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奶茶、果茶等饮品作为夏季热门饮品,近期也迎来了消费高峰期。奶茶店后厨卫生状况如何?食品原材料安全是否有保障?从业人员操作流程是否规范?为切实加强对奶茶店的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安全,日前,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管局对位于拉萨城关万达广场的各大奶茶饮品店进行了突击检查。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主要对主体经营资质、食品原材料进货来源、“三防”设施、制作环境卫生、设备容器清洗消毒及人员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查看。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走进一家泰式奶茶饮品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这些都要放到公示牌上向消费者进行公示。”执法人员对该店负责人说道。执法人员也要求该店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佩戴口罩。
除此之外,执法人员走进每一家奶茶店的后厨操作区,对其食品原材料是否在有效期、后厨操作区是否干净卫生、食材储存是否规范等内容进行细致检查,要求各奶茶店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食品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饮品。
“通过此次检查发现,大部分奶茶店食品安全卫生状况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个别奶茶店未能做到亮证亮照经营,索证索票制度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佩戴口罩等,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也进行了督促整改。”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执法人员何光亨说。下一步,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对奶茶店的监管力度,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月7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如约而至。自“秋天第一杯奶茶”在社交媒体爆火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奶茶来表达感情,立秋节气已连续几年成为饮品消费需求爆发的节点。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立秋西藏奶茶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拉萨市、日喀则市、林芝市的消费者最青睐奶茶,外卖订单量排名全区前三。记者走访拉萨部分商场饮品店、咖啡厅、街边奶茶店,实地探访“秋天第一杯奶茶”带来的消费热潮。
饮品店爆单
部分门店奶茶销量成倍增长
“两杯杨枝甘露,少糖少冰,谢谢。”“这几杯奶茶,麻烦帮我打包带走。”8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拉萨市朵森格路的一家奶茶店,不少顾客正在排队点单,店内接单软件提示音响个不停,店员们正在忙碌制作各式各样的奶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从昨天下午开始,朋友圈就一直能刷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今天一下班和同事就直奔这家奶茶店,凑个热闹嘛。”正在排队的吴女士笑着说,现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很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给亲朋好友点个奶茶来表达惦念,“我也点了几杯奶茶打包带走,拿回去送给同事,谢谢他们对我的照顾。”
随后,记者又在位于拉萨市纳金路的一家饮品店看到,店内的电子屏上显示有近40杯的奶茶排单量,店员们忙着接单、制作、打包、出单,忙得不亦乐乎。“从昨天中午开始,单子就多起来了,大家忙到没有时间去看后台数据。现在点单以后至少要等半个小时,前面还有几十杯在做,有的饮品已经售罄下架了。”饮品店老板王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立秋节气,奶茶的销量比平时增加了几倍,许多顾客都是冲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来的。为了应对此次销售热潮,我们提前备足了物料、增加了人手、优化了点单流程,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享受到美味的饮品。”
饮品消费呈现两极分化
追求健康、性价比成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糖、无糖饮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记者发现不少订单上明确备注“半糖”“三分糖”“不加糖”等要求。美团外卖数据显示,消费市场下沉、消费者追求健康、性价比成为今年饮品消费新趋势。美团外卖拉萨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饮品品类已经成为当前增速最快的外卖品类之一,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增速更为显著。同时,饮品消费健康化趋势明显,三分糖、不另加糖类产品销量占比显著增加,各品牌也持续推出0卡糖、益生菌粉、胶原蛋白肽等成分小料,以及轻乳茶、泛茶咖等新品类,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选择。
