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娇和李建峰是于2013年的桂林阳朔旅行时邂逅的。
夫妻俩对于吃特别有研究。看到北京的小吃店已经被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承包,而至今没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后,小两口决定从米粉下手。2014年,两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为了找到想要的那个味道,两个人跑去批发市场买回来30多种调料,没日没夜地调配了34天,终于调出了像样得味道。辣酱对于炒米粉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味调料。
2014年底,俩人租下了仅16平的小店。从第一碗“米粉Alpha版”发布,到后来的“米粉Beta1.0版”,以及“米粉3.0版”、“椒麻鸡2.0版”等等,虽然两人的米粉已经获得了众多食客的肯定,但是两人还是每天对自己的成品反复品尝,不断升级。
在他们眼中产品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两个人干活,每天销量太多的话就超出了能力范围。其实,两人都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原来不进厨房的斯文大男孩变成了掌勺大厨,娇滴的90后女孩变成了美厨娘。厨房里面的工作,男孩从来不用女孩操心。
夫妻平时话不多,两人更显得稳重和成熟。两人每天的工作被排得满满的:收床、买芹菜、熬骨汤、买泡菜、摆桌椅、分装粉、盛酸奶。中午要赶在客人来前吃饭,这一忙就要到晚上9点才能关店。关店后泡粉要用1个半小时、炒酱3个小时、定凉皮、倒垃圾,不出意外的话,凌晨3点才能睡觉。
两张半的桌子,每个月平均可以拿到10万元。创业之初,男孩向父母借来的创业初始资金,现在两个月就全部收回了。目前已经有投资人愿意为他们进行投资,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快速扩张,但是投资人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二是投资人入股,当家的还是他们两人。
夫妻俩通过努力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最终实现了财富。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丝留言说,我是一个餐饮店老板,作为一位中小微企业主,我在创业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惑。
我想请教您,有没有一些策略或经验可以让我更好地运营我的生意,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实现商业成功?期待您的回答!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张天一是北大法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毕业后他想创业。
作为一个湖南人,他的创业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在北京的人知道湖南米粉。
所以,他跟同学凑了10万块钱,在北京的京广桥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开了一家37平米的米粉店。
他还花3000块钱,买了人生第一辆电动车。那是一辆前面可以加钢板,同时能拉200斤货的“载重王”。
创业的第一年,张天一每天早上很早就要骑着这个“载重王”,去北京一个叫十里河菜市场的地方,批发200斤牛肉。
然后再把牛肉拖回店里。接下来的一天,他开始炖牛肉,煮米粉。
工作一天结果后,还要打扫卫生,把桌子擦干净才能下班。每次从商场出来的时候,已是月朗星稀。
张天一说他刚创业的300天,基本没见过太阳。
前有北大生卖猪肉,后有北大生卖米粉。
董明珠在某一档节目中痛惜说,北大生卖米粉,这是一种人才浪费,更是一种资源浪费。让他赶紧关店。
这在当时,一度成了网络热点。
(在某节目现场,董明珠痛惜张天一做米粉是人才浪费,国家资源浪费。)
包括张天一的父亲知道后,也气急败坏的给他打电话。
另外,还有很多人质疑他,既然想做一个米粉店的老板,为什么还要接受北大这样的高等教育等等。
但是张天一不这样想。
他认为,作为90后,表面看似在经营一碗米粉,实际上是在经营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小生意,只有小想法,小米粉也可以做成大产业。
一碗家乡的米粉,如果加上自己的智慧,也一定能够做出名堂。
他希望用知识分子的良心,来还原家乡的味道。
最后,张天一的霸蛮米粉开了200多家店,4年赚了5个亿。
张天一是如何做到的?秦刚分享几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用核心用户思维,在网上找第一批种子用户。
第一步:跟他的同学先后注册了50多个社交账号,账号头像全部都是帅哥美女。
第二步:在当时最大的社交平台上,搜索出在北京的湖南人。
第三步:再从这些湖南人里面,筛选出粉丝超过1000的大V。
第四步:给大V们点赞、评论加互动,用早就设计好的话术,挨个私信这些大V,并且加他们微信。
第五步:加了微信后,邀请他们来店里免费吃老家的米粉。
第六步:既然都免费吃了,那就在社交平台上晒晒照片,写写评论,提提建议和意见。
张天一用这套搞定大V的方法,前后接待了2000多个顾客,这些顾客把前面3个月的食材全部吃光了。
二、讲个人商业故事,跟用户建立信任。
作为北大高材生,张天一的文笔不错。
洋洋洒洒写了篇名为《北大法律硕士毕业生,为什么辞职卖米粉》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自己卖米粉的心路历程。
“北大硕士”“卖米粉”这样的字眼,很快博得了大众眼球,成为了社会热点。
不仅大V们帮他转发,大的主流媒体也在报道此事。
一时间,张天一火爆全网,各种采访接踵而至。
上报纸、上电视、上综艺,热度比明星还高。
所以,他通过写自己的创业故事,解决信任难的问题。
(张天一参加《创业中国人》电视节目。)
三、建立私域用户群,分层经营。
大量用户涌入,不知道如何管理怎么办?
