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火锅之战如火如荼,不久前,团长分析春熙路步行街成为“火锅一条街”背后的行业竞争。
其实,如今的火锅之战不仅仅是母店之间的竞争,母店旗下的副牌也打得“水深火热”。
近日,知名品牌大龙燚旗下的子品牌——觅矢纪就宣布将在10月31日结束营业。从6月试营业到10月关店,只经历了短短5个月多的时间。
对于正处于激战的春熙路-太古里商圈,这简直是平地一声惊雷。知名火锅品牌都有哪些副牌?为什么要打造副牌?他们现状如何?
勇于尝新,大龙燚也有试错的资本
今年2月份,锦江区食药监局统计,截至目前,在锦江区春熙路商圈内,共备案的火锅店有58家。很多火锅品牌选择在这里开店,甚至很多火锅企业的副牌也选择在这里开店:大龙燚-觅矢纪;炊二哥-上里巴人;签王之王-蜀宗签味……
说是抢占市场份额,不如说这些品牌都看到了这条街道上的市场潜力以及品牌曝光度。用一句火锅老板的原话:“我在这里开店,一天都可以接无数个加盟商的咨询电话。”这块蛋糕太诱人了,大家都想分一口。
为了迎合越来越挑剔的顾客,也为了在这场巨大的“赌局”中多一道筹码,大龙燚火锅经过了长时间准备,孵化了一个以星座为主题的新火锅品牌——觅矢纪。
开在大龙燚(太古里店)的楼下,紧邻小龙坎老火锅(春熙店)。而且在装修布置上,一楼不设立桌椅,以展示企业文化形象和等位为主,二楼才是用餐区。这样的布局,对寸土寸金的春熙路-太古里商圈而言,无疑是奢侈的。
说起创始这个品牌的初衷,大龙燚董事长柳鸷这样回答团长:“设立这个品牌,是为了和大龙燚形成高低搭配,公司想到了会有风险,不过还是想先尝试一下。”于是今年7月1日,觅矢纪火锅正式开业,最高单日营业额达4万,也开创了以“被金牛座伤害的老板娘”这一虚拟化人物作为第一人称品推的先例。
但觅矢纪火锅单店的成本太高,每天要翻台3轮才能保本,对于日均1~2轮的翻台率来讲是严重不够的。关店是必然,从提出到决定,柳鸷花了10分钟。
这是在春熙路商圈第一个高调宣布停止营业的火锅店。为此,觅矢纪火锅还在本月31日要举行告别party,真的是死也要死的悲壮。
火锅副牌加入战局,市场竞争白热化
有死自然有生,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刚过去的国庆节,签王之王的子品牌蜀宗签味已经在商业场一楼开业,和母牌不同的是,这个副牌的定价更低,以巴蜀文化为主题,走亲民路线。
今年8月,像吴铭集团这种老牌企业也加入混战,在商业场二楼开了自己集团旗下品牌巴色渔捞。而小龙坎的子品牌坎爷,选择在竞争同样激烈的蓝色加勒比广场开设第一家门店。
求新求变,只为走得更远
火锅企业开设副牌,几乎都选择了组建新团队,成立新公司的模式,这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资金外,更需要决策者独到的眼光和品牌定位。
吴铭集团董事长吴铭说:“消费者对火锅美食的热度追求是短暂的,为了让消费者有更新口味和新鲜感,也迎合市场火锅的变更,所以不断推出新品牌。因为火锅品牌一般寿命只有5年。
对于一个餐饮集团来说,熟知新一代消费人群的心理跟需求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带动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是的,火锅品牌不如中餐有超强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四川省火锅协会常务副会长严龙如是说:“成都知名传统火锅企业,如:皇城老妈开了30年,三只耳开了20年外很多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为了自身品牌的延续,都要孵化新品牌。”
餐饮行业当中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其中的艰辛、困难只有每一个参与者才能切身体会。新品牌从创立到发展,除了需要在技术、口味、管理上下功夫之外,企业自身也需要保持一个赤子之心,才能走得更远。
文 |少年花
图片部分来自商家
><> 1434 期
“
著名的商业街、成都春熙路,已然变身火锅一条街:
店挨店、店摞店,家家都是排队王,单店日排队2000+……这里可能是全国火锅业态最繁盛的地方,也是竞争最惨烈的地方。
这条火锅街有什么神秘之处?从他们“巷战”中,餐饮老板能获得什么启发?