据介绍,2024年以来,饮品消费呈现两极分化趋势,5至10元产品与20元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明显上升,可见消费者并非只追求单纯的低价,而是更在意饮品的性价比。“为了应对今年‘秋天第一杯奶茶’的销售热潮,不少商家提前营业1到2个小时,提前备足物料及门店产能,并推出了不少健康且性价比较高的新产品,供消费者选购。”该负责人说。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拉萨的饮品市场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无论是奶茶店、咖啡厅还是街边小店,都因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变得更为繁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着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也为刚刚到来的秋天增添了一份特别的温馨和甜蜜。
线上点单优惠力度大
外卖员奶茶配送量增长明显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社交媒体上关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话题持续升温,迅速占领各大榜单。立秋当天,饮品店线下排队人数增长的同时,线上外卖平台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订单高峰。记者发现,美团外卖发放了上万张“满20减20元”神券,上线第二杯半价、一元奶茶秒杀等优惠活动,消费者打开美团App或美团外卖App,搜索“秋奶”即可直达会场,参与优惠活动。同时,美团外卖还推出覆盖100多个品牌的8.8元饮品通兑券和“N选1”品牌优惠兑换券,消费者购买后可以自用,也可将其赠送亲朋好友,获赠者可以在立秋当日兑换相关饮品。“线上点单更方便,不用出门就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能给在林芝的闺蜜点上一杯,表达一下我的想念。”拉萨市民央女士告诉记者,“美团外卖发放了很多优惠券,自己点或者帮他人点都能使用,算下来还是很划算的。”
奶茶线上订单增加,外卖员们也忙得不亦乐乎。立秋当日,飞驰在路上的外卖小哥中,80%的“外卖箱”里,都会有一杯“秋天的奶茶”。在北京中路的一家奶茶店内,“您好,您有新的订单,请及时处理”的语音提示不断响起,一杯杯制作好的奶茶被整齐摆放在点单台上,等待着外卖小哥取单配送。“从昨天开始奶茶订单就特别多,不少订单的备注都写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外卖骑手小刘笑着告诉记者,“今天差不多已经配送了近30杯奶茶,比平时的配送量多了将近一倍,大家忙得连午饭都还没来得及吃,都想尽快把奶茶送到顾客手中。”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 class="pgc-img">>界新茶饮,王健林的轻资产业务还将继续深耕。
作者 | 苏影
编辑丨卢泳志
来源 | 野马财经
疯狂内卷的茶饮赛道迎来了新选手,曾经的“亚洲首富”王健林也下场卖起了奶茶。
4月19日,爱企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万达集团”)新增申请注册多个“万茶”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啤酒饮料、方便食品、餐饮住宿等。
目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以上商标正等待受理中。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不过在此之前,以“萬茶”为品牌的茶饮店已经在万达旗下多个影城进行布局。
对于近几年一直在转型的万达来说,新茶饮是其选中的又一条轻资产赛道,但面对内部竞争愈加激烈的新茶饮市场,万达集团能成功突围吗?
布局新茶饮,万达跨界的逻辑
对于万达集团来说,跨界新消费饮品最早要追溯到5年前。
2017年,万达电影(002739.SZ)与英国老牌咖啡COSTA签署了战略协议,就建立联合品牌和深度合作等事宜达成一致。
2019年8月,万达旗下奶茶店“万小茶”在广州增城万达影城正式开业,这或许是万达集团首次在新茶饮领域进行试水。一个月后,万达集团申请注册了“万小茶”商标。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2020年,万达电影与COSTA咖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并推出全新模式——萬茶与COSTA快选融合店。截至当年9月28日,萬茶COSTA快选融合店入驻西藏拉萨万达影城后,万达在全国的萬茶店已经突破70家。
2021年,万达集团陆续在全国加码,截至目前,萬茶店已经覆盖全国西安、广州、大连、长春、乌鲁木齐等多个主要城市。
而当前的萬茶店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与COSTA咖啡合作的融合店,另一种是萬茶独立门店。
据外卖平台“饿了么”显示,萬茶的产品包括奶茶、水果茶、萃茶等多种系列,定价在9.9-26元/杯。在万达电影+小程序中,一杯COSTA咖啡的价格则在20-25元之间。
图片来源:“饿了么”截图
事实上,在频繁跨界之前,万达曾是一家以重资产为主的房企。2015年1月,王健林在公司年会提出了“第四次转型”,自此,万达集团开始向轻资产领域布局。
2017年之后,王健林出售了旗下多个文旅项目和酒店,万达商管也更加聚焦轻资产模式管理。
万达商管《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6月30日,万达商管的在管独立第三方商业广场数量分别为42个、71个、98个及106个,占在管商业广场数量的15%、22%、26.6%及27.9%,数量逐年提高。
今年4月21日,万达商管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对此,万达商管回应,目前上市进展有序推进中,会尽快按香港联交所要求更新提供申报材料。
2021年下半年,万达集团和中国一汽达成战略合作,规划成立多家万达红旗体验店,向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领域布局。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万达这两年的战略很清晰,强调轻资产布局及品牌的输出。所以不管是此前和中国一汽合作跨界汽车销售领域,还是如今做新茶饮向商业零售进军,都是证明了万达思路的变革。对于万达来说,其既有品牌影响力,还有资金支持,因此此次布局商业零售领域的优势较为明显。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分析,万达选择做茶饮,是建立在万达的生态链资源上,增强自身直营力量,整合细分赛道上下游,来为自己开拓新的核心竞争力。
影视寒冬,餐饮能扛起大旗吗?