张天一的方法是建立私域用户群,分层经营。
刚开始,他是把2000多个认同他们米粉的用户聚集起来,跟他们聊天,互动。
到2017年的时候,他的社群已经做到了100万人。
但是这100万人,有大妈,也有小孩子,人群不是特别精准,诉求各不相同,没办法运营。
怎么办?张天一知道少就是多。
他用减法思维,他砍掉了70万用户,只保留了30万精准用户。
如何深度运营这30万精准用户?
他设计了一个“333”模式。也就是:
1、最内层的3000人,张天一亲自跟他们打交道,比如主流媒体。
2、中间有一个将近10人的用户体验部,每人对接3000人,那就是3万。
3、最外层的近30万人,靠他们最内层的忠实用户来运营。
这样的动作,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就是,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会参与到品牌的所有研发、生产及营销等各个环节中。
当用户有了参与感之后, 就会自动做口碑式传播,吸引更多精准用户。
四、做内容营销,植入品牌理念。
他们设计了很多大型活动,目的是让每一位用户都参与进来。
每一个体验师就是一个IP,都有自己的属性,每天不干别的,就是跟用户聊天。
一个体验师对接3000人,相当于五六个社群。
他们会给用户打标签,分成各种兴趣小组,比如篮球组、爬山组、摄影组。
把最铁杆的用户找出来,让他们去组织活动。
张天一的霸蛮米粉店刚提供一些活动手册、内容支持以及冠名支持等等,不断在用户心智中,植入霸蛮米粉的理念。
在不断的产品打磨以及精细化运营下,张天一4年时间,一共卖出1000万份牛肉粉。
2021年内连获两轮融资,其中2021年6月的C轮融资更是在亿元级别。
疫情放开后,公司的营业额已经恢复到2019年150%的水平。
并且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案例,入选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
结语:
总结起来,作为中小微企业的老板,您可以借鉴张天一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您自己的生意中。
首先,运用核心用户思维来找到种子用户,通过社交平台建立联系并吸引大V们来体验您的产品或服务。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将帮助您不断优化和改进。
其次,借助个人商业故事来建立与用户的信任和连接。
与张天一类似,您可以分享您的创业历程、激情和理念,从而引起用户的共鸣,并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扩大影响力。
接下来,建立私域用户群,进行精细化的分层经营。
通过筛选和管理,保留那些与您品牌理念契合度高且有潜力的用户,并与他们互动,让他们成为您品牌的忠实代言人和推广者。
最后,注重内容营销,植入品牌理念。
设计各类活动和体验,让用户参与其中,在整个品牌研发、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样的参与感将促使用户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精准用户。
希望这些经验和方法能够为您的中小微企业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成功。
相信通过逆自己的人性,顺客户的人性,您将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实现商业成功,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祝您创业路上一帆风顺!
今社会消费降级,作为民生刚需的餐饮业虽发展得红红火火。但也是消费单价低的小餐饮,而高客单价的大餐饮消费频次在下降,作为老板该如何让自己餐饮创业“赢”在起点,这3大趋势要好好了解。
01.门店店型
现在做餐饮一定要精准的定位和轻资产的运营,小而美、小而精的店型一定是主流。如果不知道怎么定位,有一个顺口溜要记住:菜市场边要早起,写字楼下毛利高,小区门口卖实惠,学校附近出餐快,医院门口菜清淡。
< class="pgc-img">>选址是一个店铺开店的前奏,选对让你创业事半功倍。像居民区、学校、写字楼都是咱们餐饮创业的黄金地段,在找寻店铺过程中尽量从这些地段中寻找,最好具备2点以上的地理优势,再简单装修一下,把门头设计得美观醒目、菜品定位明确,这样有特色的小餐饮店还怕生意不好做吗?
02.出餐标准化
何谓标准化,这里指的不只是产品的标准化,还有店铺内部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出餐效率。
< class="pgc-img">>如何赚钱?小餐饮生意,高客单价、涨价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从各个维度去抓取利润。比如从精细化管理中要利润,通过标准化,把人效、平效和毛利做到极致。
03.门店营销
< class="pgc-img">>流量在哪里,钱就在哪里,现如今不懂营销真的会损失很多顾客!如果觉得学个技术、加盟开了个店、或者现在生意还不错,就不去学习,不去营销,那就大错特错了。餐饮老板一定要学会在现今的主流媒体上面做引流、如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如果顾客经常刷到你的视频,经常刷到你的店,当他来到你店里的时候,不需要过多介绍,他就能知道你家的招牌是什么,这才是你以后战胜同行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