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随着天气的回温
各种夜宵美食
也开始回归
图片来源网络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
冰爽的啤酒
再配上烤串、小龙虾、酱爆螺
可谓是绝佳的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
有些美味背后
可能隐藏着非常大的健康隐患
这位“主角”
就是织纹螺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
网上有消息称
福建莆田曾有一名2岁男童
因吃织纹螺后中毒
或成植物人
网络新闻截图
其实因吃织纹螺导致中毒的事件
还有很多
网络新闻截图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恐慌,这种螺到底长什么样子?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
织纹螺长什么样?
织纹螺是一种常见的沿海螺种,也被称为白螺、麦螺、海丝螺、割香螺。
图片来源网络
织纹螺的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
图片来源网络
每年的4-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
对于织纹螺中毒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解毒药物。早在2012年,国家原卫生部2012年公告(2012年第13号)中就明令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织纹螺含什么有毒物质?
织纹螺之所以禁止食用,是因为其体内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因是从河豚鱼体内分离出来而得名,其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织纹螺等海洋生物体当中。
图片来源网络
织纹螺本身并不会产生河豚毒素,但是海洋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当织纹螺大量吞噬这些海洋细菌之后,就会在体内形成毒性较大的“河豚毒素”。
这些毒素对于织纹螺本身可能不会造成危害(抵抗性较高),但当人吃了体内堆积较多毒素的织纹螺时,危害就“不容小觑”了。
织纹螺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河豚毒素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的毒性最强,比氰化钠要强1000倍,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河豚毒素属于非蛋白性质毒素,性质非常稳定,煎炒炖煮焖等一般加热方式并不会破坏它的结构。
相反地,一般情况下河豚毒素在生物体内部与蛋白质结合,经过高温烹调煮熟后,蛋白质被破坏,毒素反而会游离出来。
所以,靠家庭加热烹调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如果误食织纹螺会有哪些症状?
如果误食织纹螺后发生中毒,早期的表征是舌头、口唇以及指尖发麻、眼睑下垂,接下来很快会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更严重者会出现言语不清、瘫痪、声嘶、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窒息甚至死亡(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
所以吃了螺类之后,一旦发生中毒现象,请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这样大的毒性
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本文专家:王思露,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近,一场家庭聚餐引起的悲剧着实让人痛心。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家庭亲属共12人在家中聚餐,结果9人进了医院,7人经救治无效死亡,2人仍在抢救中。
然而更不幸的是,据10月12日央视新闻报道,送医救治的9人中,62岁的李女士还是没有被抢救过来,于10月11日晚去世。截止目前,这起中毒事故已导致8人死亡。
据了解,在聚餐期间,家中9位长辈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一种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粗面条样的主食。而另外3位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
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10月12日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信息,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有多可怕?
高温高压烹调不能去除,尚无解药
冰箱不是保险箱,不代表不会有细菌繁殖壮大,存放越久也越危险。本次事件中,存放在冰箱冷冻里一年的食物,因为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夺去了8条生命。
米酵菌酸,正是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这种毒素有多厉害?
黑龙江卫健委在10月10日发布的《酵米面食物中毒预防提醒》中提到,米酵菌酸对酸、氧化剂和日光不稳定,但其耐热性强,经煮沸和高压不被破坏,因此不论制成何种食品、采用何种日常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也就意味着,平时普通加热烹调,对它没有什么用。而食用它导致的中毒,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
因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酵米面而发生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由于该类食物中毒发病急、多种脏器受损、病情复杂、进展快、病死率高,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应进行急救和对症治疗。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10月11日在其微信公号上刊文介绍,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细菌产生的毒素,常见于变质银耳、木耳,云贵地区的吊浆粑,东北地区的酵米面、臭米面、酸汤子等。近几年东南省份出现好几次自制米粉米线中毒等。
8条人命换来的沉甸甸的教训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曹海霞2020年7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曾强调过,冰箱虽然是低温环境,但即使在冷冻、冷藏条件下,部分细菌仍可繁殖,如李斯特菌在0℃仍可生长,冷藏的食物也引发肠道感染。
而且隔夜食物即使经过加热处理,部分细菌还是不能被消灭,部分食物即使重新煮过以后,里面细菌死了,但细菌分泌的毒素和食物分解时产生的有毒物质并未消失。
蔬菜、水果、肉类...不同食物保存时间不同!