”
■餐饮老板内参王瑛发自成都
十一黄金周结束不久,一组数据跃然而出:
商务部数据显示, 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了销售额约1.5万亿元。成都凭借1463.40万人次的游客数,赢得了205.75亿元的旅游收入,排在整个黄金周旅游收入城市的榜首。
而节日期间,成都的地标景点春熙路附近,火锅店排队更是成为一景。当地的名气品牌“大小龙”——大龙燚、小龙坎,更是突破了日排队两千号的门槛。
而这两家店几乎挨着!在他们周围不到200米的街上,还分布着20多家火锅店、串串香……
01
什么叫“贴身肉搏”?
不到200米开了20多家店!
▼
据成都锦江区食药监局统计,在春盐商圈,备案的火锅店有58家。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今在春熙路核心区域新备案的火锅就已经达到了24家。
而从红星路四段的蓝光时代华章到东大街的蓝光郁金香花园广场,不到200米的距离,马路两边就挤满了20多家火锅、串串品牌店面。来看内参君画的图——
蓝光时代华章:小龙坎、凤望龙门、重庆袁老四火锅、签王之王、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牛莽莽全牛火锅
蓝光郁金香花园广场:小龙坎、吃闹热火锅串串、重庆袁老四火锅、蜀姐辻堂火锅
成都金融博览中心:大龙燚、觅矢纪星座火锅、胡涂印象老串串、野兽花园火锅、佐冷馋串串
香槟广场:小龙翻大江、聚百香川西坝子、澳洲肥牛捞捞锅、龙幺妹老火锅、熊猫大侠麻辣火锅、老板称签签、上里巴人火锅、大龙火锅
而在整个黄金周期间,这些店面几乎是家家排队:
▲ 小龙坎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排队场景
全国没有哪个地方的火锅江湖,能比春熙路还惨烈——
商场店转让费“没有低于一百万的”
原来郁金香广场50元~80元/平米的租金,现在涨到了300元~400元/平米,其中的铺面转让费,更是没有低于一百万元的。当初锦官堂200平米的店面转给凤望龙门火锅,就有一百多万元的转让费,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的转让费也在一百万以上。
这种高额转让费已经成为这里的普遍现象。
挂出转让告示,三小时就成交了
在郁金香花园对面的成都金融博览中心的一栋楼,是个“家族产业”,其上下四层现如今都成了餐饮品牌疯狂抢夺的目标。房租从最初的六七十元平米每月,涨到现在的三四百元平米每月。
“现在整个东大街最‘稳得起’的人,就是房东了,根本不愁铺子租不出去,常常一个铺子,会有三四个房屋中介在同时盯着。”一面馆老板表示,“有家做了三个多月的冒菜店转让,挂出转让标识不到三个小时就摘掉了。我问了,说是已经租出去了。48平米,23万元的转让费+1万元/月的租金。”
02
来感受下真正的“火锅巷战”
▼
第一阶段:抢占先机
小龙坎是这个区域最早尝到甜头的
“说起这条街,我感受特别深刻,我是看着这条街火起来的。”豪虾传创始人蒋毅介绍,“这条街真正热闹起来,是因为IFS、远洋太古里,成都两大商业街区开街,将整个原来春熙路、王府井、盐市口的人流引向了红星路、东大街路段。”
2015年4月,成都小龙坎火锅在郁金香广场二楼开了在春熙路的第一家店,当时附近商业氛围还没起来,在东大街,很多店租了几个月都租不出去。
小龙坎副总经理李硕彦说,在进春熙路之前,公司做了很多的商业圈子对比,了解到了太古里、IFS开街的城市规划,当时就大胆预测,太古里崛起一定会带来人流的东移。
小龙坎抢占了先机,租金和转让费都不贵。周围的商家都说,也因为入驻较早,小龙坎成了这个区域最早尝到甜头的品牌。
第二阶段:疯狂拿铺
开店两家以上的品牌就有三个
小龙坎在开了第一家店之后,2015年11月20日,很快在郁金香广场附近开了第二家店,当时第二家店,是为了捡第一家店排队流失的客流。
