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不足50平米,成了办证“拦路虎”
本报6月19日讯 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餐饮店为何不能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日前,有多位市民通过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遇到“政策”难题,店铺面积小成了办证“拦路虎”。
眼下,不少餐饮店都拓展有外卖业务,其中大部分面积较小的外卖餐饮店进行小餐饮备案,办理起来简单快捷,相应的审批要求比《食品经营许可证》低很多。不久前一些外卖平台发出通知,在其平台上线的外卖店铺必须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旨在提高外卖餐饮店入行门槛、减少外卖餐饮问题风险。但城阳区的一些小餐饮店在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却遇到“政策”阻碍。
市民李先生在城阳区经营一家40平方米左右的小火锅店,接到外卖平台的通知后,他向所在区的市场监管局提出换证申请,被告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李先生的小火锅店店面面积小于50平方米,无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无独有偶,打算在城阳区开一家提供外卖业务餐饮店的李女士在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也被告知只能办理小餐饮证。“他们告诉我,按‘政策’规定,不足50平方米就是不能办,我问他们是哪条‘政策’规定的,他们也说不上来,我在网上查相关政策,并没有找到这项规定。”李女士对此不解,“在青岛其他区市,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都能办下证来,为什么我就不行?”
记者了解到,小餐饮证换《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先将小餐饮证注销,然后再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提交相关材料后,审批部门还会前来现场勘查,确定符合标准后才能发证,相应要求比较严格,按相应政策办理的法定时限一般是20个工作日。记者查阅了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修正)和青岛市发布的食品经营许可(新发)办事指南,并未发现其中有提到“面积大小”的规定。只有在《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管理办法》中涉及到“面积”,原文是:本办法所称小餐饮,是指经营场所面积不足50平方米,有固定门店,从业人员少,从事餐饮服务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经营者。
办不下证来,对餐饮店来说就意味着经济损失。城阳区的丁先生质疑道,青岛其他区市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都没有提出涉及店铺面积大小的要求,为何城阳区的“政策”与众不同?
丁先生告诉记者,他向12345政务热线反映后有工作人员回电解释。“办这个证也不是完全限制面积大小,我的情况可以提交材料,他们会适时进行审批。”不过,丁先生还是向记者表达了担忧,“外卖平台要求6月30日前提交证件,如果不提交就不能在网上营业了,可他们告诉我现在每天都有几百人提交申请,只有几个人负责现场勘查,我们现在只能等。”丁先生说,“如果再遇到整改要求,20天能不能办完还是个问题,这对我们正常营业影响太大了。”
那么,是哪条“政策”规定了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餐饮店不能办《食品经营许可证》?记者多次致电城阳区政务网关于食品药监方面的投诉电话以及几位市民提供的相关回复人员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又致电市南、市北、李沧等区市的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此项规定”。
截至发稿前,记者向李女士等反映问题的群众确认,得知相关部门仍未给出解释。记者又多次拨打相关市民提供的相关负责人电话后,终于有位工作人员接了电话,但没有给予解答,而是给了记者另一个电话。记者6月19日下午多次拨打该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 正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光影]
观新闻记者 陈松
“以前我朋友开餐饮需要分别跑市场监管、住建、卫健、消防等部门审批,折腾好久才能正常营业。这次来办餐饮许可手续,从申请到领证只用了2天,速度好快!”近日,巴中市巴州区开鲜牛肉火锅店的老板杜女士接过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送上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餐饮许可一次性办结”的场景屡屡发生在成都、绵阳、巴中等地。记者5月29日从省政务改革推进办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省将在全省全面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提质增效,以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
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我省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开办餐饮店所需的食品经营许可核发(餐饮服务经营者),规范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合格证办理,企业营业执照信息核验5个事项进行集成服务改革。
在此基础上,办事群众可以通过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一件事服务专栏”或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线下综合窗口进行申请办理。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由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办理结果再统一回流至该平台。
据省政务改革推进办相关人士介绍,从试点地区实践看,把单独办理的事项变成“一个流程”,让企业群众实现“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站)办结”,申请表单要素从100个压减到58个,一件事申请材料由35份压缩为17份,办理时限由48个工作日压减为13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办事服务体验感、获得感。
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陈松
“以前我朋友开餐饮需要分别跑市场监管、住建、卫健、消防等部门审批,折腾好久才能正常营业。这次来办餐饮许可手续,从申请到领证只用了2天,速度好快!”近日,巴中市巴州区开鲜牛肉火锅店的老板杜女士接过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送上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餐饮许可一次性办结”的场景屡屡发生在成都、绵阳、巴中等地。记者5月29日从省政务改革推进办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省将在全省全面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提质增效,以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
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我省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开办餐饮店所需的食品经营许可核发(餐饮服务经营者),规范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合格证办理,企业营业执照信息核验5个事项进行集成服务改革。
在此基础上,办事群众可以通过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一件事服务专栏”或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线下综合窗口进行申请办理。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由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办理结果再统一回流至该平台。
据省政务改革推进办相关人士介绍,从试点地区实践看,把单独办理的事项变成“一个流程”,让企业群众实现“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站)办结”,申请表单要素从100个压减到58个,一件事申请材料由35份压缩为17份,办理时限由48个工作日压减为13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办事服务体验感、获得感。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