蔬菜、水果、肉类...不同食物在冰箱里建议的保存时间不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住院医师廖侠、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副教授、营养师于展虹以及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姜洪波此前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给出了以下建议:
1. 新鲜蔬菜:大部分可放冷藏,不超3天
大部分蔬菜都可放进冰箱冷藏室,尤其是绿叶蔬菜。买来后可用保鲜袋分装好,储存时间最好不超3天。
黄瓜、青椒、苦瓜等蔬菜适宜的存放温度一般为8~10℃,不适合放在冰箱里储存,可以放在屋里阴凉通风的地方。
2. 新鲜水果:大部分可冷藏,热带水果阴凉存放
大部分水果也需要冷藏保存。香蕉、芒果等各种热带水果,不宜冷藏,容易发生冻伤,提前变质,平时放在阴凉处即可。
3. 主食:冷藏1-2天,长时间建议冷冻
做熟的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在冷藏室一般可储存1~2天,如果超过2天用量,建议分装后冷冻并尽快食用。
4. 鱼类和肉类:3天内可冷藏,冷冻也不宜超半年
通常买回来3天内就要食用完毕的生鱼和生肉,可以放在冷藏室储存。超过3天,建议分装成1次吃完的量后冷冻保存。
另外,一般冷冻肉的保质时间在半年到一年。如果冷冻不当,这个时间可能会更短。
冰箱中肉的存放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建议肉类、鱼类应该放在中下层,如果有专门的可调温保鲜盒,应当把肉类放在保鲜盒中。因为一般冰箱门温度最高,靠近后壁处最冷;上层较暖,下层更冷。
5. 剩下的饭菜:直接分装好放冰箱,不用等凉
如果饭菜吃不了,做熟的饭菜盛出装好后就可放冰箱冷藏保存,不需要等到完全放凉。
而对于凉拌菜,因为无法加热,建议放在冰箱里也别超4小时,最好是现做现吃。
6. 生熟分区:能够避免交叉污染和互相串味
冰箱内分层分区放,这样能避免交叉污染和互相串味。一般来说,生熟要分开,熟食物和直接入口的食物要放在上面两层,生的食物要放在下面两层,比如冷藏室:
①上两层:放酸奶、牛奶、熟食和剩菜等;酸奶建议放在冷藏室最上层靠近门口的位置,方便拿取,又能用低温尽量保持益生菌的活性。
②下两层:放蔬菜、水果、生豆腐等。
7. 此外,这些食物不用放进冰箱!
有些食品在冰箱中反而会缩短保质期,也有些食品不需要放在冰箱里,也能长期保存。
具体来说,饼干、糖果、蜂蜜、咸菜、黄酱、果脯、粉状食品、干制食品等,通常微生物在这些食物中无法繁殖,无须或不适合放入冰箱。
蜂蜜和巧克力放入冰箱易结晶影响口感;茶叶、奶粉、咖啡之类的干制品放入冰箱,如果密封不严,反而会使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气进入食品当中,既影响风味,又易生霉。
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放冰箱容易受冷害,提前变质。
警惕!这些食物有毒,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来源:健康时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工人日报
<>乐 | 书上
触乐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这是下厨房App曾经的Slogon,它让烹饪美食这件家常的事情富有了诗意。
最近我看了由Netflix制作的一部纪录片《主厨的餐桌》(Chef’s Table)。故事中的大厨们经营着顶级的米其林餐厅,它们对于美食有着近乎完美的苛求。蓝色山庄的大厨因为美食结识了自己的爱人,也因为追求最新鲜的食材,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生态农庄。
白酒淡菜锅
马西莫大厨则用天马行空地方式去改良传统的意大利美食,很长时间以来被意大利当地人视为异类,而如今他经营的餐厅在米其林餐厅中排名第三。他还用自己的精湛的创意,把摩德纳地震中被损毁的36万个帕尔马奶酪轮,变成热销的佳肴。
