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林思恩 编辑/ 鄢子为
“大师兄”面食拿到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大师兄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陕西风味连锁品牌。该店主打产品为油泼面、羊肉串、肉夹馍、酱大骨等,人均堂食消费45元,低于同品类的西贝、老碗会。投资方源来资本透露,其肉夹馍年销量超156万,羊肉串和酱大骨年销量均超160万。
大师兄创始人为郑如师。2003年,他从武汉大学旅游管理系毕业,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2009年,郑如师进入九毛九集团做了四年总经理。2013年,郑离开公司,先后创立9窝餐吧、老簋烤鱼、砂师弟牛腩煲三家品牌。
2017年,大师兄成立,4年内直营门店数量达5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广深两地。据悉,大师兄门店翻台率可达7次,有的热门店最高翻台率甚至有20次。这家植根珠三角的“陕西手工面”品牌,是如何扩张的?
首先,定位准确。大师兄主打产品是手工面。它收割的是家庭和上班族两大客群,价低多销,匹配“刚需”“日常”的定位。
其次,重视私域流量。疫情期间,大师兄的企业微信积累会员100万,增长速度为2019年同期两倍。通过扫码添加客人微信后,大师兄将顾客分在不同社群中,进行种草宣传和福利推广,增加客户回头率和粘性。
数据显示,2020年大师兄送出15万份小菜,单店会员充值额度超18万。大师兄自建流量并变现的算盘打得很精。
值得注意的是,大师兄员工已有千余人,平均每月开一家新店,资金压力不小。
该店的选址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圈,这些地方租金高、客流大、高消费。对手老碗会,则布局社区和写字楼,租金略低,场景更下沉。
外卖订单分量少,食客指责不断。曾在外卖平台上购入凉皮和肉夹馍的孟女士表示:大师兄外卖的分量少于堂食,口感不好。美团数据显示,大师兄单店的线上月销量超3000单,外卖份额不小。负面评论多了,口碑自然下滑。
大师兄想要在西北菜领域扎稳脚跟,还得下功夫。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605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获千万美元融资、年营收40亿
“平价家常菜馆”在复苏中逆袭!
2023上半年,餐饮赛道共完成近70起融资事件,总披露融资金额超30亿元,咖啡、茶饮领跑。
在一众融资案例中,一家区域家常菜品牌脱颖而出,拿下加华资本的数千万美元融资。
它是来自安徽的餐饮连锁品牌小菜园,大家称之为中餐“隐形大佬”,目前在安徽、江苏、上海等全国多地开出480家直营店,2022年实现营收近40亿元,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20%。
同样,成立于2015年的闽菜品牌醉得意,在2022年在全国家常菜烹饪大赛中荣获“家常菜大王”称号,目前在福建、湖北等全国各地布局300多家直营店,服务消费者超2亿人次。
其实,全国各地陆续有区域家常菜品牌,登上必吃榜、排队三小时、蜂拥而至的客人挤爆门店。
比如,来自成都的陶德砂锅,虽然目前只在四川有16家直营店,却已是“中华餐饮老字号——成都美食地标品牌”,发展27年,门店常年排队。
长沙新晋的湘菜排队王,是一家名为笨罗卜的浏阳菜馆,大食堂的简装环境,排队三小时起,高峰期能排到1000多号,大众点评显示,笨罗卜在长沙有10家店,深圳有一家店正在筹备。
他们能够快速出圈、稳步经营的共同点就是“高性价比”,价格经济实惠、菜品口味正宗,地方家常菜等等。
人均上,陶德砂锅60-70元(成都),笨罗卜45-60元(长沙),小菜园70-90元(合肥),醉得意40-70元(福州),根据门店不同所在地区,人均会有上下浮动。
“在价格战中,低价从来都不是核心优势,质价比才是。餐饮竞争的本质,不是一味地压低价格,而是提高性价比。”一位餐饮业内人士说道。
探店陶德砂锅
日翻台四轮,接客400桌
某工作日中午,内参君十一点早早来到陶德砂锅(科华王府井店),彼时还不需要排队,毕竟人家11点才开店营业,从2人桌、4人桌到6人桌基本都坐了人,前一天晚上排号前面已经等位80桌,内参君就果断放弃了,因为等位时间至少一小时起步。体验下来,有几点感触:
第一,用餐环境比较嘈杂,但充满烟火气。
