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春的美食聚集地
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桂林路?红旗街?重庆路?
还有这么一条低调的美食街
烤肉、火锅、东北菜全都有
今天盘点磐石路上的8家人气餐厅
从街头吃到街尾!
老牌坊鱼豆花火锅
在长春有多家分店的连锁火锅品牌,店内到处都是充满了云南民族风情的布置,很有氛围。
鱼豆花是招牌必点,口感软嫩绵密吃一次就会爱上,古道嫩牛肉、澜沧江鱼、丽江斑鱼片也是人气推荐,食材都很新鲜值得尝试。
他五叔东北地锅菜
磐石路上的人气东北菜餐厅,主打东北铁锅炖菜,老东北的装修环境令人倍感亲切。
各种食材放在大铁锅里一起炖煮,掀盖的那一瞬间香气热气一浪接着一浪特别诱人,他家还有奶油大花卷、酸菜血肠等经典东北菜选择。
秋香家韩式炭火烤肉
挨着他五叔的人气韩式烤肉餐厅,一共两层楼,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油烟味也不大。
烤肉的肉质品质都很高,和牛肋条、和牛三筋、黑椒牛肉粒焦香软嫩,服务员全程帮烤,手法娴熟专业,只要静静等着吃就好啦。
九段烧传统中国菜
门头很霸气很显眼,古典中式装古香古色极具韵味,店面很大,特别适合亲朋好友聚会。
菜品涵盖了中国多种菜系,烤鸭、锅包肉、雪衣豆沙、水煮鱼、毛血旺都是人气推荐。
百年食客韩式烤肉
有3家分店的韩式烤肉餐厅,韩式简约风格的装修稳重舒适,回头客很多。
碳烤鳗鱼是明星菜品,建议提前预定,新鲜的鳗鱼经过炭烤酥香松软,包裹上寒葱或者萝卜片味道真的很不错。
马路边边串串香
火爆全国的串串香品牌,在长春也是开一家火一家,复古怀旧的店内装修给人一种独特的穿越感。
串串的种类丰富齐全,特色锅底椒香麻辣特别过瘾,除了串串还有正宗的川味冒菜也是必须要尝试的。
清州本家
一家韩式料理餐厅,店内环境简约干净,还有特色炕桌榻榻米。
脊骨土豆汤是招牌必点,脊骨加上配菜一起炖煮,时间越久越入味,暖胃散寒,芝士烤牛肉,石锅拌饭,菜包饭也都不错。
小鲜肉烤串
磐石路上的人气烤串餐厅,店内环境明亮干净,自动烤架干净卫生,还能体验自己烤串的乐趣。
烤串的种类挺多的,食材的品质都不错,牛排串、鸡翅、大虾都得点上,蘸上蘸料焦香四溢,一串一串停不下来。
不同的街景,不同的美食
不论是热辣劲爽的火锅串串
还是酱香浓郁的家乡味道
在磐石路,总能发现令人惊喜的味道
长春哪条美食街是你的最爱?在留言区留言吧!
总编:遛鱼
主编:鲨鱼
图片:大众点评,如侵删
声明:本文由长春吃货团整理撰写,转发请注明出处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胡潇 长沙报道
上座在东方礼仪文化中是受尊敬者所坐的席位,也是邀请贵宾入席的一句敬语。长沙有家餐饮品牌便以此为名,恭候八方食客,上座品味美食。
《味道湖南》邀请到了上座品牌的创始人谭胜,请他聊一聊上座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餐厅宾朋满座的经营秘诀。
《味道湖南》: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自己及您的创业经历。
谭胜:我从小是在湖南师大美术系里长大的,因为小时候家里人看我调皮,就把我扔到画室里学画画。我父亲是宾家乐牛奶厂负责人,平常就看他做生意,搞经营,于是我渐渐地对装修设计和做生意这两件事情比较向往。可能是氛围的熏陶吧,我希望把任何东西都做得精致漂亮,其实吃饭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吃的美学不仅仅是在于菜品上,更多的是全方位、综合性的体验。
我是在2012年开始创业的,当时把房子卖了,花了100多万开了家土菜馆。结果生意还不错,就这样进入了餐饮行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的是运气、机遇、地址、定位、客单价,各方面因素都配合得很好。第二年我就又开了家湘菜馆,面积更大,有1000多平米,生意也不错,最高峰每个月营业额能达到100万。
15年的时候我创立了“上座”这个品牌,目前上座品牌分了几个定位,有上座餐厅、上座·海鲜、上座·顺德菜、上座·宋宴,市场指向是完全不同的。
《味道湖南》:您当初为什么给餐厅取名叫“上座”?是否有什么背后的故事和用意?
