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我发现,一款10多年前曾风靡一时的奶茶单品,有“翻红”的苗头:
喜小茶上了以后,销量稳居TOP3;多位研发都看好,有些已在研发测试阶段。
这个单品就是“蛋糕奶茶”,适合秋冬、符合加料趋势。
它有没有爆红潜质?值不值得跟?
作者 | 国君
喜小茶销量TOP3,蛋糕奶茶要“翻红”?
谭伟善,是新茶饮大赛西南赛区的冠军,最近他正在帮客户研发一款蛋糕奶茶,预计在10月份上新。
他印象里,8年前蛋糕奶茶就引起过一波风潮:
“皇茶(喜茶前身)当时有2个爆款,一个是芝士奶盖,一个就是蛋糕奶茶,蛋糕奶茶有2款,最火的是奥利奥蛋糕奶茶。”
< class="pgc-img">
喜茶前身时期的蛋糕奶茶
>不夸张地说,蛋糕奶茶是喜茶第1杯爆款,在当时有人为了它,甘愿排队3小时,还有人专程开车去江门打包。
同样发源于江门的品牌布维记,也有一款蛋糕珍珠奶茶,热销至今。打开布维记任意一家店的外卖页面,“强烈推荐蛋糕珍珠奶茶”的评价随处可见。
今年6月份,已经下架8年的蛋糕奶茶,在喜小茶正式回归了,除了升级茶底之外,依旧是当年的配方、当年的味道,而且价格也保持了8年前的13元。
< class="pgc-img">
喜小茶回归蛋糕奶茶
>喜茶公关负责人告诉我:“复古蛋糕奶茶在喜小茶上新以来,一直稳居销量前3名。”
比当年皇茶上蛋糕奶茶更早的是快乐柠檬。2008年,快乐柠檬就上新了“巧克力蛋糕奶茶”和“蛋糕珍珠奶茶”2款产品。
< class="pgc-img">
快乐柠檬的“巧克力蛋糕奶茶”和“蛋糕珍珠奶茶”
>“当时的蛋糕奶茶,一上市就很火,还曾在微博上引发过大面积讨论。”快乐柠檬研发负责人陈倩雯表示。
2019年,快乐柠檬做了产品迭代,演化为了现有的“半熟蛋糕珍珠奶茶”,有草莓、奥利奥等口味。
“半熟蛋糕珍珠奶茶”,图片来自大众点评
>迭代后,实现了当年单品销量1100万杯以上,是快乐柠檬单品销售tpo1;在抖音上,他们推出的“对不起我们不熟”挑战赛实现总播放量1.6亿,互动568万。
如今,蛋糕奶茶系列已经成为快乐柠檬的重要品类,一直位居门店点单前5,占总体点单率的近30%。
正是因为销量稳定、符合加料趋势,今年秋冬,很多研发人重新看好这款单品。
先解释下:蛋糕奶茶里到底有没有蛋糕?
很多行业人和消费者一直有个疑问:蛋糕奶茶到底含不含蛋糕?
我们先弄清蛋糕奶茶的3种主要呈现形式:
一种挂壁式:和喜小茶类似的,在杯壁上抹上蛋糕酱,增加奶茶风味醇厚度和颜值。这种做法有蛋糕的风味,不能吃到蛋糕。
在杯壁上抹上蛋糕酱,图片来自柠檬美食
>快乐柠檬在早期也是这种做法,但后来发现在微博上,大家热议的话题是“蛋糕奶茶里的蛋糕去哪里了?”
第二种是奶盖式:2019年,快乐柠檬受到慕斯蛋糕的启发,用烘焙原料和奶油打发,用奶盖的形式,放在奶茶的上层,让“蛋糕”的价值显性化,消费者看得清楚,吃得明白。
用奶盖的形式展现
>第三种是底料式:还有一种方法,是把蛋糕酱打发密度提高,让蛋糕酱变成底料,加上奥利奥碎,曲奇碎等,增加口感。
再区分一下,其实第一种属于蛋糕风味奶茶,并不能真正吃到蛋糕。
第二种和第三种,是在顶部或者底部,呈现类似于慕斯蛋糕口感的“非流动蛋糕”,属于真正能看到,能吃到蛋糕的种类。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诞生于10多年前,把饮品和甜品结合在一起的产品,会成为今年秋冬的爆款吗?
今年秋冬,蛋糕奶茶值不值得跟?
