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宽厚里已成为济南的新地标,它也和芙蓉街成为了泉城路两侧最耀眼的“双子星”。
从2018年五一小长假到现在,宽厚里的客流量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胜地和城市地标。宽厚里到底是怎么火的?为什么被称为餐饮创业者的天堂?这种火爆会持续下去吗?7月13日至15日,生活日报记者蹲点宽厚里,探究宽厚里崛起背后的故事。
那种寒风刺骨的感觉,一辈子忘不了
2015年9月28日,宽厚里商业街正式开街。青灰色的街巷、淡墨色的屋瓦,这条复古商业街曾被寄予厚望。而“济南新名片”开业之初一直不温不火,虽然比不远处的芙蓉街更有文化范儿,但客流量始终上不来。
“我家的店2015年10月底开业,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街上都没大有人。”38岁的李峰从章丘来济南创业,和朋友在这里开了一家饭馆,起名聚義堂,颇具江湖侠气,主营的菜品也是大份的炒鸡和炒鱼。
不景气加上经营分歧,开业仅半年,朋友就撤资了。李峰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他要争一口气。那年下大雪,他早上5点多穿着军大衣,骑着三轮车去海鲜市场进货,那种寒风刺骨的感觉,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突然爆火,菜都不够卖的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五一前,宽厚里在抖音上火了。随之而来的五一小长假,李峰见识到了暴涨的客流,“菜都不够卖的”。如今,他的饭店从室内100平米扩张到室内室外600多平米,一年的纯利润达到100多万元。
“现在我们宽厚里一家店的销量,比芙蓉街两家店加起来还多。”“国足臭豆腐”创始人王玉蒙说,他在芙蓉街有两家店,宽厚里有一家店,宽厚里一天的销量在7000份到9000份之间,节假日一大早就得排起双排队。
奶奶在长清炸了一辈子玉米卷
在关于济南的旅游攻略里,宽厚里的美食必然榜上有名。榜单上“奶奶的美食”一直备受追捧,很多外地游客特意来“打卡”。
老板杨廷廷今年32岁,长清万德人,在北京学的财经贸易,毕业后一直从事酒店管理的工作。因为结婚生孩子,她2016年回到了济南。“舍不得孩子,又因为从小对餐饮的兴趣,我准备做一家店,让更多的人能品尝我们家的纯手工玉米卷。”这门手艺传自于她的奶奶任秀兰,老人现在已经92岁高龄。
为了生活,任秀兰在万德炸了一辈子玉米卷,走街串巷叫卖,一分钱一片,她特制的酱料80%是豆子面。后来,任秀兰又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媳。杨廷廷的母亲在万德开了家小快餐店,除了玉米卷也卖别的。
刚开始萌生这个想法时,没有一个人支持杨廷廷。这是个辛苦活儿,利润也不高。但执拗的杨廷廷还是硬着头皮准备做起来。
胳膊上的伤疤有20多处
2018年3月15日,她的店在宽厚里开业,取名“奶奶的美食”,因为这是奶奶留给她的特色小吃。“刚开业的时候人不多,最惨的一天就卖了60多块钱,房租都挣不出来。”但是接下来的五一,她和宽厚里的所有商家一样,脑海里都涌现出两个字:“火了!”
因为当时只有她母亲帮忙备料,有时还有很多人在排队,就已经卖光了。很长的队,一下子散了,有人抱怨排队半个小时了,还有人质疑这是饥饿营销。
杨廷廷穿着职业装,清秀干练,但胳膊上大一点的伤疤就有20多处。“我其实之前没有下过厨,刚开店时,自己点餐、炸、出餐,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这些疤痕都是被油烫的,经常这个水泡刚结痂,又有新的水泡来了。她的手一直在拿炸筐,手指头一度都伸不直了。
一年纯利润超200万
像很多刚创业的人一样,杨廷廷跟打了鸡血一样,对这些毫不在意。
她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11点多下班,父亲拉着她回家。“他去放车,我自己抱着一个箱子坐电梯,结果刚放下,我靠着箱子就睡着了。”父亲放车回来,发现她还在一楼,电梯也没摁。
如今,她的店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排队,日营业额破万元,节假日更是能达到三四万元,一年的纯利润超200万。
而这仅仅是开始。不到一年半,她已经有了两个加工厂,三家直营店,五六十家加盟店,还有一个运营团队。
喧闹背后也有无奈和遗憾
对于创业者来说,餐饮是门槛最低的。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宽厚里也被人称为餐饮创业者的天堂。放眼望去,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
但故事里并不都是欢声笑语,喧闹的背后,也有很多人在这里留下的是无奈和遗憾。
“我原来在4S店工作,宽厚里还没有开街前,我就在这里开起了这家韩式炸鸡店,我印象里这是宽厚里开的第一家店。”1984年出生的吴建忠说,他的店当年7月20日就开业了,当时宽厚里没有开街,施工都还没有完全结束,晚上更没有路灯。
