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2日,2023年川渝两地12315投诉举报分析报告出炉。2023年,川渝两地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投诉举报84.59万件,同比增长12.01%。其中,食品和餐饮服务投诉居首。
食品和餐饮服务投诉居首
报告显示,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品类,但服务类投诉增速均高于商品类投诉。
2023年,川渝两地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投诉66.09万件,其中商品类投诉37.75万件,占投诉总量的57.12%,同比增长12.00%。服务类投诉28.34万件,占投诉总量的42.88%,同比增长31.82%。
川渝两地投诉排名首位的类别均为食品和餐饮服务。
2023年,川渝两地投诉举报数量排名首位的类别均为食品和餐饮服务,共16.16万件。其中,四川省11.53万件,重庆市4.63万件。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共9.56万件。
售后服务、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合同问题,是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
通讯产品投诉举报增速超40%
报告显示,通讯产品类投诉大幅增长,川渝两地相关投诉举报增速超40%。
2023年,川渝两地共受理涉及通讯产品的投诉1.92万件,占投诉总量的2.90%。其中,四川省1.43万件,同比增长69%。重庆市0.49万件,同比增长49.28%。
2023年9月,受苹果手机“虚标5G”舆论影响,相关投诉量呈倍数增长,川渝两地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通讯产品类投诉6355件,占全年通讯产品投诉的33.41%。
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消费者所购商品不符合产品或者包装上注明的标准,手机出现跳屏,使用卡顿,无故自动关机等故障。二是购买手机未达宣传预期和性能要求退货被拒,或手机在保质期内存在使用故障经营者不履行“三包”义务。
举报中广告虚假宣传问题突出
川渝两地举报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广告类问题较为集中。
2023年,川渝两地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举报18.50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21.87%,同比下降8.89%。
从川渝两地举报数据看,有三个类别均排名在前五,即食品和餐饮服务、卫生保健社会福利、家居用品,分别为7975件、1962件、1467件。其中,排名首位的均为广告类问题,共7639件,紧随其后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共3450件。
关于“两品一械”相关举报中,尽管数据明显下降,但广告和宣传违法违规仍不容忽视。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市场监管局今天公布国庆长假前三天,市场监管系统热线受理情况,共接到投诉举报859件,同比下降11%,其中,餐饮住宿和食品类诉求相对集中。
数据显示,长假前三天,涉及餐饮住宿和食品类的投诉举报分别有121件和108件,同比虽有下降,但诉求绝对量仍较大,诉求问题相对集中。
据分析,餐饮住宿类诉求主要反映餐饮服务质量欠佳、宾馆住宿在线预订纠纷、网上订送餐服务延迟、收费项目未明码标价、餐饮店控烟不力等。食品类诉求主要反映经营者擅自取消订单、食品配送延迟、假日促销承诺未兑现等。
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类诉求有所增长
此外,假日期间实体商业迎来大客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类诉求也有所增长,主要反映产品质量瑕疵、质价不符、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目前,所有投诉举报已转至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和消保委协调处理。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胡旻珏
编辑:沈颖婕
责任编辑:金晓英
络图
春节期间,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以大中型餐饮店为重点,将对全区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一次高频次集中规范,强化年夜饭监管,从主体责任落实状况、卫生状况直至添加剂使用情况、食品留样情况等各个方面予以全面规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将整体集中规范过程分为春节前期和春节期间两个阶段,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在春节前期,将督促指导各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将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应急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等制度不打折扣落到实处,保证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来源可查,有迹可循;从菜品留样等细节予以规范。春节期间,全局将组织力量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经营许可情况、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加工环境卫生情况、食品加工过程规范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情况、成品半成品配送管理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与个人卫生情况等进行严格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并实行"回头看",构建长效机制;对涉及食品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查处。
与此同时,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还将全面畅通 12315、12331 市民消费投诉热线,及时搜集餐饮服务单位违法违规线索,及时受理解决广大消费者诉求。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