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7日,位于渝北新牌坊的商业综合体——新光天地,人流量同比增长135%,营业额同比增长378%。
银联商务监测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重庆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5.1%,比2019年同期增长7.9%。
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重庆消费“火”了起来。“这把火”是偶然还是必然?
两商圈跻身全国消费最“火”五大商圈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本报派出多支采访队伍驻守商圈、景点、街镇,所感受到的消费热情,可以用“澎湃”来形容。
10月5日上午11点不到,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卤校长火锅店里,就已经坐了5桌顾客。游客周晓莉告诉记者,她们从南京过来,刚下飞机就赶过来吃火锅,下午要去看洪崖洞。该店负责人表示,中秋国庆期间,店里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5.32%,营业额同比增长21.8%。
离这家店不远的赵美丽观音桥火锅店,同样是人气爆满。记者粗略估算,拉着行李箱前来吃火锅的外地游客,占了七成。店主透露,节日期间,该店日排队桌数突破1000桌,是平日的3倍。
除了餐饮,购物也同样“火爆”。位于化龙桥的重庆印象城,抢在假期前开业,前三天总客流量达到55.3万人次。受此带动,假期8天,渝中区40家抽样商场、购物中心、特色街区和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4.69亿元,同比增长41.4%。
美团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均跻身全国消费最“火”的五大商圈。其中,观音桥商圈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3.45亿元,同比增长28.7%。解放碑商圈抽样重点商场销售额2.51亿元,同比增长51%,较2019年同比增长7%。
以促销活动引导“流量变现”
中秋国庆期间,重庆消费为啥这样“火”?
业界人士认为,这首先得益于来渝游客数量增长。市商务委数据显示,节日期间,观音桥商圈日均人流量超87万人次,最高人流量突破93万人次。解放碑商圈人流量累计达到793万人次,日均人流量突破99万人次,同比增长33%,较2019年同比增长17%。
预测到来渝游客数量将猛增,节前,我市相关部门积极筹备,联动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有效地实现了“流量变现”。
重庆联合四川开展“2023成渝双城消费节”。两地百余个市、州、区县参与,逾100家购物中心,1000余家企业和上万个品牌商家联动,合计投入5亿元促销资金,开展300余项双城联动促销活动。中石油、重百、蚂蚁集团、新世纪百货等100余家重点商贸企业,联合发布行业促销宣言。其中,蚂蚁集团投入上千万元,重点推出成渝双城火锅美食节,联合发放红包促销。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初显
在分析人士看来,点燃今年中秋国庆大假重庆消费“这把火”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动因。
记者注意到,今年1—8月,重庆实现社零总额9959.1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重庆消费‘这把火’,其实是一种良好发展态势的延续”,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通过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极大地改善了消费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消费。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年多来,重庆以此为引领,全面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推动打造国际消费巴渝新地标、巴渝新品牌、巴渝新场景,全面促进消费提质扩容。
例如,为塑造消费新场景,重庆陆续推出龙门浩老街、来福士“横天摩天轮”、贰厂天台群、洞见山城艺术空间、三峡之光等融合消费场所,展现出“巴渝新消费”独特魅力。
又如,为构建高品质国际消费空间,重庆持续建设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双极核”,加快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世界知名商圈创建,高标准建成长嘉汇购物公园、重庆万象城、光环购物公园、来福士购物广场、十八梯特色商业街区等消费新地标,创新塑造消费新场景,增添了“巴渝新消费”独特魅力。
再如,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超1100个。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引进品牌首店152个、同比增长141%。(记者 吴刚 郑三波)
<>于打卡到江北这家卤校长老火锅!中午去吃都等了2个小时才吃的,据说晚上有排6个小时的!真的是神奇了,重庆这么多火锅店,为啥卤校长大家都甘愿去排队?!
< class="pgc-img">>麻辣与卤味结合
双重口味复活重庆人心
重庆人口味麻辣,也爱吃卤菜,大街小巷除了火锅店,就是大大小小的卤菜摊。而且,这两者口味的习惯已经传承好多年,平时在外吃火锅,在家就卤菜下饭,生活有滋有味。所以,卤校长老火锅将将麻辣火锅与软糯鲜香的卤味搭配在一起,完全正和重庆人的心意,能不排队吃?!能不成为网红打卡店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卤菜从猪蹄、牛肉、鹌鹑蛋、蹄筋到豆干、藕片应有尽有,热落落地上桌,可直接吃亦可下锅煮来吃!最爱卤蹄筋,耙软Q弹,下锅煮煮吃更是麻辣鲜香,停不下口。有的客人吃完火锅后,还要打包几分卤菜走,可见它家卤菜味道不同一般。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传承1946年的老卤
值得等上6个小时
它家的卤菜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卤菜,而是用的家传秘制老卤,只有家族后人才有那包老卤料,才知道如何卤制。这味老卤,传承于1946年解放碑的费婆婆,她当年独自一人挑着卤菜摊沿街叫卖,养活了大大小小的一家人。附近的街坊邻里、来往民工都爱买她的卤菜,有时候没卖完的就带回家给自己的孩子吃,冬天天冷,不知是那个孩子想出把卤菜汤煮来吃,结果一家人都喜欢上火锅里汤煮的卤菜,慢慢还将这种吃法传给周围的邻里。后来战事爆发,费婆婆没有再卖卤菜,卤菜煮火锅也渐渐销声匿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直到现代,费婆婆的后人“捡起”家传手艺,将老卤重新开锅,并将当年在家烫火锅的吃法搬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开出这家“卤校长老火锅”。在杨家坪开出第一家店时,便被好吃狗们追捧,每天店里都要翻3、4轮,如今江北店更是最长排队6小时,都为了吃口那些年的经典味道。
< class="pgc-img">>现在,江北店还专门为小哥哥小姐姐准备了12道饭后甜品,全部免费哦!每一款甜品都不重样,口感亦好,完全不输专业甜品店,这估计也是排队打卡的重要原因吧?!