在那之后,袁老四老火锅、凤望龙门、锦官堂、牛莽莽等火锅品牌也迅速聚拢过来。大家开始围绕整个街区疯狂拿铺、开店。仅仅隔了两个月,2016年1与1日,小龙坎又拿下大业路的铺面,开了第三家店。
在不到200米的街区,开店两家以上的品牌就有三个——小龙坎(3家,2家小龙坎,一家小龙翻大江),大龙燚(2家,大龙燚+觅矢纪),袁老四(2家)。
第三阶段:铺面饱和
后来者把店开到了隔壁路上
“现在东大街能够用来开餐厅的铺面都用完了。这条路已经不是饱和不饱和的问题的了,而是只做游客生意都能够让餐厅爆满。”豪虾传蒋毅说。
很多品牌都是在时刻盯着这里的铺面转让。内参君了解到,像成都的蜀九香这些火锅品牌,早就想进入,奈何错过了时机,此刻只有伺机而动。
由于东大街没有铺子,现在还想扎进这个商圈的餐饮,已经开始跑到总府路开店:
2016年7月,蜀大侠紧邻王府井百货,入驻总府路商业场;
2017年4月,邓莽子老火锅紧随入驻;
2017年9月,川谱会成都火锅在总府路上开业
……
原来的春熙路南北口似乎有成相互呼应的势头。
未来阶段:大局已定、洗牌在即
下一步哪些品牌风险较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大规模的开店,肯定会有洗牌出现。像很多新兴品牌,比如吃闹热、签王之王、觅矢纪星座火锅、胡涂印象串串、佐冷馋串串等,在这里的开店风险较大。
“因为这里毕竟房租、营销等成本会很高,相同面积的店面,这里至少要翻三轮才能保本。”大龙燚董事长柳鸷说。
与此同时,东大街街区洗牌范围也很有限。因为来这里开店的都是当地的大品牌——大龙燚、小龙坎、蜀大侠、袁老四等。成熟的火锅品牌已经有了支撑橱窗店面的能力,不可能会轻易撤出。
而那些因为经营不善撤出的品牌,很快又会被有实力但错过进入时机的大品牌补充进来,往后,品牌布局只会以大品牌为主,越来越固化。
03
|小结|
春熙路的启示
▼
春熙火锅街的兴起,有着不可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没有太古里、IFS开街、春熙路地铁口的引流,人群动线和核心商圈不可能完成转移;如果春熙路商圈不是景点,火锅不是成都的代表性餐饮,就不能够形成大品类、品牌疯狂进驻,整体加持市场热度的现象。
但短时间形成一条独特的商业火锅街,能够带给餐饮人的启示也显而易见:
首先,对于城市商圈,餐饮老板要看懂城市规划与商圈转移、人流动线对餐饮区位的重要影响;
再者,像春熙商圈的进驻品牌,单店盈利是次要,品牌宣传是主要。疯狂拿铺、店面更替,也考验着品牌的运营能力和发展战略。
在这条街的兴起中,看懂如何占领市场的发展先机,才是关键。
· END·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茜妮 视觉|陈晓月
>新闻客户端 记者 印梦怡
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终于开街了,杭州又多了一条“city walk”新路线。
从2015年,祥符老街启动城市更新至今,不少老杭州人已经等了8年。这条街区现在有个洋气的新名字——吉祥里,由莫干山路、大吉路、三墩路、祥符路四条路围合而成,横跨五里塘河。
如今漫步其间,白墙黛瓦,石桥流水、悬灯结彩,商业目不暇接,人群熙熙攘攘,烟火气满满,好不热闹。日前,钱报记者去逛了一圈,晚上9点左右的老街上,人群依然密密匝匝。
改造前的祥符老街 照片来自老居民孔顺祥
现在的吉祥里
“老”祥符换新颜
杭州城市更新又一范例
老祥符的故事源远流长,史料记载能追溯到南宋时期,曾是杭州北门重镇,也是杭州茶道、花道和粮道的水陆交通枢纽。
祥符桥则是一座现存罕见的明代五孔石梁桥,横跨五里塘河,连接着祥符直街和祥符北街,有着近500年历史,无声述说着祥符数百年的厚重文脉。
祥符桥老照片,祥符老居民供图
如何更新改造是一个重要课题。
据记者了解,这一街区改造项目启动于2015年,但在刚开始的前两年,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更新,展开了多轮全国调研、社区座谈和街区方案构思沟通会等等。
