:北京商报 南都·湾财社 茶咖观察等
曾卖到近70元一杯、众多明星为之站台的“谢谢茶”,也败走新茶饮赛道了。
近日,美团APP显示,谢谢茶全国最后1家门店(深圳大浪店)已歇业关闭。至此,谢谢茶全国门店均关停,退出舞台。
早在2022年,谢谢茶就被爆出多家线下门店关停,转向智能奶茶站。2023年,谢谢茶已陆续关停位于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13家门店,其中,谢谢茶位于上海长寿路以及淮海路k11的2家门店仅营业不到3个月。
据「零售商业财经」观察,谢谢茶官方微信公众号最近一条消息停留在2022年12月22日;官方微博停留在2021年4月。
图源:谢谢茶官方公众号、微博
>截至发稿前,谢谢茶官方暂未对全部门店关停一事回应。据南都·湾财社援引加盟商表态,闭店原因为经营不善。
如今萧条的现象,很难将其和当年“自带光环”的谢谢茶联想到一起。
实际上,近年来拥有流量优势却走下坡路的新茶饮品牌不在少数。2022年,因周杰伦的mv走红麦吉machi machi奶茶关闭了多家门店;关晓彤代言的天然呆奶茶,2023年6月以来,因11次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此外,天然呆还被曝出大量关店;胡海泉作为联合创始人兼股东的本宫的茶被爆偷税漏税成为老赖。
在新茶饮赛道竞争日益内卷的当下,仅有流量优势已不再能支撑品牌发展。价格力、创新力兼具才能增加几分“赢面”,谢谢茶关停一事,或许能为后来者敲响警钟。
01 “三不缺”困在价格
2018年12月16日,谢谢茶第一家门店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业,自带流量的选址和其面向潮流顾客的定位颇为符合。
谢谢茶向市场讲了一个“品质”故事,据官方表示,谢谢茶团队在创立品牌前,曾踏遍深圳、东京、首尔、香港等地,最终在台湾找到了满足团队味蕾的奶茶,并几经辗转找到了全世界第一杯奶茶的传人,邀请其去北京参与谢谢茶的产品研发。团队称,谢谢茶在泡茶水质、茶叶配比、制茶工艺、碎冰、熬糖等方面都苛刻至极。
除了品质外,谢谢茶还特别会发挥“流量”优势。在开业一年内,陆续邀请了马东、薛兆丰、新裤子乐队、盘尼西林乐队、奇葩说辩手等流量级嘉宾到店品尝,也因此收获了一波流量。在公众号中,谢谢茶称其门店人流量多到“排成北京10号线高峰期”,并称品牌有“众多明星背书”。
图源:谢谢茶
>除了宣传外,马东还成为了谢谢茶的股东。企查查显示,谢谢茶所属的上海皮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旗下全资控股北京谢谢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廖兰心持有约43%的股权,马东持有约4%股权。
2021年4月,上海皮几科技有限公司曾获得源码资本和壹叁资本的股权融资,金额未披露。
既有品质、又不缺流量,还有投资机构背书,谢谢茶为何会落入闭店境况?
