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长毛葡萄继续使用,原料效期标签形同摆设,效期标签统一打印,店员和老板对过效期食品熟视无睹……这是发生在重庆网红奶茶品牌——兵立王鲜果茶·奶茶(兰亭新都汇店)操作间里的“秘辛”。这样的奶茶,你喝过吗?
近日,有重庆消费者反映,感觉自己购买的兵立王饮品不太新鲜。随后重庆法治报记者对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兵立王鲜果茶·奶茶(兰亭新都汇店)进行了实地探访。结果让人有些意外。
,时长00:48
发霉长毛葡萄继续使用
在操作间,记者看到,有店员将明显长毛的葡萄在未经清洗等操作下,徒手捏果肉并将果肉挤进份数盒里。还有店员直接将未经清洗的葡萄果肉徒手捏出并送进了即将制作饮品的马克杯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准备制作饮品的马克杯上方,店员徒手捏出未清洗的葡萄果肉
“长毛发霉的葡萄还能用吗?”记者向店员进行咨询。一名店员干脆说:“只能用(必须用)!”还有的店员称,里面长毛的不能用,外面长毛的其实应该不能用。有店员还感叹道:“感觉那个葡萄要中毒。”
那么,长毛的葡萄为什么还在继续使用呢?一名店员道出了其中原委。她称,当下不是葡萄收获的季节,买不到葡萄,“能有,就不错了。”毕竟发霉了谁敢用?老板说要用,只能先将就用。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7.1.3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不得存在下列行为:f)使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效期标签成为摆设
通过观察,记者发现,食品原材料过了效期而继续使用的情况在该店内较为普遍。而更改效期标签就成了掩饰的方法之一。
3月10日20点,记者看到,份数盒里的预制鲜橙肉-半成品和预制草莓肉-半成品还有不少没有用完。但是,前者标签标注的到期时间为3月10日15:31,后者标签标注的到期时间为3月10日15:25。也就是说,这两样原料均已超过效期却仍然留在份数盒里等待继续使用。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凤梨肉、珍珠、古早糖浆、绿茶、奥利奥碎、奶油雪顶等原料上。
古早糖浆-半成品已经超过效期4天,拍摄时间为3月12日20点29分。
在食材效期管理上,该门店还出现了统一打印、统一张贴效期贴等现象。
实际上店内是有对于食材效期的规定的,我们注意到在“云食安”后台对于每种原材料都有详细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方法。尽管有详细规定,却还是出现了上述各项问题。至于其中原委,有一位店员说,原本原料是不能隔夜的,但是因为太多了卖不出去,没有办法,只能留着用。
“云食安”后台对于每样原材料都有详细的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的规定
另外,现场还看到,即使店内有机器报警提示“您有产品即将过期,请及时处理”,店员也假装没有听见机器的提醒,任由机器一直响,并没有人更换相应的产品。
此外,个别人员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也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在面对前两天剩下的冰淇淋液能不能继续用这个问题上,有店员丢下一句,“管它呢,闹不死就行了。”
工作人员把当天没用完的椰浆倒回包装盒内
据公司官网介绍,四川兵立王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关联企业德阳蜀馨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作为“兵立王”奶茶的开发运营商,品牌创立于2016年,截至2021年店铺数量达1000多家。品牌强调“真材实料,说到做到”“认真制茶,绝不马虎”。
< class="pgc-img">>“兵立王”官网页面
食品安全无小事。重庆法治报将持续关注并报道食品安全方面的乱象,为消费者的健康树起一道安全屏障。
文章来源:法治与消费
月8日一早,位于江阳区丹青路梓橦路学校旁的晨光文具店就开门营业。店主吴永洪一人在店里忙前忙后,清点商品、整理货架,为当天的经营做好准备。“开学这几天生意比平时好,但最近两年的经营状况比往年下降不少。”在校园附近开店多年的吴永洪告诉记者,即便经营越来越困难,但商家也不会错过开学季的销售“小高峰”。
< class="pgc-img">商铺内的商品分区为学生提供购物便利
>< class="pgc-img">书店打造教辅资料、学习读本等学生书籍专区
>经营困难、销量下降,是吴永洪文具店一家的个例,还是校园周边经济的普遍现象?曾经让众多商家趋之若鹜的校园周边经济为何逐渐走向了经营“瓶颈”?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了解。
开学季“小高峰”难掩店铺经营困境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随着学校开学,学生回归校园,对校园周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泸州高中附近的好又来餐饮店主要经营盖饭系列和各类小吃。店主唐永利告诉记者,该店寒假期间日均进店用餐人数约50人,自3月1日学校开学以来,每日到店用餐人数提高50%,其中近八成是学生消费者。“放假期间经营只能维持房租、水电、人工等店铺日常开销,只有开学才略有盈余。”唐永利说。
泸州高中旁的花样年华文具店已开店7年,主要经营文具、礼品、小百货、书籍等学生类商品。店主陈显萍介绍,该店在放假期间日均销售额维持在300元至500元之间,泸州高中开学报名期间,日均销售额近2000元。陈显萍表示,今年的销量虽比往年同期下降不少,但开学季的到来仍带动了销售额。
