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的新茶饮,简直是卷疯了。
奶茶界的“下沉王者”蜜雪冰城,前段时间自制的动画《雪王驾到》在B站获得了高分评价。
动画中有个恶趣味的小细节,雪王死对头的形象是一头“酷似雪王的熊”,疑似是在阴阳蜜雪冰城的“山寨竞品”冰语时间。
即便是下沉王者,也对满地的山寨店感到头疼。
在中国的现制茶饮市场,唱主角的,其实正是这些“山寨小店”。
广西的平南县城,就是这类“山寨奶茶店”的大本营之一。
在平南街头,也许没有奈雪的茶,但是会有酷似奈雪的“桃李的茶”。
长着喜茶同款的Logo,但是却要么留着刺猬头,要么反方向举杯...
别看平南县现在满地都是“山寨小店”,它曾经也是中国奶茶行业背后的最大Boss。
平南县的111万人口中,有26万是奶茶从业者,号称“中国奶茶之乡”。
根据平南县奶茶协会自述:“几乎中国的每个省市,甚至东南亚都留下了平南人的足迹。我们就是中国奶茶史上不可不提的一支力量——平南奶茶人,业内将其尊称为‘广西帮’。”
但在如今,在喜茶、奈雪、茶百道和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杀得起劲时,战局中,却没有当年的王者平南奶茶的身影。
作为“奶茶之乡”,平南县怎么甘心把市场拱手相让呢?
广西帮:奶茶圈最早的幕后大佬
中国人如今如此爱喝奶茶,一定有平南县的一份功劳。
在蜜雪冰城仅有一家店、Coco刚刚入驻内地市场的2006年,占领了全国现制茶饮市场65%的,就是5万多家“平南系”奶茶店。
虽然大部分平南奶茶都是牌子不大的小店,但也不乏比较有知名度的品牌。
许多南方孩子们的童年回忆,如今开店300多家的“大口九”奶茶,虽然立足佛山,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平南系”名店。
即便在2017年,巅峰期已过的平南县的奶茶行业,也能带来将近500亿的营收规模,几乎是21年蜜雪冰城的5倍。
每年,“平南系”奶茶都会消耗将近72亿个奶茶杯,几乎是茶百道的9倍。
中国奶茶第一县,战斗力依旧在线。
奶茶并不是平南的特产,之所以能发展成产业第一县,靠的是平南人往外走的冲劲儿,和敏锐的商业嗅觉。
平南县所在的贵港市,是广西省人口流出最大的地区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有大批年轻人都纷纷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广州、深圳等地打拼。
其中,一位名叫陈有杰的年轻人,发现了台式珍珠奶茶流行的趋势。
在搞定了技术和原材料后,他在广州市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奶茶店:台客聚吧。
台客聚吧靠着1元1杯的超高性价比,征服了周围居民,日销量高达8000多杯。
奶茶店利润丰厚,陈有杰很快就开出了连锁店,从打工仔正式晋升为小老板。
其余的平南老乡们看到陈有杰赚了大钱,纷纷来打探生财之道。
陈有杰也是毫无保留,看你是老乡,就把奶茶制造、经营的所有门道倾囊相授。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平南老乡跟随陈有杰的步伐,走上了自己的奶茶创业之路。
陈有杰的老家关塘村,全村有500多户农户纷纷放弃农活,筹钱跟随陈有杰来到广东开店淘金。
在平南老乡们发挥了敢打敢拼的精神,把奶茶店开遍了全国各地。
平南人不仅做奶茶、卖奶茶,还爱喝奶茶。
如同广州人热爱早茶,青岛人热爱啤酒一样,平南人的一天,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奶茶店里度过的。
大城市的奶茶店基本都强调一个便捷,即便有店面也不会太大,方便顾客买了就走。