这家门店所在位置的人流量虽然不比春熙路、太古里,但在中午12点-13点高峰期依然要排号,来陶德砂锅吃饭的大部分是当地人,而且以中年人、家庭小聚为多。
◎陶德砂锅顾客用餐摄图:内参君
>旁边一位大姐是陶德老顾客,“他家就是便宜实惠,口味品质都不错的。他家菜量很大,你一个人要少点,而且一定要早来,要不就得排队,我家就住附近,我们基本都是开门就来,平时我们每个月至少得来两次的。”
由于人实在太多,以至整个门店环境都非常嘈杂,说话全靠嚷的。
第二,服务细节恰到好处,不会引起顾客反感。
门店整体环境中规中矩,面积大几百平,店里摆放约有60多张桌子。刚到门口就有服务员非常热情的出来引导和接待,上餐前会提供一些小吃零食、茶水,一个服务员负责几个桌位,顾客在用餐期间有什么需求,他们能随时捕捉且快速解决,节奏很快,就像脚踩风火轮。
陶德砂锅的主食米饭按位收费,免费续饭,服务员帮忙盛取米饭。而且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在捕捉顾客需求的时候非常敏捷,会亲切的和顾客交流、解答疑问,当咨询他们使用的什么品牌电饭煲,服务员主动拿来手机帮忙搜索和推荐,只是一个简单的回答,他们却做到如此细致。
听到顾客从外地来,夸赞米饭好吃,他们甚至会给顾客装上几斤大米带回家,送上一些漂亮的头绳、口香糖、茶叶。“服务员真的很热情,但是她的热情与海底捞又不同,不是过度,而是能让你感觉到一种工作的快乐、工作的激情,和工作工种无关,这是利害的。”一位朋友说道。
◎陶德砂锅菜品 摄图:内参君
>在陶德的企业文化墙有这样一段话:只要你会笑,就永远不会贫穷。
第三,出餐效率高,翻台够快,菜量足且便宜。
内参君从进店扫码点菜到上餐,不到20分钟,特意点了他家的招牌菜蒜蓉虾仁,56元一份,算是菜单里最贵的一道菜了,对于不能吃辣的顾客非常友好。
另外,人们用餐速度也很快,隔壁四人桌从进店到离开,大约不到五十分钟,两人桌翻台会更快。门店经理透露,该店每天能翻四轮,集中在午餐和晚餐,最高时候一天接待400多桌客人。
据了解,陶德砂锅百分之九十用的是预制菜,所以出餐非常快。同时砂锅模式给了顾客浓厚的烟火气,门店里的明厨亮灶,可以直接看到后厨做菜的身影,干净卫生,呈现一种现炒现做的场景,让人们能安心用餐。
◎陶德砂锅后厨 摄图:内参君
>一位成都餐饮老板说,“大家都在学习陶德砂锅,但是学不来,因为不管是运营、管理、预制菜能力,都很难学到。”
当然,有不足之处:
桌子摆放距离很近,略显紧凑,尤其是用餐高峰期会很拥挤,环境嘈杂。而且2人桌非常小,三个菜(因为菜量大,器具比较占地)就占了满满一桌。不过,人均60块,吃上一顿品质口感不错的中餐饭菜,对于盛行“理性消费”的这届顾客来说,已经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了。
探店长沙笨罗卜
还未放号就已坐满人
长沙笨罗卜,排队等位多到离谱。
内参君到达笨罗卜(太平街店),已经是下午两点半,店里已经打烊,门外提示牌标有“晚餐时间是在15点开始进客,16:45开始点餐”。但是当时已经有许多人在排队准备进店了,就是说你要吃上饭至少两个小时起。
◎笨罗卜太平街店 摄图:内参君
>而且不仅考验顾客的耐心,还考验身体能力,能在开门一刻冲进店里抢座位,上演赛跑式抢座位画面,而上次看到这种场景还是在学校食堂抢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万万不敢相信,毫不夸张的说,仿佛看到了五一期间的淄博烧烤。
笨罗卜门店环境是大众简约风,上下两层,基本都是散桌,非常接地气,用的就是浏阳农村的凳子,有种回老家吃土菜的感觉。店里有将近20多口大型电饭煲蒸饭,后厨是明厨亮灶,能看到辣椒小料已经提前切好备用。值得一提的,在炒菜区有明显分组,不同组负责炒不同菜,这样也便于保证菜品出餐的稳定性,在高客流、用餐高峰期时不容易弄错。
◎笨罗卜太平街店 摄图:内参君
>笨罗卜的产品定价整体低于陶德砂锅,比如人气菜紫苏碎鱼头39元,小炒鲜牛肉45元,酸菜炒粉皮19元,香煎金钱蛋20元等等,基本上每桌点的都是招牌人气菜,这些菜基本是重辣口味,成瘾性或许是这个品牌火爆的原因之一,门店提供免费老冰棍可以解辣,但是不能吃辣的人还是要慎重选择。
不得不说,笨罗卜制造火爆排队现象的能力确实很厉害,门店不支持线上取号,顾客只能到店取,这让内参君想到了茶颜悦色,似乎采用的是同一种方式。
不过,笨罗卜的网红属性非常强,他的生意火爆离不开流量和宣传,而且引来许多网红达人打卡,所以现在大部分顾客已经不是原来的学生党、上班族,更多是外地游客。
至于服务、卫生质量,更不能奢求有海底捞式的服务,有好吃可口的家常菜、高性价比体验即可。
好餐厅,从来不缺顾客
家常菜为何在复苏中崛起?