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街区,政府对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的改造原则是尊重历史原貌,不大拆大建。
现在的祥符桥 图源绿城吉祥里
直到2018年,《拱墅区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城市设计暨控规调整》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2019年,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坤兴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祥符“城市更新”项目。2021年7月,随着五里塘河河道整治项目完工,祥符街区整体项目才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现在的祥符桥 图源绿城吉祥里
更新方案中,街区内祥符直街48号和38号建筑,和北岸的祥符茧行旧址、祥符桥粮仓4处建于清末民初的历史建筑,被还原保留了下来。
其中,祥符直街48号和38号建筑,均建于清代末期。建筑近水侧带有外廊,亦称烟雨廊,是典型的水乡民居建筑,也是杭州现存近现代民居建筑的经典实例。
祥符直街38号资料照片,祥符老居民供图
祥符直街48号资料照片 祥符老居民供图
现在的38号、48号建筑
茧行位于祥符街道祥符北街41号,建于清末民初的砖木工业建筑,由3幢建筑组成,包括两幢仓储厂房建筑和一幢平房。据考证该建筑原为酒行,抗日战争胜利后此建筑改用于茧行。
更新前的茧行 祥符老居民供图
现在的茧行 图源绿城吉祥里
祥符桥粮仓位于五里塘河北面,始建于五十年代,砖混结构建筑,由一高一低两个建筑主体构成。自南宋起, 苏、湖、常、秀、润诸州纲运及米舟,都经过祥符镇抵达杭州,贸易在此集结,粮仓作为中转和储藏之地,作用尤为重要。可以说是祥符老街的精神地标所在。
粮仓资料照片
改造后的粮仓
这四处历史建筑在改造后,也相继有了洋气的业态。38号建筑如今是深耕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平台,48号建筑则入驻了一时茶馆。粮仓更特别,焕新成为一个城市空间,集脱口秀、文艺演出、相声、电影沙龙等多元形式为一体。
作为2023省“千项万亿”工程首批重点项目,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总耗资达20亿,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先后获得了国际建筑奖、城市更新金坐标奖等一系列奖项。
祥符新场景,太好逛
几何书店首入杭州
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对记者感慨:“南宋的宦塘河(五里塘河)、几百年的祥符桥、百年的历史建筑……在有机更新后,以商业街的形式回到老百姓生活中,能够在观瞻历史的同时,还能享受现代的时尚生活,这就是城市更新的意义所在。”
记者日前逛了一圈,新开街的吉祥里业态堪称琳琅满目,不止有丰富的吃喝选择、还有各种各种可玩可拍的文化新地标。
比如,有全国最大的独立书店“几何书店”,在这里开出了杭州首店;GOA大象设计创始人之一张晓晓运营的“Underground地中美术馆”设计师集合店;还有街头滑板“逆山极限”,店旁边干脆就是一个超大的滑板区,小孩们玩得乐不思蜀。
餐饮方面,也堪称网红店集结,有老头儿油爆虾、游埠小馆、花食酒肆、梨泰院、觅香火锅、火努撸撸……
记者一圈逛下来的感受是,十分羡慕周边居民,这一等8年,很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