我采访了多位资深研发,结合品牌实际销售经验,总结了蛋糕奶茶的潜力与问题:
1、它是奶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满足感非常强
在7分甜研发负责人潘升仪看来,“所谓‘蛋糕’概念也是奶盖、奶油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是认为这种表现形式的奶茶肯定不会差。”
< class="pgc-img">
多料带给消费者更强的满足感
>根据潘升仪多年的消费者观察,他发现蛋糕奶茶“甜腻”的缺点,其实只是对少部分人有影响,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加上蛋糕,迎合了目前流行的多料趋势,能给消费者更强的满足感,价值感。
2、 烘焙与饮品结合,能拓展下午茶、早餐场景
快乐柠檬的半熟蛋糕奶茶,曾经有一个很火的slogan:一杯行走的下午茶。
在快乐柠檬点半熟奶茶后,除了吸管外,店员会贴心的再配一个小勺子,蛋糕挖着吃,吸管喝下层的奶茶,一杯喝到饱。
< class="pgc-img">
一杯奶茶可以延伸更多的消费场景
>甜品和饮品的结合,增加了饱腹的功能,因此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消费场景,如早餐场景,下午茶场景等。
从经营的角度考虑,每拓展一个场景,相当于在在既定的人员和空间下,销售更多产品。
3、冷热皆宜,实际销售中冰饮表现更好
很多饮品都有季节限制,比如水果茶夏季畅销,冬季在北方就相对惨淡。
蛋糕奶茶在秋冬热饮中,香气浓郁、能量满格,能给消费者带来强满足感。
但令人意外的是,陈倩雯告诉我:“蛋糕奶茶在冷饮上表现更出色,快乐柠檬的数据显示,蛋糕奶茶在夏季的销量略高于冬季。”
谭伟善也表示,因为冰可以带来清爽感,降低蛋糕的甜腻口感,因此蛋糕奶茶,其实冰饮表现更好。
4、操作难度较低,原料成本可控
“蛋糕奶茶这个产品,在操作上,和打发奶盖类似,只是原料有差异,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谭伟善表示。
< class="pgc-img">
蛋糕奶茶在操作上,和打发奶盖类似
>蛋糕奶茶使用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烘焙行业,挂壁的蛋糕酱、置于顶层的蛋糕,在某宝上都能找到各种预制原料,据谭伟善估算,一杯用料50~80g,大约成本1元钱,和放其他小料的成本差异不大。
5、烘焙原料与饮品的适配性还有待提高
很多研发人告诉我,蛋糕奶茶存在了这么多年,还小范围地火过,必然有存在的道理,但目前来看,还不具备杨枝甘露一样的“大红大紫”的条件。
一个重要原因在供应链。目前蛋糕奶茶的原料,大都是品牌从烘焙原料中转化而来,与饮品的适配性还有一定差距。
6、给原料“降糖”,也许能走得更远
客观地说,不管是口感的偏甜,还是健康的负担,都会劝退部分消费者。
也许供应链上能够改变原料的工艺,比如在原料中降糖或者使用低卡糖,让蛋糕奶茶口感清爽,健康无负担,这款产品才会被更多人接受。
< class="pgc-img">
很难引发像杨枝甘露,柠檬茶这样的热潮
>——总的来说,蛋糕奶茶这个单品,很难成为像杨枝甘露、柠檬茶这样的超级爆品。
它比较难单独支撑起一个品牌,或一个赛道,但作为秋冬引流性饮品,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怎样把蛋糕奶茶做成引流款?
了解了蛋糕奶茶呈现形式与优缺点,如果想把它做成门店今年秋冬的引流款,可以分3步:
第一步:先确定呈现形式,也就是确定自己要做的是蛋糕奶茶,还是蛋糕风味奶茶。
第二步:可以在蛋糕原料的选择上,做一些“口感定制”。
比如,快乐柠檬为了让消费者吃出“熟悉的味道”,在蛋糕原料的选择上,用了具有鸡蛋和香草这两个大众认知度最高的口感。
再比如,增加一些烘焙产品可以增加咀嚼感。比如奥利奥碎、曲奇饼干、饼干屑等,“饼干遇水是会软化的,但是放进蛋糕酱中,被奶油包裹后的饼干会有一定保脆性,增加饮品的咀嚼感。”陈倩雯说。
< class="pgc-img">
用饼干碎增加咀嚼感
>第三步:茶底的选择,搭配蛋糕奶茶,需要茶感清爽的茶基底,比如绿茶、乌龙茶等,能中和部分甜腻感。
寻找更多秋冬新品灵感,邀请你来咖门主办、味全冠名的新饮力新茶饮大赛郑州站看看——
9月17日,郑州,咖门2020新饮力新茶饮大赛华中区域赛正式开启。
时间:9月17日
地点: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旺路与祥盛街交叉口楷林中心7座三楼国际会议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或扫描下图二维码,来现场观赛:
<>下国内茶饮市场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茶饮店逐渐成为了人们社交、休闲的主要场合。
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悄然出现了不同品牌的新中式茶饮店,而在一二线城市的茶饮店门口更是出现大排长龙的盛况。
在异彩纷呈的茶饮市场中,源自台湾的茶饮品牌“乌龙煎”,凭借其独到的煎茶工艺,以黑马之姿突破重围,备受消费者追捧。
今日,小编带领大家看看这家主打煎茶冷泡工艺的茶饮品牌,有何独到之处?
