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26日讯(记者 何则伟)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今天发布关于2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青岛市青岛和三少餐饮有限公司、临沂市羊味道餐饮有限公司、烟台市莱阳昇旺养生会所等单位上榜。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安排,省市场监管局在餐饮服务环节对蔬菜、畜肉、鲜蛋、发酵面制品、油炸面制品、熟肉制品等6类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本次共抽检食品样品779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合格样品759批次,不合格样品20批次。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蔬菜
烟台市莱阳昇旺养生会所使用的冬瓜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项目不合格。
东营市东营区百菜园餐馆使用的韭菜中克百威项目不合格。
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聚朋饭店使用的芹菜中毒死蜱项目不合格。
威海市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嘉乐轩海鲜店使用的韭菜中多菌灵项目不合格。
临沂市羊味道餐饮有限公司使用的芹菜中甲拌磷项目不合格。
临沂市沂水县学富煎饼卷大葱店使用的韭菜中甲拌磷项目不合格。
临沂市平邑县金海源蓝海钧华大饭店有限公司使用的韭菜中腐霉利项目不合格。
鲜蛋
青岛市市南区魏老香火锅店使用的鲜鸡蛋中氟苯尼考项目不合格。
淄博市张店鑫马酒楼使用的鸡蛋中氟苯尼考项目不合格。
油炸面制品
青岛市李沧区荷香悠悠快餐店使用的油条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项目不合格。
东营市河口区六合福顺肉饼店使用的油条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项目不合格。
日照市东港区刘记糁馆使用的油条(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项目不合格。
临沂市蒙阴县金鑫快餐店使用的油条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项目不合格。
熟肉制品
临沂市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波餐饮服务部销售的熟制猪肠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不合格。
日照市莒县仟食汇烧烤店销售的烧鸡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合格。
肥城市鼎湖居饭庄销售的水晶猪蹄(熟)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不合格。
青岛市青岛和三少餐饮有限公司销售的自制扣肉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项目不合格。
淄博市临淄马登峰熟食店销售的炸肉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项目不合格。
临沂市费县南张庄乡王青大锅羊肉汤销售的熟羊脸、熟羊肉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项目不合格。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立案调查,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完成核查处置工作。
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通告中所涉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4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
华社济南7月29日电(记者孙晓辉)中午11点半左右,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东河西村76岁的村民郭连芹准时来到“暖心食堂”就餐,餐厅的志愿者主动上前询问她想吃的菜品。几分钟后,盛有炒鸡蛋、芹菜炒肉和热馒头的餐盘就端到了郭连芹面前。
“人上了年纪就愁着做饭,有时候图方便做一次饭吃两天,不好吃还容易坏。在‘暖心食堂’吃这么多菜才花两块五毛钱,比自己做饭强多了!”郭连芹说。
山东省沂水县一处“暖心食堂”。受访者供图
去年以来,位于沂蒙老区的诸葛镇在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基础上,聚焦破解农村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等养老问题,因地制宜建设村党支部领办的“暖心食堂”,打通了农村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
据诸葛镇党委书记刘涛介绍,为了打造“暖心食堂”,东河西村对村内废旧小学教室进行改造,并配备了相应的厨具、炉灶、食材储存加工设施以及消毒设备等,共计投入20余万元。
“除厨师和面点师外,其余工作人员都来自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组成的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他们每天分组在‘暖心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还可以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诸葛镇党委组织委员、政府副镇长胡顺超说。
山东省沂水县的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暖心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作为沂水县探索以农村党支部创办的具有公益属性的餐饮服务项目,“暖心食堂”的数量已经达到23家。今年年底前,沂水县拥有“暖心食堂”的村居数将占总村居数的10%。
许家湖镇十里堡村专门建设“暖心食堂”无公害果蔬园,从源头上保证饭菜质量,受到村民一致好评;四十里堡镇依托村级组织阵地和村内合适场所,高标准打造“暖心食堂”,为村内“三无”、留守老人免费提供爱心午餐;沂城街道解家官庄村的“暖心食堂”为本村70岁以上鳏寡孤独老人提供一日两餐的服务……
沂水县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谭卿表示,目前沂水县已全面推广农村党支部领办的“暖心食堂”为载体的农村养老模式,结合每月开展的党建引领“关爱老人·情暖夕阳”寸草心志愿服务,不仅为农村基层养老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模式,而且在全社会营造了孝善敬老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在外工作的儿女安心,让在家养老的父母享福。
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近日,“好客山东 亲情沂蒙 ”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媒体采风活动在临沂市启动。活动邀请了中央、省级媒体以及知名商业媒体和自媒体参与,在三天的时间里,记者团走进兰山、蒙阴、沂南、沂水等地,感受临沂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4月14日,记者们来到蒙阴县岱崮镇的无名境·回崮自然疗愈民宿。这家民宿依托岱崮地貌和深厚的“三线文化”,以其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与运营模式,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20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也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无名境·回崮自然疗愈民宿位于蒙阴县岱崮镇公家庄,由山东樱之崮旅游开发公司与蒙阴城发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项目利用原民丰机械厂闲置资产和当地村民闲置院落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600亩,目前,一期项目已投入试运营,占地100余亩,设有32个房间。
“一业兴,百业旺”。随着民宿的落成与试运营,村民们也尝到了民宿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据民宿负责人刘家成介绍,民宿从日常运营、维护到接待服务,再到特色餐饮、手工艺品制作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可以为周边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值得一提的是,民宿项目的建设还吸引了年轻人的回乡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潜力,选择回到乡村创业或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带动周围老百姓一起发展民宿、农家乐业等产业,形成民宿产业集群,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企业负责人刘家成说。
闪电新闻记者 孙硕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