而在平南,奶茶店不仅能小坐一会,还能唠嗑打牌,很多平南人一呆就是一下午。主打一个“第三空间”概念,比肩星巴克。
平南奶茶店内景
就连茶百道这种主打“买了就走”的品牌,在平南都“入乡随俗”地开了二楼的超大店面。
但是,把奶茶刻进DNA里的平南人,却在新时代被上了一课。
不懂“性感”的广西老表
惨遭蜜雪冰城们“偷家”
平南县有条“奶茶一条街”,聚集着平南系各个有头有脸的奶茶品牌。
但是近几年,这条街上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几家新开的蜜雪冰城。
在外卖软件上,蜜雪冰城的销售数据已经成为了平南县排名的第一。
在“奶茶之乡”门口夺取销量第一的宝座,平南系奶茶们感到了危机。
其实平南200多家奶茶品牌,虽然数量和规模吓人,但却没有一家能和蜜雪冰城正面硬刚。
在蜜雪冰城连锁店破2万,茶百道直逼1万大关的当下,平南系奶茶连破千的连锁品牌都难找。
总共500亿的行业营收,抛开原材料和物流方面的营收,再除以200多家品牌,就显得格外平庸了。
起步迅猛,但是后继无力的平南县奶茶,受困于两大顽疾。
第一、散兵游勇,不懂抱团
第一批走出平南的奶茶店老板们,往往会回到平南,带领乡亲们集体创业。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奶茶领路人”,有一位品牌创始人回忆说:“他们当时‘傻’,没什么品牌意识,给个1~2000就教他怎么做。”
新出去的奶茶品牌,也会在一定区域形成规模后把分店开回平南,继续帮持老乡,循环往复。
“平南系”代表:大台北
依靠这种“一个老表三个帮”的乡党联合模式,平南县走出的奶茶品牌多且杂,而且基本都继承了平南奶茶高性价比的特点。
很快,平南的奶茶们就打开了广大的下沉市场。
但是,老乡情谊归老乡情谊,等到市场逐渐成熟后,没有品牌的缺点就显露了出来。
老乡们各自为战,但是人们纷纷自满于自家品牌的一亩三分地,完全没有联合起来办大事的意愿。
用当地奶茶店一位老板的话说“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南平奶茶街招牌边上,就有蜜雪冰城门店
后来,蜜雪冰城用统一化的门店装修,以及工业流程化的口味,给了散兵游勇的平南奶茶一点小小的“工业化震撼”。
被痛击后,才想到联合的平南奶茶们,已经有点晚了。
第二、跟不上创新,只能靠“抄”。
现制茶饮的风口一直在变,早期只有珍珠奶茶,后来开始疯狂堆料,而如今又开始讲究天然健康。
在平南县奶茶扛把子大口九身上,可以清晰发现这种规律。
创始至今,大口九总共进行了6代门店更迭。
从99年的烧仙草、双皮奶,到15年的芝士奶盖,再到如今的国潮情怀牌,大口九一直在紧跟潮流。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平南奶茶们一直在跟随潮流,而非创造潮流。
在小一些的店铺身上,“跟随潮流”甚至被简化成了“抄袭”。
正如开头所说的,在平南县的200多个品牌中,Logo、设计和喜茶、奈雪、茶百道等大牌高度相似的品牌多如牛毛。
其实,抄袭大牌、跟风做概念也是无奈之举。
受限于年龄和消费场景,一向只懂得闷头苦干的平南人,搞不懂现在这些时兴奶茶“性感”的营销套路。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杯绿油油的泰式柠檬茶,咋就会变成“渣男绿”...
在消费者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只靠模仿创新的平南奶茶,自然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反而会被打上“山寨”的标签。
不懂时尚的平南奶茶,把自己陷在了抄袭怪圈里。
平南县,应该抄谁的作业?