匠心独具
300多个日与夜的精心炮制
早几年前,国内的茶饮市场尚处于消费断层阶段。两种服务于不同人群的茶饮店在国内平行发展。一种是普遍被看作中老年专属市场的中式茶馆,而另一种则是数量众多、门槛较低的街头奶茶店。
上世纪90年代左右,以茶加奶进行调配的奶茶开始在大城市的街头出现,并逐渐蔓延全国。在30年的发展中,经历过粉末时代、街头时代的茶饮行业,开始对品质更为讲究。在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推动下,采用原产地茶叶+标准化萃茶模式的新中式茶饮开始崭露头角。
新中式茶饮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呈现,更是80后、90后消费者注重生活品质、生活方式、强调个性的外在体现。
在新中式茶饮这个概念还未出现之前,来自于台湾的茶饮品牌“乌龙煎”便看到了茶饮市场的这一发展趋势。
在“乌龙煎”看来,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文化象征,而是应该对当下的生活能起到一些好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将中华文化中茶的文化内涵、工艺精髓呈现给消费者,“乌龙煎”对传统制茶工艺进行深度挖掘。“乌龙煎”团队亲临台湾788公里,跋涉100多座茶山,历经300个日与夜的精心打磨,并结合传统煎茶工艺、泡茶工艺,最终推出煎茶冷泡的独特茶饮产品。
古法新制+原叶高山乌龙
再现1300年前茶道工艺
煎茶法是中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制茶工艺,目前对于煎茶的记载,最早是出现在茶圣陆羽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所著的《茶经》。
从陆羽的《茶经》开始,茶被独立出来了,有了固定的程式,煎茶变成一种仪式性的形态。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廷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茶道日益成熟。
据“乌龙煎”AMEY介绍,乌龙煎正是从传统的煎茶工艺中寻找灵感,巧妙地将其融入乌龙茶工艺之中,并以冷泡的古老工艺进行呈现,为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舌尖体验。
在台湾,只有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才算高山茶。2016年1月底,乌龙煎团队300个日与夜,穿梭于阿里山茶园,细心观察每一处阳光,每一份土壤,非品质上乘不取,非茶质细腻不用,最终甄选到海拔1100米以上的阿里山高山茶作为乌龙煎的茶基底。阿里山山明水秀,层峦叠嶂,雾深雨大,空气湿度非常高从而产出的高山乌龙非常嫩,品质上乘。茶树内生成苦涩味的儿茶素成份由于高山地区日照时间较短而降低,所以高山茶外形翠绿,茶汤味道甘醇,并耐冲泡。
乌龙煎AMEY说:“‘乌龙煎’与台湾优质茶田进行深度合作。精选优质的台湾高山乌龙在经层层的传统手工工艺制作之后,会由总部经现代制法深度加工后进行统一配送。如此一来,’乌龙煎’旗下门店的茶叶品质能够得以保证。
忠于原味
3分钟冷泡重现茶本味
如果说煎茶工艺是“乌龙煎”的灵魂,那么冷泡手法则是其精髓所在。
所谓冷泡,即以冷水来冲泡茶叶,可以说是颠覆传统的一种泡茶方法。与传统泡茶工艺相比,冷泡茶的加工工艺特点是延长鲜叶蒸青时间,减轻精揉程度,并通过高火干燥。冷泡属于低温萃取,多酚类物质析出少,于是就苦涩的东西少了,而溶解在水里的茶多糖相对比例就会变高,显然甜度就会更明显,且更适合于与各种水果、鲜奶、冰淇淋等搭配出更美妙的口感。
可以说,煎茶冷泡也正是在当下年轻群体中颇为流行的一种茶饮方式。1克茶叶20毫升水,冷水冲泡三分钟即可享受茶的清香,香气不浓郁却口感回甘。
台湾臻茶、人气果茶、黑龙奶盖、五谷甜品、特色冻饮、港式甜冰、水果盒子蛋糕、冰淇淋……20个产品系列,109款火爆单品,乌龙煎茶饮、冰淇淋、烘焙三大板块“混搭”的产品线让乌龙煎拥有更多的价值增长点。它的价位基本处在15-30元之间,消费群体几乎囊括了包括追求茶饮潮牌的年轻群体、喜欢质感休闲空间的商务人士,以及酷爱尝鲜的学生一族在内的年轻消费群体。
此次,“乌龙煎”打破市场上常规的茶饮定位套路,首次以“煎茶”作为切入,不仅迎合现代人对饮茶的新需求,亦成功地将茶文化中高度融合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乌龙煎AMEY介绍,与市面上大部分茶饮相比,乌龙煎具备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1、与台湾顶级茶园合作,精选优质乌龙好茶;
