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08-26 11:11 | 浙江新闻客户端综合
8月24日下午,温州乐清市一名20岁女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8月25日救援队在乐清一处山上发现了姑娘的遗体。
昨天晚上,检察机关介入“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浙江乐清女乘客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案
8月24日下午,浙江乐清乘客赵女士在搭乘滴滴顺风车从乐清市虹桥镇前往永嘉县时,被司机钟某杀害。
记者从浙江方面了解到,获悉该案后,乐清市检察院对此高度重视,指派侦监部检察官第一时间赴乐清市公安局提前介入该案。乐清市检察院在向公安机关了解案件发破经过以及相关取证情况后,对公安机关提出准确全面研判案件定性、依法规范取证、进一步加大客观性证据的收集力度等建议。
目前,犯罪嫌疑人钟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对于案件进展情况,检察机关将进行持续跟踪。
“这里山路都差不多,他找了好多次才真正确认了抛尸地点。”参与救援的队员告诉钱报记者,嫌疑人钟某被特警带到现场时,人看起来非常小个儿,样子精瘦没有表情。
出事地点,现场留着一根警示带
深山的山路弯弯绕,女孩尸体发现在蓝色拐弯至手指绿色那一段。舅舅看着手机上导航地图,指着这一段路满眼通红,说“怎么会是这个结果”。
司机:性格内向,多次借钱创业失败
8月25日傍晚,钱报记者来到了嫌疑人钟某在温州乐清市的住所。
这是虹桥镇郊区一个二三十年房龄的老房子,房租一年4000元,钟某最初和他的父母、女友一同蜗居在这个十几平米的老房子里。房门匆匆落锁,隔着昏暗的玻璃看去,逼仄的房间里摆着两张床,桌子上摆着电饭锅,地上立着大小两个电风扇。
租住临屋的老乡林女士说,“钟某的女友8月24日就走了,嫌疑人的父母也在今天中午离去,连房子里的东西都没收拾。”
李女士说,钟某的父母十几年前来到乐清打工,一直在电子设备厂打工,钟某是今年春节后才来温州的,也在电子厂上班,“他来的时候带着女朋友,还开着一辆二手车。”
在李女士的印象中,钟某的父母提起独生子钟某总是连连摇头:“不成材,就知道要钱,也不知道花哪里去了。在家里也管不住,一说就要跳飞起来。”
钟某以前在成都开奶茶店,今年来温后,也在电子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前段时间辞职了,成天在家游手好闲,也不出门,父子见了面总是吵架,因为矛盾越来越深,争吵不断,钟某不久前带着女友搬到了几十米外的一个小阁楼。
“命案发生了,他的父母也是死心了,走的时候说‘就当没这个儿子’。”李女士说,看钟某父母的样子,好像是没有了人生指望,走的时候伤心欲绝,一直在哭。
记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钟某曾经欠下巨额债务,他的母亲告诉邻居,钟某花光了家里的四十多万,目前还有五六十万的债务。
嫌疑人钟某
另据封面新闻报道,此前,网络上流传一张犯罪嫌疑人照片,记者刁明康和陈彦霏第一时间赶往嫌疑人老家,通过其亲属,证实照片中人正是犯罪嫌疑人钟某。
记者在嫌疑人钟某的老家金堂县采访了解到,钟某性格内向,做过服装、首饰、水果等生意,多次借钱创业都失败,作案用车是卖了奶茶店买的二手车。
犯罪嫌疑人钟某的家位于金堂农村,家里以种玉米为生。记者来到他家时,家人还不知道其已在外面出事。据了解,目前钟某和父母都在浙江打工,家里只剩下伯父和钟某的爷爷奶奶。
钟某的伯父告诉记者,感觉钟某“从小老实,没想到会做出这种事情。”
据其介绍,钟某在小学七八岁的时候就由爷爷奶奶带大,初二因为成绩不好辍学,平时比较内向,和人交流不多。
“因为生性不喜欢被约束,在做滴滴司机之前曾经多次创业,曾经在金堂卖过奶茶,还做过首饰、服装、水果等生意。因为能力不足,基本是被父母资助创业,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钟某伯父说。
据钟某伯父介绍,滴滴司机是钟某做得时间最长的工作,“大概做了两三年,之前在成都跑滴滴,今年才去的温州,车是卖了奶茶店买的二手车”。
记者通过走访钟某奶茶店了解到,钟某平时除了小气没有大毛病,平时和周围摊贩交流不多,还和旁边店铺店员谈过男女朋友。
“和他女朋友感情还是不错,之前还把女朋友带回家见过爷爷奶奶的。”钟某伯父说。
律师说法:
受害人可以提起侵权之诉
要求滴滴为它的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原本这是一起司机强奸杀人的犯罪事件,但是滴滴属于运输服务提供方的平台,而且根据信息的进一步披露,在案发前一天,已有女乘客就该犯罪嫌疑人选择偏僻小路欲行不轨进行过针对性很强的投诉;在24日案发时也有被害人朋友多次、反复向平台报告、求助,但是平台的反应依旧是让人失望的。浙江东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钟律师说,从这两方面来说,平台就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了。
针对网友所议论的,滴滴平台在关键时刻不作为是不是算犯罪,不作为至少是不积极作为可以做怎样的定性,陈钟律师做了初步分析。
一、滴滴公司有过错也有过失,但是难以构成刑事犯罪
在本次事件中,滴滴公司作为平台方,存在过错行为,也属于一种过失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对于平台的失责与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一点较难认定,同时,《刑法》明确规定过失犯罪必须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负刑事责任,因此,认为滴滴公司构成刑事犯罪较为困难。