2018年,平南站走出去的第一个奶茶老板陈有杰回到老家,联合50多个品牌成立了“平南奶茶协会”。
2021年,平南县也想依靠奶茶产业,给县城打上“人设”,做“中国奶茶第一县”。
终于明白团结力量大的平南奶茶们,这次有了一个一起发力的机会。
平南县给自己找了个目标:对标隔壁柳州,把平南奶茶打造成“柳州螺蛳粉”那样的招牌。
但是,柳州的作业,平南县并不好抄。
如今的螺蛳粉,已经被柳州所定义了,在当地成立产业协会后,螺蛳粉全产业链6个子体系中的564项标准,均被注册在案。
也就是说,只有柳州点头的螺蛳粉,才能被称为“正宗柳州螺蛳粉”。
靠着螺蛳粉产业,柳州不但带动了本地30万人的就业问题,还带来了近600亿的收入,成为了特产带动经济发展的典范,难怪南平县会眼红。
而奶茶之于平南,却没有螺蛳粉之于柳州那样独特。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奶茶,起源自广州和香港,在台湾省被发扬光大,在这期间,平南县只不过是借着奶茶的趋势火过一把而已。
论品类归属,南平在奶茶这个领域本就没什么优势,更别提行业标准和话语权了。
但是,柳州螺蛳粉的工业化进程,却非常值得平南县借鉴。
从2014年,柳州就开始生产袋装螺蛳粉,至今日产数十万包。
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柳州市还特批了5500亩土地作为竹笋、水稻、豆角、螺蛳等原材料的标准化种养区,可以生产全国70%的螺蛳粉原料。
图片:新华社
后来,柳州还玩起了工业+旅游,把螺蛳粉产业园做成了景点,开通“螺蛳粉专线”供全国各地的螺蛳粉爱好者来“朝圣”。
跟随柳州的脚步,平南县也开始重新梳理奶茶产业。
平南县虽然物产丰富,但是此前的奶茶品牌们并不懂得利用。
之前,平南各个奶茶品牌都要从外地进口原料。但是如今,平南县开始有意识地把奶茶产业链从头到尾慢慢挪回老家。
2021年,平南县特批了3000多公顷“奶茶产业园”,想要从原料到加工一手抓,重塑平南县的奶茶产业。
很多颇有眼光的奶茶品牌企业家,已经开始投资平南本地的农产品,其中,香水柠檬备受青睐。
在奶茶品牌们的投资下,平南县目前新开辟了一百多亩的香水柠檬产地,预计年产量将会高达50万斤左右。
现制茶饮是个不好被定义的行业,在百家争鸣的当下,平南县也许很难像柳州之于螺蛳粉一样,获得统治性的市场地位。
不过通过重新整合自己的优势,凭借此前积累的广阔市场,平南县的奶茶们,正在从散兵游勇,逐渐拧成一股绳。
打惯了逆风局的小县城,总得拼个逆流而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个常住人口仅有111万的小县城,竟然有26.5万人都在做奶茶,如果你是本地人,至少你会有一位做奶茶生意的亲戚朋友。
这个地方就是广西贵港市的平南县,这里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卖奶茶,在平南师范街,甚至可以做到十米就有一家奶茶店。
自1999年平南人在广州开出第一家奶茶店起,奶茶业的“广西帮”便不断崛起。“广西帮”先在广州、佛山学习经验、打开市场,再在平南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最后走向全国各地。2006年,平南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新式奶茶店已多达5万多家。
平南奶茶也成为了无数网友的青春载体,有已移居海外的网友,至今还记得高中每天喝一杯“地下铁”薄荷奶茶的味道,也有网友对“大口九”的珍珠奶茶念念不忘,因为它埋藏着与外婆的回忆。
然而,在现在的平南街头,“地下铁”“大口九”已经让位于喜茶、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连最新崛起的平南本土品牌也走向了漫漫模仿路。平南奶茶协会的品牌名单上,有的品牌logo是爆炸头的喜茶,还有的牌子干脆直接将喜茶logo左右翻转。
在奶茶内卷的大潮中,平南奶茶似乎迷失了。2021年平南奶茶品牌占比22%的市场份额,是顶峰时期的四分之一。外卖平台上平南县热销的奶茶品牌多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而平南县推出的奶茶品牌“热力雪”“沁口香柠”等月销量仅有一千多。
为了重返巅峰,平南县打出了“奶茶第一县”的招牌,买账的人却并不多,平南县缺少设立奶茶标准的话语权。
尽管平南本土奶茶品牌辉煌不再,“广西帮”的势力仍然雄厚。主打“手作健康饮品,古法现场熬煮”的阿嬷手作被“中产”排队疯抢,还在北京开起了分店,从广西走出的“正宗台湾口味”茶道夫目前也突破了1000家门店。
今天,“知道”就跟你聊聊广西老表的奶茶生意经。
刘亦琛
责编 刘韵珊
家好,我是小肥良。
有这么一个地方,从这里诞生的奶茶品牌多达200多个,各个品牌在全国的门店加起来有4000多家。
尽管地方较小,却有几乎10%的人从事奶茶行业,当地甚至还成立了“奶茶协会”,专门跟进各个品牌的奶茶发展。
这个地方,就是广西贵港的平南县。
在平南当地,有这么一条“奶茶街”。
一条街上全是奶茶店,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被誉为“十步一家奶茶店”:
好家伙奶茶店那么多,怕是周杰伦来了腿都迈不动道了吧。
那么为什么这个地方的人会与奶茶结缘呢?