答案或许藏在价格中,从产品矩阵来看,谢谢茶主打奶茶和谢谢包,奶茶价格在12-28元,2019年,谢谢茶通过新品将价格拉高至近40元,随后又推出了限定款奶冻茶,定价68元,这款奶茶宣称“巴黎米其林三星甜点师特邀研发”,原料包括荔枝、覆盆子等。同年,谢谢包产品经过调试后上架,最高价达45元。
2019年谢谢茶频频拉高价格,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外部环境动荡,让谢谢茶又受困于价格。
谢谢茶曾提及,突如其来的动荡让门店难以维持营业,门店的客流量几乎为0,为此其在2020年3月推出外卖小程序,并在同年4月推出手冲奶茶产品,定价68元一盒(含6袋),让消费者在家也可以泡奶茶。
图源:网络
>但仅仅几个月后,谢谢茶或许是意识到“高价行不通”了,开始进一步降价。2020年8月,前述这款68元的高价奶茶推出电商版,价格降至23元,2022年,其又发文称,旗下龙井牛乳茶将有一周时间售价4.9元。
价格战确实让谢谢茶换来了销量,据加盟商表示,开业时因为推出了9.9元的促销活动,所以销量比较好,月销为2000杯左右。
但随着外部竞争加剧,仅凭借价格战也难以维持谢谢茶的长久经营。上述加盟商表示,店铺投入20万元左右,目前销量不太理想,“现在都不知道一天能不能卖出十几杯”。
由此可见,谢谢茶本身具备一定竞争优势,但由于过高的定价和当下“质价比”风潮不符,导致谢谢茶只能被迫加入价格战,陷入无序低质竞争中,最终落得当下的局面。
02 “智能奶茶站”也难以拯救
为了挽救颓势,谢谢茶曾以智能奶茶店的模式布局市场。彼时,谢谢茶在上海共设有15家智能奶茶站。
2022年《北京商报》消息称,谢谢茶智能奶茶站主要布局购物中心、写字楼以及餐饮门店等,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自助下单即可获得奶茶及制作的饮品。目前在产品方面并未取消之前已有的产品,还推出几款新品,产品售价在10-25元之间。据谢谢茶公众号消息,早在2021年,谢谢茶就已在上海试点智能奶茶机。
图源:网络
>谢谢茶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表示,该年预计在上海达到300个站点,下半年进入北京、深圳、广州等市场。2022年5月,谢谢茶官方发文称,该智能奶茶店全程智能机器制作,同年7月,谢谢茶创始人廖兰心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相比于传统奶茶店模式,这是一个以较低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去做茶饮的方式。
通过智能奶茶站,谢谢茶试图给消费者更新鲜的体验。但其虽能节省成本,却尚未形成规模,也缺乏消费者心智。
南都·湾财社报道中显示,多个第三方平台均无谢谢茶智能奶茶店的门店情况。根据此前谢谢茶发布的智能奶茶站站点情况,上海欧芮百货工作人员称,谢谢茶智能奶茶站早已撤柜,原因不清楚;上海新天地Foodie social工作人员回应称,应该是没有谢谢茶了;上海(瑞虹天地)工作人员称,商场内的谢谢茶智能奶茶站已经撤走半年以上了,“可能是因为品牌升级”。
图源:网络
>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分析师林岳认为,谢谢茶的智能奶茶机是明智的,“因为现制奶茶已经很难再做出差异化,自助奶茶机在投入产出比上会让运营成本低很多,年轻人可能也会因为尝鲜而买单,另一个问题是现在奶茶市场的价格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如果智能奶茶没有足够的科技感、新鲜感,要立足也是很难的”。林岳也表示,智能奶茶站前期的研发和投资也是烧钱的。
无论是陷入价格战旋涡,还是想凭借机器突围失败,其都预示着谢谢茶曾试图拯救品牌,但难以在红海中厮杀出来。
以后视镜的视角来看,谢谢茶在2019年“押宝”高价的决策失误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当下的新茶饮市场,已不再适合“高价”策略,低价品质兼具才能穿越周期。
以中国风为卖点的茶颜悦色甜品饮料店,每款产品均价在15元,在传统快饮市场成功突围,迅速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快速占领当地市场。
< class="pgc-img">>加盟费方面,首先茶颜悦色的品牌加盟费,也就是商标使用费一般是18800。第二,加盟茶颜悦色需要上交10000的合作保证金,在合同满三年以后将会退还这笔费用。第三,店面的装修费用茶颜悦奶茶是外卖奶茶,一般店面的面积有15平米就可以了,费用约30,000左右。第四、设备费用大概是50000左右。第五、前期的原料费用约10,000。总计约120000左右。
加盟茶颜悦色奶茶店需要哪些条件
1.需要加盟创业者年满18周岁。
2.加盟创业者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
3.要求加盟创业者必须热爱及信任茶颜悦色品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做出损害茶颜悦色品牌形象的事情。
4.要求加盟店选址不能过于偏僻,比较好能在商场内,具体情况请加盟创业者与茶颜悦色品牌方协商。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如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独具魅力。她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一片时尚新潮的休闲天地,更凭借对国风的热爱,打造出更符合国人需求的茶饮。茶颜悦色,一直以来,致力于为人们献上新鲜、健康的茶饮,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赞誉。如今,在长沙的许多地方,我们都能轻松品尝到这款美味的饮品,宛如一场味觉的盛宴。
茶颜悦色的总部为了节省加盟商的不必要支出,以及避免出现品质不一的问题,特别为加盟店都提供统一的物流支持,以此保证加盟店的产品原料都是一样的,同时也能降低加盟商的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