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泥啵啵绿茶需要中杯还是大杯?帮你做五分糖可以吗?去冰或者少冰?”
“大杯,五分糖,去冰。”
“好的,还需要什么吗?”
“还要一份静冈抹茶,加一个啵啵,去冰。”
4月14日上午10点30分,在武昌区水月湖街道同成富苑一带一路美食城,一家面积13平方米的茶百道小店内,3位店员忙得团团转,打单、做奶茶、刨冰。人气奶茶、新鲜水果茶、鲜茶拿铁、鲜茶玛奇朵……五颜六色的茶水饮品不断有线上线下的顾客点单。
“今天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出门,出来逛街觅食,心里最惦记的就是这杯奶茶。”一位打扮潮流的黎姓00后大学生和朋友正在店门口点单等待。
22岁的店员陈浪迅速接过店内墙上粘贴的订单,在杯中倒入煮沸的纯净水,加入绿茶、淡奶油、芋泥等食材,放入适当糖分后搅拌,不到2分钟,一杯芋泥啵啵绿茶便做好了。对于从高中开始就在各种奶茶店兼职的陈浪来说,店内20多个饮料品种的制作,他都得心应手。
这家茶百道店的店长名叫范勇琦,25岁,荆门人。去年6月份,刚从汉口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的他,想要自主创业,便联系上成都茶百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租下一带一路美食城的门店,开了这家奶茶店。
“武汉一共有50多家茶百道店,全是像我一样的加盟小店。本来打算过年只停业7天,没想过疫情会持续这么久。”范勇琦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他的店铺停业两个多月,期间备了一星期的鲜果、奶昔等原材料都坏了,所幸损失不大。4月2日,店铺开门营业,6名90后员工全部到岗,刚开始只做外卖,现在线上线下都做。
“饿了么9号,饿了么11、12、13号,美团3号......”采访之际,记者看到不少美团、饿了么骑手过来取饮品外卖,不到半小时,墙上便贴满了订单。
“这还算少的,只有30多单,不到1000元。以前一进店就停不下来,一天营业额有1万多,现在一天营业额才4000元-5000元。”店内员工李小龙介绍。
营业额虽然不比从前,但这位90后店长却十分乐观。“店铺一个月租金3万多,除掉员工工资、水电费、购买原材料的费用,还能维持不亏损的状态。”范勇琦介绍,疫情以来也没被催交租金,内心还是非常感激。
“压力还是有的,但我们心态都很好。相信随着武汉慢慢复苏,店铺生意也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范勇琦说。
店铺恢复营业,防疫也不能耽误。范勇琦介绍,店员上岗前,都要量体温、洗手、戴口罩。店内每天都会进行多次消毒,店前有消毒洗手液,外卖骑手和消费者都可以自取,过几天还会统一安排员工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核酸检测。
临近中午,茶百道店所在的这条街上,生煎包、锅盔、卤味小吃等小店铺门口的顾客逐渐多了起来。在武汉工作的广东人胡先生,拿着一个锅盔,在茶百道店点了一杯金桔柠檬。
“天天吃饭吃腻了,锅盔不是湖北的特产嘛,特地买来尝一尝,顺便买杯饮料解渴。”胡先生告诉记者,他从青山区坐地铁过来,本来想来逛街买两条裤子,但常买的那家店还没开门,所以顺便买个小吃当午饭。
在水月湖街道前方的楚汉路上,书亦烧仙草、1點點、coco都可、吾饮良品等饮品店门口,都有外卖小哥取饮品,或者零星顾客点单。
奶茶小店虽小,对于经营者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石;对于消费者来说,两个多月没品尝的熟悉味道,又回来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左晨)
芋泥啵啵绿茶需要中杯还是大杯?帮你做五分糖可以吗?去冰或者少冰?”
“大杯,五分糖,去冰。”
“好的,还需要什么吗?”
