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做好要注重细节。”这个听起来似乎不那么接地气,但以下问题足以应付日常餐饮店的服务问题。
顾客进店的时候,怎么做会让他们感受到热情?
顾客一进来一定要热情洋溢的招呼他们,这时顾客会感觉这家餐厅很有“人气”,第一印象就很好。
餐饮服务人员怎么合理带位?
带位的时候尽量和客人聊天,很多客人有选择困难症,所以这个时候是你掌握主动权,你想让客人坐哪个区域你就用手势进行引导,如果他们的目标感不是很明确,都会坐在你带的那个位置。
客人中如果有老人和小孩,需要带到靠墙的位置,比较安全。如果有婴儿车就尽量安排在人少的区域,方便照顾小孩子。
那么,如果两个人担心菜不够放,感觉小台挤,想坐大台,可是这个时候大台却没有怎么办?
首先解释座位有限,说待会您如果有朋友来再给您进行调整,可以吗?如果他们想坐大台的意愿十分强烈,那就耐心地告诉他们可能需要等待十分钟。
怎么减少顾客催单?
顾客来店里吃饭,80%以上都是非常饥饿了,难免会时不时的催。我们可以给顾客一个时间概念。比如上完酒水后告诉客人您的凉菜大概五分钟后上来,这样给顾客一个“数”,他们心里有了数,催菜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
高峰期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巡台的频率,不要因为太忙而忽略了巡台,因为如果发现客人的单子上还欠菜,这个时候就可以催一下出品间的小伙伴,这样主动服务客人会赢得他们的好感。而且经常巡台还能避免漏菜、跑单和下错单等情况。
< class="pgc-img">>如何进行二次促销?
当你巡台的时候看到客人桌上的酒水不多了,主动询问客人需不需要加酒。如果客人表示不需要就说抱歉,打扰了,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找我。
根据经验得知,你主动询问客人后,70%的顾客都会再找你,因为这样显得你很有礼貌和业务态度,同时你为客人提出一个建议,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客人的手上,客人能感知到你的服务态度。
加菜也是同样的道理,你首先要关注这桌顾客桌子上的菜,可以向他们推荐没点过的招牌菜品,并告知顾客可以点半份的信息,经过这样二次促销后很多顾客都会加菜。
< class="pgc-img">>客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怎么做?
做好服务岗位,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感觉到客人有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少说话,要讲就讲重点,不然你的“啰嗦”可能会让他更加的不舒服。
对待不同的人,说话的语速和语气也不一样。举个例子,如果店里有老外来用餐,他们可能中文说得不好,那和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语速要放慢,说完要问顾客是否听清了自己表达的内容,如果没有要再放慢语速复述一遍,直到顾客听明白为止。
< class="pgc-img">>顾客即将离店的时候,还有什么操作?
在客人已经吃得差不多的时候,要问下客人今天菜品的口味如何,吃得还满意吗?这样问之后一是可以让顾客感觉我们服务的完整性,二是可以得到顾客的用餐反馈,有利于我们下次改进。
最后,专注于细节,时刻站在顾客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将服务工作做到位。餐饮服务看似十分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很大,从迎宾、引座、点菜到下单上菜、送客都在考验着服务人员。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要想避免顾客投诉,只有做好服务才能收获满意。
><>< class="pgc-img">>“涮菜递水聊天,擦眼镜看小孩,递发圈送祝福……不来这里简直不知道什么叫无微不至!”
“全程自助,全程不需要服务员,全程很‘自由’,很happy!”
这两条截然不同的网友评论均来自于海底捞,不同的是一个来自于海底捞传统门店,一个来自海底捞无人智慧门店。
海底捞的服务为何总是如此受捧,有些餐厅在学习的路上又为何画虎不成反类犬?在餐饮业,服务从来不是一项简单的课程。
< class="pgc-img">>餐饮服务正在走向“两极分化”
海底捞的传统门店与智慧门店,一个无微不至,一个“无服务”,却同样收获了顾客好评。这里面,其实反映出的正是餐饮服务的两大走向。
1、无微不至
当“变态”服务成为海底捞的一大亮眼标签,很多餐厅开始意识到,餐厅的特色展现与极致精神不仅聚焦于餐品,还反映于服务。一时间,“无微不至”成为餐饮服务的一大关键词。
进门时的贴心引路,就餐时的换盏添杯;顾客的一个响指就是一个指令,一个微表情就代表一种需求……餐厅最想做的是“无微不至”,最难做的也是“无微不至”。
2、无人打扰
如果说前几年的优秀餐饮服务主要聚焦于“无微不至”的类型,近两年则明显出现了“岔路口”。
对于很多传统餐饮人来说,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需求有时候有点“奇怪”。
相对于围绕在身边的“随叫随到”,很多人更希望得到的是“无人打扰”的“私人空间”。
亲友聚会、情侣私话时,“无人打扰”会让他们感觉得更放松、更自在,这也是所谓的海底捞智慧门店的“无服务”同样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 class="pgc-img">>Robin摄
< class="pgc-img">>聪明的餐厅这样打造服务
日前,一个餐厅因为“陪聊小熊”被送上了社会新闻。原因是女生在独自吃火锅时,店家“贴心”地在其对面放了一个“陪吃小熊”,这一场景意外地被女生前男友看到并出言讽刺,让女生感到受到了莫大的精神伤害并事后因此对店家提出索赔。
早前,同样送出“陪吃小熊”的还有海底捞,在网友评论中,也不乏“尴尬”、“多此一举”的字眼,“本想安安静静地吃个火锅,非要弄个小熊告诉所有人我一个人吃火锅了”……
< class="pgc-img">>图源:百度百家截图
一边享受“无微不至”,一边又希望“无人打扰”,面对这样的“两极分化”,餐饮人真的要感慨一句“我太难了”。那么,“无微不至”与“无人打扰”中间的“度”又该如何把握呢,不妨从这些维度着手,去打造“恰到好处”的服务?
