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商业地产周报
(06.19-06.25)
本期目录
南京大事
南京端午节迎客470.32万人次
140家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29.9%,重点商场客流超262万人次
“2023南京国际消费节·夜之金陵”系列活动启动
2023“江苏味道”之“一城一味”系列活动启动
江宁区16个项目签约,20个项目竣工投产
项目动态
2023响堂栀子花大会在浦口响堂举办
主城东南部大型综合性健身场所9月建成
南湖广场沉井式停车场预计明年建成
商会一周
南京文投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南京外商投资企业第二十届龙舟邀请赛在百家湖1912举办
紫金·和寓荣获2023年住房租赁“广厦奖”
2023南艺后街·鼓楼水岸“淇遇仲夏夜”第二届冰淇淋节开幕
聚焦全国
1、天津文旅局发布《早餐天津旅游地图》
2、三部门出台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3、万达广场与肯德基开展商品及IP定制化合作
4、重庆万象城北区6.18正式开业
5、厦门大悦城正式封顶,商业进度加速
6、发力年轻化,王府井奥莱UP TOWN将分两期开业
7、成都天府一街世豪综合体规划公示
8、Christian Louboutin 长沙 IFS 精品店开幕
9、Moncler 举行上海恒隆旗舰店迁址开业活动
10、帝舵表北京 apm 精品店亮相
本周数据
南京办公成交面积
南京办公库存面积
南京商业成交面积
南京商业库存面积
1
南京大事
南京端午节迎客470.32万人次
据江苏省文旅厅发布的监测信息,假日期间,南京市接待游客量在全省名列第一,共接待游客470.32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28.5%,同比2019年增长32.4%,其中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中山陵、玄武湖成为江苏省最热门景区。夜经济成为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市场亮点,据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全国有多个集聚区端午假期累计夜间客流量均已超60万人次,南京市秦淮河—夫子庙片区位列其中。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前两天,全国跨地市游客日均消费同比增长190%,住宿类和旅游景点类的消费规模增速较高。从旅游目的地来看,南京、西安、成都、北京、重庆、上海、青岛、武汉、长沙、广州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140家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29.9%,重点商场客流超262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结合节日消费特点,围绕“南京国际消费节”全市消费促进活动品牌,我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消费市场人气旺盛,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全市140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8.9亿元,同比增长29.9%。33家重点商场客流量达262.7万人次,同比增长22.7%。
“2023南京国际消费节·夜之金陵”系列活动启动
6月21日晚,“2023南京国际消费节·夜之金陵”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从6月中旬至9月上旬,“夜之金陵”衔接“宁享好时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围绕大宗商品、夏夜生活、时尚购物、夏季美食、文体消费、线上促销等主题举办4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打造“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夜读、夜健”等夜间消费主题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新活力。(详情点击:关注 || 超400场消费活动来袭,2023南京国际消费节·夜之金陵正式启动!)
2023“江苏味道”之“一城一味”系列活动启动
6月20日,2023“江苏味道”之“一城一味”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玄武区1912街区举行,活动上,玄武区做文商旅资源推介,此外8家南京餐饮行业首店于现场签约。其中,玖隆坡、黑牛的店、金陵往事将分别落户艾尚天地、德基广场、曼度年华,蛙自由与金鹰商贸珠江路店开展合作,德合禧狮和烤研所将在D9街区开业。
