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展会上亮相的机器人现制饮料概念店,如今出现在正式的销售场合了!近日,一家机器人与人同台做奶茶的现制饮料店出现在上海一家购物中心,接受消费者的检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现场体验发现,比味道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做奶茶背后的数据价值。
这家现制饮料店位于日月光中心,不过6平方米,打着“快乐柠檬╳口碑|智慧门店”的招牌。从菜单看,它与其它连锁的快乐柠檬饮料店没什么区别。但是从布局看,整个门店被一分为二,一半由人工接受点单和制作奶茶,另一半却是一个机械手臂,能自动选择饮料配料进行制作。
根据饮料店现场的指示,用户只要“扫一扫”店铺二维码,就能选择让机器臂来制作饮料。记者现场扫码发现,机器人能做的饮料品种要比人工少,一共8种,均为冷饮。不过,消费者选好具体的饮料后,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含冰量及糖度。手机完成付款后,机器臂就开始自动调配饮料,最后将饮料放至取餐柜,提醒消费者取货,全流程没有人工参与。
记者粗粗计算了一下,机器臂从启动调配到完成制作,耗时大约90秒。而从口味看,机器臂做的饮料与人工制作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作为外行也看得出,通过程序控制的机器臂能生产出配比更加标准的现制饮料。
虽然品种不如人工制作的多,口味也没什么不同,但消费者仍旧对机器臂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记者停留期间,点单的消费者中一大半都选择了机器臂;还有很多消费者没有消费,却饶有兴致地全程观看机器臂怎么制作饮料。而选择人工服务的消费者要么表示“看到机器人已经有任务了,想早点拿到自己的饮料,所以选了人工”,要么说“机器人提供的饮料品种没有我喜欢的,只能选人工。”
可是,如果消费者“见怪不怪”不再对机器臂做饮料感兴趣、品种选择又不如人工服务多的机器臂,还会有市场吗?“其实,除了制茶机器人这一硬件设备创新,我们更看中的是背后的大数据应用。”快乐柠檬营销总部副总经理李宗益介绍说,不论是投放机器臂还是选定日月光中心这一商场,都是基于品牌数字化升级的考虑。
他介绍说,从硬件创新看,消费者看到的机器人其实叫“雷萌1号”,由快乐柠檬与口碑主导,联合行业伙伴一同研发完成,前后历时7个多月。从接单开始,机器人可以独自完成选料、搅拌、封口、贴标、通知取货等一系列流程。由于刚刚投入使用,所以机器人目前只提供8种茶饮。但是,仅这8种茶饮就包含40多种个性化选择,因为机器人能针对顾客对冰度、糖度的偏好进行调整。随着投放市场后不断调试,预计机器人能制作的饮料数量能够更多。
“从未来发展看,机器人做饮料还是有优势的。” 李宗益解释说,一般传统奶茶店人员流动性很大,制茶水平不同会使得奶茶口味参差不齐。通过制茶机器人,只需要一名员工补货及清洁,而饮料配料的配比、搅拌时间和次数都由机器人精准计算,可以保证奶茶口味,也能缓解企业的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强等问题。
另一方面,机器人制茶还能为品牌实现数字化运营提供基础。李宗益说,之所以将第一家机器人茶饮店设在日月光中心,是因为这里单量大、客流大、消费能力高,数据比较丰富。人工点单虽然能对不同品种的饮料进行数据收集,但对个体消费者的偏好了解度不高。而通过“扫一扫”点单或APP点单,意味着品牌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准确识别顾客的餐饮喜好并据此推荐个性化的菜品,进一步提升点餐速度以及提高点餐客单价。
口碑智慧门店该项目负责人郭浩荡也表示,这家机器人智慧门店是口碑餐饮新零售的最新探索,集成了口碑码、智能取餐柜、制茶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希望用技术产品和数据能力驱动餐饮行业进行“人、货、场”重构,让更多的商户找到自己的数字化经营之路。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文中视频由采访对象提供
日,记者在广州深圳多家奈雪门店看到,此前多次出现在财报和创始人专访中的“自动奶茶机”已经悄然入店显露真容。该机器极大解放门店人力的同时,最快可不到10秒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约40%。据了解,“自动奶茶机”由奈雪数字化团队完全自研,目前已在百余家门店测试使用,预计2022年三季度将在奈雪所有门店投入使用,这也是新式茶饮行业首个由品牌自研且规模化应用的自动制茶设备。
< class="pgc-img">>最快10秒一杯 现制茶饮产能提升40%
周六下午,记者在奈雪南山万象城门店注意到,门店操作区放置了一台新设备,机器上接茶桶下连果汁瓶,中段有一块电子屏和一个扫码口。顾客下单后会生成一张带二维码的纸单,同时电子屏幕上也出现几行选项(应为类别、甜度、冰度),店员将二维码纸单贴在茶饮杯上,对准身后机器的扫码口,随即在电子屏幕上选点按键,屏幕下方的出料口依次配置出茶汤、果汁等液态基底,整个过程仅约10几秒。
