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年,山阳县各企业响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全力做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达产达效,进一步提升企业效能,共有41家企业(大个体)达到“五上”企业标准,进入“五上”企业统计名录库。
房地产业(4家)
陕西万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尚景置业有限公司
陕西鑫丰华置业有限公司
陕西培鉴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业(2家)
陕西磊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金尚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规模以上工业(7家)
陕西欣阳美航实业有限公司
山阳德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青林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佳德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陕西润联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阳县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投资有限公司
限额以上商贸业(27家)
商洛乐享鲜多多商贸有限公司
商洛广源诚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山阳县中聚香园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山阳县屹鑫之星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陕西永馨盛德商贸有限公司
山阳县金品质餐饮有限公司
山阳君品茗酒商贸有限公司
陕西天添福源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商洛陈默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山阳县金御樽商贸有限公司
山阳县孟咪建材有限公司
山阳县众合易购商贸有限公司
商洛冰台商贸有限公司
陕西万福楼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陕西彬诚物流有限公司
陕西智艺鸿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山阳县晨辉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山阳县广远高新大酒店有限公司
山阳县汇丰石油销售公司
山阳开源饮食有限公司
商洛丰汇聚源商贸有限公司
山阳县隔壁仓库商贸有限公司
山阳县老百姓医药有限公司
山阳县鑫淼商贸有限公司
山阳县依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山阳县爱去酒店(大个体)
山阳县崽儿火锅店(大个体)
规模以上服务业(1家)
山阳康仁医院
县政府为鼓励各类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奖励陕西万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磊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10万元,奖励山阳县爱去酒店、山阳县崽儿火锅店两家大个体3万元。
(LJ)
<>经济适用男”标准 身高:172-182cm 体重:65-85kg 外貌:发型、相貌普通 习性:不吸烟、少喝酒、不爱泡吧 学历:本科以上 月薪:3000-10000元之间 特质:性格温和,会煮饭,有耐心,有孝心,有爱心,有上进心,举止斯文,不说脏话,谦虚、谨慎、稳重、大方,对待爱情忠诚不二,有担当。
“经济适用女”标准 身高:159-172cm 体重:45-55kg 胸围:B-C罩杯 外貌:披肩长发 学历:本科以上(包括全日制、自学考学院等) 性格:性格温和,不拜金,不花痴,小闷骚 月薪:3000-6000元之间 特质:会洗衣、会做饭、有责任心、有同情心,谈吐得体,知书达理,对待爱情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近日,2014年最新版的经济适用男/女标准在网上热传,该版本一出,立刻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与吐槽。许多微博网友对号入座之后发现:想做经适男、经适女,原来这么难。
我大江津的适婚男女都看过来,2014新鲜出炉的新标准,你们达标了吗,如果八九不离十,那就争取在2015嫁(娶)了吧。
市民吐槽
身高体重全是硬伤啊
“适男”、“适女”新标准一出炉,众网友们议论纷纷,而争论的主题更多的是围绕身高和体重方面。新出炉的适男、适女标准在身高要求上就让重庆这一南方城市的众多网友躺枪。
今年年初,在微博上盛传一时的《中国各省男女平均身高表》中显示,重庆男子平均身高为167.16cm。而“适男”标准在这个门槛上有凭空多出了5cm,大家纷纷表示:“难道我们这些重庆崽儿就注定孤老了吗?”
对于“经济适用女”苛刻的标准,江津女网友“谦摆渡”对其一一作了“点评”:“身高要求太高了,一米五几的啷个办?”“头发披起好热哟,不可以扎起来呀?好看不适用!”“重庆妹儿还要求温柔,那重庆的耙耳朵怎么办?”“这种标准的女的必须嫁给有钱人,当个家庭主妇,谁还会只愿意当经济适用女!”