谭胜:当时我们取了很多名字,但都觉得不太理想。我开的第一家土菜馆取名叫“味优食野”,看起来意思很明显,但读起来很拗口。所以取名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仔细地琢磨和思考。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苏东坡写的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这个典故说明了上座待贵宾的尊重和礼节,一下子就打动了我,所以最终决定就以“上座”作为我们餐厅的名字。
红煨水鱼。
《味道湖南》:上座餐厅以湘菜、粤菜为主,在湘菜的呈现和表达上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谭胜:我比较信奉的出品理念是味道本土化,装盘精致化,食材国际化。湖南人就是有着湖南胃,长沙人就是有着长沙胃,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湘菜创新不能忘本。
但是我们的食材可以越来越广泛,出品可以越来越精致。比如贵州的黄牛肉用来做小炒黄牛肉应该是最好的,而国际上有很多和牛品种,做出来的小炒牛肉,它的牛肉香和奶香味会更好一些,风味不同,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在选择原料上,视野可以更广泛一些,根据食材的特点来做最好的呈现。
《味道湖南》:上座的经营理念是什么?您希望上座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谭胜:我希望上座是一家有温度的餐厅,这也是我们的品牌slogan。这种温度包括人的温度、环境的温度、菜品的温度等等多个维度。比如人的温度体现在服务方面,环境的温度体现在舒适方面,菜品的温度体现在上桌热气腾腾,吃下去温暖妥帖。
《味道湖南》:上座今年推出了顺德菜主题餐厅,为什么选择粤菜中的顺德菜这一品类进行打造呢?
谭胜:以前的土菜馆大部分是脏乱差的,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环境,所以开了一家精致的土菜馆,人都是向往美好的嘛。小的时候,放假去广州旅游,吃吃喝喝,我就被粤菜酒楼的出品和环境所吸引了,因此上座一直都是湘粤结合的类型。
随着我们的不断发展,我们想要做得更加细化,比如湖南菜里分为浏阳菜、湘潭菜、长沙菜、邵阳菜、衡阳菜等,粤菜里面也分为广府菜、顺德菜、客家菜、潮汕菜等,我们只是将粤菜的一个分子提纯出来,单独呈现。
顺德菜对于湖南人来说是一个小品类,但顺德作为中国的美食之都,有很多极具特色与品质的美食,正好我们有一个合伙人就是顺德菜的大师,所以就是源于这个观念,希望将顺德的美食带到湖南,于是就开了一家顺德菜。
《味道湖南》:顺德菜来到湖南,有尝试和湘菜做一些融合吗?目前的市场反馈怎么样?达到您的预期了吗?
谭胜:我们毕竟是在长沙开店,因此在菜品设计方面综合考虑了一下,80%是顺德菜,20%是湘菜,以顺德菜为主。目前还在试营业阶段,客人的反馈都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少数菜品的口味上还需要微调,再加上市场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普及和磨合。
上座·宋宴。
《味道湖南》:上座还推出了宋宴主题餐厅,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的构思?餐厅是如何体现和表达宋代美学的?
谭胜:对于很多文人学者,或者是像我这样学过美术的人来说,宋朝是美学的巅峰。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执念,开一家以宋文化为主题的餐厅,于是就诞生了上座·宋宴。
上座·宋宴的装修风格整体是比较复古,带有宋的韵味,但又不是完全还原,因为一方面是我们还原不了,另一方面是其中加入了我们的一些构思和想法。这样的新旧结合其实跟做菜的逻辑是一样的,创新不忘本,传承不守旧。
我们会在全世界收集中国的老物件,然后融入我们餐厅的环境。比如我们的老门板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了,包括这张桌子,也是有几十年历史的以宋代器型做的老桌子。这种老的味道是做不出来的,因为它是时间的味道,需要时间慢慢沉淀。
《味道湖南》:上座在未来会一直有新的主题餐厅吗?还会结合哪些新的主题?
谭胜:我们现在在滨江有一家店马上要开始装修,那家店的定位是院子餐厅。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决定融入不同的定位风格。
我们日常在淘宝和抖音上刷到的各种内容,都是根据千人千面的喜好来推送的,所以对于餐厅的定位,是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地理环境、时间阶段以及团队特点来确定的,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找到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位。
《味道湖南》:在您看来,金梧桐是一个什么样的奖项?入选金梧桐餐厅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谭胜:金梧桐是凤凰网评选发布的年度美食榜单,其实对于我们来讲,这就相当于考证一样,得到了权威的肯定,是一种骄傲,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勉励。我也通过这次盛典认识了很多餐饮业的朋友,和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以前做餐饮可能是一招鲜吃遍天,但现在不仅要菜品好、还要食材好、服务好、环境好、性价比好,要成为一个“五好学生”,这样才能将餐厅经营得越来越好。
我们获奖的这家店是开了10年的老店,一直以来人气都非常旺,受到了新老顾客的青睐。所以未来我们要持续地努力,整个团队一起以这些奖项榜单为目标,做好我们的品牌与餐厅。
上座餐厅。
《味道湖南》:在上座品牌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和克服的?