下午两点到六点,另一家位于福田区繁华商圈的奈雪门店正处于高峰时段,前厅人员约3-4人,除去切包、收银,茶饮制作线基本2位员工,交替负责设备的自动出料及摇茶收尾,过程有条不紊。尤其是不含小料的纯茶类产品,据记者观察,自动奶茶机最快10秒即可完成。
< class="pgc-img">图:腾讯纪录片《一问》
>这一设备是否就是此前在奈雪纪录片中惊鸿一瞥的“自动奶茶机”?记者从奈雪处了解到,该门店投入使用的设备确为奈雪自研的“自动奶茶机”,且已迭代至二代版本。目前奈雪“自动奶茶机”已投入广深约120多家门店使用,预计第三季度将全面铺设。“在一些门店已经规模测试了几个月,我们最近一次对比结果显示,单人每小时产能可以提升40%”奈雪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一线员工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再死记硬背SOP,新员工经培训后也能快速上岗。
新茶饮数字化转型加速 实现标准化是前提
奈雪创始人彭心曾在专访时坦言,2022年对线下消费是挑战非常大的一年,所有线下零售企业都在艰难前行。“要想在门店不经营的情况下,做出很多创举,这是不现实的。现在就是要少犯错,有一些快速的行动,渡过难关。” 彭心表示,3月深圳受疫情影响全市“闭关”7天,复工后门店端员工操作产品时可能会忘记SOP。这就导致门店后台操作,短时间内很混乱,顾客等单时间变长,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对于新消费品牌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之前,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前提,那就是”标准化”。实现标准化后才有余地谈其他,按奈雪CTO何刚对于新茶饮业务生产痛点的分析,”系统的本质就是对流程的固化——梳理整合规范,优化作业流程,然后通过系统固化下来。“
< class="pgc-img">>痛点和需求在行业中是相通的,至于为什么奈雪要花大力气组建团队投入资源选择”自研“,何刚表示,”自研“是在2021年初确定的方向。”2020年的时候,业务部门在市场上希望能买到合适的自动奶茶机,但是看了小半年都没有合适的,市场上提供的设备技术成度达不到标准化的要求。新式茶饮没有咖啡业那么标准化,是因为需要用到大量的新鲜水果,而且茶叶的泡制方法又各不相同,涉及很多复杂的参数。整个行业没有成熟的设备,没有现成可用的东西。加之奈雪门店产品品类多、上新快,人工操作要记忆的SOP达上百种。奈雪IT团队在了解到业务需求后,从2021年正式着手研究自动化设备。
不止”奶茶机“ 奈雪自研系列自动化设备
奈雪自研的“自动奶茶机”的规模使用,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革新性的尝试。
几乎整个新式茶饮行业一线员工都苦SOP久矣。现泡茶、手摇茶、打奶盖、手工去核剥皮等工序都是新式茶饮强调手作与新鲜的结果,虽然也确实创造出了跨次代的产品与价格差,但同样这也使得制作流程变得更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的环节多,人力成本自不必说。自动化制茶设备的应用,消费端直观感受到的是制茶效率的绝对提升,而对门店人力的解放、人力资源留存上的降本增效对企业来说是更为关键的根本性利好。
自研自动奶茶机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问题。奈雪IT团队通过近半年的研发,在机械结构设计,PCB电路板设计,软件功能设计等方面申请近三十项专利。值得一提的是,奈雪在推进“自动奶茶机”的同时,“自动奶盖机”、“自动茶汤匀质器”等系列设备也都已进入规模测试环节,未来,奈雪门店产品制备全流程都有望数字化升级。
< class="pgc-img">>不同品类的材料配比放在云端,只需一键按钮便可实现制作。虽然设备的前期投入会让业绩短期承压,但不用老带新所节省的人力成本,至少3个月培训新员工的时间成本,都将极大提高运营效率。此前曾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奈雪的茶还处于开店的高速扩张期,伴随自研自动化制茶设备的正式应用,将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预计相关经营成效将于2022年开始逐步释放。
近几年来,“进化”是整个消费领域绕不过的课题,在面对和突破这个课题的过程中,以奈雪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展示出惊人的逆商与活力,在持续释放产品研发优势的同时,依然愿意且有余力投入时间和资源,长线探索行业痛点的解决。奈雪自研“自动奶茶机“更像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不断创新、坚守初心的新式茶饮,依然走在黄金时代的路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野生”奶茶店的升级进程中,机器设备的创新最滞后。但它往往代表行业发展的更真实水平,也将对“喜茶们”能走多远产生更直接的制约或推动作用。