随机采访
男性:标准太完美主义了
27日,重庆晨报记者在江津时代广场步行街,随机采访了20名路人。发现对待这一“标准”,男性和女性的理解有较大分歧。
其中,大部分男性认为经济适用男所定义的标准过于严苛,而女性则表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23岁的彭刚在江津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每月收入4000多元,单身。身高1.68的他直言:“这个定义太理想主义加完美主义了,身高体重方面就能‘打死’一竿子的人。”
26岁的王渝凯也表示了不理解:“一个男人不吸烟、少喝酒、不爱泡吧、会煮饭,还要会月薪3000以上一万以下,这完全就是机器人嘛。”他在江津一家房产公司做销售,有住房,月薪5000多元。他认为,只要符合其中几个条,就是好男人,如果同时具备,太不切合实际了。
女性:这些都是起码要求嘛
“这些要求不算高,这是一个男朋友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标准。”陈婷婷看法,与随机采访的多位女性有共同点。她们似乎对理想中的结婚对像有更高的要求。
陈婷婷是江津一家知名企业的办公室文案,月收入4000多元。她认为,女性在婚姻和社会中,较多人处于弱势,所以出于自身保护目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而且品德要好。但她也表示,现实中,全都符合这些标准的男士难找。但同时,她也很高兴,“我觉得标准中的经济适用男和自己老公挺像。”
情感专家:
标准苛刻不要生搬硬套
网友们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因素、经济环境来修订“适男”标准。2014年的新标准与去年相比,对“适男”的金钱要求不那么高了,更多的是注重性格。
情感专家张佳芮表示:“如果真按这个标准去找的话,恐怕是找不到十全十美的经济适用男。”
张佳芮说,从网友总结的新标准中不难看出,这些要求基本上是女、男性内心对完美另一半的定义,在现实生活中难找。
张佳芮直言,网上的“适男”标准可供参考,但不够科学,找对象更重要的是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而不是生搬硬套大众标准。
网友调侃
这难道是我单身的原因么
有网友调侃,“身高超标!这就是我还单着的原因?”
网友“Cc千寻s”更是深感受伤的表示:“各项指标都已合格~为什么我还是单身?”
新标准中的一些指标也成为了网友们的笑谈:
“小闷骚?”闷骚还分大小?
“会做饭”这一要求直接就可以淘汰大部分单身男性。“这让不会做饭的男人以后怎么找老婆?”(实习记者 罗舒月)
>干部说自己和扶贫对象一家有了感情,“如果能帮他最终走出贫困,也算我俩的苦没有白下”
商洛脱贫进行时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此前我省将扶贫标准从国家标准的2300元提高到2500元,扩大受益人口17万人。面对扶贫对象人数基数大,主观能动性参差不一,如何“扶”将是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的大智慧。
近日,华商报记者考察镇安县的新探索,从点到面,或许可以为刚刚起步的精准扶贫提供一些思路。
镇安县回龙镇万寿村在秦岭大山深处,路难走,车难行,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来过万寿村的细心人会发现,村委会里有间房,两张架子床,总有4个人不时来住上一阵,他们不是村民,却跟大家很熟,他们是镇安驻村的扶贫干部。王立志就是其实一位,他扶贫的对象名叫张立明。
扶贫对象家的牛下崽了
扶贫干部听了“想哭”
张立明长年在外打工,妻子多年有病,孩子上学,赚来的钱不够花,生活比较艰苦。2015年3月,王立志作为包村干部来到万寿村。看着扶贫对象张立明家里情况,王立志犯了难。
王立志想到山里树林多,打算引导张立明养蜂蜜,可是张立明小时候被蜂蜇过,不愿意养蜂;王立志又动员他种中药,张立明倒是种了一点,但觉得收益慢,也不想干;王立志再次动员张立明养猪,张立明一是缺钱,二是胆小,只打算先养两头猪试试,简单一算,一年赚不了几个钱。
实在没办法,王立志到处调研,最后建议张立明先养10头母猪,慢慢扩大搞养殖。为此,王立志还专门给他协调了5000元政府贴息贷款,就这样张立明开始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创业——猪肉养殖。
为了买小猪崽,王立志借了辆皮卡车,自己承担油费和过路费,拉着张立明跑到70公里外的米梁镇,买回4头猪崽。可是因为去年猪肉价不稳定,张立明并没有挣到钱。这时,有点养殖经验的张立明想到了养牛。看到张立明的积极性难得调动起来,王立志也很高兴。养牛需要2万元,王立志自愿借给他1万元,但张立明没好意思要,而是从亲戚那里借了1万元,加上自己的1万元,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养殖创业。
去年底,张立明家的牛下崽儿了,赶紧给王立志打电话报喜。听到这个消息,王立志第一时间的感觉是“想哭”,在农村里,只要牛下崽儿了,就意味着钱到手了。王立志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觉,“毕竟这一年来,陪着张立明吃、住,一起干活,点点滴滴眼看着他从无到有,慢慢上路,多不容易呀。”
