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首发,请勿搬运。
本文转载自餐厅老板内参,亿欧编辑,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从赵小姐到皇太极,再到喜茶,第三代、第四代网红餐厅的不断迭代或许能提供答案。
第一代网红餐厅套路有颜值、有故事、名人效应
2013年是中国网红餐厅元年。 上海长乐路一家装修精美的赵小姐店开始走红。 人气最高的时候,排队的情况相当夸张。 排队总是要排好几圈,吃饭至少要等两个小时。 赵女士迫不及待地拉开了中国网红餐厅发展的序幕。 在营销理念尚不成熟的2013年,其流行的原因仍然值得探讨:
1)小清新餐厅环境(在环境上下功夫仍然是打造网红店的一个方向)
2)故事祝福:这家餐厅是丈夫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 因为两人都爱吃,所以要排队等好餐厅,于是丈夫就在长乐路开了这家餐厅,这样妻子赵女士就再也不用吃饭了。 等待。
3)名人效应:赵女士曾担任主持人,丈夫是著名悬疑小说家那朵。 他们都是上海的知名人士。 两人粉丝均超过百万,经常在微博上宣传这家餐厅。
4)高颜值菜肴:摆盘精美,适合拍照分享。 品尝爱情味道的代价相当高,不仅仅是排队的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一盘盘高颜值的菜肴,不仅味道一般,而且价格也相当昂贵。
但新鲜感总会消失。 为了保持这种人气,餐厅需要每个季度不断开发新产品。 这对于两个非餐饮行业专业人士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后来他们也找了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运营,但还是没有帮助。 ,最终在2017年关店了。
互联网餐饮品牌热潮通过营销推广能走多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重视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思维的兴起,一批新的网红诞生了。 2012年,和昌在北京建外SOHO开设了第一家皇太极。 以煎饼和水果为核心,他试图打造中国的麦当劳。 趁着微博最初的火爆,皇太极开始制造噱头炒作,比如老板开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开着跑车送煎饼。 热闹的营销引发了抢购热潮,建外一平米的小店里很快就排起了长龙。
除了炒作之外,皇太极主要打情感牌,用煎饼、水果、豆浆、油条与西式汉堡、薯条较量,喊出“所有汉堡、披萨都是纸老虎、煎饼、油条、豆浆卷饼,传承百年。” 。 凭借夸张的营销和“中国麦当劳”的人气,皇太极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持续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无论运用多少互联网思维和民族情感,最终都会回归到产品上。 看完热闹之后,消费者仍然会关心价格、口味、地点。 煎饼虽好,品种也多,但白领也不能天天吃。 一块煎饼支撑不了麦当劳在中国的未来。 单一煎饼模式没落后,和昌推出多品牌发展(炖菜、饺子、小火锅等品类争夺白领午餐市场)、外卖平台转型、连锁加盟等多轮模式。
2016年,皇太极在北京的门店减少了一半,只剩下20家门店。 2017年,北京仅有12家门店。 大众点评上搜索显示,北京还有几家店,其他的可能只活在消费者的记忆里了。 与此同时,还有钓鱼牛腩,也在网络上打着算盘,用夸张的营销来吸引眼球:花5块钱从香港食神戴龙先生那里买下了牛腩秘方。万元; 邀请苍井空到餐厅用餐……2016年,钓野牛腩走下神坛,业务重心转向上门美甲。 好像现在北京只有一家店了,上海正大广场店已经关门了。
只有清楚地认识互联网的影响,好的产品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同期,伏牛堂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牌。 2014年4月,即将硕士毕业的张天翼借了10万元,开了一家37平方米的牛肉面店。
四年时间,牛肉面销量超过1000万碗,营业额约2.5亿元。 张天翼对于互联网思维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曾明确表示,“我们只是一个卖米线的人,最后吃的只是一碗米线”。
对于互联网的影响,他认为无非三点:吸引流量、精准寻找消费者、保持核心竞争力。 重点还是在产品上,比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比如“筋骨汤要煮不少于5小时,米粉只能用直链淀粉含量为100%的早籼米”。不少于25%。” 在激烈的讨论中,我坚持做正宗的湖南牛肉米粉。 2018年,“伏牛堂”更名为“八蛮”,开始多模式发展。 一边是连锁店,堂食+网络外卖,一边涉足零售行业,用核心热门产品来做产品。
营销推广是这波网红餐饮的优势,但缺乏内功,产品撑不起来,定位也不确定。 各种营销噱头无形中拉高了消费者的期望值,平庸甚至有缺陷的菜品造成了巨大的落差。 负面影响体现在口碑上。 口碑一旦传开,生意只会越来越差。 。
有人把2017年以来陆续出现的方便面食堂、春丽饮食公司、占卜茶、答题茶视为新一代网红餐厅。 不过,这些餐厅只是形式上的更新,本质上与赵女士不是一个级别的。 与太极等前辈相比,依然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仍然依靠环境、营销和名人效应来走红。 他们的餐饮基因依然薄弱,产品创新依然为零。
社交网红餐厅的排队时间不长,不好意思称其为网红。
网红店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店面和产品的颜值已经成为标配,而不是当年的决定性因素。 依托社交媒体的全面发展,网红店、网红单品的出现,变得越来越社交化。 开网红店已经开始有固定的套路了。 喜茶就是这一代网红的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还有主打女性社交的奈雪茶。
2012年,喜茶诞生于广东江门的一条巷子里。 原名黄茶。 但由于无法注册商标,2015年升级为“”。开在城市核心CBD商圈,是20-30岁年轻人的首选。 这群人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热衷于追求时尚,爱炫耀,他们的消费也极易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城市反复出现:喜茶进入一个新城市,通过媒体营销造势,在该城市推出限量版商品。 年轻人蠢蠢欲动,排队打卡、拍照修图、发微信朋友圈。 和小红书,免费造势,吸引新人加入游戏,增加人气。 这个时候,排队是否长,就成为了一家网红餐厅受欢迎与否的重要指标。