江宁区16个项目签约,20个项目竣工投产
6月17日,江宁开发区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竣工投产活动, 16个项目集中签约,2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值约400亿元。这是园区贯彻“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拼经济、稳增长的务实行动。签约的16个项目总投资24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内资项目12个,总部研发项目6个、先进制造业项目8个、产业生态战略合作2个。
2
项目动态
2023响堂栀子花大会在浦口响堂举办
6月21日,2023响堂栀子花大会将正式开幕,以“山谷里的约定”为主题,开展1场仪式活动、3场山谷歌会、一系列论坛、沙龙和展演以及栀子花采销等系列活动。“2023响堂栀子花大会亮点纷呈,知名民谣歌手老狼将献唱响堂·山谷歌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持续到8月下旬,包括民艺展、山谷生活季等。响堂正着手开发夏天水上项目和夜间观光项目,给游客提供一个夏季纳凉新去处。
主城东南部大型综合性健身场所9月建成
在汇秀路与承天大道交会口东南角的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建造中,健身中心主要包含三大场馆,其中综合体育馆有2500座的规模,可承接专业性赛事。未来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还将以物联网为基础创建智慧体育场馆。建成后,不仅服务南部新城及秦淮区,还将辐射雨花台区、江宁区,为市民提供新的运动健身及大型活动场所。
南湖广场沉井式停车场预计明年建成
南湖广场沉井式停车场,位于南湖路与南湖东路交叉口南湖广场东广场。建成后,外观将为一小型建筑物,占地面积256平方米,可为片区提供100个停车位,取车时间仅需60秒左右。目前,施工场地处于围挡状态,该沉井式停车场正在做地基处理和始发结构施工等,7月底掘进机入场,计划明年建成。
3
商会一周
南京文投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19日,腾讯云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召开行业大模型及智能应用技术峰会。现场,商会联席会长单位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与腾讯云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南京外商投资企业第二十届龙舟邀请赛在百家湖1912举办
6月22日,南京外商投资企业第二十届龙舟邀请赛在商会联席会长单位南京1912集团旗下百家湖1912街区拉开战幕,该龙舟赛已成为南京外企一年一度的盛事,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林涛出席并参观百家湖1912街区。
紫金·和寓荣获2023年住房租赁“广厦奖”
近日,2023年(第六届)寓言·未来中国住房租赁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在中国住房租赁广厦奖颁奖典礼上,由紫金商业运营的“紫金·和寓”荣获「全国大型租赁社区—年度客户喜爱项目」大奖。
2023南艺后街·鼓楼水岸“淇遇仲夏夜”第二届冰淇淋节开幕
6月21日-6月23日,2023南艺后街·鼓楼水岸 “淇遇仲夏夜”第二届冰淇淋节在南艺后街·鼓楼水岸艺术街区举行,30+潮牌冰淇淋快闪店一字排开,还有精心准备的一系列精彩的音乐演出,艺术街区的文创市集有时尚潮品、手工艺品、美食特色等等。
4
聚焦全国
1、天津文旅局发布《早餐天津旅游地图》
为打造旅游新场景、新热点,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域内众多特色早餐点位,精心打磨的《早餐天津旅游地图》正式发布。
据了解,《天津早餐旅游地图》分为纸质版和线上版,其中纸质版是天津市首张手绘版天津早餐旅游地图,生动活泼的呈现了津城百年老店、网红新秀、街头市井等不同风格的早餐风味。" 天津早餐地图 " 小程序则是在 " 天津旅游电子地图 " 版本上进行全新升级,新增加 " 人气早餐 " 全新类目,目前已录入近 270 家早餐商铺,涵盖了驴打滚、煎饼果子、卷圈等,种类十分丰富。
2、三部门出台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该政策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3、万达广场与肯德基开展商品及IP定制化合作