从封口机到制冰机,从泡茶机到奶盖机,种类无边界,水平无上限。它们是茶饮行业的加速器,取代人工、提升效率、提高品质,促进标准化、保证清洁卫生、扩大连锁规模。
但茶饮业整个原料供应体系中,茶在整合,牛奶品质提升,水果衍生出多种标准化解决方案,而机器的开发常常追不上发展诉求。
展会期间,我和头部品牌研发负责人一起逛了逛,发现几件他们相中的新设备。分享给你,希望解决需求,更期盼在更多关注中推动设备加速升级。
< class="pgc-img">>作者|政雨
编辑|若云
-01-
现场“膨胀”的奶盖机
首先出场的,是代表新茶饮品质,又可以使产品制作标准化的设备——奶盖机。
将奶盖倒入机器,吧台使用时像打冰淇淋一样按量挤压出奶盖的机器,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类型。可以解决人工盛奶盖的标准化难题,减少误差,这是进步。
< class="pgc-img">解决手动倒的标准问题,图片源于探店台州
>但它同时是个让茶饮品质倒退的操作。
这种机器里加入的奶盖,使用的是在工厂制成的现成混合物,在追求原料新鲜、纯粹的新茶饮阶段,它常常令人联想到“奶精”“工业感”,在品质上无法形成说服力。
要介绍的这款奶盖机技术水平更高,可以解决品质尴尬——它是将牛奶、淡奶油等制作奶盖的原料倒入容器,通过机器内部的膨胀原理形成奶盖,再挤压出来,兼顾品质和效率。
更提升品质的奶盖机
>据了解,这个装奶盖的容器和出口还可以拆卸下来清洗,保证清洁卫生。唯一的缺点是价格昂贵,1台在4万元左右。
-02-
取代雪克杯的果汁机
有些机器被开发出来,不按说明书使用,反而能发挥更多创意。
被厂商开发出来的破壁榨汁机,原本是为了解决水果茶中水果“难标准、不稳定”的痛点。
将冰块和相同批次、数量的“冷冻水果”放入奶茶杯,消费者购买时直接加入调制好的茶汤,机器带动杯子旋转可以让整杯饮品快速摇匀,快速、便捷地呈现给顾客一杯水果茶成品。
门店不用经历储存、清洗、切水果等一系列过程,还能减少损耗。
发原本是为了做一杯更标准的果汁
不考虑水果茶新鲜度和口感的前提下,是个很有想法的机器。
没想到的是,一些品牌“抛弃”了这款机器的初心,相中了旋转的作用。据设备商介绍,在一些门店,店家是将产品原料搭配好之后直接放在机器上“转圈圈”,完成摇匀雪克的作用,提升效率,也是妙用。
发挥雪克杯的作用
>-03-
从下面进水的泡茶机
犹如好的理发师都需要一把私藏的剪刀,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也有很多独有的小技巧,点滴之间提升产品品质。
有一期新茶饮研发必修课上,茶颜悦色研发总监杨洪广作为讲师,就为学员分享了一个泡茶的技巧。多数人在泡茶时,是将特定温度的水倒入装茶叶的容器里;而杨老师的做法是将茶叶倒入水中,然后搅拌。
这样的做法,可以规避掉水注入茶的过程中,尾段水温下降影响茶水口感。即使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钟,也不可忽视。这不仅是技巧上严谨苛刻的问题,更是保证门店泡出的每一桶茶汤口感如一。
这款泡茶机原理和这个茶水的注入方法类似,一般的机器是从上面进入,而这款机器茶桶底部连接热水,从下面进入,减少误差。
保持水温一致
>-04-
有一款机器将取代制冰机?
冰为奶茶提供爽感,也带来麻烦。
如果冰块硬度不够,加入奶茶后融化太快,喝起来像泄掉了一样,有种“很水”的感觉,会使口感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制冰机在精进:可以制作出硬度更高的月形冰,相比方形冰,中心温度更低,融化速度更慢;门店在提升服务:在杯身或通过店员,提醒30分钟的最佳饮品时间。
而这款机器不需要冰块,通过快速冷却的技术使茶汤温度快速达到需求的度数。依旧提供冰凉,也不用再担心冰块影响口感。
可以快速冷却的机器
>在展会上,这款被放置在角落的机器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实际使用的体验尚不得知。只是这番介绍下来,制冰机的厂商一定会打起精神研究了。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也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不经意的创新,或许会起到颠覆的作用。
-05-
塑料易拉罐
过去的一年,茶饮行业进行了很多微创新,其中一项就是杯子变身瓶子的升级。既为冷泡茶等产品提供了更有记忆点和实用性的包装,也可以带来吸引眼球的营销价值。
目前瓶装茶饮多是螺纹的盖子封口,像饮料一样。可在饮料里,除了瓶装还有罐装,于是新的封口形式也产生了。
这台机器把奶茶的塑料封口膜改成铝制模,不需要吸管,呈现的是更方便的易拉罐拉环。如果装入一杯气泡水,“嘶~”,喝可乐的刺激。
易拉罐封口膜
据了解,这款封口机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不变的操作方法,呈现了奶茶的另一种形象,也将带给消费者对奶茶的新认知。
喝出汽水感的易拉罐奶茶
>几十年前,封口机的诞生推动了奶茶店的连锁化发展。这次的塑料模变易拉罐封口,会带来行业新革命吗?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原文链接: 5款头部品牌推荐的奶茶店机器,有望带来行业新颠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