当然,喜茶的产品也没有失败。 喜茶表示,其核心是产品。 创始人聂云辰曾说过,我开过很多失败的店,没有人能够仅仅靠营销就能成功。 不可否认,喜茶为茶饮料的升级做出了贡献。 它采用较高品质的茶叶为基料,用100℃高温水冲泡,保持茶香。 它还非常重视用户体验,比如开发了适合喝芝士茶的旋转杯盖; 根据季节的变化,推出时令水果茶。 以好产品为基础,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次分享都将成为品牌形象的积极塑造。 在非皇太极时代,消费者每次去商店都是在消费品牌。
鹿角巷的困境已经失去了稀缺性,好感度也在不断被侵蚀。 与此同时,还有数不胜数的真假“鹿角巷”在流行。 假货店遍布大街小巷,品牌失去了稀缺性,也失去了刷朋友圈的价值。 另一方面,各个山寨店的口味和服务各不相同,消费者的好感度不断被侵蚀。 粉丝变成路人,路人最终变成负面粉丝。
这期间,生命周期极短的网红单品频频出现,比如淡芝士、脏脏包、乌云冰淇淋、珍珠奶茶蛋糕,以及最近过时的巴斯克芝士蛋糕。 尝试低价网红产品,媒体立马跟进。 另外,由于门店数量较少,消费者会蜂拥而至,很容易排队。 但对于那些急于跟风的人来说,网红单品就会陷入和鹿角巷一样的境地。 2017年,茶叶品牌“乐乐茶”首创脏水饺。 后来,脏水饺在上海随处可见,成为各家店的短期流量拉手。
看过这么多网红单品的来来去去,不难发现面包、蛋糕、糕点是生产更新鲜单品的沃土。 芝士是网红单品的元素,比如奶茶、半熟芝士蛋糕、巴斯克芝士蛋糕等,芝士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个重要元素是人人都喜欢的巧克力。 脏馒头就是一个例子。 网红餐厅发展至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一切都保持不变。 每一个受欢迎的品牌或产品背后,都可以总结出一套网红营销思路:网红餐厅有很棒的营销套路,营销内容(大家都在疯狂买,明星也在疯狂买)+发声来自自媒体+排队炒作+上热搜、走红。
与其打造一家网红餐厅,不如脚踏实地开一家好餐厅。 回顾网红餐厅不到10年的发展历程,雷区不少:
只依靠互联网思维,专注于营销而不是产品。 高价出卖感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产品结构单一、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维权意识淡薄,山寨行为频发; 食品安全不重视,经营管理漏洞百出。
今年在成都举行的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上,大龙驿火锅创始人刘勰表示,“成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网红餐厅,网红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老板们都希望餐厅成为网红。我也是,海底捞我们也在用各种营销手段来保持人气。”
吉本无敌联合创始人董迅也表示,快对于餐饮来说是一个好词,也可能是一个坏词。 一个餐饮品牌如果前期没有做很多工作,或者运营、产品结构做得不好,开业时越受欢迎,营销越大,死得越快。 从表现上来说,大众点评的差评会很疯狂。 在讨论餐厅的运营时,后堂老火锅联合创始人李晓宇也提到,“它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时,我们不仅要解决消费者的吃饭问题,还要解决消费者的饮食问题”。消费者沟通问题。 “开业初期如何制造热度,成为很多餐厅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早期的人气还是需要前三四年的积累,不仅要考虑品牌、品类、定位,产品结构、供应链,还要考虑营销推广、门店布局等因素,此时的命题也从如何打造网红店转变为如何开一家好餐厅、如何打造一个好品牌。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今年9月带货花西子在直播间怒怼网友引发滔天指责后,直播顶流李佳琦近日再度卷入风暴中心——10月24日,有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喊话称,李佳琦涉嫌要求品牌“二选一”。当天下午, “京东采销喊话李佳琦”话题牢牢霸占微博热搜榜首位。
公开报道显示,自2020年以来,监管层通过多种方式释放出强化反垄断的明确信号,有媒体甚至直接称2021年是反垄断“大年”,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在内的多家互联网企业及平台,也因涉嫌“二选一”等垄断(或不正当竞争)行为被立案调查并接到天价罚单。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梳理。
李佳琦被质疑搞“二选一”垄断
据红星新闻,10月24日上午,京东采销人员“褚三锋”在朋友圈公开喊话李佳琦“二选一”。该人员称,收到烘培电器品牌海氏的律师函,指控京东平台违约修改定价,造成海氏在与其他客户合作合同中的被动违约,可能触发巨额赔偿风险。该人员在朋友圈回应中,直接指出海氏需要赔偿的“其他客户”为李佳琦直播间。品牌商投诉主要因为双十一活动中某款海氏烤箱的京东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售价,违反了海氏与李佳琦签署的“底价协议”。
该京东采销人员将矛头对准李佳琦“二选一”的底价协议,喊话呼吁相关部门介入管理“伪全网最低价”。随后,“京东采销喊话李佳琦”话题冲上热搜。10月25日,京东家电家居相关负责人在朋友圈发文,支持此前喊话李佳琦的京东采销人员,“我们要抵制‘全网底价’协议霸王条款!”
但海氏发布声明称,海氏品牌没有和京东采销人员所指的渠道签订任何“底价协议”。李佳琦公司美One也否认和海氏品牌签订所谓的“底价协议”,表示从未要求品牌“二选一”,直播间商品的定价权在于品牌。
什么是“二选一”的垄断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接受央视网采访时解释称,根据反垄断相关法规,“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或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行为”,就是“二选一”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有他无我”,“有我无他”。另据公开报道,平台“二选一”,通常是指一些电商要求入驻商家只能在该平台提供商品或服务,不得同时在其他平台经营。