谭胜:其实困难每年都有,不同阶段面临的困难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开第一家土菜馆的时候,靠的是一腔热血,用长沙话说是“七懂八不懂”,把房子都买了,完全没有退路。那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团队从哪里招,餐厅怎么经营,食材怎么采购,每天想的都是这些事情,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我当时负责食材采购,每天一大早开个面包车去菜市场,回来休息一下就到厨房帮忙择菜。休市的时候,要找设计师做VI设计,然后自己去打印店沟通具体怎么制作。中国社会讲究人情礼节,所以很多朋友来店里吃饭,还要敬酒、应酬。
之后开第二家湘菜馆的时候,出品的标准要更统一,团队成员也更多,因此我们的管理就需要更加得规范,也就是一边动手动脑,一边教大家怎么动手动脑。
开上座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劝我,一下子开3000平米的酒楼,投入和风险都太大了。那个时候所面临的就是如何系统地做好定位,在视觉呈现、菜品设计、团队管理和装修风格方面更加专业化。对于我来说,也是迈上了新的人生台阶。
等到开第二、第三家店的时候,疫情就来了,那个时候面临的就是生存的问题。现阶段所面临的就是市场逻辑的变化,如何精细化我们的定位,从而匹配不同的客群,获得更多的市场。
我天生就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人,所以遇到困难就一个个地去解决,也没有想过后退,只要始终往前走就对了。做餐饮12年了,现在回头看看,就是因为不断地克服困难,我们才能存活至今。
当年有很多人告诉我,餐饮很难不要做,今年也有很多人告诉我,餐饮很难不要做,但对于我来说,我踏上了这条路,就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而且所谓的困难只是市场在迭代,我们只要想办法迎合好市场需求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过焦虑。
《味道湖南》:您觉得餐饮企业是否需要建设品牌,餐饮的品牌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上座在品牌建设方面做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谭胜:我觉得餐饮企业一定要做好品牌,因为品牌就像一个人的人品和标签,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数据太多太杂了,如果一句话说不清你的品牌,或者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清晰的定位,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抛弃。大部分餐饮企业的品牌文化就是创始人文化,体现着创始人的性格和人品,所以企业品牌寄托着创始人的经营愿景,而让品牌在客户心智中扎根就是品牌力的表现。
我们的愿景是做一家有温度的餐厅,围绕“温度”我们开展了很多工作,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人的温度、环境的温度、菜品的温度等等。所以我们跟很多顾客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我们的团队伙伴跟着品牌成长,从最初的年轻男女,到现在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些都是我们所取得的有温度的成果。
我们在经营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沉淀出我们的品牌力,让我们的顾客感到物超所值,让我们的团队幸福成长。
《味道湖南》:您觉得新时代下的餐饮行业发展的重心和机会点在哪里?餐饮行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建设?