他的店一开始在芙蓉巷,只是个“档口”,只能外带,一天有三四千元营业额。从4S店展厅经理转型的他,一直想做个有档次的店。当时宽厚里的租金便宜,也正好芙蓉巷的店租约到期,他就搬了过来。
他说自己挺幸运,正好赶上外卖平台兴起。尽管当时宽厚里没有什么人气,但是他们家外卖的量还不错,而且为了推广,平台还有补贴。
和很多其他的店不同,他的店经营最红火的时候不是宽厚里火了之后,而是2015年刚开街的时候。“虽然整体人不多,但是店少,所以天天有人排队。”他笑着说,自己的炸鸡店当时也是网红店,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最多的一天,他卖过300多斤,连抽颗烟的工夫都没有,那天下午4点就关门了。那个月这家韩式炸鸡店经常晚上七八点就关门了,“今日售光”是他们经常要挂的牌子。
现在虽然客流量大了,但是吃的东西也多了。“你看整个宽厚里,到处都是小吃,选择太多了。”有可能游客还没有转到他们家,就已经吃饱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宽厚里是想做一些文化项目的,但最后留下来的大多是餐饮项目,这种无奈恰恰是这个商业街区的自然选择。目前宽厚里75%左右的商铺已经出售,归业户个人所有。
三期开业前的数据显示,2015年开业以来,宽厚里一、二期入住品牌142个,其中餐饮业态48%、配套类业态25%、休闲体验15%、旅游民俗12%。
这里是创业项目的试金石
四年来,吴建忠周边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个店之前是日本寿司,这边是地锅鱼,这边以前是内蒙古羊汤……而且有的都不止换了一家了。有的项目本身不大行,有的是老板经营不好,还有人本身有工作,在这只是投资,雇人开店,结果都干不好。”作为这里的“老人”,吴建忠说,这里是创业项目的试金石。
之前的一家地锅鱼店被拆分成很多档口租了出去,下面有各种小吃。其实,这里原本最小的铺子也得60平米,只是后来业户们为了好出租,分割成了一个个的档口,一个档口仅十几平米。
“有的老板自己开店亏得一塌糊涂,把门面租出去却稳赚不赔。”吴建忠笑着说,有的店开业不到三个月就关门了,然而很快又有新店过来,快到健忘的顾客甚至感觉不到。
济南,夜未央
6月19日,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泉城路、宽厚里、老商埠、西市场、花园路、舜华路、经四路、英雄山商圈、印象济南、长清大学城、D17文化产业园等为基础,打造现代都市夜游购物示范街区。
7月15日,济南首批夜市公布,宽厚里榜上有名。
、
虽然现在并没有准确统计整个宽厚里夜间的营业额有多少,但435家业户的量累计起来绝对不会是个小数目。
晚上11点,宽厚里的客流渐稀,各家小吃店也开始陆续关门,不过这时仍有游客朝这里走来。
大冰的小屋里依旧挤满了听歌的人。他们在听别人的故事,也在品味自己的故事。
济南,夜未央。(来源:生活日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李培乐
在直播带货的时代,您在直播平台购买过海鲜吗?您了解济南的海鲜电商吗?据了解,济南有一家海鲜电商企业,曾经一天就可以卖出五六千斤的小龙虾,高峰期一天一两千单的订货量。但记者了解到,直播电商的路并不好走,并不是所有商户都适合搞电商。
济南海鲜大市场有了电商基地
您在直播平台上刷到过海鲜的直播带货吗?相信不少人刷到过,还有人直接在码头上就开启直播。看着鲜活的海鲜,不少人忍不住下一单。记者在抖音平台看到,一些卖海鲜的账号粉丝超过500万。不管是扇贝、螃蟹、大虾等等都有在售卖。不过当下因为是封海期,记者看到不少大的账号在卖干扇贝以及冷冻的龙虾尾等等适合长期储存的货物。
说到济南的海鲜市场,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建设路的济南海鲜大市场。这里可以说是济南海鲜的集散地,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都是吃海鲜的不二之选。
记者了解到,在电商时代,在传统路径继续经营的情况下,一些海鲜业户也开启了电商之路。济南海鲜大市场副总经理谢钧表示,济南海鲜大市场预制菜生鲜电商产业园在今年的3月也成立了,位于济南海鲜大市场三楼、四楼,是集电商直播、商务办公、商业展示于一体现代化产业园,“主播总部现在已经有五六家企业入驻,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就是鲁海。整个市场电商销售额一年差不多在2000万左右。”
谢钧介绍说,除了鲁海,另外也还有几家在电商上发展也不错,“也有的商户在直播一块并没有专门投入,只是捎带着直播卖货。”
从一辆自行车起步
说起鲁海,在这次采访之前一无所知。据了解,现在的山东鲁海农业集团,起步于一辆自行车,他们的创始人于作省还是被迫走上了经商之路。
据介绍, 在上世纪80年代,家家都不富裕,遇上孩子生病,急需要钱的于作省在借钱碰壁之后,转而到海阳寨头,开始做起海鲜买卖。“当时没有钱,我就跟人家商量,我先把货卖了,然后再给人家钱。”就这样,他做了第一笔海鲜生意。