2、传统煎茶工艺融合现代手法,打造极致味蕾体验;
3、强大的产品研发创新力,不断升级茶饮口感;
4、以匠心泡制一款健康原生态煎茶。
小结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以80、90后为主体的年轻消费人群,将茶饮消费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加上近几年资本的涌入,皇茶、喜茶等新茶饮品牌的火爆,更是将新中式茶饮推上了浪尖风口。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茶饮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其中新中式茶饮规模超500亿规模,这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也将是创业者的掘金宝地。
“乌龙煎”从同质化的茶饮市场中,挖掘出“煎茶”的差异化品类,充分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或将引领新一轮消费热潮;同时,“乌龙煎”从源头上控制出品品质,创新产品形态,以“匠心理念+标准供应链体系+品牌化运作”为基础,也将是下一个茶饮风口。
>天下午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突然上了微博热搜!
从第7
一路升到了第3
一时间,全国各地不少人都在讨论……
“那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个啥?”
“朋友圈怎么都在说?”
“为啥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能是第一顿串串、火锅、烧烤啊?”
打开朋友圈,画风是这样的:
打开聊天窗口,内容是这样的:
而微博上也是不少人在晒——
是不是很多小伙伴
也和团团一样
第一眼看见满脸问号:
到底是什么梗???
有人说:“今年的秋天比以往来的早一些,所以今年这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
也有人说:“指的是在这个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热乎的奶茶心里特别温暖。就是在意你的人,看到你发的消息,或者主动发你52元的奶茶钱,让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有网友说:“减肥的人不配。
”
“好迷惑,我还特意看了下日历,昨天秋分。秋天来这么久了,人家才给发第一杯奶茶钱,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还有网友给出各种猜测的解释,
好像蛮有道理的
大家可以看个热闹
↓↓↓
1、就是借着秋天来了要了杯奶茶的红包,定义为秋天第一杯奶茶来秀恩爱。
2、一般情侣之间发秋天第一杯奶茶红包的比较多,数字都是52.0类似的。
3、还有家里人和父母之间要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红包,然后发到朋友圈里秀感情。
4、主要就是应季玩的一些梗,让大家要红包更理所当然一些,不会很尴尬。
也有人说:
52块钱可以买到什么茶?
应该叫秋天的第一桶奶茶
扎心的是
有人戳破了这个浪漫的“泡泡”
可以说是“人间真实”了
没有男朋友
有一个时尚的妈咪也可以哦
随后各种衍生版本就来了
大家看起来想要的可不光是奶茶啊
例如这种神回复
例如...想要啤酒的
↓
谁还期待着秋天第一杯奶茶
都是成年人了,何必不来点实际的
秋天第一瓶雪花,我陪你勇闯天涯
接下来...要保养品的
还有想要房的
这...过分了啊!
还没有喝上热奶茶的朋友,
秋天的第一顿火锅考虑一下?
打住!
团团有话想要说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都“靠奶茶续命”,商场里、大街上的奶茶、果汁店数不胜数,只要你走进商场,想要找到一家奶茶店比找到一间卫生间可能还容易,简直就是上街标配~
有没有像团团一样,一到上街就是在“喝奶茶+上厕所”中尴尬循环
心情不好了,来一杯;心情好了,来一杯;天气暖了,来一杯;天气冷了,来一杯…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年轻人总有理由来杯奶茶。
但是,对于捧在手里的饮品杯里到底有什么,你了解的还太少,而你喝的奶茶、果汁这“四宗罪”正在一步步毁掉你的健康!(PS:吓得团团扔掉了手里的奶茶
)
下面,和团团来深入了解一下奶茶背后的秘密吧!