>年前,第一次到重庆。我还惊讶的是轻轨为什么穿楼而过,重庆小面要不要加花生米?但没想到,5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我原本以为重庆只是个适合旅游的城市,但现在对我却又多了其他意义。见我5年前写的北方人眼中的重庆:旅游业很发达,但地铁不应该在地下吗?
今年已经有幸去过两次重庆了。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喜悦程度又增加了不少。相比较第一次,这两次主要是逛了磁器口,吃了火锅,见了嘉陵江。随着次数增加,我对重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 class="pgc-img">磁器口
>< class="pgc-img">磁器口
>也许有人会说重庆的天气夏热冬冷;地势高地起伏;导航不易出行;阳光短暂稀缺等等,但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确,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养老产业的发展。与成都相比,重庆在地形上不占优势,很多人还是会更加喜欢平原地区。
山城重庆,我把它理解为有山的城,有水的城。
< class="pgc-img">市区一景
>重庆依山建城。山与城市融合相处,城市的规划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然风光。重庆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境内比较著名的山有金佛山,最高峰海拔2238米,与峨眉山、青城山、缙云山并称为巴蜀四大名山,还有仙女山、四面山等各类大大小小的山脉。
< class="pgc-img">市区一景
>重庆依江兴城。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主城区沿长江、嘉陵江发展,打造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建设发展布局。两江新区以不到全市1.5%的面积贡献了全市约15%的经济总量,2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30%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数字经济增加值,40%的服务贸易额,50%的世界500强企业,60%的汽车产量,70%的跨境电商交易量。
< class="pgc-img">两江夜景
>山、江、城市。在重庆你都可以同时感受到。除此之外,当然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重庆的火锅。据估算,全国有超过35万家火锅商户,其中重庆就有3万余家,每5家餐饮店就有一家是火锅店。火锅早已经成为重庆的对外名片。
来重庆吃火锅,感觉食客们点的最多的配菜就是腰片、黄喉、毛肚、郡花、鸭肠等偏内脏的东西。在蘸料的选择上面,老式的吃法喜欢以蒜泥打底,再配点香菜、葱花等等。还有一种,是因为蒜泥的味道比较冲,年轻人里流行一种新式蘸料搭配,即以芝麻酱或者麻酱打底,搭配一点耗油、牛肉酱等,不加香菜、蒜泥、葱花。我本人是比较喜欢传统的蘸料方法,还会再加一点花生粒、醋以及火锅油等。两种吃法,各有新意。
< class="tt-vote-card" data-vote-id="7396612949710176275" data-content='{"title":"你最喜欢吃的火锅配菜","type":2,"duration":604800,"option_list":[{"text":"毛肚"},{"text":"腰片"},{"text":"虾滑"},{"text":"金针菇"},{"text":"宽粉"},{"text":"贡菜"},{"text":"鸭血"},{"text":"鸭肠"}]}'>>这两次去重庆也是去吃了火锅。比较推荐的一家是位于江北区观音桥的卤校长老火锅。观音桥这家是直营店,我去重庆每次都会去吃。他家的配菜,很多都是卤过的,既可以在锅底里烫着吃,也可以直接吃。卤味和锅底味道充分融合,爽辣劲爆,虽然这对肠胃不好的人不太友好,但是没办法拒绝美食的诱惑。每天还没到饭点的时候,他们家门口就已经排长队了,生意异常火爆。
< class="pgc-img">卤校长老火锅
>上海也有叫卤校长这个名字的火锅,但是不知道是否是连锁经营。我自己也没有去过,所以也不知道味道究竟怎么样。很多美食离开了原产地,就会被改良,和当地人做出妥协,比如降低它的辣度,减少它的配菜等等。虽然打开了市场,但是可能失去原味。所以,要吃正宗的美食,还是要回到它的原产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虽然是一个陕西人,但我很喜欢重庆。陕西是碳水之都,没有自己独立的菜系,我从小吃的最多的菜反而是邻省的川菜——辣子鸡、毛血旺、酸菜鱼、麻婆豆腐等等。很多人对川菜又爱又恨,爱它接地气,爱它下饭香,但也恨它吃多了肚子和屁股受不了。
行文至此。已经有点饿了,准备去吃个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