谭胜:对于目前这个时代我有种感知,自从疫情放开之后,餐饮好像又回归到了10年前。这就跟流行趋势一样,它的底色与核心从来都没有变过,只是它的呈现的形式和承载的内容不一样了。流行就是一种螺旋,虽然从正面看是个圆,但是从侧面看,其实它是在不断地前进,在螺旋式地向前发展。
十年一轮回,所以我觉得餐饮老板应该与时俱进,在环境体验感、顾客参与度、出品的质量、服务的细节等方面精益求精,因为现在吃饭不仅仅是解决温饱的问题了,更是一种享受美好事物的过程。最终我们呈现给顾客的,是综合性的体验,是美好的温度。
后记:
一个有温度的品牌,就是顾客看到名字的那一刻,心中便有轻轻暖意荡漾开来。在这个跌宕不定的时代里,饮食往往可以抚慰人心,而好的餐饮品牌,更是可以让顾客享受最美好的时光。请上座,请慢用,请好好享受这份诚意,请细细品味席间温度。
源: 红餐网
作者: 蒋文景
当下,餐饮老板对开店极为谨慎,郎禄媛认为,既然我们选择了做门店经营,那门店数量增加就是餐企的发展,不开店等于不发展。
后疫情时代,开店依然是餐企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关键是怎么开、开到哪里。
< class="pgc-img">>进入六月,餐饮业整体复苏步伐加快。
一些原来就很强势的品牌恢复不错,部分甚至已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那些疫情之前商业模式就存在问题、没有利润、人气不佳的品牌,疫情后日子更难过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餐饮企业都在寻找新的模式和突破口。
6月4日,船井中国餐饮咨询事业开创人郎禄媛做客红餐网(ID:hongcan18)春雨计划直播间,与各位餐饮人分享了“后疫情时代的商业模式”如何打造的课题。
郎禄媛认为,在微利时代,商业模式、底层逻辑、精细化运营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战时状态长期化视野下,适应中小商圈的高坪效高收益商业模式将是未来餐饮旺店的方向。
而打造超级性价比门店和高收益的外卖独立专门店,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两个着力点。
01. 超级性价比门店, 提升单店营收
那如何去找到现阶段适应自品牌的旺店模型呢?第一个着力点,是打造有品质、有体验、低消费的超级性价比商业模式。
超级性价比商业模式门店就是,它的价格不是很贵,但是有体验、有品质,既不是廉价快餐,也不是客单价很高的正餐,而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间位置。
这种模式可以在把性价比给到顾客的同时,极致提高运营效率。我们会发现,原来600平米的门店需要50人运营。但是在新模型下,可能200平米,15人就可以运营了。
郎禄媛说到,这个模式关键指标的转化,就是集客复购的极致化和全面效率优化。具体怎么打造?她举了几个餐饮案例:
- 高收益新模式(金戈戈香港豉油鸡)
金戈戈是深圳的一家餐饮品牌,它的门店面积为150-200平米,目标群体以女性白领为主,客单价80元。它把粤菜的烧腊品类这个高MS爆品提炼出来,主推10个SKU,预制性非常强。
< class="pgc-img">>△烧腊作为主力品类,强化业态定位;附加分享型利用商品,满足客层需求(图源直播ppt)
它的食材种类比较少,但是产品线丰富。除了主推烧腊系列,还有汤煲、小菜、热菜、一个鱼的大菜,还有女性喜欢的甜品、饮品等。
同时,还设置了四款套餐,强化了消费动机,兼顾了小家庭或朋友社交聚餐方式。
像这样,以主力品类强化品类吸客,再通过多种套餐和菜肴的组合拓展、满足更多消费动机,金戈戈打造出了更高翻台、更节省人工的高收益运营方式。
- 专门店模式(胡子大厨)
胡子大厨定位湘味快炒专门店,它的定位介于低客单、低价值的湘味快餐和高客单、高价值的湘菜正餐综合型餐厅之间,但又注重口味,选址周边多为写字楼,这就是专门店模式。
在核心菜品上,它主打中餐现炒,使用明档形式,让消费者看到镬气展现,把中餐的核心点抓到了。
胡子大厨的门店桌席设计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有2人、多人吧台,包间圆桌或方桌,坐席有沙发和座椅。多样紧凑又不失舒适度,还可以拼桌,门店席位利用很高效。
外卖打包区域设在店头,缩短了外卖动线,提升外卖效率;2处自助水台和2处米饭台的设置,防止不同区域就餐动线的交叉;在出餐口附近摆放米饭台,出餐口下方摆放餐具、器皿收纳,缩减服务动线。
< class="pgc-img">>△通过后厨分工&动线,提升效率,减少人工(图源直播ppt)
完全动线式的厨房,首先根据产品销量和味型食材进行均衡分岗。再分成四个炒锅,荤类菜品炒岗2个,素类菜品炒岗2个,切配口动线设计优化,减少了后厨压力。
经过前厅后厨的优化,它实现了少人化运营,人效高、坪效高、收益结构也更好。
- 单品模式(老鸭集)
老鸭集是外婆家新推出的单品店模式,门店面积虽然在250平米左右,但是整个后厨却只需要四到五人,是非常极致的运营模式。
它主打火腿老鸭煲,是浙江特色传统名菜之一。老鸭集以“老鸭煲+火锅”的形式来规避单品店产品单一的弊端,并且通过加料、免费配菜、小菜,搭配一些卤菜凉菜蒸类轻主食满足顾客社交动机,用甜品、自制饮品营造顾客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客单价。
< class="pgc-img">>△老鸭集的招牌大菜:火腿老鸭煲(图源外婆家公众号)
像这样的单品店模式跑起来的话也是很厉害的,不过,很多单品店适合于大商圈,如果开在小商圈,需要复购率非常高才能开起来。
- 客层转变(饺子王将)
企业品牌老化,该如何转变模式,让自己更受年轻人喜欢?这是最近很多餐饮老板在摸索的。怎么做呢?