在这一年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立志,“又一次回到了农村,再次闻到了农村的味道,感受到农民的艰难生活”。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帮扶对象张立明日子开始慢慢明显变好,每次想到这,“心里也暖暖的”。王立志说还要继续帮扶下去,自己跟张立明一家也有了感情,“如果能帮他最终走出贫困,也算我俩的苦没有白下”。
包村干部吃住在村
攻坚工作队入户帮扶
王立志只是数千名派驻农村帮扶干部之一。
2月29日,星期一,商洛市召开全市脱贫攻坚驻村入户动员大会,所有的市级领导及各县领导参加。各县、各部门随后再次安排机关干部下基层帮扶。3月1日起,市县镇三级将抽调30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脱贫攻坚工作队,驻村入户开展帮扶。
商洛市委书记胡润泽,从小在大山里长大,先后在安康、汉中任职,也多是在秦岭大山里。胡润泽说:“我也是个山里娃,知道山民的苦,孩子上学要走几十里,有的四五点出门还要打着火把照着走,吃包盐都要走几十里去背”。
他很理解山民想过好日子的急盼。移民搬迁只是改变了山民的生活环境,如何让他们脱贫过好日子,才是重点难点。所谓“脱贫攻坚驻村入户”,就是要求全市驻村干部,自带被子、自备灶具、自己做饭,与群众同吃同住,各级领导包括他在内,都要下去,纪检、组织和扶贫部门还要督查。
按照我省安排,各地将严格落实扶贫责任,逐年分解脱贫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把脱贫人口、移民搬迁等指标纳入对市县和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作为干部使用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商洛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俊说,该市为此专门制定了《商洛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包括考核、资金等具体实施方案。便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能一目了然,有依据可查,有方法可用,有效果可对比。
编辑:王玮玮
不能走过场
合不合格,扶贫对象说了算
“没见过大山,就不知道山里有多穷;没有扶过贫,就不知道有多难。”这是商洛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的感受。3月7日晚,该县召集相关人员研究讨论对驻村干部扶贫如何考核。李波说:“再苦再难,驻村干部也要与百姓心连心、心交心,才能冲出一条新路”。干部扎下身子扶贫有成效,这样的干部就会有出路。
按照安排,该县委、县政府计划派出几千名干部到农村去,根据每个贫困户的特殊情况、每个区域发展重点、每个产业的定位和规模,打好扶贫“组合拳”。为此,该县成立精准扶贫领导小组,15个镇建立了“党政主导、镇村主抓、部门包扶、干部联户”的工作机制。
李波说:“扶贫关键看干部,干部关键看领导。按照‘5321’帮扶机制(四大班子一把手帮扶5户,县级领导3户,科级领导2户,一般干部1户),37名县级领导带头开展交友帮扶,5000多名县镇干部、农村党员、私营业主和致富大户帮扶近万户贫困群众”。扶贫怎么扶?不能让包村干部只管干,为此专门制定《“双包双促”精准扶贫考核办法》,出台了《深化精准扶贫工作十条意见》、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季度点评机制,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月考季评、年终综合考核等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部门和干部政绩的硬指标,作为锻炼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下乡扶贫不能走过场,合不合格,扶贫对象说了算”,对不合格者坚决调离,滥竽充数者坚决处理。同时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并作为派出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减分项目。
产业园吸纳搬迁户
搬下山还必须有钱赚
镇安县县长贾建刚也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觉得“老百姓有活干,才能有钱赚,有钱赚,才能把生活慢慢搞起来,让群众从山上搬下来,能住下来还必须有钱赚,这才能安居乐业”。
因此,发展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园区是该县扶贫主线,带动农村产业链发展,提高产业技术培训,确保资金保障,让产业、技术、资金紧紧交融,“扶贫才算是可持续,才能从长远改善农民的生活”。