网红奶茶如今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许多奶茶店需要排队数小时
才能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饮品
▼
不安分的奶茶界又发生了件大事儿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
“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
揭开了网红奶茶届的种种“黑幕”
被“测评”的奶茶店包括了你常喝的
喜茶、皇茶、贡茶、一点点、
COCO、快乐柠檬等
此次检测在上海27家奶茶铺中,
共购买了51件奶茶样品,
选择的规则主要是询问并购买
每家店铺中最畅销的一种奶茶,
包括一份正常甜度的
和一份无糖的或者最少糖的,
且均不加冰的奶茶
51件样品中含奶盖的奶茶有6件
宣称“无糖”的奶茶有20件
价格从7元至32元不等
基本涵盖了市场上
主流现制奶茶品牌的畅销商品
试验人员委托营养食品质检站
对奶茶中的糖分、脂肪、反式脂肪酸、
咖啡因等进行了检测
真相令人大吃一惊!
真相一
普遍含有大量咖啡因
含量超标数倍
却从来不提醒!
你有没有试过喝了杯奶茶
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看看以下表格
你会恍然大悟
▼
检测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的更是达到了828mg/L。
有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
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
我们来对比一下,结论会更加明显
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
仅为108mg
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仅为50mg
也就是说
部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高到可怕
最高的一杯
一杯奶茶=4杯咖啡!=8罐红牛!
专家指出,咖啡因一般在咖啡、浓茶等饮料中存在,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不要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不宜摄入,否则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7家奶茶铺中,仅有1家对“孕妇过多饮用”有模糊提示,其余所有奶茶均未对奶茶含有咖啡因进行任何提示。
真相二
“无糖”真的无糖吗?
很多妹纸嘴馋又怕肥
常点“无糖”奶茶
残酷的真相要来了
检测发现
所有号称“无糖”的奶茶
经检测均发现含有糖分
在27件正常甜度奶茶中
含糖量介于每杯11克至62克之间
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
整杯含糖量(g/杯)最高的——
人在茶在-丝袜奶茶
含糖量为62g
一杯奶茶=14块方糖
其他超过50g的还有
卡旺卡-冰全套奶茶
LE LE CHA-福冈抹茶
远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的“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的建议。
本次比较试验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而“无糖”也不代表真正没有糖分。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竟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
其中:
LE LE CHA-福冈抹茶(无糖)
希望先生-希望醇奶茶(无糖)
卡旺卡-冰全套奶茶(无糖)
喜茶-鲜奶静冈抹茶(无糖)
等品牌的4件“无糖”产品
含糖量在5g/100ml到3.3g/100ml之间
比某些正常甜度样品的含糖量都高
虽然国家对现制饮料的无糖饮料没有现行标准,但参照预包装饮料《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饮料糖含量应小于等于0.5g/100ml,20件样品都不符合。
真相三
没有牛奶,只有奶精!
在对蛋白质一项检测中
有19件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偏低。
对反式脂肪酸一项检测中,
又显示明显过高。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结果检测发现
一杯奶茶,就超过三天的量了
也就是说
原料是不健康的!
蛋白质偏低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偏高的问题尤其突出。
对此,专家分心认为,这两项指标失衡,说明商家可能并没有用“真材实料”,牛奶的原料上很可能用了奶精之类的代替。
对此,消保委提醒商家,应对原材料严格把关,了解加工工艺的效果,标明奶茶的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真相四
奶盖脂肪含量严重超标!
脂肪是奶制品中常见的成分,能带来良好的风味与口感,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引发肥胖。调查显示,近六成的消费者经常会选择有奶盖的奶茶,但消费者对奶盖的脂肪含量认知并不清楚,更多的消费者为追求口感而选择奶盖,但部分消费者却不知道其实奶盖的脂肪很高。
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
45件无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1.1-4.4g/100mL之间,平均为2.7g/100mL;
6件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5.4-7.7g/100mL之间,平均为6.3g/100mL。
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的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g。
看完脂肪含量
再来看热量…
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即通常所说的食物热量,是通过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膳食纤维等参数的检测计算得出)不同,过多能量的摄入会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肥胖。
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51件样品提供的能量在510-2780kJ/杯之间,平均为1209kJ/杯。按照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计算,能量最高的一杯奶茶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1/3。
提醒广大消费者——
1、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2、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
最后,
要健康的小伙伴们
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喝无糖的奶茶了
喝遍万千高档饮料,喝来喝去
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
毕竟
团团都希望你们健健康康的,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
不说了,团团要去喝白开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