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水你做得再好,消费者也很难感知其质量差异;手机待机时间长短,消费者却能明显感知到。不同行业的产品,顾客能够感知质量差异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可感知质量,就是客户能够明显感知产品的质量、功效、性能等差异的程度(这里统称为可感知质量),它应该成为企业对待产品的最高法则:对于客户能够明显感知质量差异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功效、性能等)是最关键的;而对于顾客很难感知产品质量明显差异的,企业经营的关键是塑造客户的认知(主要是品牌),而不是一味地提高产品质量,因为两者的投资回报率差异巨大。
1、顾客是根据认知而非事实做购买决定的。
①除了产品的可感知质量(当然也包括产品的顾客“可见”部分),实际上顾客对于产品“整体事实”的了解少之又少,尤其对于那些购买时“低介入度”的产品(如快消品),所以可感知质量对顾客的购买决策是决定性的。
②对于质量感知度低的产品,顾客除了通过产品感知、评估、判断外,价格、品牌、包装、(销售)终端等产品之外的因素,对顾客的价值认知影响更大,这就是我原创的顾客价值认知金字塔理论。
< class="pgc-img">>顾客对于产品的价值认知,价格的影响是最大的、排在首位。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患者吃两种一模一样的止痛片,只是一个标价10美元、另一个标价1美元,100%的患者都认为:标价10美元的止痛片,比标价1美元的止痛片的止痛效果好得多。
我们都以为自己的痛觉一定是客观的(典型的说法就是,哪个止痛片的效果更好,难道我还感觉不到吗?),实际上我们的痛觉感知(其实人类的五官感觉都是一样的)受到产品之外的价格影响很大,它其实是很主观的。
顾客对于产品的价值认知,品牌的影响排在第二位。
早年我在顶级国际4A奥美担任research&planning director时,亲自主持过健力宝和芬达的全国性口味盲测对比实验。首先,我们给受试者喝两种分别被标为A和B的饮料(此时受试者是不知道品牌,其实A是健力宝,B是芬达),83%的受试者更喜欢喝A,只有17%的受试者更喜欢喝B。然后,我们让同一批受试者再喝健力宝和芬达(这次他们知道所喝饮料的品牌),这次的测试结果几乎倒过来了:高达81%的受试者更喜欢喝芬达,而仅有19%的受试者更喜欢喝健力宝。
< class="pgc-img">>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可思议的结果,就是因为品牌极大地影响了受试者,对于产品功效(味道)的客观评价。所以今后你一定要谨慎地说:饮料好不好喝难道我还分辨不出来吗?餐厅菜的味道好不好,难道我还吃不出来吗?
与价格、品牌同理,包装对消费者的认知价值影响也很大,销售终端也是(同一件衣服放在万达广场卖,和放在地摊卖,顾客的价值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对于顾客不能明显感知质量差异的产品,产品的重要性(对顾客价值认知的影响)其实很小。
2、对于质量感知低或质量主观感知影响大的产品同质化行业,所谓的产品质量根本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重那么要。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坚持自己的一个反主流观点(尽管这一观点遭到过无数人的批驳):对于很多产品高度同质化的行业来说,产品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顾客很难从产品本身感知到质量的差异。
很多行业,产品只要保持中等以上、顾客很难挑出明显的质量问题就行,拿饮料、餐饮等来说,不难喝、不难吃就是最低标准,因为消费者主观感知的好喝、好吃,我们应该通过价格、品牌、包装、渠道等等产品之外的因素去改变,而不只是通过产品本身去改变。
很多时候,产品你做得再好,消费者也很难感知得到(当然我并非说产品不重要),在这方面你再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回报率其实是很小的。相反如果你把这些花在顾客的认知上(如品牌、包装、价格、渠道等),投资回报率就要大得多。在这里你要明白两个重要的经济学规律:投资回报递增率和投资回报递减率。
大部分行业,卖得最好的品牌,都不是产品质量最好的。
吃过海底捞的人都知道,海底捞的味道也就是中等偏上一点,市场上比海底捞味道更好的火锅多得去,但他们卖得都没有海底捞好。
< class="pgc-img">>1985年两乐著名的口味测试比拼,实验结果是更多人喜欢百事可乐,但近百年来,百事可乐从来都没有打败过可口可乐。
市场主要的瓶装水品牌,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去喝,能够分辨出来品牌的人寥寥无几,然而农夫山泉却卖得最好。
茅台酒是市场上最好喝的白酒吗?真的不见得。如果把全国主要品牌的白酒,做一个大规模的口味盲测对比实验,我相信茅台得第一名的概率不会超过50%。
美的空调是市场上产品质量最好的吗?显然不是!至少格力就比它的好,但美的却打败了格力成为了空调销量第一,这还是在顾客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质量差异的技术行业。
3、对于顾客能明显感知质量差异的行业,产品是核心基础,但产品之外的顾客认知同样重要。