6月17日,万达广场联合肯德基独家推出的“万达周末专享桶”和“万达无暗英雄大神卡”在川、渝、云、黔、赣、鄂6省指定的80家门店发售,这是肯德基首次与商业地产运营商开展商品及IP定制化合作。
4、重庆万象城北区6.18正式开业
重庆万象城北区于6月18日正式亮相,北区开业后,重庆万象城整体项目商业体量将达到50万方,成为目前国内最大体量的重奢定位万象城。据悉,北区定位“先锋潮流”,招商方面综合空间结构、业态规划,共计引入品牌240余个,项目品牌总数超700个。
5、厦门大悦城正式封顶,商业进度加速
6月21日,厦门大悦城正式实现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全面进入安装装修实施阶段,主力店也已经在签约进程中。
厦门大悦城坐落于厦门市集美新城核心地带,与地铁1号线、6号线(在建)官任站无缝接驳。目前,厦门大悦城已经全面启动品牌招商,其主力店已经进入签约过程之中。从产品组合上来看,大悦城立志做岛外商业标杆,在时尚度、品质感的基础上强调“首进度”,遵循“新颖、潮流、年轻力”标签,融合在地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更新、更时尚、更具品质感的消费产品;并将持续创新运营策略和推广策略,给区域和城市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6、发力年轻化,王府井奥莱UP TOWN将分两期开业
6月19日,从项目推介会上了解到,王府井奥莱一期项目规划约20万平方米,覆盖核心区域1-4层和B1座,三年内,奥莱将陆续接管世界之花项目二期,覆盖B1层和B3座,届时商业总面积将达到34万平方米。王府井奥莱UP TOWN将聚焦年轻化奥莱产品线,在保障商品数量充足基础上,更加突出国际化、 年轻化、潮流化的定位特征。率先开业的一期奥莱项目涵盖品牌数量 600 余家,其中 6:4 的奥莱零售与生活方式配比,打造全品类混合式奥莱产品线。
7、成都天府一街世豪综合体规划公示
6月15日,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公示了“成都世豪新瑞置业有限公司住宅、商业、办公及配套设施项目方案公告”。公告中提到的项目即为世豪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余万㎡(其中商业购物广场面积不低于16万㎡,且统一经营,不分割产权),包含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业态。据世豪新瑞官网信息,奢华酒店品牌“瑰丽酒店”已与集团签约,入驻世豪中心。
8、Christian Louboutin 长沙 IFS 精品店开幕
6 月 20 日,Christian Louboutin 长沙国金 IFS 精品店正式开幕,店铺设计延续了品牌的视觉语言,当中包括品牌标志性的红毯以及壁龛、木质饰板、盐绿色展架等元素。店内带来了品牌男女鞋履、包袋和配饰等全系列产品。
9、Moncler 举行上海恒隆旗舰店迁址开业活动
6 月 21 日,盟可睐 Moncler 举行了上海恒隆旗舰店迁址开业活动,品牌全球代言人王一博出席。
全新的旗舰店有 3 层空间,总销售面积超过 400 平方米,设计由品牌长期合作伙伴 Gilles & Boissier 操刀。店内目前带来了品牌最新的男女装系列、Moncler Genius 联名系列、Moncler Grenoble 高科技服装系列等。
10、帝舵表北京 apm 精品店亮相
6 月 15日,帝舵表精品店在北京 apm 重装亮相,这是国内首家帝舵表精品店,面积 100 平方米,除了全系列产品,店内还首次引入了咖啡吧及阅读区。
本周数据
本周南京办公成交面积3726㎡,成交最高集中在江宁区,成交面积是2565㎡,其他各区成交面积都在1000㎡以内。
截止6月25日,南京办公库存总量4671267㎡,其中40万㎡库存以上的区域有4家,江宁区库存量981227㎡,其次是鼓楼区,库存量为702090㎡,浦口区库存669706㎡,建邺区库存625436㎡。10-60万㎡库存有5家,10万㎡库存以下有2家。
本周南京商业成交面积13383㎡,成交主要集中在江宁区,成交面积为9605㎡,其次是浦口区和鼓楼区,成交面积分别是2244㎡、1017㎡,其他各区成交面积都在1000㎡以内。
截止6月25日,南京商业库存总量7739811㎡,其中60万㎡库存以上的区域有6家,江宁区库存量1006014㎡,其次是鼓楼区,库存量为1003131㎡,浦口区库存979482㎡,建邺区库存973629㎡,雨花台区库存878561㎡,栖霞区库存660218㎡。30-60万㎡库存有4家,30万㎡库存以下有1家。
(*数据来自南京网上房地产)
编辑 | 魏贝贝
审核 | 冯宪法
声明: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头条号为行业交流平台,所转载文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文中图片除标注来源,皆源自网络获取,若作者和原始出处不准确还望谅解修正,如文中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非常感谢!