1、人情味
一首生日快乐歌、一个发圈、甚至是一头“陪吃小熊”,区别于点单、传菜等服务项目,这些内容都不是必需服务,但却是最易“打动”消费者,为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服务。海底捞的服务之所以如此成功,也是因为它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它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但贴心、充满“人情味”!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大张旗鼓的渲染与赤裸裸的讨好,当下的人们更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服务内容,自然、舒服,以避免“陪吃小熊”的尴尬。
2、智能化
区别于普通的自助餐厅,海底捞智慧餐厅的“自助”来源于“智能”,并且,海底捞无人智慧餐厅并非真的“无人”,相反,智慧餐厅里的服务员也很热情。
有“社交恐慎”,一出门就想“隐身”的顾客完全可以通过智能点单设备、送菜小机器人等自助完成消费流程;而有的顾客则喜欢听服务员讲解一下店里的黑科技……智能,让顾客可以在各种服务场景下自由转换;智能化,也正在成为各大餐厅减少人工、提升服务质感的一大举措。
< class="pgc-img">>图源:微博截图
3、新奇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将“拉面大师”又带进了智慧餐厅。即便现在“大师”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红”,经常可以在各大社交网络里看到,还是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要求师傅现场“抖”上一锅,这源于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天然关注度。
< class="pgc-img">>图源:忠德国际教育微信公众号截图
近两年,因为舞台表演、趣味互动而名声大噪的餐厅并不鲜见。新奇的内容,亦是将服务打造成特色的一大手段。
4、仪式感
好好吃饭,是对生活的基本尊重!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何才能算得上“好好”吃饭,这里大有学问,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有就餐的仪式感。
《舌尖上的中国》特意为“器”做了一期节目。对于厨师来说,“器”能助力食材发挥更好的美味;对于顾客来说,“器”则能更好的烘托美味,而无论是在后厨还是在前厅,“器”所带来的“仪式感”都不可替代。也正因如此,美食节目《厨王争霸》中总会拉近镜头对准厨师的刀具与摆盘。端上餐桌后,美的摆盘也总是一大加分项。
就餐的“美”,不仅反映于食材与餐品本身,还反映于摆盘、餐厅场景、就餐氛围等“外在包装”,这些所能带来的,正是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的“仪式感”。
< class="pgc-img">>Robin摄
< class="pgc-img">>餐饮服务的最大痛点来自员工
对于餐厅的服务章程,一位餐厅老板用了一句网络流行语:“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说到原因,这位老板提到:“不可控因素太多!”其中,最大的“不可控因素”来自“人”。
作为餐厅与顾客沟通的桥梁,餐厅服务人员直接面对顾客,服务员的形象其实就代表着餐厅的形象,服务员的专业能力反映出的就是餐厅的管理能力。然而,优秀的服务员却难招又留不住。
< class="pgc-img">>1、流动性大
餐饮行业一直在“用工荒”,就“荒”在“流动性太大”。对于很多在职服务员来说,服务员的工作只是一个生活“踏板”,借门槛低、收入相对稳定的服务员职业去缓冲短期生活压力,一旦有了更“体面”的选择,他们会毫无留恋地离开。所以,餐厅总是“留不住人”。
2、培训难
正规餐厅,在服务员上岗时都会有一定的培训。从精神风貌到服务内容,从言行举止到衣着打扮,都会在培训中体现出来。但培训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与餐厅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里并非指的是个人素养,而是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低的餐厅服务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接受度与执行能力相对欠缺。
3、职业素养相对低下
依然是服务员执行力的问题。
近两年,很多知名餐厅出现食安问题,洗菜池涮拖把、回收水二次利用……
很多问题来源于员工的“操作不当”。而在这些事件中,相信绝大多数餐厅都曾三令五申“不许”、“不准”、“必须”……但依然挡不住在执行时出现纰漏。
参某说
总有人问产品、营销、服务,到底该把谁放在第一位,其实,当三者缺一不可,就没有绝对的排位。
只不过,服务是其中最容易成于细节,败于细节的一个环节。服务就是一个又一个细节的拼加,那么,做好服务,就要先做好细节!