纪录片讲述了大厨们对美食的爱还有热情,让我也联想到游戏创作者们,他们对美食又何尝不是保有同样的热情和爱呢?希望读者们在本周推荐的10款美食主题游戏中,享受到快乐和美食带来的感动。
■ 《料理妈妈:一起做饭吧!》:没人生来就是好厨师
早年在任天堂NDS上推出的《料理妈妈》系列,如今成了推荐美食主题游戏绕不开的作品。近两年,这个IP也顺应市场被开发者改编为两款手游,其中《料理妈妈:一起做饭吧!》(COOKING MAMA Let’s Cook!)是今年最新的作品。
制作汉堡肉排其中最主要的步骤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款游戏有一点低龄,但是我感觉倒不尽然,毕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好厨师。游戏里热情的料理妈妈,会一步步引导你搅肉泥、和肉丸、煎肉饼。你也只需要现学现卖,单纯地沉浸在烹饪的快乐中。游戏对食材和厨房工序的模拟非常真实,肉饼煎太久真得是会烧糊的。
■ 《吃货大食堂》:管不住手的吃货们
想到这个选题后,我随口问了问身边的朋友。许多人第一个想起的游戏就是《吃货大食堂》(Cafeteria Nipponica),看起来开罗系列游戏真是遗毒不浅。虽然开罗游戏玩起来大同小异,但上手后还是不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绪,一不注意就会玩上好几个小时。
食客络绎不绝
一些开发者认为,开罗游戏系列用的都是同一套数值体系,但套了不同的模型。《吃货大食堂》也不例外,游戏很简单,不过是雇佣培养员工、寻觅更多食材、升级餐厅装饰,晚上厨师研发新的菜谱。就是这么简单的玩法,说不上来就是好玩。当看着数字不断往上蹭,我就会莫名地上瘾。赚钱的乐趣自然是一方面,不断搜集更多的菜谱,开发更多的佳肴又是另一种乐趣。
■ 《食戟之灵:最飨食谱》:爆衣美食相对论
由万代南梦宫出品的《食戟之灵:最飨食谱》是我觉得最特别的美食游戏,人称H版的小当家。游戏改编自《食戟之灵》的动画,它讲诉了一心想磨练自己的厨艺中学生幸平创真,想要跟父亲一样成为一代知名的料理人。为了子承父业,他进入了远月学园就读,遇到了由“神之舌”之称的少女薙切绘里奈。然而创真很得意的料理却遭到了女主的嫌弃,于是乎……
我们不比数值,而是看谁的厨艺精湛
游戏里主角要通过料理来进行决斗,也就是远月学园的传统料理对决——食戟。游戏里制作菜肴的过程并不繁琐,但十分考验玩家手眼并用的能力。玩家要对游戏里出现的指令作快速反应,然后根据得分来决定制作料理的品质。对了,被打败的对手除了会展示夸张的表情外,还会有日式游戏里的标准动作——爆衣。
这里不靠蛮力和魔法,让我们用美食来征服女生们吧。
■ 《无尽的卷饼》(Mucho Taco):浓郁的墨西哥风情
《无尽的卷饼》(Mucho Taco)是一款比较特别的放置类游戏,也是我近段时间感觉最有趣美食主题游戏。
游戏里并没有设计新手引导,开始就是一张硕大的饼摊在我的面前,点了几下没有什么反应,我还以为是游戏死机了。直到我的手指不自觉地滑动了一下,卷饼的一角卷起,我才发现游戏的奥妙和真实的卷饼一样,都在于把美味包裹起来。你每滑动一次,就能卷出一个卷饼。除了受动作卷饼,你还可以购买餐车、小卖部等建筑,逐渐打造庞大的卷饼帝国。
坚持足够的时间还有节日模式;卷出的卷饼还能砸彩陶
游戏有着浓郁的墨西哥风情,当你快速滑动卷饼的时候,就会出现奇怪的墨西哥符号。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单次滑动的收益会蹭蹭往上涨,视觉效果也会随之变得华丽。偶尔会有没头脑的食客冒出头来说,“让我缓一缓,我都吃不完了”、“这美味让我感动到哭”。再坚持下去,游戏里还会出线墨西哥特有的皮纳塔(一种纸糊的容器,里面会装满玩具与糖果,一般墨西哥人在节日或者生日宴会上会悬挂起来,让朋友用棍棒打击,打破以后礼物就会掉出来),墨西哥人过圣诞节使用的彩罐,这些都会给你巨量的回报。
■ 《微观世界大冒险》:永远和你在一起的食客
既然前面讲了这么多吃的,一些同学可能已经看了个半饱,我们现在去身体内部看看微生物是怎么进食的。
《微观世界大冒险》(Microtrip)的玩法很简单,玩家通过重力感应来控制细胞的掉落方向,让细胞不断地通过纤细的血管。小细菌要吃掉用来补充能量的白细胞,同时躲开致命的黑色病毒,以及身体里的其他障碍物。后期游戏的难度不仅越来越高,开发者还不会迁就你——小细菌掉落的速度不会因此减慢,游戏也不会给你多少缓口气的机会,注意快速反应、小心避让。