饺子王将是1970年代成立的一个日本餐饮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渐渐变成了客群80%是男性的“老店”。
就在去年,饺子王将推出了新模型,定位从中餐简餐变为中餐休闲正餐,客群风格也从“中年大叔”变为“女性高级白领”。
客层对象转变后,饺子王将针对女性顾客的就餐体验设计了吧台、高脚椅、能站着用餐的开放式阳台等;
在装修风格上,则以时尚咖啡,西式酒吧风格为创作原点,主要颜色从红黄色调变为黑白色,装帧非常精致,整体感觉更时尚;
logo也同时做了改变,新logo融合了原logo,体现了品牌形象的转变和联动性。
此外,它还特地聘请了女性料理研究家,开发新的健康菜色,让更多女性口碑传播......
< class="pgc-img">>△吧台式餐厅设置高脚椅,照顾女性用餐体验(图源直播ppt)
在这样的新模型下,饺子王将客单价从50元提升到150元,提升到原来三倍,最核心的底层逻辑就是改变了客层的定位。
02. 高收益的外卖独立专门店,加速品牌成为商圈品类第一
疫情期间,餐饮线上化进程加速,众多餐饮企业纷纷推出外卖服务。外卖从补充手段,逐渐进化为行业竞争的通用能力。
郎禄媛认为,如果门店前期设计适配,现有门店也能做外卖,外卖可以帮助提高人效坪效和运营效率。不过,在后疫情时代,餐企更要思考把外卖变成单独的事业,打造高收益的外卖独立专门店商业模型。
在她看来,一个典型的外卖高收益店的收益模式是:食材成本约36%、人力10%、租金5%、营销费5%、手续费17%、其他7%,最终月营业额30万,营业利润20%。
目前,这种高收益外卖独立专门店已经有很多餐企在做了,比如:
< class="pgc-img">>△海底捞外送、桂满陇·陇外、达美乐(图源直播ppt)
- 海底捞外送店 ,注意体验感的堂食,加重视便利性的外卖。它与海底捞大店的区别在于选择低租金的铺位;起送价、配送价、人员结构不一样。为确保单均设定了最低起送价、及设定符合配送距离的配送费。
- 桂满陇·陇外 ,桂满陇开发的外卖专门店兄弟品牌,它选址在好的商圈,以小规模门店运转,实现高翻台。它的产品线大多专属于外卖专门店的菜品,但也可以点到堂食的部分菜品。
- 达美乐 ,是注重外带需求的街铺店。为提升外带占比,在街铺店设置了外带窗口,和专门的外带价格,并灵活使用自营配送及第三方物流的混配方式,在上海就发展了100多家门店。
郎禄媛强调,打造外卖独立专门店,关键是如何选定商圈及商业模式。
一般来说,商圈包括居民住宅区、写字楼区,写字楼&居民区复合式商圈等,不同规模的商圈能支撑的门店类型也不同。比如10万人的商圈才能支撑一家吉野家,而6万人就可以开一家食其家了。
< class="pgc-img">>△不同规模的商圈,适合外卖专门店模型不同
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门店的产品线不一样。商圈人口多,即使产品广谱度低也能开店;商圈人口少,就需要增加产品数量,提高广谱度来提升复购。比如太二为什么只适合大商圈?就因为产品线少。
所以,餐企在做外卖专门店的时候,一定要先设计商业模型,根据情况选择单品专门店、品类(菜系)专门店或外卖综合店。不要开完店了再找商业模式,就很容易踩坑。
选定商圈后,要根据商业模式选定商圈点位,根据自身商品优势确定产品线、价格设定、营销对策、营运流程等。另外,是自配送还是第三方配送也需要思考。
最后,郎禄媛还特别提醒了一点:外卖独立专门店是制造业思路,提升人员及门店设备的运转效率,与提升业绩息息相关。
所以装修之类并不是第一要素,更应该考虑的是门店动线、设备、人员的运转模型。也就是,要站在营运角度,去设计产品、工位、设备配套和动线布局,选择高效自动化的厨房设备等,从而全面提升效率。
结语?
开店一定要开在一线城市、要选大商圈、要开大店吗?还是选择适合自身的最佳模式?
其实,不管是大商圈还是小商圈,不管是超级性价比旺店还是外卖独立专门店,只要模式强、店开对、注重品质,都能赢得生存空间。
在后疫情时代只要我们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选对商业模式、选对商圈点位、产品线和流程设计合理,那么一定能实现逆势扩张,逆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