源:凤凰网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核心提示:
2,2021年,益禾堂的门店总数从4000多家增加到了5000多家。今年7月,益禾堂还曾因涉嫌侮辱物化女性的低俗宣传文案引起争议。
3,据凤凰网《风暴眼》根据已披露的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中,已有超过60亿人民币进入新式茶饮赛道。
4,近年来新式茶饮品牌“翻车”屡见不鲜。从传统的茶饮粉末时代到现如今的新式茶饮时代,整个行业处于急速变迁之中,可惜的是,新式茶饮的发展速度并未匹配规范的行业标准。
蟑螂乱爬的益禾堂,已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
网红奶茶品牌益禾堂最近接连翻车,引发争议不断。
9月13日,有媒体报道,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广西柳州柳江区商贸街益禾堂奶茶店时,发现蟑螂乱爬。柜台、货架和墙上除了活的蟑螂外,还有死的小蟑螂。事情曝光后,网友一片声讨。
9月15日,益禾堂通过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益禾堂表示,针对有关部门责令柳州市柳江区商贸街某益禾堂加盟门店整改一事,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展开彻查、整改。目前涉事门店已申请新的登记证,“员工未办理健康证”系证件遗失未补,现已安排其补打印并悬挂健康证。
关于店内“多处有蟑螂”,益禾堂表示,现已展开彻底消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益禾堂第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今年的6月18日,FM全媒体《维权超给力》报道了福州余女士6岁女儿在奶茶里喝到了一整只完整壁虎的新闻 ,事件随后被网友推上热搜。当天下午,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来到这家金河路的贡茶店进行突击检查,《维权超给力》也全程网络直播了整个检查过程。
直播最后,FM全媒体记者与工作人员来到附近的一家“益禾堂”奶茶店突击检查,在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益禾堂店家开具的监督意见书中,记者发现整改内容包括“冰箱内食品未分类保存未加盖”、“制冰机未定期清理”、“产品启封使用标志不规范”、“冰箱内壁未及时清理”、“垃圾桶未加盖且摆放位置不规范”等卫生问题。
门店数量超5000家,曾因“侮辱女性”低俗文案致歉
值得一提的是,益禾堂还曾因低俗文案引起争议。七月下旬,有网友爆料益禾堂在其新品宣传上配上了“空姐的品质吉祥村的价格”“这么大一杯够你三四个秘书喝”等文案。
事情发酵后,7月25日,益禾堂发布致歉信,表示由于品牌方监管和审核不力,对个人博主在抖音发布的原创的益禾堂打卡视频进行了外卖平台的转载发布,由于原视频中一些用词不当造成误解,导致传播的视频给大家带来了非常糟糕的感受,对此品牌方深感自责。
即便如此,仍引发网友诸多不满。有网友表示:谁给你的脸一边赚女性的钱一边物化侮辱女性?
天眼查App显示,“益禾堂奶茶”关联公司为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24日,法定代表和疑似实际控制人为胡继红。2021年6月,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010万人民币,增幅400%。
股东信息方面,天眼查显示胡继红占股19.80%,胡继成占股0.20%,大股东是胡继红所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北欣益嘉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占股80%。
天眼查风险信息还显示,2020年10月,该公司曾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起诉。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间接持股,拥有超二十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2021年益禾堂已成立近二十家餐饮管理公司。
虽然目前公开信息中未能查询到益禾堂的融资信息,但资料显示益禾堂近年来扩张动作不断,在石家庄、武汉、哈尔滨等多个地方招兵买马。
2021年,益禾堂的门店总数从4000多家增加到了5000多家。不仅如此,胡继红还表示:“现在新签的加盟商已经全部用新版本了,接下来还会大面积地以旧翻新,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升级推向全国。”
新式茶饮赛道获资本青睐,超60亿资金疯狂涌入
不过,益禾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饮的崛起,食品安全等相关问题也频频被曝出。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仅今年上半年,喜茶、一点点、益禾堂、本宫的茶、贡茶,蜜雪冰城、奈雪的茶等都因安全问题见诸网络。
就在不久前,喜茶上海一门店店员错将样品当做饮品,导致顾客喝完后入院洗胃。
8月2日,新华社曾报道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出现蟑螂乱爬、腐烂水果继续用、产品标签随意更换、手套不戴、抹布不洗等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消费升级下的新生事物,茶饮业在这几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式茶饮门店数量将超过55万家,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100亿元。
而新式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推。早在2018年,茶饮赛道便迎来了“融资热”,大额资金疯狂涌入。除了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频获融资外,一些细分赛道的中小品牌也受到资本青睐。
喜茶在2018年获得了美团龙珠资本4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2019年喜茶获得腾讯、红杉资本两大知名投资机构的加持;2021年,喜茶获得高瓴、腾讯、红杉、淡马锡等5亿美元的D轮融资,刷新了茶饮赛道单笔融资额的纪录。
奈雪的茶在2018年获得天图资本数亿人民币的投资;2020年,奈雪的茶获得了2轮过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机构为云锋基金、深创投、太盟投资等。
除了头部品牌外,7分甜、老虎山黑糖专卖等茶饮品牌也获得资本青睐。老虎山黑糖专卖在2018年连续获得3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主做水果饮品的“7分甜”也在2020年10月获得顺为资本、内向基金的1.5亿元A轮融资。
据CBNData数据,2020年全年,茶饮品牌一共有18起融资,较上年增长8起,披露总金额达到17.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00%。
进入2021年,茶饮赛道继续被资本看好。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茶饮赛道已发生近十余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8亿人民币。
据凤凰网《风暴眼》根据已披露的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中,已有超过60亿人民币进入新式茶饮赛道。
在资本的加持下,茶饮赛道开始疯狂扩张。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奶茶店相关企业5.6万余家,年增速超20%;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的门店数量也爆发式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蜜雪冰城线下门店数从2500家暴增至7500家,截止2021年8月,蜜雪冰城已经拥有约18000家门店,预计年底将突破2万家。
奈雪的茶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门店数达578家,上半年新开93家。2021年上半年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新开门店数占上半年新开门店总数的65.6%。
今年6月25日,新式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对外宣布,再获近亿元的嘉御基金的追加投资。据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透露,品牌门店数量正式突破3000家。
但在茶饮品牌疯狂扩张的过程中,也埋下了许多隐患,食品安全、卫生等问题屡屡被曝出。
尽管这些茶饮品牌在被曝出问题后也都第一时间道歉整改,但往往是曝光一家整改一家,一边道歉一边继续出问题。
扩张、上市背后,食品安全问题何时消?