之所以加入这个游戏,是想说明跟你一起享受美食的还有肠胃里的有益微生物们,它们帮你更好地吸收食物里的营养。
■ 《美味贪吃蛇》:你的吃相是最美的模样
《美味贪吃蛇》(Flavor Snake)是一款国人开发的独立游戏,人气不算高,但上手的感觉还很挺不错。
顾名思义,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美食版的贪吃蛇游戏。玩家要扮演厨师刀客,通过单手滑动,改变刀客的移动方向,收集场景中的食材。场景里你可能会遇上鸡腿怪、洋葱怪之类的怪物,需要用到走位和特技来攻击,清理掉这些杂碎。
原版《贪吃蛇》里的蛇越吃尾部越长,《美味贪吃蛇》里则变成英雄的跟班越来越多,它们组成的蛇形阵会去自动攻击临近的敌人,被打爆的敌人还会爆出猪排、奶酪之类的美食。注意,当敌人过于强大的时候,要注意绕着圈子削敌人的血,如果赌气一头扎进死相会很惨。
■ 《豆腐2》:一块会忍术的豆腐
刚刚裁员的亚马逊游戏部门,在今年推出了不少不错的付费单机手游。得亏了亚马逊Fire Phone的销量惨淡,这些原本在亚马逊平台独占的手游都被搬到了App Store。《豆腐2》(To-Fu 2)就是其中一款比较有特色的手游,里面充满了浓郁的东方色彩。原本弱不禁风的豆腐,在游戏中变身了拥有各种绝学的忍者。
游戏的核心玩法比较特别,玩家拖拽的豆腐本体会进行拉伸,释放后会根据预判的轨迹进行弹跳。你要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合理的走位清理场景中的敌人和道具。注意,游戏里的豆腐还是很脆的,它只能自由地粘在除陷阱以外的物品表面上……
■ 《布丁怪兽》:看着就想咬一口
《割绳子》的开发商ZeptoLabs想必读者们都很熟悉,它们还做过一款萌萌的游戏《布丁怪兽》(Pudding Monsters)。游戏的主角是看起来很可口的布丁,玩法是比较特别的解谜游戏。
虽然果冻看起来蠢萌蠢萌的,但游戏难度一点儿也不小
玩家拖动布丁,这块布丁就会向你指示的方向滑动,两块布丁相遇便会融合在一起。注意,这些布丁都很油,没有遇到障碍物还会掉出桌面。除了最常见的红色布丁,还有一些更特别的布丁品种,比如绿色布丁经过的轨迹会留下黏液;紫色的同步布丁,会同时进行动作;分离布丁的眼睛和身体是分开的。
当场上所有的布丁全部粘在一起后,则代表闯关成功。合体成功的布丁如果恰好落在场景上的星星处,还会有额外的星级奖励。
■ 《方块历险记》:贪吃仓鼠的厨房求生记
《方块历险记》游戏的故事背景比较蠢萌,它讲述了一只仓鼠因为想偷吃“柠檬酱”,却不幸被老猫发现。慌乱之下,仓鼠撞翻了架子上的盛着柠檬酱的玻璃瓶,被倒扣在瓶子中,变成了方块,继而滚入了下水道中。方块要绕过各种机关,逃出下水道。
这只被反扣在瓶子里的仓鼠要逃出下水道
玩家通过重力感应来控制仓鼠跳跃的方向,让仓鼠尽可能多地吃到金币,利用双击跳到更高的平台。《方块历险记》给人感觉巧妙结合了《涂鸦跳跃》和《天天过马路》的特点。开发团队还设置了许多厨具食材作为机关,当贪吃的仓鼠跳到香肠上的时候,会有叉子马上从天而降,注意快速躲闪。水龙头会喷射水滴炮弹,时而还有水柱、冰块冲出,娴熟地预判机关成了玩家取分的关键。
如果以后有幸采访到这只仓鼠,我想问它在厨房里“哐当哐当”偷吃食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愚蠢的腊肠犬》:为美食能屈能伸
贪吃狗和腊肠,两个命中的宿敌在《愚蠢的腊肠犬》(Silly Sausage)中和谐并存着。更确切的说法,应该说这是一只腊肠犬。
说好的好狗不挡道呢?
在游戏中,你需要操作一只骨骼惊奇的腊肠狗,通过一笔画的方式吃掉钻石、躲避陷阱、钻进安全的狗窝。这只腊肠狗也像《海贼王》里的路飞一样,有着橡胶一般的弹性,肆意地蠕动身躯,扑向远方的美食。欢快的节奏,外加腊肠狗在屏幕上滑稽地移动,让人有时会忍俊不禁。
美味有酸甜苦辣咸,食材来自山川湖海天。美食尚有千奇百怪的组合,但遗憾的是美食主题的游戏大多为模拟经营类,虽然越做越精致,但玩多了还是会有些腻歪。所以以上专题尽可能找了许多不那么“模拟经营”的游戏与读者分享。我也期待未来有更多脑洞大开的游戏创作者,给我们这些吃货们奉上更有想法的游戏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