随着学生回归校园,泸州高中周边的多家奶茶饮品店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兵之王奶茶店销量上升20%;古茗奶茶店销量上升近30%;书亦烧仙草奶茶店进店人数则由假期的日均近100人提高至日均近150人。
记者了解到,即便目前校园周边店铺的经营出现困难,但仍有不少商家愿意“试水”校园周边经济。位于泸州高中附近的小黄牛牛肉米线店于今年2月下旬营业,目前该店每天进店消费人数100余人,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该店人均消费12元,米线、面条可随意添加。店长王江莲希望借助“吃饱、干净、卫生”的经营理念,在校园周边站稳脚跟。
网络冲击、商品同质化影响实体经营
虽然开学季能为校园周边经济带来短暂的刺激,但校园周边消费市场逐渐低迷的趋势也让不少商家担心。
“报名那两天,每天销售额近3000元,但平时却只有200多元。”在吴永洪看来,开学季虽能带来销售“小高峰”,但这样短暂的高销量却很难维持店铺常年的经营。
除了校园周边经济低迷,其他与学生消费相关的实体店商品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据新华文轩泸州购书中心副经理周晓辉介绍,该中心自去年年初开始,到店人流量下降50%,各类图书销量总体下降40%。寒假期间图书销售下降30%,开学前的图书最高销量也由过去的每天近40万元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元。同时,与该中心合营的电子类教辅产品销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周晓辉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去年疫情对实体经营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因为疫情导致学生和家长的购买力下降;二是在此期间大多数学生都在接受网络教学,学生和家长也通过网上购买书籍和教辅资料,培养了大家的网购习惯;三是从经营模式上,目前实体书店不管是从成本、折扣等方面与网购相比较,均没有优势。
电子类教辅产品同样也是如此。周晓辉认为,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电子教辅产品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容得不到扩展和延伸,且价格不菲。由此,家长往往会选择购买学习软件或网络课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这样一来,家长支付同样的费用,学生却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吴永洪还认为,校园周边的同质化经营也是导致出现经营困难的一大因素。记者在走访时看到,泸州高中周边仅奶茶类商店就有近10家,梓橦路学校周边的文具类商店也是较为密集,但就商品本身来说各家并没有较大差别。
实体商家多举措应对经营难题
面对目前经营难题,校园周边的商家又是如何应对?
开源节流。陈显萍告诉记者,目前该店已将过去的4人看店改为2人两班制,以此减少人工开支。同时,还将开门时间从过去的早上8点30分提前为6点40分;晚上关门时间也由9点30分延长至11点,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提高营业收入。
提升店铺品质。记者在梓橦路学校附近的格叽格叽文具店走访时看到,该店利用两个铺面的空间将文具、礼品、书籍等商品进行分区陈列。“过去商品都是随意码放,学生购买时耗时费力。现在分区陈列不仅美观,还方便学生选购。”店主赵先生说。同样,位于泸州高中附近的小黄牛牛肉米线也是将调料、主材、碗、筷子、勺子等整齐摆放在操作台上。王江莲告诉记者,如此一来,进店消费的学生不仅能看到店铺选用的食材,整齐摆放的餐具也能为学生提供舒适、放心的用餐环境。
增加消费互动。周晓辉表示,为了应对目前图书销售困境,该购书中心除增加图书销售折扣,为消费者打造更为舒适的阅读、购书环境外,还将推出更多的读书会、分享会、讲座、图书签售等消费互动活动,通过增加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提高图书销量。此外,该购书中心还将积极与各大学校联系,通过学校向广大学生推荐更多优秀学生读物。
泸州日报记者 李独懿 摄影报道
< class="pgc-img">>看咸阳》讯:“消热解暑清凉一‘夏’,感谢你们送的奶茶。”8月1日建军节,咸阳市一家爱心奶茶店老板,为曾经的兵哥哥和环卫工人以及公安交警送去奶茶和慰问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西兰路街道水厂路社区,爱心商家代表将奶茶和礼品送给了9名退役军人和28名环卫工人。“最可爱的人,你们辛苦了。”听着暖心的话语,喝着清凉的奶茶,接过精美的礼品,大家喜笑颜开。
“以这种形式过‘八一’还是头一回,深切体会到了社会爱心人士对我们退役军人的关心。”年过五旬的退役老兵黄涛说,退伍不褪色,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在辖区安全监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炎炎烈日,渭阳西路街道环卫工人王亚萍和同事们直接揭开杯盖,咕咚咚一饮而尽,“真好喝,可以再来一杯吗?”“当然可以。”暖心的语言,热情的服务,让环卫工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日,爱心商家还为渭阳西路街道的10名退役军人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秦都大队的30名一线交警送去了奶茶和慰问品。
爱心商家负责人蒋坤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天新店开业又遇上‘八一’这个特别的节日,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咸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