动辄千万、上亿元融资,备受高领、红杉、腾讯、美团等投资机构青睐的网红茶饮品牌,为何问题不断呢?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的茶饮市场中,头部品牌大力发展直营店,加盟店模式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现做模式不能严格保证产品的卫生健康问题。此外,行业准入门槛低、加盟商管理不严等,导致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而这些餐饮品牌之所以问题频出,除了与经营主体责任意识差,惩戒手段缺失密切相关外,也与快速扩张而疏于管理有关。
数据显示,新式茶饮品牌的加盟费最低仅需1万元。较低的准入门槛直接影响了行业的整体标准,粗糙的生产流程,以及参差不齐的生产标准,直接导致当下部分新式茶饮门店安全问题频出。
经济日报就曾发文指出,连锁餐饮企业频频“翻车”,快速扩张而疏于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华莱士曾以每天新开三家门店的速度迅速扩张,蜜雪冰城在全国门店数量也已突破14000家。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增加了管理难度,品牌方对加盟店管控能力弱也导致各门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违法成本过低、监管力度不足或是其主要原因。”
宋清辉认为,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企业的命脉,一旦失守很难收复。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只能是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自取灭亡。
值得注意的是,新式茶饮赛道火热的同时,之前砸入“重金”的资本方,也已经开始谋求推动茶饮品牌上市套现。
今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股上市,被称为“新式茶饮第一股”,成为茶饮赛道的标志性事件。但上市首日其股价便跌破19.80港元/股的发行价。上市以来,奈雪的茶股价一路下跌,目前市值已蒸发超100亿港元。
与此同时,坊间关于喜茶、蜜雪冰城将要上市的消息也常被传出。
就在8月25日,又有市场消息指出,蜜雪冰城考虑最早于2022年赴港IPO,可能融资2亿至5亿美元,但最后又有消息指出该传闻被否认。
9月13日,彭博报道称,喜茶考虑最快明年在香港上市,公司考虑聘请瑞银安排其香港的IPO,此次IPO将至少募集5亿美元。不过,对于上市报道,喜茶随后回应称,公司暂时没有任何上市计划。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尽管喜茶、蜜雪冰城对上市消息给予否认,但实际上,投资机构多年的投入已经到了一个寻求回报的时期。鉴于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这些新茶饮品牌有可能是在等待一个更好的上市时机。”
但上市并不能解决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反,如果上市以后仍然继续出现食品安全、店面不卫生等问题,不仅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股市的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
有分析人士表示,对快速扩张的新式茶饮企业而言,如何在快速获取规模、保持低价位和收益的同时,加强对包括加盟商门店在内所有门店的管控能力,特别是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共同的课题。
除此之外,在市场趋于饱和,品牌扩张速度放缓,行业存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新式茶饮品牌如何获取新增量,也是其上市后面临的困境之一。
华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多措并举稳岗位 千方百计保就业——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就业篇
新华社记者姜琳、谢樱、李亚楠
在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右)向两名求职者介绍工作岗位(2022年6月28日摄)。新华社发
就业是经济“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器”。今年以来,疫情等多重因素带来就业压力上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将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
随着近期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增多,稳就业等政策持续发力,就业状况出现好转,就业形势正在逐渐企稳。
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西南大学,应届毕业生参加“百万英才兴重庆”招聘会(2022年5月13日摄)。用人单位提供了涉及教育、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等领域的3000多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新华社发(秦廷富 摄)
稳市场主体稳岗位
7月6日0时起,西安市部分公共区域实行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位于李家村的秋林商场作为保供单位正常营业,但客流量仍比之前少一些。
商场所属西安秋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吴平山告诉记者,疫情以来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关键时期获得了政府大力帮助,2020年至今享受失业保险返还等各项支持近300万元。
“我们一直保持约270名员工,基本没有裁员。”吴平山说,“疫情总会过去,相信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经营就能好起来。”
7月的吉林延吉,烟火气逐渐恢复。位于公园路的丰茂烤串店,客人们隔桌而坐,店内香气四溢。
受疫情影响,此前这家店停业了将近两个月。5月底,门店所属延吉市丰茂德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账户,意外地收到了一笔资金。
“我们没有申请,政府就直接给予了支持,增强了企业渡难关、留员工的信心,延吉两个店60多名员工一位都没有失业。”公司经理玄今花说,不仅延吉门店的生意回暖,公司在上海的11家店最近也恢复了营业。