二、家属可以向滴滴提起侵权之诉,也可以要求运管部门追究其行政责任
滴滴公司的过错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可以考虑将其认定为一般过错侵权,《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滴滴公司作为网约车平台,应当遵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因此,滴滴公司未能保障乘客合法权益,未能保证运营安全的行为,具有法定的过错,应当承担承运人的侵权责任。
受害者家属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中的侵权之诉维权,同时,也可以向其主管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其违法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把乘客使用滴滴打车认为是与滴滴之间形成客运合同关系,现在因滴滴公司的过错受到侵害,滴滴构成违约,乘客也可以提起违约之诉。
被害人家属要求滴滴平台承担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这在法律上叫“竞合”,一般选择其一行使,不可两者同时行使。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
这种恶性事件一再发生,应该引起系统性关注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说,又是滴滴平台,又是年轻的姑娘,又是那么恶性的被害。而且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平台的处置还是不够积极的,说明前一个年轻的生命的逝去没有引起平台的足够重视,没有得到更完善的防范措施构建。
网约车平台是个新生事物,在法律上,行政监管上肯定存在各种新类型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恶性事件的一再发生,我觉得应该要由平台、市场部门、监管部门等对此做出一个系统性的研判和解决方案。
对平台来说,在前一天接到其他乘客的投诉,当天接到被害人朋友的情况反映时,不能够再以“每天收到客户投诉和反映信息是海量的”来做挡箭牌,信息确实是海量的,但也是可以细分的,针对这一类有明显犯罪倾向的问题是不是还要和普通的信息放在同一个客服系统里考量和反馈呢。
既然能够运用高科技手段去开发和运营一个这么庞大的客运平台,那么我相信及时应对类似报警的投诉,其技术应该是没有难度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意识。
另外,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针对这类新型业态,尤其是关系到公共安全性的,更加要多想一点,多点预案多点防范,而且是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已经出过一次了,更加要有所警觉。这是人命,宁可多做一些防范系统的建设而最终用上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一旦疏忽,对受害个体及其家庭来说就是覆灭。
提供社会治理能力、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不是口号,就是应该体现在系统的建设和细节的考量上。
最后,站在家长的角度,我想说一句,每个公民,尤其是年轻的姑娘,需要持续地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如果姑娘能再早一点求助,直接报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短信报警等,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综合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肖菁 汪子芳、封面新闻、检察日报)
< class="pgc-img">>片来源:邮局咖啡公众号
中国人的中国咖啡?
撰文/ 黎文婕
编辑/ 炫 岐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木心笔下的《从前慢》,似乎已成为一个遥远的过去。在如今这个不断内卷,凡是讲究效率的快时代,“慢下来”反而成为了一种奢侈和情怀。
最近,中国邮政盯上了这份情怀,以邮局咖啡的形式,试图把“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情怀故事讲下去。
而这已并非中国邮政第一次跨界新咖饮。早在2020年底,一家邮局咖啡就曾在厦门大学路诞生,2021年,中国邮政又曾试水奶茶店……比起近年来的各种新咖饮品牌,中国邮政的倒是符合其一贯的“人设”,步子不紧不慢,缓缓地向年轻人走去。
“从前慢”的邮局,卖起“中国咖啡”
“喝一杯咖啡,写一封信给爱的人。”
半个月前,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官方公众号消息,“邮局咖啡”正式在厦门落地。该咖啡店由原有的国贸邮政支局升级改造而成,并于2月14日试运营,除提供邮政服务之外,还可叠加提供咖啡饮品和邮政文化创意服务。