< class="pgc-img">>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大筝,由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canyinj.com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果你只是关心客人口袋里的钱,那客人会十分敏感,甚至反感。
如果用细节打动客人、于微小处感动客人,让客人“小中见大”,却能收到意外的收获。
下面41条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餐厅服务细节,供大家参考学习。
< class="pgc-img">>1.客人要服务员将菜打包,并打包一盒米饭。
服务员应主动问:“需要准备一双筷子吗?”
2.餐中服务员听到客人接电话还要来一位客人。
服务员应立刻备一套餐具上桌。
3.客人接电话,需记录电话号码或“要事”。
服务员应主动送上笔和本子(或一张纸)。
4.客人菜上得很慢,眼睛在四处张望,表情很着急。
< class="pgc-img">>服务员应立即上前安抚客人“您好,您如赶时间,我可以帮您把菜催一下。”
5.客人自带酒水。
服务员应主动上前接下客人手上所拎的酒水。
6.客人站在礼品柜上前看礼品。
迎宾员有责任上前为客人介绍活动准则。
7.客人一进包房,准备脱去外套。
服务员应立刻接过客人手上的外套说:“让我来帮你把外套挂上。”
8.客人走出包房,准备去卫生间,但不知道位置,眼睛在四处张望。
服务员应立刻上前“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为客人指示方向。
9.客人喝多了。
< class="pgc-img">>服务员应为客人送上一杯浓茶。
10.客人坐在前厅沙发上抽烟。
服务员应为客人送上烟缸。
11.当客人从口袋里掏出烟,而眼睛在四处张望。
服务员应马上从自己的口袋拿出打火机为客人点上烟。
12.客人进餐因食物太辣呛着。
服务员应为客人送上一杯温水。
13.客人从门口进店,无迎宾领位。
服务员应主动问客人是否有预定。
14.客人带有小孩进餐。
服务员应主动准备Baby椅。
15.客人不胜酒量时。
服务员应为客人排忧解难(或换酒)。
16.客人菜已点好,但人数临时减少。
服务员应主动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减菜(但要注意减利润低、价位低的菜肴)。
< class="pgc-img">>17.酒席主人送完客人后。
服务员应主动告之客人“我将菜让厨房加热一下,您再吃点饭菜。”
18.客人在剥指甲时。
服务员应主动送上指甲剪。
19.客人进餐后在剔牙齿。
服务员应立即为客人送上牙签。
20.客人洗手间出来,手上有很多水。
服务员应送上干净口布为客人擦手。
21.客人在候台。
迎宾应为客人送上茶水、报纸或扑克。
22.客人吃完螃蟹后手很脏。
服务员应主动为客人打开餐巾纸包装。
23.包房空调温度过高或过低。
服务员应主动将空调调至正常温度。
24.客人酒已喝了很长一段时间还在喝酒。
服务员应主动问客人是否需要将菜加热。
25.客人自带水果或瓜子。
服务员应主动为客人准备果盘盛装。
26.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进餐。
服务员应主动扶老人。
27.天气较冷,客人进餐完毕准备离店。
服务员应主动提醒客人:“您先穿好外套,再出去,外面很冷或温度很低,小心着凉。”
28.包房有两位客人同时进洗手间。
服务员应可将另一客人带到楼层公用卫生间。
29.客人螃蟹吃到一半时,调料不多了。
服务员应主动为客人添加调料。
30.地上有水渍。
服务员应立即清理,以免客人摔跤。
31.客人从包里拿出一盒药。
服务员应立刻送上一杯白开水。
32.客人盯着旁台桌子上的菜肴,很好奇。
服务员应主动为客人介绍。
33.下雨了,客人进餐后准备离店。
迎宾或保安应用雨伞把客人送到车上。
34.客人在吧台盯着酒水看。
< class="pgc-img">>吧员应主动询问客人并做介绍。
35.客人在吧台结账时,拿着积分卡正反面看,眼神好像很疑惑。
吧员应主动介绍活动细则。
36.当从谈话中得知客人的牙齿刚安好。
服务员应帮客人把食物切成小块,别让客人吃起来觉得费劲。
37.当看到长发的客人在进食时。
服务员应为客人递上皮筋或发夹,以免客人的头发垂落到食物里。
38.当看到戴眼镜的客人在进食比较热的食物时。
服务员应主动递上擦镜布,以免热气模糊镜片。
39.当看到客人的手机放在台面上。
服务员应用小塑料袋帮客人把手机装好。
40.当看到客人是孕妇时。
服务员可为客人送上赠送的热牛奶。
41.有客人打了一个喷嚏。
服务员可叮嘱厨房做碗姜汤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