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变了,开店的玩法都变了!
近些年来,国内快速崛起的网红品牌几乎没有以低价走红的品牌,相反,都开始走上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路线,价格一个比一个贵。比如说:奈雪的茶、喜茶、钟薛高等。
这要是搁在以前,这种做法必死无疑,毕竟有便宜的谁会买贵的呢?
奶茶在我们的印象中十几块一杯已经不算便宜了,可是国内就有奶茶品牌能将价格卖到30元/杯,照样有人消费。
更可怕的是,卖这么贵的奶茶竟然可以卖出一家上市公司,它就是奈雪的茶。
< class="pgc-img">>6月6日晚间,奈雪的茶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将在不久的将来公开上市交易。
1
奈雪的茶是谁?
对于35岁以下的人来说,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奈雪的茶,可是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知名度可能就会低很多。原因很简单,奈雪的茶主要的目标群体就是20-35岁之间的年轻女性。
为什么会这么细分呢?因为奈雪的茶价格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茶饮品的价格主要集中在20-30元之间。
< class="pgc-img">>对于很多人来说,20元以上吃一顿快餐都感觉贵,别说是喝一杯奶茶了,除非心情特别好,想要奖励自己一杯。
而恰恰是20-35岁的年轻女性,她们会更加追求所谓的生活质量,因此,会愿意尝试这些产品,也成了国内网红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
据公开资料显示,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隶属于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创立不到两年时间(2017年2月),奈雪的茶就拿到了天图投资的天使轮投资。
紧接着在2017年7月份,天图投资追加1亿元,作为公司的A轮融资。本次融资之后,奈雪的茶正式走出广东,面向全国。
可能是太看好奈雪的茶了,天图投资在2018年又投资数亿,作为公司的A+轮融资。此时估值已经高达6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首个茶饮独角兽品牌。
之后,奈雪的茶又在2020年6月和2021年1月总计拿到了接近2亿美元的融资。
在资本的推动下,奈雪的茶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开店数。从2017年底到2020年底,奈雪的茶从44家店开到了491家,增长了10倍多一点。平均每年开店数为149家。
截止2021年5月31日,奈雪的茶门店数已经达到了556家。近5个月开店数为65家,平均两天多一点就能开出一家新的门店。
< class="pgc-img">>可能有人会觉得奈雪的茶开店数一点也不快啊,看看人家蜜雪冰城,门店数已经突破1万家店了。奈雪的茶门店数还不到蜜雪冰城的1/10,为何会被资本这么看好呢?
因为两家公司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区别,蜜雪冰城主要是发展加盟店,而奈雪的茶则是通过直营发展,速度会相对慢一点。
2
奈雪的茶未来怎样?
通过招股说明书,我们发现奈雪的茶主要有两个茶饮品牌,一个是奈雪的茶,另一个是台盖。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大陆9大城市只有64家台盖店,因此在营收贡献上也相对较少,只有5%左右。
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营收分别为9.1亿元、22.91亿元、28.71亿元;台盖同期的营收分别为1.56亿元、1.85亿元、1.53亿元。
< class="pgc-img">>由于奈雪的茶在快速开店过程中,因此,奈雪的茶并不赚钱,从2018年-2020年的亏损额度分别为6972.9万元、3968万元、2.03亿元。
据了解,奈雪的茶的平均客单价高达43.3元,而高端茶饮行业的平均客单价只有35元左右,因此奈雪的茶可以说是高端中的龙头,价格真的不便宜。
值得注意的是,在客单价如此高的情况下,奶茶的利润依然这么低,甚至是亏本的,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奶茶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奈雪的茶将怎样在港股讲述自己的未来故事呢?
可能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就是用资本的钱继续快速开店,通过做大营收讲好资本故事。另一种则是快速招商加盟,通过吸引加盟商,直接提高利润。
通过奈雪的茶的双品牌战略,也可以看出公司想要两条腿一起走路。奈雪的茶继续做直营,台盖做加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人要的就是奈雪的茶的感觉,突然建成了台盖,恐怕买单的人不太多,这会影响公司的加盟推进工作。
< class="pgc-img">>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
要写海底捞,就不能只写海底捞,还要写在消费降级下,打响火锅价格战的“嗨捞火锅”;写将拌饭生意做进高校的“苗师兄香锅”;写将贴心服务“卷”向烤肉届的“焰请烤肉舖子”。
你要写九毛九,就不能只写九毛九西北菜,还要写集团名下最赚钱的“太二酸菜鱼”;写自去年以来转亏为盈,跃升为集团第二收入支柱的“怂火锅”......
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不只是建立在单一的主品牌之上,很多时候也在于其能够发现并培育出具有增长潜力的第二品牌。
以史为鉴,今年以来,又有哪些企业/品牌推出了新的副牌?
01.
