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季雨)端午将至,结伴外出就餐的人多了起来。不过,如果在结账时发现,小票上出现了 " 餐位费 "" 茶水费 " 等费用,你会怎么办?近日,南京一家餐厅因违规收取 2 元 / 位的餐具费,被罚款 9000 多元。律师表示,强制收取餐具费、茶水费、开瓶费,涉嫌违法。监管部门表示,遇到不合理的收费,消费者有权要求餐饮店取消相关收费,维护自身的权益。
走访:南京不少餐厅还在收茶水费、开瓶费
如今在一些餐厅消费,即便不喝茶,也可能被收取几元一位的茶水费。6 月 12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老门东的一家淮扬菜馆发现,每张餐桌上都放置了一壶桂花茶和一包纸巾。在未告知食客情况下,只要是在餐馆就餐的食客,就必须为这两项服务支付 2.8 元的茶水费。不少食客表示,茶水费的收取在粤式菜馆很常见,有的是按人数收取,有的是按包间收取。相比于开瓶费,茶水费并不多,大多在 5 元以下,因此极少食客会在因此和商家理论。
相对于茶水费,南京不少商家存在的开瓶费则昂贵许多。记者发现,南京一家老洋房改成的餐吧就明确向消费者表示,若是自带酒水,要加收 200 元的开瓶费。而秦淮区的一家西餐店,采用的是套餐制,每人 468 元的价格不算低。但在这家西餐店,自带酒水同样要收取 80 元的开瓶费。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收取开瓶费的店家是西餐吧,且多为小户型经营业主,他们大多在点餐时,会明确告知开瓶费这一项目。不过,在大型连锁餐饮店,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案例:两元一位的餐具费,最终被罚 9000 多元
除了茶水费和开瓶费,更常见的餐厅隐形消费是餐具费。近日,南京的林先生(化姓)向南京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在餐饮店就餐时,被商家收取餐具使用费。据该店店长陈述,因近期洗碗工紧缺,店内使用了餐具消毒公司配送的高档消毒餐具,使用过后由餐具消毒公司回收,进行清洗消毒。执法人员现场发现该店没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免费餐具供来店顾客选择,餐具每套每位顾客收费 2 元,但并没有进行明示告知。
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赛虹桥分局局长王晓伟表示,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三十五条: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明示所提供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数量和规格。未事先明示告知的,不得收取费用。餐饮业经营者应当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具,使用集中消毒套装收费餐具的经营者应当同时提供免费餐具供消费者选择。
最终,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该商家立即整改,同时没收违法所得 4212 元。此外,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对商家处以 5000 元罚款,罚没合计 9212 元。
律师:强制收取餐具费、茶水费、开瓶费,涉嫌违法
收取餐具费、茶水费、开瓶费是否合理,又是否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呢?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律师衡晓春认为,商家强制收取开瓶费、茶水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涉嫌违法。
酒店自己标示、规定的 " 本店谢绝顾客自带酒水 ",是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也就是说,不论商家是否事先告知消费者要收取开瓶费,不论商家采取何种形式收取开瓶费,都是违法的。
与开瓶费不同,商家是可以收取适当茶水费的。虽然可以收取,但也不是 " 想收就能收 ",收取茶水费必须要有前提。衡晓春分析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即消费者对自己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享有知情权、选择权。" 因此,要合法地收取茶水费,必须符合两个前提,首先茶水应当作为单独的消费项目事先明确地告知消费者。若茶水作为单独的消费项目,必须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不得违背消费者的意愿强迫消费者进行‘捆绑式消费’。"
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在外出就餐结账时发现有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可以要求餐饮店取消相关收费,维护自身的权益。若餐饮店拒不执行,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好票据等证据,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进行投诉,可以拨打 12345 或者 12315 电话进行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将加大对餐饮业这种不合理收费行为的整治力度。
着旅游市场的复苏,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选择利用周末假期来香港享受美食。然而,最近一位内地男士在香港西环的一家酒楼用餐时,遭遇了一系列令人不快的经历,并对所谓的"隐形收费"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他将自己的遭遇发表在了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内地和香港网友的热烈讨论。
< class="pgc-img">>内地男怒数西环酒楼2宗罪,不满店家“隐形收费”
这位内地男士在小红书上以"香港餐厅踩雷"为题,分享了自己在西环酒楼的不愉快用餐经历。他提到,28日晚上在酒楼点了一份价值198元的双人套餐,包括焖斑头腩和半只樟茶鸭。但当账单送上来时,他却惊讶地发现总金额达到了257元,比套餐价格高出59元!
< class="pgc-img">>询问服务员后才知道,原来除了茶位费和加一服务费外,酒楼还额外收取了一碟花生的费用。
< class="pgc-img">>这位男士回忆说,自己入座后,该店店员并没有主动告知餐前小食需要额外收费,而是直接将花生放在了餐桌上,让他误以为是免费的,“一坐下就摆在那,要收费的话是不是应该说一声”。
< class="pgc-img">>他直言感到被“坑了”,并举例说在内地的许多餐厅也会在入座时提供收费纸巾,但如果没有需要,可以随时要求退掉。
不满服务态度,被店员催促离席
除了对"隐形收费"不满外,这位内地男士还批评了酒楼的服务态度。他指出,尽管酒楼声称营业时间到晚上10点,但在晚上9点43分,当只剩下他一桌客人时,店员已将酒楼内其他位置收拾好,部份的椅子更被搬到餐桌。
< class="pgc-img">>最令他感到尴尬的,是有数名店员站在一旁直盯盯地看着他,“搞到我都不好意思继续吃下去”,并在他离席之时,立即上前收拾碗筷,“好似催命那样”。
< class="pgc-img">>网民反撑酒楼,留言解释收费十分常见!?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网友批评酒楼没有在点餐前清楚地说明所有费用,无论是服务费还是餐费,都应该提前告知。
并表示不理解为何在营业时间内用餐的客人会被“催促离开”,即使接近关门时间,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直指“香港这样的服务迟早有一天完蛋”。
< class="pgc-img">>然而,也有不少香港网友留言解释说,茶芥费和餐前小食收费在香港非常普遍,“在香港这样物价昂贵的地方,怎么会有免费的东西呢”。
他们建议下次可以主动询问是否需要付费,而不是把事情发到网上“小题大做”。至于酒楼的“催客”行为,一些网友反驳说,“十点关门也需要洗碗和收工,其他客人都很懂事,提前半小时离开”,反斥内地男士吃到最后一分钟才离开是不识时务。
< class="pgc-img">>你认为这家酒楼的服务,需要改善吗?
源:经济日报
用低价团购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在团购前多考虑成本因素,避免踩坑。商家需要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
餐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