地方家常菜,主打一个经济实惠,他们成功出圈在于有好食材、平民价、烟火气、健康过瘾。而区域家常菜餐饮品牌的热度升温,离不开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和品牌特色。
首先,人们对地道风味的追求和向往。
在《2023小红书年度生活趋势》报告中,“吃地道风味”位列第二,2022年“吃地道风味”相关笔记数量同比上涨227%。同时,在“预制菜”、“标准化”和包装营销的网红餐馆围攻中,口味地道、更具烟火气的中餐馆进一步受到关注,以差异化被重新发现和挖掘。
既有地方美食特色,又能做到便宜实惠,自然是人们向往之地。尤其是在餐饮复苏、旅游复苏的今年,许多大城市的年轻人更向往去有特色的小城市,去品尝地道风味,感受那些锅气十足、原生味的中餐馆,就像火爆一时的淄博烧烤,五一期间有12万人涌入淄博。
其次,品牌的极致性价比或者质价比。
网红城市盛产网红品牌,但是人们现在已经不再盲目追随,而是更愿意选择当地的老牌老店,家常菜馆是人们的打卡之地,“这种馆子里做出来的菜,才更有本地菜品特色,口味更纯正,别看他便宜,这才是当地人们常去的地方。”一位游客说。何况在成都、长沙,能吃到陶德砂锅、笨罗卜这样便宜的餐厅,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吃饱吃好,至少从价格上不会被坑。
以小菜园为例,他的产品整体定价低于一般地方菜品牌,在徽菜品类中主打的是中间价格带,既能长期做到人均60-70元区间,正餐以下,快餐以上,是一个巧妙的定价,让消费者享受高品质的一餐,为门店带来更高复购率。
而且,小菜园的创始人本身是厨师出身,更强调注重产品品质。而后又通过建立供应链、中央厨房为门店赋能,并且大部分门店开在社区周边,这一系列做法都给了小菜园做出性价比的空间,目标就是替代家庭厨房,或者说赋能家庭厨房,让在家做饭客群都出来吃饭。
此外,产品差异化和产品结构多样化。
无论是川湘菜、徽菜还是闽菜,其品牌和产品本身就具有差异化。
比如,小菜园的菜品分层更清晰,产品结构多元化。有典型的徽菜爆品臭鳜鱼,吸引顾客尝鲜,也有小炒肉、蒜蓉虾、鸡丝凉面等家常菜,用来满足不同口味偏好的顾客,实现更多客群高覆盖。醉得意直接定位“家常菜”,自助区有无限畅饮饮料、水果、冰淇淋、爆米花、米饭等。
当然,脚踏实地的经营,是这些品牌保持多年健康发展的有力武器。
小结
再便宜实惠的餐厅,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和解决,不至于失去客流。
以长沙笨罗卜为例,有人对于菜品口味提出质疑,比如说觉得不够辣,失去了菜品原有风味等等,正所谓众口难调,无论如何,店家都做不到满足全部顾客口感,在坚持做好自身菜品、保证菜品品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倒也不为过。
一方面,区域地方菜品牌凭借特色优质产品和超高性价比在本土站稳脚跟,致力于深耕当地市场;另一方面,小菜园、醉得意逐步扩大规模和市场布局,因地制宜融合菜品没有问题,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保留品牌和产品的独有特色。
< class="pgc-img">>许因为工作,或许因为梦想,总有许多少年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座新的城市,执着奋斗。繁忙的时候,没有思维的空档,思念亲人与熟悉的地方。
当一天忙碌的工作退去,路边的灯光亮起,找一个乡味小馆,点几份熟悉的味道,二两白酒斟满,一阵温暖涌上心头。忆起,曾经家里的饭菜,从小到大朴实无华的味道,讲给当下一起奋斗的兄弟们。