李佳琦是否涉嫌垄断和“二选一”?据澎湃新闻,多位法律人士、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尚不能给出明确结论。“李佳琦可能只是商品的推销者,而不是销售者,不属于大型网络平台,可能还达不到反垄断的层次。”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说。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也表示,目前当事各方各执一词,如果确实存在“底价协议”,那么可能构成纵向垄断协议行为,但不构成“二选一”行为。
阿里巴巴因垄断被罚182亿元,刷新处罚纪录
2020年12月24日,新华社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市场方面,阿里巴巴港股开盘跌超3%,跌幅曾扩大到7%以上。人民日报为此刊文称,这是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加强反垄断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平台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据澎湃新闻,2022年10月,长沙律师阳曙文收到一份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感谢信。信函称,阳曙文对阿里巴巴垄断案依法查处作出了重要贡献。阳曙文称,2018年4月,他寄送《反垄断申请书》并提交了详细证据,举报阿里巴巴集团等平台企业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比如,2015年8月,天猫宣布与迪卡侬、Timberland(添柏岚,户外品牌)等20余家国际品牌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产品只能在天猫平台独家销售。2017年7月,多家服饰类大商户称,天猫以“独家合作”为名,要求其关闭其他电商平台的品牌店铺,否则将被削减活动资源、搜索降权、屏蔽等。
2021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处182.28亿元罚款。这一数额刷新了中国反垄断行政处罚纪录,几乎是此前中国境内反垄断最高罚单的3倍(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公司的60.88亿元罚款曾创下纪录),相当于阿里巴巴2019年中国境内总销售额4557亿元的4%。
相关通报称,自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并借助市场力量、平台规则和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采取多种奖惩措施保障“二选一”要求执行,维持、增强自身市场力量,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构成《反垄断法》禁止“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英文外卖平台“二选一”被罚116万元
据华夏时报,阿里巴巴因为垄断行为被罚款182.28亿元,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天后的2021年4月1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一起反垄断处罚决定。处罚书显示,针对上海食派士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在互联网餐饮外送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依法处以其2018年销售额3%的罚款,合计116.86万元。
据了解,“食派士”隶属于上海食派士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提供中英双语的在线餐饮外送平台,相当于公众比较熟悉的美团和饿了么。处罚书显示,该企业通过公司网页、手机App“食派士”(Sherpa's)等媒介连接用户与线下餐饮企业,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以习惯使用英文的目标用户需求为导向,整合并向用户提供餐饮外送服务资源信息以及外送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上海、北京、苏州等地。
根据处罚书,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食派士利用在上海市提供英文服务的在线餐饮外送平台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合作餐厅商户提出“二选一”要求,与所有合作餐厅商户签订含有“排他性送餐权条款”规定的合作协议,并通过制定实施“独家送餐权计划”等形式,要求合作餐厅商户立即停止与其他竞争对手平台合作,否则从食派士平台下架该商户。
调查表明,食派士通过实施上述“二选一”行为,锁定了相关市场内大量合作餐厅商户资源,严重削弱了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损害了平台内商户和消费者利益,具有明显的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且没有正当理由,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定交易的行为。
唯品会被罚300万,此前被举报强迫商家“二选一”