从万达集团目前的布局来看,与新茶饮萬茶紧密相连的就是万达旗下的影城业务。
近两年因疫情影响,我国电影行业持续受到影响。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204.17亿元,较上一年减少68.23%。
据《2021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为472.58亿元,同比上涨131.46%,为2019年的73.53%;实现观影人次11.67亿,较2020年增长112.96%,为2019年的67.57%。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行业遇冷,万达电影的营收情况也不乐观。
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万达电影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4.35亿元和62.95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47.22亿元、-68.41亿元,两年连续亏损。
万达电影介绍,2019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了59.09亿元商誉减值准备;而2020年,受主投主控的电影均未能如期上映,加上影院折旧、租金、员工薪酬、财务费用等固定成本较高的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进入2021年,万达电影的整体局势有所好转。据业绩预告介绍,2020年,万达电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元-1.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万达电影的主营业务中,相比于观影票房,商品、餐饮销售等非票房业务一直贡献了比较高的毛利率。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万达电影财报
以2021年中期为例,万达电影的营业总收入70.34亿元,其中观影收入为40.4亿元,占收入比例57.43%,毛利率为13.38%;同期,其商品、餐饮销售收入为7.78亿元,占收入比例仅为11.06%,但毛利率却高达65.99%。
对此,万达电影表示,在非票房业务领域,公司积极推进自有IP和引进IP的商品开发落地,加大卖品业务创新力度,实现多元化升级,助力营销破圈。
与此同时,万达电影旗下的影院特饮项目如传统COSTA咖啡店、COSTA咖啡与萬茶融合店、自创鲜茶店等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
曾经的“首富”卖奶茶,谁会埋单?
进入新茶饮赛道,经过多年资源积累,万达集团有哪些优势呢?
从商业资源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达商管旗下共运营管理380座万达广场,万达电影在国内拥有712家开业影院。而此次布局的萬茶店正是依托旗下这些商业广场和影院项目而展开。
此外,2018年4月,万达在贵州省的丹寨县创建了约1000亩的扶贫茶园。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第5年,而丹寨县的茶叶品牌“丹红”“丹绿”也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所熟知。
丹寨扶贫茶园创始人、丹寨万达旅游小镇轮值镇长刘殿兴介绍,其于2017年在国家扶贫县丹寨创建了扶贫茶园,2018年在万达集团帮助下正式推出。其中,刘殿兴负责从农民手中租赁荒废茶园,进行生态化改造,建立茶叶加工厂等业务。万达集团负责茶园认领的宣传、统计等工作。
刘殿兴补充,新茶饮所需的茶产品种类较多,丹寨茶园目前只出品绿茶和红茶,万达跨界新茶饮,会选择部分茶园产品,但由于丹寨茶园茶叶品类少,不能满足所有需求。
图片来源:丹寨茶园
不过,从新茶饮行业市场来看,品牌数量众多,少数品牌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万达想要从中突围也不是一件易事。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介绍,2020年,我国新式茶饮品牌中,蜜雪冰城、COCO、书亦烧仙草等7家头部品牌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中,低端品牌蜜雪冰城占比最高,达11.52%;中端品牌COCO都可占比10.05%;高端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71%和2.37%。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新式茶饮品牌数量共有163个,其中,上海、广州和北京的新式茶饮品牌数量最多,分别为41个、33个和28个。连锁品牌在整个新式茶饮行业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约为90.8%,其中以加盟模式居多,约占全部连锁品牌的67.3%。
进入2022年,新茶饮赛道内部竞争愈加激烈。今年上半年,高端茶饮品牌喜茶、奈雪的茶(2150.HK)、乐乐茶接连宣布降价,欲在全消费场景中争夺市场。
对此,肖竹青分析,对于万达来说,人才引进和建设服务品牌是其当前两大要务。万达要在这样的细分赛道重建自己的核心优势,最需要解决的是引进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万达也要做好品牌宣传,与消费者积极互动交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自己的品牌心理资源站位,这样才有助于其占据细分市场。
你喝过萬茶店的奶茶吗?关于万达集团跨界新茶饮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