企业等市场主体承载着6亿人的就业创业,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关键。今年以来,一系列部署着力助企纾困、稳岗扩岗,一揽子政策全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对餐饮、零售、旅游等5个特困行业企业及17个其他行业的困难企业实行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提高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1至5月,全国已有273万户企业获得稳岗资金共计129亿元,惠及职工5189万人。经济运行出现改善叠加稳就业政策显效,就业形势逐渐改善。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9%,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工作人员应邀为湖州师范学院2022届毕业生详细介绍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为毕业生答疑解惑(2022年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保重点群体保就业
在南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振中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哪个暑期的就业工作像今年7月这样繁忙。
他告诉记者,尽管毕业生已经离校,但目前有80多家企业正面向该校进行网络招聘。就业中心的老师们几乎每天都在针对性地推送岗位信息给未就业毕业生,帮助他们尽快落实就业去向。
“从6月起,一批批企业跟我们对接招聘事宜,‘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提速推进。”刘振中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一方面是企业复工复产加快,许多用人单位重启此前暂停或推迟的招聘计划;另一方面得益于人社、教育等部门协同各方,想方设法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加快各类招考工作进度。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创多年来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增加到1076万人,为历史新高。有关部门专门出台了工作方案和多项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稳定和促进农民工就业。
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促进青年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开放求职登记、完善实名帮扶等9方面措施,对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35岁以下失业青年集中开展服务攻坚行动;推动各地聚合资源、归集发布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扩大基层就业空间……
对农民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力培育劳务品牌,积极拓宽务工渠道;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作用,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健全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工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截至5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133万人,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
务工人员在湖北省襄阳市云湾社区“零工驿站”查看招聘信息(2022年6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优就业服务促匹配
7月1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一场“助企纾困 职等你来”专场招聘会正在举办,普工、技工、管理等3000余个岗位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前来。
通过现场对接,42岁的王先生顺利找到一份护工工作:“就在家门口就业挺好,公司会先提供培训再上岗,解决我的技能问题。”
为搭建企业和劳动者高效对接平台,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便利,自今年春节以来,我国持续提升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促进人岗对接。
高频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正在举办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截至7月3日,已发布各类岗位需求近1500万人次;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家级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步开展专项活动,各地也密集推出一系列招聘专场。
营造更为优质安全的就业环境。以打击就业歧视、虚假招聘和“黑职介”为重点,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聚焦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部署开展“山寨证书”网络治理工作。
加强建设零工市场支持灵活就业。内蒙古兴安盟、山西太原等地推出规范化零工市场;湖北在乡、镇、社区一级建成190家“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休憩和招工信息,日均登记求职超过6000人次。
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帮扶。畅通失业登记渠道,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运用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今年1至5月份,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9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8万人。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5月份以来,就业呈现向好态势。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运行逐渐恢复,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
同时也要看到,疫情等不利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青年就业困难仍待进一步破解。各地要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加力巩固向好势头,切实将稳就业这项民生头等大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