孵化子品牌成常态
在商业世界里,企业推出子品牌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像我们熟知的小米和红米、安踏和斐乐、九毛九和怂火锅、奈雪的茶和乐乐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集团下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关系。这些子品牌的诞生,有的是企业自主孵化而来的品牌,有的是企业并购整合的结果。
纵观企业推出的子品牌类型,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打造垂直品牌,即专注于与主品牌相关的垂直细分领域。如今年4月,Ubars旗下青少年内衣子品牌Likeuu在北京SOLANA蓝色港湾开出全国首店。
据了解,Likeuu创立于2021年,主打为6-15岁的儿童提供舒适、时尚和健康的内衣产品,与Ubars专注于为成年女性提供舒适、无束缚感的内衣产品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有助于企业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实现市场的全面拓展。
< class="pgc-img">>还有一类是企业跨界孵化子品牌,这类子品牌通常与主品牌在业务上有所区别,但又能够相互补充。4月,大型体育用品零售商迪卡侬跨界卖咖啡,迪卡侬全国首家咖啡角COFFEE HOUSE在迪卡侬五角场店内开业,这家咖啡角不仅提供了咖啡、特饮、烘焙等品类,咖啡系列会员最低价为10元,相当亲民。
此次跨界,迪卡侬以店中店的形式,补齐了店内的休闲场景。让对咖啡感兴趣的年轻消费者在店内闲逛的过程中能喝上一杯咖啡,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
< class="pgc-img">>再往前看,品牌跨界推出咖啡子品牌的还有李宁、始祖鸟、猿辅导等。其中,李宁的「宁咖啡」和始祖鸟的「BETA CAFE」,均是以店中店的形式面向消费者。从拓店频率上看,这两家服装零售产出的咖啡子品牌,只是一个“浅尝辄止”的创新尝试。
< class="pgc-img">>●3月11日-17日,Grid Coffee与全球时尚巨头Gucci携手,于北京三里屯展开一场时尚与咖啡文化的跨界合作,Grid Coffee以「单一产地咖啡」和「单一产地巧克力」为灵感呈现饮品菜单,以「双重单一产地」元素体现品牌主张,呼应 Gucci「安可拉红」。
相比之下,猿辅导旗下以独立门店形式存在的「Grid Coffee」,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培育,截至7月中旬,已开设有46家门店,足迹遍布北京、苏州、重庆、成都。3月,Grid Coffee还凭借与高奢品牌GUCCI的梦幻联动,打响其「单一产地咖啡」的精品咖啡名号。
02.
今年以来
这13家副牌开出全国首店
< class="pgc-img">>表格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据铱星云商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约有13个企业孵化的子品牌开出了线下首店,这些企业的“主业”涵盖新能源汽车、烘焙、茶饮等类型。
仅剩的乐道汽车,为蔚来旗下的第二品牌,其全国首家乐道体验店目前已在南宁万象城围挡,有消息称,该门店将于8月开业。与此同时,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广州万菱汇、惠州华贸天地等购物中心内都齐齐上线了乐道汽车的围挡。
据华夏时报,乐道汽车首款车型乐道L60在9月份交付的时候,全国范围内将有超过100家的线下门店投入运营。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用户@乐道 包包
>纵观表格,诸如蔚来、大人糖、百分茶、三月兽、沪上阿姨等品牌/企业,都是首次推出副牌。
其中,沪上阿姨在消费分级的趋势下,洞察消费者对高质量平价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面向追求质价比的Z时代/学生群体,推出了更具质价比的平价奶茶——茶瀑布。
据官方介绍,茶瀑布定位“新式中国茶”,主打健康养生的轻乳茶系列,店面形象以国潮、活力、新中式为主,客单价在2-12元之间。从宣传上看,茶瀑布主要还是采取加盟形式,不算装修和房租,10万即可开店。品牌方还公开表示,茶瀑布的盈利模型已被认证: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200+授权门店,其中高校店表现火爆。
< class="pgc-img">>● 3月底,茶瀑布全国首店在廊坊三河市富达购物中心开业,茶瀑布更倾向落子于学校周边。
也有的品牌在消费降级下“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子品牌走起了较为高端的手作路线。3月,百分茶全新推出的子品牌拾柴手作全国首店在苏州观前街开业。从介绍上看,该品牌主打“用手说话”:没有半成品原料,没有保鲜剂,今天的茶只在今天做。从点单小程序上看,单杯饮品定价在20-28元之间。此外,7月11日,拾柴手作南京首店亮相新街口。
还有的品牌,在热度最高的时候,通过子品牌的布局,丰盈线下场景,进一步收割流量。5月中旬,三月兽全新子品牌三月兽mini全国首店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亮相。开业至今,该门店陆续带来《家庭教师》《时光代理人》星月系列等热门IP的主题快闪。据官方介绍,三月兽mini主打将IP主题空间与特色饮品相结合,强调的是IP带来的联动体验。加上杭州,目前三月兽mini还在上海、西安、苏州等地开设有线下门店。
< class="pgc-img">>表格中,亦不乏茶颜悦色、西贝餐饮集团等推副牌的“资深玩家”。4月,茶颜悦色跨界小酒馆,推出全新子品牌昼夜诗酒茶·艺文小酒馆,该品牌首次亮相便做到了5店齐开。据南都湾财社,昼夜诗酒茶计划2024年底在长沙开出30家门店,且均为直营模式。
加上小酒馆系列,在饮品赛道,茶颜悦色已经集齐了奶茶、咖啡(鸳央咖啡)、柠檬茶(古德墨柠)四大类,还顺带一个主要以店中店形式存在的甜品品牌——酥山糖水铺子。业务范围相当广泛。
< class="pgc-img">>此外,国外品牌DQ品牌和Snow Peak雪诺必克分别将旗下的DQ汉堡和Snow Peak Eat(店中店)引入国内,通过子品牌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 class="pgc-img">>7月11日,DQ汉堡全国首店落地上海市静安区吴江路
03.