< class="pgc-img">>乐海扬帆的杨校,我们相识有些年头,有能力,有人品,只差一个机遇。昨日,他带我们一行人去了一家代表他家乡风味的烩面馆,感觉菜如其人,低调实惠,不乏风味。
这家店门头不大,开在路边,进门蓝色的灯箱展示着店内的菜品,灯箱下一冷藏柜,卤肉、蒸菜等储存其中。菜品均价30元左右,除了一道烩羊肉68元,其余都在60元以下,一碗羊肉烩面13元。
< class="pgc-img">>在天津滨海的城市综合体内,一碗炸酱面需要15元,面量是这里的一半。个人认为,商业地产对餐饮的认知和招商都有问题,如果面对百姓就不要谈高端,高端是产品服务高端,而不是同质化的价格高端。
我们选了冷、热共计9道菜,分别为:凉菜小拼盘、猪头肉粉肠拼盘、苦菊蒸菜、酸汤小酥肉、水煮肉片、辣子鸡、锅塌(原字为火日羽)里脊、干炸小虾、荆芥黄瓜拌变蛋,主食一碗招牌羊肉烩面,二两小酒满上。
< class="pgc-img">>苦菊蒸菜,第一次尝试,蒜香浓郁,入口绵软,我以为用米粉,店老板告知是面粉,此菜有点类似内蒙用土豆丝与面在一起蒸的吃食,名为“傀儡”,也有地方叫洋芋檫檫。蒸后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胡麻油再炒制。
< class="pgc-img">>杨校讲述,蒸菜可以有多种食材,萝卜、榆钱、柳叶皆可蒸,家里的父亲还会用鸡蛋、面粉和辣椒拌在一起,然后上锅炒制,面吸了辣椒的香气,极香。杨校除了对食物的怀念,还流露出与家人共餐的幸福感,这就是食物带给人类的温度。
荆芥黄瓜拌变蛋,黄瓜拍过、变蛋试过,这荆芥居然没有试过。前几年,每月飞深圳和广州,有时要在郑州转机,踏上过河南的土地,却从未离开过机场。有几次想去郑州,遇到疫情一直没机会。找时间,要去河南多了解一下这荆芥民间的吃法,那种味道还是蛮有意思。
< class="pgc-img">>酸汤小酥肉,有点类似胡辣汤里汆酥肉,酒后喝一碗比较舒服。
锅塌里脊,可能是我们那个年代,在天津上学时期,所有校园餐厅都会有的一道菜,便宜又解馋。这道菜并不在菜谱上,客人有需求,后厨就搞得出来,也算是隐藏菜单了。
< class="pgc-img">>辣子鸡,鸡肉偏多,炸制酥脆,辣度不高,适合北方人的胃口。我曾问眉州东坡的一位厨师朋友,辣子鸡有什么好吃的,就那么一点鸡肉,一堆辣椒……
她告诉我,辣子鸡,我们吃辣子,一口辣子,一口酒,那感觉……后期,我才明白许多菜品好不好吃只是一个维度,先理解菜品再品评菜品才能客观。
< class="pgc-img">>招牌羊肉烩面,汤白味鲜,面劲道。碗中羊肉在烹前应该是膻味很重,通过调料与烹饪的技法,膻味隐藏起来,羊味体现更多,类似当归、白芷的调料味又不重,风味平和,下了功夫。杨校告知,在他的家乡还有一种鸡丝烩面,后期一定饱腹一碗。
这家以主食为名的餐饮店里,能吃得到河南的乡味,天津校园的记忆,偏重口味的香辣菜肴。前店一人点单、送餐,后厨一人掌勺烹菜,中餐行业中65%的毛利,可以压到60%尚可有盈余,用辛苦换来“实惠”二字。
< class="pgc-img">>今日之餐饮,太多的玩法,有各种包装,各种营销,全是讲套路的,很少关注菜品和后厨的。这些所谓的餐饮管理的牛人,连后厨可能都没进过。放眼望去,肯吃苦,做好饭的餐饮少之又少,作为一个对食物颇感兴趣的人,对这种有风味,又有温度的小店有种莫名的好感。希望这类中小型餐饮可以长久留存,保持自己应有的样子。
我是骞味,懂媒体、懂美食、懂餐饮,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
#天津美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