半个月后,从微博,到大众点评再到小红书,闻风而去的年轻人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一大批探店博主也是忙着排队、打卡,只为一杯“邮政味咖啡”,目前在B站上关于邮政咖啡的探店评测视频,其中“一杯排队三小时”、“会翻车还是有书信的味道”等评测视频播放量早已破10万。
而邮局咖啡的官方公众号于2月26日最新更新的文章则将“中国人就要喝中国咖啡”作为了标题。
这一邮局咖啡到底什么来头?中国邮政其实还请了专业外援——此次试运营的邮局咖啡由中国邮政与中域咖烨共同打造。
通过爱企查公开的工商信息,“中域咖烨”的全称为“上海中域咖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关于咖啡品牌运营和咖啡连锁经营的管理咨询公司,于2021年9月成立,并于2021年9月、10月,申请注册邮局咖啡相关商标,包含“邮局咖啡”“COFFEE POSTE”等商标,涉国际分类食品等。2021年11月22日,该公司厦门分公司成立。
图片来源:爱企查
无论是从工商信息还是邮局咖啡的整体调性来看,邮局咖啡的主角似乎还是中国邮政。
根据各大博主的探店视频,不难看出邮局咖啡不仅咖啡有着邮政味儿,连店面设计也仍然保留着许多邮局的元素,比如中国邮政的巨大logo、墨绿色与嫩绿色相配的整体色调以及门外的邮筒和邮车,就连不少人收到的咖啡拉花图案,都是经典的logo。
根据菜单,店内咖啡、茶饮价位在20-40元之间,最便宜的是经典美式咖啡22元1杯,最贵的则达到38元,而最近主推的“好事花生”和特调111都是最近的热卖款。除了咖啡和茶饮,门店还销售相关的邮局文创周边,包括文具、香薰精油和盲盒等,门店能提供到店自取和送货到家两种服务。
由于人流量太大而店铺面积较小,在各大品牌忙着“啡快”时,邮政的咖啡却保持了和主营业务同样的调性——慢。不少消费者慕名而来,失望而去,“下午四点到店里,发现咖啡已经售罄,但还是人山人海。”亦或是“平均等单时间需要2-3小时,喝的不是咖啡,而是时间。”
不过,尽管人流不断,门庭若市,许多人却仅是为了尝鲜打卡,对邮局咖啡的评价并不算太高。
2月23日在美团上的评分尚为4.2分,到2月28日评分已跌至3.7分,而差评的集中点在于“排队过久”、“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店面过小座位很少”以及“味道一般,性价比不高”等。
而在微博等平台也能看到,伴随着打卡消费者越来越多,不太理想的评价也在增加,“排队两小时完全不值得”或者“喝的不是咖啡,是这个名字”之类的调侃和吐槽不胜枚举。
从奶茶到咖啡,邮政的跨界步伐要加快了?
事实上,邮政做咖饮,已经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6年,四川成都邮政熊猫主题邮局就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卖饮品的邮局。熊猫邮局饮品店开在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43号熊猫邮局旗舰店隔壁,店里的主要元素是熊猫邮局的品牌形象YOYO,饮品包括咖啡、奶茶和果汁等,以外带的形式为主,同时也开通了外卖服务,价格则主要在10-20元之间。除了饮品外,店内还出售各种带有熊猫元素的明信片、邮册等邮文化产品。
锌刻度查询发现,熊猫邮局饮品店在美团上已经收录达5年,评分为4.2分,不少消费者称之为“成都的名片”。
熊猫邮局饮品店
据彼时中国日报的报道,熊猫邮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写明信片是一种需要沉淀下来静静书写的慢文化,喝咖啡也是一种受现代人追捧的慢慢品味的惬意情怀,于是熊猫邮局开始研究怎么结合“咖啡+邮文化”。何况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跨界整合的品牌越来越多,火锅店可以做美甲,作家可以卖大闸蟹,那邮政为什么不能卖咖啡?
这似乎也成为了日后中国邮政做咖饮的一个动因。
只不过,下一次行动,已经是四年后——2020年底,,一家名为“LA POSTE CAFE”的邮局咖啡在厦门大学路诞生,并迅速成为当地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此外,在杭州和温州的街头上,还曾经出现过中国邮政“报刊亭咖啡店”。
至于2021年中国邮政系开设的奶茶店 “邮氧的茶”,尽管彼时中国邮政福建公司回应:“并非邮政业务,也暂无相关发展规划。”但据悉,注册“邮氧的茶”商标的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其最大股东是中邮资本,而中邮资本由中国邮政集团全资控股。
从整体节奏来看,相较于近年来兴起的新咖饮品牌铺店速度,中国邮政的脚步并不算快。比如,Tims咖啡自2019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1年末已经开设超390家门店,并喊出了“2026年底开出至少2750家可盈利门店”的口号;Nowwa在全国20多个城市已开设超1500家店,现阶段的目标是“在新一线城市落地数百家”;Manner则计划到2023年底开到1000家……
不过,中国邮政此次的举动,倒是不再像小打小闹的尝试,更像是一场有准备的破界。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域咖烨”还将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开设多家特色邮局咖啡店。
或许,从邮局咖啡开始,中国邮政的跨界步子将要提速。据伯虎财经,就连中国邮政董事长刘爱力也曾多次在发言中提到,要“提速”“改革创新”,推动中国邮政二次崛起。
资深业内人士Timi也告诉锌刻度,邮政的确在尝试吸引年轻化的客户,改善客户结构,“除了做奶茶,还跟潮牌联名做过服装秀。”
邮政有慢的底气,但年轻人愿意等吗?