贾建刚说,镇安县以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已经建了十几个工业园区,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同时建设扶贫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立回乡创业协会,接纳100家创业团队入驻,新增就业500多个。为解决搬迁户的就业,云镇花园千户移民社区还配建了中小企业孵化园,无偿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18栋,要求企业接纳贫困户进厂务工比例不低于40%。已入住的15家企业解决就业1000人,其中贫困家庭680人,人均月收入2100元左右。
3月3日,华商报记者在云盖寺镇花园小区采访时,小区对面的几十间厂房格外引人注目。
西安普瑞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镇安分公司负责人冉恩萍介绍,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为解决用工难,降低成本,2013年底他们从西安迁到镇安。现在车间六十多名员工全是移民搬迁户,“多数是女同志,一边上班一边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工人能吃苦好管理,公司很满意”。
西安明科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爱霞说,他们企业是高科技、保密产业,市场前景好,为了能找到保密、现成的厂房,跑了西安周边等多个地方,最后选了这个园区。现在公司已用工60人,接下来将迅速扩展到6个车间,用工300至500人。“就近吸纳村民进厂,人员集中固定,出勤率高,人员成本低”。他们在德国的合作商最近还要专门来这里参观。
据了解,仅花园小区,包括老人孩子约入住8000人,已解决用工2000人,随着小区对面的园区扩大建设和厂家入住,大多数人都能找到工作。
人都想过好日子
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辖区2800户,调查确认了8700名扶贫对象。目前辖区有省县4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政府部门22家,包村干部19名。
街办书记王宁作为“第一书记”包了一个村,对接5户贫困户,已有4户脱贫。其中1户是搬迁户,原来住在山顶,生活条件差,搬到山下后,居住条件好了,妻子在超市上班,丈夫在县城里干活,现在还积极协助试着搞养殖业;另外2户跟别人联合办了个养鸡场,按照政策申请贴息贷款,2户贷款各2万,1户贷款5万。
还有一户也是从山上搬下来的,“我帮着他们联系学会了生豆芽,主要供给西安和县城,因无污染、无公害,销路不错,每天能赚纯利润200元左右。”王宁说,目前“这4家劲头还不错,再发展几年,致富应该没大问题”。
王宁对接的5户帮扶对象,至今还有1户未脱贫,“还得再想办法帮帮他,这一户最早打算搞养殖,因为没经验赔了,思想打不开,胆子也小,现在我帮他协调到县城学技术,准备再搞养殖,只要他愿意尝试,我就想一切办法帮。”
实际上,扶贫对象的情况千差万别,原因也比较复杂。王宁说,据他在基层了解,“以前没能享受政策扶持的人容易帮,只要讲透政策,给予信息、资金等方面支持,一般都能找到路子自我发展。”
也有部分扶贫对象,不容易调动起积极性。不少是以前享受过国家政策的扶贫对象,“依赖惯了,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多数文化低、没想法,胆小”,思路决定出路,“动员他们申请贴息贷款,发展产业,他们不动弹,害怕背债,宁愿吃低保拿国家兜底的那一份钱。有的刚贷了款,还没开始搞转手就还给了银行”。
“卧到犁沟不动弹,这样只能越来越穷,这部分人在贫困户里占很大一部分,这就需要包村干部多费心。其实,人都想过好日子,只要他们能看到希望,看到身边的同村人生活改善,也会慢慢改变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王宁说。
>>数据新闻
镇安扶贫对象和人员构成
2014年镇安县净脱贫3816户12432人,年底在册贫困户19948户64855人;
2015年全县共统计五类特殊贫困人口(贫困老年人、大病患者、残疾人、高中生、大学生)28146人。
2016年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精准识别确认贫困人口21324户5765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3364户44319人、低保贫困户4858户9569人、五保贫困户3102户3771人、城市低保户1539户3638人。共识别贫困村96个。
>>扶贫数字
我省近5年扶贫资金投入是前十年的一倍多
5年来陕西省省级标准下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930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22.4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35.7%下降到13%。
5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36.3亿元,其中中央投入93.6亿元,省级42.27亿元,近五年的中省扶贫资金投入是前十年投入的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