能明显感知质量差异的,绝大部分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因为很多质量指标让顾客能够理性判断和认知(比如手机CPU的运行速度带来的使用流畅感),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是最核心的基础。当然品牌认知的塑造也同样重要。
就拿iPhone来说,这是典型的技术行业,(CPU指标等带来的)系统流畅性、(相机像素带来的)拍照清晰度、(耗电量带来的)电池使用时长,这些顾客可感知的质量是极为重要的产品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购买iPhone的第一动机,并非上述iPhone可感知的产品质量,而是iPhone品牌带给他们的感性心理价值(优越感、时尚感、群体归属感等),系统流畅、拍照清晰等只不过是他们,购买iPhone的借口或说给他人听的理由,只能算是购买第一动机附属的第二动机。
< class="pgc-img">>如果iPhone没有领先技术所带来的产品质量优势,iPhone的品牌高溢价也无法立足,这与质量感知度低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行业有很大不同。
认知而非事实,这就是极其重要的商业底层逻辑。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商业底层逻辑(规律)“系统”的成功。下面的专栏是本人原创的革命性的商业底层规律系统(道)和主流商业模型(术),它能让你:
①系统掌握商业底层规律,快速看懂任何生意的底层逻辑。
②通过掌握主流商业模型(不仅是商业模式),用商业模型而不是99%的人使用的“一事一方法”,快速、准确地认知和解决商业问题。
③让凡人快速成为商业高手,掌握商业底层规律和主流商业模型,也许是最短的路径。
特
春节临近,餐饮需求随之倍增。为吸引客流,各家餐饮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有的推出优惠套餐促进销售,有的将自身打造成网红圈粉引流,有的着力提升服务品质赢取口碑……一方面餐饮企业的引流方法花样百出,另一方面置身其中的消费者呈现出理性表现,而这也为餐饮行业带来新的启示。
各类创新的促销手段让餐饮企业更易被消费者感知。去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餐饮业作为最先恢复的行业之一,也更先感知到复苏暖意。为了吸引客流,餐饮企业宣传促销的方式更加多元更有创意。如部分餐厅从环境装饰、服务特色、菜品口味、样式等方面着手,抓住消费者猎奇心态迅速成为网红,甚至吸引全国消费者慕名打卡;部分高端餐厅也放下身段,联合网络平台推出优惠套餐,以更亲民价格、更加优质服务迎合更多消费者,并以此培养消费习惯;还有部分餐厅致力于培养品牌和消费者口碑,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消费者消费体验,并实现在美食平台的高分高评。应当说,丰富的促销手段让餐饮行业迎来了更多机遇、更大市场。
一边是餐饮企业煞费苦心,另一边消费者新的消费表现也引起关注。前段时间,“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等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部分年轻人不迷信于高分高评,更注重实际体验。“一些餐厅专注品质提升忽视评分维护,虽然分数不高但同样值得打卡”“一些餐厅有固定客群,销售渠道稳定,并不依赖线上引流招徕消费者”“一些餐厅菜品口味不差,但店内装潢简单、服务没有亮点,也导致评分不高”……通过这些留言可以看到,面对部分餐厅通过赠送、优惠等强引导方式获得高分高评,部分消费者也开始“反套路”,对愈来愈多的网红打卡餐厅,消费者反而更加冷静,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团购很值却超出实际需求,点多了浪费不如按需点餐”“套餐内菜品并非所爱,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菜品”……凡此种种,透视出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也预示着这种理性选择可望逐步影响餐饮行业和市场。
无论是为了更好服务顾客,还是为了餐饮业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餐厅也理应回归本心,那就是做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每一位顾客。身处多元选择的年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可能确实已不合时宜,但即便如此,在宣传、营销的同时,也绝不能忘记餐品质量与服务才始终是餐饮企业的制胜法宝。消费者的理性,拒绝盲从于网络宣传,为当下餐饮业回归本心和正途提供了一个强大外力。
春节将至,一场餐饮行业的假期大比拼也将启幕。想要在这场比拼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理性顾客青睐,行业需要有更多思考和转变。
啤伟业,质量为基;好人好酒,薪火传承;恪守诚信,守正出新;魅力感知,客户为尊;精心精酿,精益求精……4月13日,在拥有119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句句铿锵、字字有力的质量誓言响彻厂区,与往年质量管理的重点人员都来自于研发、生产环节不同,在今年的宣誓人中,物流、销售、场景营造、信息化的负责人也一一在列。