尽管有人觉得邮局咖啡各方面还待提高,也有人吐槽邮政传统业务慢,想靠咖啡提速更难,但无论中国邮政接下来的步调如何,身为“国家队”的快递巨头,它其实也拥有“慢慢来”的底气。
首先,从资金来看,中国邮政并不需要为生存担忧。正如南方周末此前报道,除了财政部对邮政普遍服务每年逾60亿元财政补贴,为它分忧的主要是邮政储蓄银行(601658.SH、01658.HK)、中邮保险等多元化业务。
而中国邮政披露的2019年财报显示,其年收入6173亿元,利润539亿元,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邮政首次进入百强行列;2020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总收入6645亿元,实现利润606.4亿元,在2021年《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第74位。
再从覆盖范围和自身资源来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 员工近16万人,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营营业网点近9千个。这意味着这若是中国邮政想要把多元化业务靠着这些传统网点铺陈开来,轻而易举。
“网点多,而且很多网店所在的地段是商业核心区或者大型社区、商务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另外也有自己的快递网络,如果做同城配送,成本可以比选择其他外卖平台更低。”Timi对邮政的跨界业务是比较看好的,“跨界业务对邮政的主营业务也算是有一种积极影响,可以通过跨界吸引青年客群的关注,为现在的线下网点引流,提高网点的综合效能,产生一些附加值。”
邮局咖啡内的摆件不乏文艺气息
此外,从中国邮政自身的文化底蕴来看,它也的确有做咖饮的基因。就像上文提及的熊猫邮局其实已经依托品牌影响力和它背后传统的邮政书信文化成为了“成都名片”,且让“咖啡+邮文化”的契合成为了可能,可以看出邮局这个被赋予了不少文学性意义的空间,的确有延伸为像星巴克想做的“第三空间”的可能。
尤其是,从目前社交平台打卡的反响来看,无论邮筒还是邮车,在邮局咖啡出现的这些元素都仍然对年轻人而言充满吸引力,既能够让邮局咖啡有其特色,也存在打造文创周边的空间。
只不过,尽管有慢的底气,但习惯了快节奏的都市青年们或许没有足够的耐心。如何在消费者失去新鲜感和耐心之前,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和口感等问题,在咖饮市场上真正寻找到“立身之处”,仍然是中国邮政需要直面的问题。
大的官威!温州一女子霸气露出制服:管的就是你
< class="pgc-img">>温州,这座曾经以自由港口和繁忙商业区著称的城市,近日成为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中心。一名穿着制服的女子,在一家奶茶店发生的争执中,霸气凸显,宣称自己是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威胁要对奶茶店员工严加惩处。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广泛争议,还令人质疑公权力滥用的严重后果。
< class="pgc-img">>事情起因貌似平凡:一名女顾客要求退换一杯奶茶,理由是她认为奶茶中没有按要求添加草莓酱。然而,奶茶店员工解释称已经按照要求制作,并无错误之处。尽管如此,女顾客态度强硬,并坚持要求退款。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 class="pgc-img">>随着争执升级至高潮时刻,那位身穿制服、神态傲然的女子突然揭示了自己真实身份——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这个意外的身份曝光让整个场面陷入了更加紧张和混乱的氛围中。
< class="pgc-img">>女子以她所拥有的官威,对奶茶店员工进行了严厉斗争。她声称自己有权利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威胁要采取严厉措施来惩戒这家奶茶店。众目睽睽之下,女子露出制服、展现出无可动摇的官方姿态,令人不禁感叹公权力滥用可能带来的后果。
< class="pgc-img">>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激烈辩论。一些人认为该女子过度使用职权,并表达了对公共服务机构管理方式的质疑。他们指责此类行为会导致滥用权力、侵犯普通民众合法权益,并损害政府部门形象。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执行职责时必须坚决维护秩序和规则,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尽管方法或言辞可能过激,但其本意是确保商家按照相关标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无论观点如何,这一事件都引发了对公权力行使的深思。官员们应该明智地运用职权,遵循法律规定,并尊重个人权益。在与民众互动时,他们应该以平等、公正和透明的态度出现,而不是滥用职务或展示威胁姿态。
温州奶茶店事件让人反思社会中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提醒我们,在维护秩序和保障公众利益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平等、尊重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且充满信任的社会环境。
(字数:约 51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