这就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了。
图源:半熟财经
上个世纪90年代,平南人就开始做起了奶茶生意。
原本从事榨油工作的陈有杰,从台湾珍珠奶茶的流行中发现商机。
他在广州天河龙洞开出第一家“台客聚吧”,一杯奶茶只卖一元。
结果开业当天生意火爆,12平米的店面卖出5000多杯奶茶。
虽然一杯奶茶一块钱,但薄利多销,陈有杰平均每天能卖1000多杯奶茶,利润在500元左右。
这在当时而言可以说是暴利了。
若干年后的台客聚吧菜单
年底,陈有杰衣锦还乡,他发财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他老家的村子。
有老乡相信陈有杰,决定跟随他来广州打拼,这也成为了第一批走出去的平南人。
平南奶茶协会秘书长手写的大事记
其中,陈有杰所在的关塘村有500多人,外出做奶茶生意的就超过300人。
平南人开的奶茶店,最有名的要数“大台北”。
据不完全统计,以这两个名字为招牌所开出的店面合在一起有8000多家,其中大台北就有6000家左右。
不得不说,大台北确实是我的童年回忆之一。
当年它们的奶茶都是做好放冰柜里,有人要喝就装一勺进去,再加点料,等机器封装好就能喝了。
< class="pgc-img">>这群四处开店的广西人,也被当时的业内人士称为“广西帮”。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店越开越多,平南人是如何进行加盟和管理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们自创的“老表模式”了。
通常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乡,将技术、采购等要领告知其他老乡,开业也会去照顾一下。
被帮的老乡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封个红包或请喝一顿酒表示感谢。
另外,当自己的店越开越多时,平南人会将店面交由一个亲戚或老乡打理,利润对半分。
这也是为什么平南人开的奶茶店能快速扩张的关键原因。
还有一点,广西作为隐藏的“水果大省”,平南当地及周边盛产水果。
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物美价廉的原材料。
在平南人的努力下,平南的奶茶品牌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甚至还开到了国外。
没错,贡茶其实就是平南人开的:
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平南的奶茶品牌多,开店也多,但真正出圈,被广大消费者记住的品牌却少之又少。
2015年后,新茶饮逐渐崛起,资本开始重视这块香饽饽。
喜茶、一点点等奶茶店开始融资,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全国开店打广告,迅速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
2020年,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新式茶饮品牌占了6席。
当然了,和平南的奶茶没啥关系:
然而资本进军奶茶行业之初,并非没有看上平南的奶茶品牌。
起初,也有资本找过一个发展势头好的品牌:“大口九”。
只是当时老板资金链充足,经营理念也未与资本契合,没有想过利用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拒绝了对方抛出的“橄榄枝”。
这也是大部分平南奶茶品牌老板存在的“通病”。
不少人对资本市场没有清晰的认知,过于担心资本入驻会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导致公司“不可控”,最终不敢与其牵手前行。
为了应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上文提到的陈有杰,成立了“平南奶茶协会”。
成立之初就吸引了40多个平南的奶茶品牌加入。
可以看出,虽然品牌很多,但真正有知名度的却少之又少。
个别甚至还有山寨的嫌疑:
在协会的推动下,平南的奶茶店们纷纷进行品牌外观升级。
比如一家名叫“热力雪”的奶茶店,店面就主打橙色色调,看起来就很时髦:
图源:半熟财经
然而没等协会进一步施展拳脚,一个“外来客”的出现,让平南人感到了空前的危机。
这个“外来客”就是蜜雪冰城。
虽然喜茶奈雪这些店知名度高、势头正盛,但人家并没有把目标放在下沉市场。
但蜜雪冰城就不一样了,人家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在三四线城镇开店是再合适不过了。
目前,蜜雪冰城平南店,是美团平南奶茶销量榜第一名。
其中第三名也是外地来的茶百道。
平南数以百计的奶茶品牌居然都打不过雪王,每个平南的奶茶从业者都感到无比的焦虑。
而对于当地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价钱和价位,他们的确也更愿意选择名气更大、更红的蜜雪冰城。
然而没有人知道:在20年前,来自平南的大口九,就已经在全国开了4000多家门店。
图源:半熟财经
而当时成立10年的蜜雪冰城,却只有一家门店。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留给平南奶茶的时间,或许真的不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