“还要一份静冈抹茶,加一个啵啵,去冰。”
4月14日10点30分,在武昌区中北路同成富苑一带一路美食城,一家面积13平方米的茶百道小店内,3名店员忙得团团转,打单、做奶茶、刨冰。人气奶茶、新鲜水果茶、鲜茶拿铁、鲜茶玛奇朵……五颜六色的茶水饮品不断有线上线下的顾客点单。
“今天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出门,出来逛街觅食,心里最惦记的就是这杯奶茶。”一个打扮潮流的黎姓00后大学生和朋友正在店门口点单等待。
22岁的店员陈浪迅速接过店内墙上粘贴的订单,在杯中倒入煮沸的纯净水,加入绿茶、淡奶油、芋泥等食材,放入适当糖分后搅拌,不到2分钟,一杯芋泥啵啵绿茶便做好了。对于从高中开始就在各种奶茶店兼职的陈浪来说,店内20多个饮料品种的制作,他都得心应手。
这家茶百道店的店长名叫范勇琦,25岁,荆门人。去年6月份,刚从汉口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的他,想要自主创业,便联系上成都茶百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租下一带一路美食城的门店,开了这家奶茶店。
“武汉一共有50多家茶百道店,全是像我一样的加盟小店。本来打算过年只停业7天,没想到疫情会持续这么久。”范勇琦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他的店铺停业两个多月,期间备了一星期的鲜果、奶昔等原材料都坏了,所幸损失不大。4月2日,店铺开门营业,6名90后员工全部到岗,刚开始只做外卖,现在线上线下都做。
“饿了么9号,饿了么11、12、13号,美团3号……”采访之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不少美团、饿了么骑手过来取饮品外卖,不到半小时,墙上便贴满了订单。
“这还算少的,只有30多单,不到1000元。以前一进店就停不下来,一天营业额有1万多元,现在一天营业额才4000元-5000元。”店内员工李小龙介绍。
营业额虽然不比从前,但这位90后店长却十分乐观。“店铺一个月租金3万多,除掉员工工资、水电费、购买原材料的费用,还能维持不亏损的状态。”范勇琦介绍,疫情以来租户也没催交租金,内心还是非常感激。
“压力还是有的,但我们心态都很好。相信随着武汉慢慢复苏,店铺生意也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范勇琦说。
店铺恢复营业,防疫也不能耽误。范勇琦介绍,店员上岗前,都要量体温、洗手、戴口罩。店内每天都会进行多次消毒,店前有消毒洗手液,外卖骑手和消费者都可以自取,过几天还会统一安排员工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核酸检测。
临近中午,茶百道店所在的这条街上,生煎包、锅盔、卤味小吃等小店铺门口的顾客逐渐多了起来。在武汉工作的广东人胡先生,拿着一个锅盔,在茶百道店点了一杯金桔柠檬。
“天天吃饭吃腻了,锅盔不是湖北的特产嘛,特地买来尝一尝,顺便买杯饮料解渴。”胡先生告诉记者,他从青山区坐地铁过来,本来想来逛街买两条裤子,但常买的那家店还没开门,所以顺便买个小吃当午饭。
在同成富苑前方的楚汉路上,书亦烧仙草、1點點、coco都可、吾饮良品等饮品店门口,都有外卖小哥取饮品,或者零星顾客点单。
奶茶小店虽小,对于经营者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石;对于消费者来说,两个多月没品尝的熟悉味道,又回来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家奶茶店的故事,堪称“最曲折创业”:
两次封街、三次关停,多次疫情突袭,被骗、被举报,所有积蓄都砸进去……
但老板没有放弃。短短2年时间,从养不起员工,到爆单、开分店,如今他的店已经成为武汉奶茶榜第一、饮品店好评榜第一。
从绝望到崛起,他怎样让自己东山再起?
从绝望到奶茶榜第一,他用了两年
最近,我在武汉发现一家叫“田籽茶事”的小店,在武汉大众点评拿下了多个榜一。
这不是一个大品牌,目前只开出了2家店,店面不大,60多平,但产品很有特色。
他们主打鲜奶茶,以手作珍珠为特色,此外还有鲜牛乳、奶盖、米露、麻薯、芋泥、果茶、冷泡茶等七类产品。价格区间在15~23元,多在17元左右。
招牌产品“手作珍珠厚鲜奶茶”,位居武汉“珍珠奶茶”菜品榜第一,用的是自己研制的日式烤茶和水果珍珠;“江城米露”和“武汉最难混”两款产品,也有浓浓的本地特色。
最突出的是,这家店粉丝特别热情,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深情告白”:
- “疫情期间看着你一步步走到今天,真的替你开心,陪伴着你开更多的店。”
- “今天专门从光谷这边去店里喝奶茶。”
- “我是特地赶过来看阿维(老板)的。”
“田籽茶事”的官方抖音账号已有26000多粉丝,不少网友从创业的第一条抖音就开始陪伴他们,忠诚度极高。
初看这家店,你肯定想不到,它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
和创始人刘子维(粉丝亲切地叫他“阿维”)聊天我才知道,身在武汉,他们经历了两次封街、三次关停,两次大的疫情突袭,最少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只有75元。
后来还遭遇了被人力公司骗、被举报,老板把所有积蓄都投进去了,一度甚至养不起员工。
但经过2年的努力,他们逐渐开始爆单、开分店,成为了武汉奶茶榜第一。
阿维和田籽茶事究竟如何做到的?