之后他以卖虾为主,“从我们羊郡镇到莱阳县城要三个多小时,凌晨三点就要起来,早上七点前就要赶到,饭店进货就比较早,过了点就不好卖了。”
鲁海电商负责人吴付源介绍说,购买了摩托车后,于作省开始带海鲜来济南售卖,“我们董事长看准了济南的市场前景,自从在济南卖海鲜之后就扎根在济南了。”据了解,后来鲁海就有了固定的门店,现在在建设路海鲜市场有三个批发店铺。除了店铺,还有酒店、超市,现在年销售海鲜达到5万吨。
试水电商挣扎三个月
在生意越做越好的时候,疫情来了,这对于售卖海鲜的鲁海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当时线下的销售断崖式下跌,严重的时候直接停业。”吴付源说,在这种情形下,他来到了鲁海,承担起开拓电商的重任。“董事长拍板,我们不是一个追趋势的企业,电商算是对传统线下销售的一种尝试,一开始也没有抱着赚钱的得失心。”
就这样,5个人,几部手机,电商部正式开启征程。“主播都是内部人员转岗过来的,我当时选人的标准是聪明、皮实、有内驱力。”刚开的时候,他们的直播间往往就是一个人,两个人,甚至没有人。但是,不管直播间有没有人,直播照常进行。即便一个月没有订单,直播从早上8点开始几乎不间断的直播。
“如果抱着很重的得失心早就放弃了,就是一个皮实和坚持,期间也不断的调整,比如直播背景,话术、直播时段、产品组合等等,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无效的调整。”吴付源说,直播的前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一切都是未知的,“那时候我就住在市场里,没有了白天黑夜的概念,更没有上下班,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就播。”前三个月,几乎没有订单,很多时候看到直播个位数的观众,也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这样下去有没有价值,但每次怀疑之后,就是继续坚持。
爆单时反而每天很痛苦
就这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2021年的6月份,一天内,开始接了好几单,第二天几十单,很快到了100单,“我们一开始其实是起量而不是爆单。”看到大家下单,团队开始有了成就感,那时候他们主要卖虾,一般都是三斤一份,客户主要以济南本地人为主。
“订单陆续多了,团队却很平静,并没有太多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问题,订单多了之后马上就得面对很多新问题,比如发货时间、客服、打包、货源等等,简直就是没有时间高兴。”吴付源说,那段时间自己每天直面问题,因为他知道,一旦客户不满意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这位客户,所以他们只能全力以赴。
在调整中,来到了2021年的8月份,此时迎来真正的爆单,“一天能接到一两千单,虾、螃蟹、小龙虾等都是热销品,甚至多的时候小龙虾一天就卖出五六千斤。”面对大量的订单,吴付源说自己那段时间很痛苦,就是去不断解决新问题,好在背后有强大的集团,“如果是夫妻店等,爆单了肯定接不住,我们通过集团间人员的调配,接住了单,也保住了客户。”吴付源感慨说,那个时候如果接不住单,直播的账号都会直接废掉。
不过,海鲜的消费有明显的淡旺季,现在海鲜的销售就处于淡季,鲁海的直播卖货每天的下单量在300单左右。
12名主播 账号矩阵直播
解决了遇到了的问题,一切也就进入了正规。在海鲜市场的二楼三楼和四楼,都有鲁海的直播间。
记者在三楼的海参直播间看到,主播在流利介绍着他们海参的特点,鲜活的海参就摆放在在直播间,一旁则是随时准备发货包装的工作人员。“我们现在有12名主播,每天只有凌晨的3点到5点不播,其他时段都有人直播。”现在鲁海也有了直播矩阵,也试水了多个平台,电商部已经非常成熟,“现在在济南的海鲜市场,我们电商直播销售量可谓首屈一指。”
他们的海鲜产品,主打活鲜,“绕城高速以内,送货两小时之内,就是要保证海鲜的鲜。”他说,虽然产地直播卖货货源有优势,但是也有距离限制,鲜活海鲜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售卖,他们现在的送货速度,很多时候比市民自己来买还要快。
说到直播卖货经验,吴付源这样说,“我觉着最核心的东西是要卖好产品,发心要正,现在术的方面是越来越少了,但凡是套路总有一天会被识破,只有真诚才是永久的。”他说,对于直播带货,开始时摸索规则,一旦掌握了规则,就会面临很多的诱惑,“我们现在就要抵住诱惑,保持住初心,也去尝试其他平台,做好准备穿越周期。”
吴付源说,搞海鲜直播带货,需要有团队,有充足货源,有后备发货团队等等,顺便捎带直播带货很难成功,“有一搭无一搭的直播肯定不行,有订单发不了货更不行,”所以,他说并不是所有商户都适合搞电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