当天,以“打造魅力感知质量 匠心智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青岛啤酒第44届“提高质量纪念日”主题活动在青岛啤酒厂举行,“百年青啤匠心文化”节暨“匠心圆梦 技能成才”2022年系列主题活动同步启动,会上发布了青岛啤酒打造魅力感知质量2022年“十大攻坚行动”。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副总裁王瑞永,财务总监于竹明,党委副书记于嘉平,营销总裁蔡志伟,副总裁兼供应链总裁姜宗祥,副总裁兼制造总裁、总酿酒师徐楠,副总裁王少波,工会主席孙静、制造副总裁董建军、制造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总部部长汪岩,以及部分工厂的负责人、酿酒师、国评委、技能人才、消费者代表共同参加了现场活动。
魅力感知质量
百年青啤质量文化的时代升华
对经营了快20年餐饮业的李长勇而言,青岛啤酒“一世传奇”是他对青岛啤酒推行的魅力感知质量最直观的印象。这瓶融汇了啤酒、葡萄酒、威士忌、香槟所长,跳出传统啤酒“樊篱”,突破啤酒想象力天花板的产品,上市以来不仅一炮打响,更是一瓶难求。第一批上市之后快速售罄,第二批产品的酿造也已经进入到存储发酵阶段。除此之外,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青啤经典产品麦香更加突出,纯生产品口感更加鲜活,推出的原浆、白啤、琥珀拉格、百年之旅等,都让消费者用“舌尖”感知到了青啤的品质升级和鲜明的产品特色。
对青岛啤酒而言,他们希望的魅力感知质量就是如此。企业是魅力质量的生产者,消费者则是魅力质量的感知者和评价者。这体现了青岛啤酒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质量内涵,青岛啤酒“基于数字化端到端解码的魅力感知质量管理模式”在消费者主权时代应运而生,质量理念正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向“与消费者互动的感知质量”转变。
这一质量理念是百余年来青岛啤酒从卫生第一、质量第一,到高精严细,到基础质量、特色质量,到魅力质量之后的又一次升华。企业端打造,消费端感知。青岛啤酒从研发、采购、生产、物流、品牌、销售、服务、场景营造等各环节全链条同步实现魅力感知质量。
百年匠心熔铸质量之魂
“百年青啤匠心文化”节暨“匠心圆梦 技能成才”活动启动
“其实我们追求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消费者一瓶带来愉悦和惊喜的好啤酒,超越他们的预期。”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工匠、省突出贡献技师,青岛啤酒厂包装部6号线线长郝全青说。
魅力感知质量存于百年匠心。“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熔铸了一代代青啤人的质量之魂,也在激励着青啤人在打造魅力感知质量的新征程上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在当天的活动中,郝全青、柳建厚、李新海、薛刚、李延丰、王晓昌等一批荣获齐鲁工匠、青岛大工匠、青岛工匠称号、备受社会赞誉的高技能人才代表获得表彰;从11个工种、2.5万人中脱颖而出的青啤公司第八届技能大赛冠军,也在会上获得隆重表彰。
工匠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产业工人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的内在需要,也是青岛啤酒魅力感知质量实现的必然需要。
“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此次“百年青啤匠心文化”节暨“匠心圆梦技能成才”2022年系列主题活动在质量月期间启动,旨在强化“匠心”意识,传承“匠心”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百年青啤匠心文化”与“技能宝贵、技能成才、技能强企”融为一体,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旨在让“匠心圆梦、技能成才”的鲜明导向砥砺产业工人的精湛技艺,筑牢百年青啤高质量发展的技能根基。
活动现场,青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表示:“青啤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每一次升华,既烙印着时代变迁、企业发展、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足迹,也凝聚着一代代青啤人对于质量的执着追求。打造魅力感知质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生活创造快乐,增强消费者对青岛啤酒魅力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把魅力感知质量,真正转化为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质量和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