透过子品牌
看企业多品牌发展现象
当一个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和业务范围,往往会通过创立子品牌这一策略,来构建企业多栖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而打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从消费端上看,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尝鲜”心理明显。近期,时代财经发起《618消费者购物行为与品牌偏好》调研,超1000份回访样本中,超7成受访者对待新口味、新产品、新品牌持喜欢态度。
企业通过布局“子品牌”,积极拓展自己业务范围,为市场带来创新的同时,亦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在当前经商较为艰难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的主品牌本身就过得不太好,为了集中精力和资源去发展核心业务,往往会对表现不佳的子品牌门店进行优化调整,有些甚至是直接关停子品牌。
< class="pgc-img">>4月底,最后一家台盖在深圳华强北结束营业。从设定上看,台盖最初是从价格上以及以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同集团的主品牌“奈雪的茶”做区分。然而,随着奈雪的茶主动下调产品价格,加之开放了加盟模式,这个亏损严重的子品牌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同样是在4月,九毛九集团宣布停运旗下“那未大叔是大厨”品牌,这个最初走轻奢网红风的粤菜品牌,最终倒在了消费者消费观念回归务实、注重理性的时代里。
< class="pgc-img">>● 那未大叔是大厨在小红书的首篇笔记自我介绍到:将力为顾客提供匠人精神般的大厨服务,臻鲜美味的大厨粤菜,星级酒店式的专业服务和轻奢舒适的用餐环境。
无独有偶,由海底捞持股75%的高端小酒馆——囿吉山云贵川炭火与发酵Bistro也于4月底彻底结束营业。从大众点评上看,该门店的人均消费达300/人。显然,较高的价格门槛,成为了“劝退”消费者进店消费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了,无论是由餐饮企业聚焦垂直赛道孵化的子品牌还是其他行业跨界进入餐饮业态打造的副牌,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出品不稳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口碑上的问题。虽然跨界经营可以借助主品牌的知名度快速打开市场,但如果缺乏最基本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很难吸引得到回头客。
由此可见,企业开设子品牌,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要面临资源分散、市场风险管理难度扩大等难题。而很多子品牌的诞生,其实也都是市场趋势下的产物。毕竟今天流行高端消费,明天市场上可能就会出现一系列针对高端消费者的子品牌。
< class="pgc-img">>杏卉餐饮旗下的CONSOMMé全国首店开在广州K11 ;大人糖旗下的HerHush全国首店开在南京万象城,从上文表格中可以看到,不少子品牌的首店都开在购物中心内。
聚焦至品牌拓展和购物中心招商运营层面,一方面,好的商场对差异化要求越来越高,一些连锁品牌进入商场的门槛也越来越高,除了概念型门店,有时候子品牌的首店名额或许更满足招商要求;从品牌方的角度来看亦是如此,有些商场可能无法满足主品牌的选址标准,但却恰好符合子品牌的客群画像。
另一方面,尤其是以餐饮业态为主,一些品牌会出现在商场同时开出主品牌大店和子品牌小店,通过组合拳收割不同用餐客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能扩大品牌的市场覆盖范围。
商业市场千变万化,市场洗牌还在加剧,企业若想依靠子品牌带来长期的利益,就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至少做到不盲目、不跟风。我们都在期盼下一张商业王牌的出现。
< class="pgc-img">>日,奈雪的茶旗下奶茶品牌“台盖”突然贴出公告,将于4月30日关掉位于深圳华强北茂业的最后一家门店。至此,台盖将彻底退出市场。在此之前,台盖已经先后关掉了北京、上海、厦门、武汉等近20个城市近100家门店。
公开资料显示,台盖创立于2015年,首店位于深圳龙华Coco City,设立之初,被视为奈雪旗下用来主打加盟的品牌,均价在16元左右,主要定位于中端市场。(联商网 图源:企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