据上观新闻,2021年2月8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消息,2021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经查,2020年8月至12月,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为获取竞争优势及交易机会,开发并使用巡检系统,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及限流、屏蔽、商品下架等方式,减少品牌经营者的消费注意、流量和交易机会,限制品牌经营者的销售渠道,妨碍、破坏了品牌经营者及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正常运行,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扰乱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2021年2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300万元。
此前据多家媒体报道,2020年9月3日,爱库存发布关于抵制唯品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声明:近期,不断有商家反馈,唯品会强迫商家“二选一”,明令要求商家不得与爱库存继续合作,强令商家下架在爱库存上的所有商品与活动,并对商家商品进行日常巡检,一经发现在爱库存上继续有售,唯品会即对商家进行通告惩戒,甚至直接下线商家在唯品会上的所有在售商品。9月14日,爱库存表示,已在9月11日通过邮递形式,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四家机构提交实名举报。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浙江省法学会《法治研究》刊文称,由于反垄断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互联网平台反垄断面临诸多困难。例如,2021年针对阿里巴巴和唯品会的“二选一”行为,监管部门在执法中给出的是不同认定,前者被认定为垄断行为,后者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监管层为何对“二选一”频出重手?
为何司空见惯的“二选一”,会被认定为垄断?为何国家要出重手整治“二选一”?
北京朝阳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宋学亮介绍,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通报, “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竞争,妨碍了市场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削弱平台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损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选一”违反了“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规定,故而被认定为垄断。
宋学亮表示,行业巨头的垄断,听起来似乎和普通消费者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无论是外卖平台、音乐平台,还是购物平台,均与消费者息息相关。如果不加限制,势必会影响或可能影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这两大核心权利的实现。比方说,在经营者集中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花费,将可能超出商品和服务本身的使用价值。而在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情况下,消费者将可能丧失挑选商品或服务的机会。
行业巨头的垄断对经营者也具有极大伤害。对依托平台进行经营的经营者而言,若平台垄断,将可能面临无法选择平台服务,接受不合理高额罚款的局面。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的损坏也尤为严重,如果任由其发展,将对成长中的新生事物造成严重阻碍,最终将影响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会议指出,我国平台经济中,强迫实施“二选一”问题尤为突出,这是平台经济领域资本任性、无序扩张的突出反映,是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公然践踏和破坏。强迫实施“二选一”行为限制市场竞争,遏制创新发展,损害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根治。
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红星新闻、北京日报等
餐饮业血淋淋的数字背后,你们知道的真相是什么吗?
< class="pgc-img">>1. 这两天刷屏的是两大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作为首都北京,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百分之八十八点八,利润率低至极致,仅有百分之零点三七。魔都上海直接贵了,爆亏七点七亿。反观北京还是赚了一点八亿的,但这一点八亿里面有二点四四亿是快餐服务赚的,意味着正餐服务亏损七千六百五十一万。
2. 尽管这样就能说北上的餐饮行业团灭了吗?要知道上半年北京餐饮业总营收四百九十二亿,仅下跌百分之二点九而已。所以营收没降,但盈利骤降的最大原因就是团购。今天美团的财报堪称炸裂,营收八百二十三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一,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一百三十六亿元,同比增长高达百分之七十七点六。
3. 不得不说起早贪黑,辛辛苦苦经营的餐饮业还是被互联网大厂收割了。不仅是餐饮,住宿业也是惨不忍睹,尽管营收只下降了百分之一点三,但总体利润同比直降百分之三十一点九。除了旅游饭店利润为正外,一般旅馆及其他住宿业下跌高达百分之九十。这里不仅有美团的贡献,绝大部分的蛋糕都被携程掠去了。携程财报显示总营收二百四十六点七七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七,净利润高达八十二点一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