找到自己的特色:20多种手作珍珠
“大家好,我是从台湾来武汉的阿维。”这是田籽茶事每条抖音视频的开场白。
带着台湾标签,手作珍珠是田籽茶事的招牌。且我发现,田籽茶事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在珍珠奶茶这条大赛道里,做出了自己的新标签。
1. 20多种手作珍珠,一周不重样
田籽茶事共有20多种手作珍珠供应,而且不同于普通茶饮店,他们的珍珠有各种口味:有芝麻珍珠、抹茶珍珠、咖啡珍珠、玫瑰珍珠等等,还有各种水果口味珍珠。
他们每天提供两种珍珠,一款固定,一款随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会研究新口味。
周一到周日的固定款珍珠,会在店面海报介绍,也会在抖音里提前预告;另一种珍珠随机呈现,给顾客一种“开盲盒”的惊喜感。
2. 吧台像是开放式作坊,展示手作过程
场景展示方面,田籽茶事也做得很到位。
比如他们的吧台,是一个开放式作坊的样子,可以看到手作珍珠的制作和煮珍珠的过程。
店里的海报上,展示“手作珍珠的一生”,突显手作珍珠“1小时熬制”,以及“每锅珍珠寿命只有4小时”。抖音账号,也有很多阿维每天揉珍珠揉到深夜的视频。
图源大众点评
>种种展示,都让顾客感受到真材实料、手作方式的真诚。
3. 产品的售卖细节,也足够有人情味
田籽茶事每款饮品上都有一个小帽子的装饰,杯盖上会有小纸条“吸管在这里,喝前请务必搅拌均匀”等提示。
图源大众点评
>店内不忙的时候,店员都会把饮品端给顾客,并提示奶盖先不要用吸管喝等细节。
今年母亲节、护士节等节日,田籽茶事每杯外卖饮品会附送一支鲜花,收获了用户群体的感动。
最难、最没有生意的时候
他在线上找到突破口
复盘阿维的创业路,我发现两次最难的时候,他总是能在线上找到新的突破口,并且打造出鲜明的“个人品牌”。
2019年12月初,田籽茶事中心百货店正式开业。当月月底,疫情突袭了武汉。
直到2020年4月,武汉开始全面复工,但是田籽茶事复工的第3天,却被告知步行街整改封街。商场关门,许多品牌或撤离或关门。
最绝望的时候,思虑再三,阿维决定:没办法营业,只做外卖也要继续下去。
图源美团外卖
>1. 线下没有生意,就钻研外卖
“虽然在家隔离8天了,但脑子里一直在想店里的事情”,这是阿维在隔离期间的一条抖音。他开始研究外卖数据和运营,调整自己的出品思路:
比如,现做珍珠做外卖,对配送时间的要求较高,阿维反复试验,调整木薯粉和水的比例,并且不断精简出餐时间,让骑手更快取餐配送。
外卖看不到手作过程,田籽茶事就在点单页面上设置了“严选原料”这一项,对手作珍珠、所用牛乳、所用奶盖、所用茶叶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如今,田籽茶事的外卖占比达到47%以上,几乎一半。
2. 把创业故事搬上抖音,收获了100多万浏览量
疫情反复,武汉防控的弦绷得格外紧。抖音,是阿维找到的另一个线上切入口。
阿维把自己创业以来经历的磨难,都搬到了抖音上,台湾腔不疾不徐地讲述,或曲折,或心酸,或喜悦,或励志。
2021年2月16日的一条视频里,揉珍珠揉到手裂的细节,打动了无数人,收到了100多万的浏览量和2.7万的点赞量。
渐渐地,粉丝的关注量从几百、几千到2.6万+,而这些粉丝也渐渐的成为田籽茶事的忠实拥护者。
3. 被举报、有差评,也在网上真诚告诉顾客
田籽茶事有一款蜜柠檬芦荟,在外卖平台明确标注有芦荟粒,但还是有一位顾客点单后过敏,并向工商局举报。
阿维在抖音上坦诚了这个故事,同步进展:工商局介入调查,并无任何违规操作。
收到差评,也会和粉丝分享,询问改进意见。他的真诚,打动了很多人。
如今,从抖音和大众点评的评论中可以看到,不少人都是慕“阿维”的名而来,这些忠实度和黏度较高的粉丝,也成了阿维坚持下去的动力。
受尽磨难后,第二家店开业就爆满
作为一个武汉茶饮店创业老板,阿维可以说“受尽磨难”:
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商场和前面的街道被封,每一个外卖点单,阿维都要上下几层楼、穿过商场和整条街把饮品送下去。
因为商场停业,中央空调没开,夏季最热的时候只有两台风扇。养不起员工,所有的搬运、打扫、制作、研发、备料都要亲力亲为。
每天阿维都要揉20公斤左右的珍珠,时间需要5~7个小时,每天总是商场最后一个走的人。
图源大众点评
>每天一有时间,他就去看顾客的评论和反馈,做改进,抖音和大众点评的每一条评论阿维都会回复,这些构成了阿维的日常。
由于产品独特,和日积月累的口碑,2020年12月14日,田籽茶事的第二家店开业,开业当天即人流爆满,下午三点左右珍珠就售空了。
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努力下,门店口碑不断提升。
从今年开始,田籽茶事陆续成为武汉奶茶榜第一、武汉饮品店好评榜第一,占据江汉区饮品店好评榜、口味榜、服务榜第一。
最近,阿维一直在寻找田籽茶事的第三家店址。
坚持与真诚,是阿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开店注定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就像阿维说的那样,“疫情没有打倒武汉,也不会打倒在武汉创业的我,只要坚持,一定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