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节即将到来,家里备的是手摇元宵还是速冻汤圆?吃的是传统口味还是新奇馅料?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经典黑芝麻口味汤圆依然是多数消费者的心头好,大黄米汤圆发展迅猛,不仅在多个电商平台销量居首,还成为不少速冻食品企业的重点布局品类,有企业相关产品销量实现了同比翻番。
除传统经典口味,好利来的奥巧汤圆、天津大桥道的黑糖波波系列奶茶口味汤圆成为今年元宵节市场新宠;方便快捷的“干吃汤圆”在电商平台销量不俗,让人看到了汤圆零食化的新方向。在价格方面,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成本压力增大,但产品价格整体浮动不大。
大黄米汤圆受青睐
据思念食品介绍,经典黑芝麻口味汤圆依然是今年元宵节消费者首选。除传统口味外,大黄米汤圆、坚果汤圆、无糖汤圆、蛋黄流沙汤圆,及其他新奇网红口味如奶茶味汤圆、奥巧味汤圆成为消费新宠。其中,大黄米汤圆、坚果汤圆和无糖汤圆等更加贴合大众健康概念需求的口味更受欢迎。
2月24日,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汤圆”发现,淘宝和京东销量排名第一的均为大黄米汤圆。“大黄米品类目前是思念中端汤圆的主力产品。”据思念食品介绍,大黄米汤圆早在5年前就已出现,近3年发展迅猛。今年思念大黄米品类销量已较去年翻了一番,预计明年还会有更大提升。
思念食品认为,大黄米汤圆之所以流行几年不衰,主要原因与其粗粮属性有关。大黄米氨基酸含量高于大米和小麦,膳食纤维含量为大米的4倍。在追求时尚健康的饮食潮流下,更容易博得消费者喜爱。
除大黄米汤圆外,好利来推出的奥巧口味汤圆也颇为吸引眼球。在官方旗舰店,好利来奥巧汤圆自称“奥利奥饼干变形”而来,从外衣到馅料均呈巧克力色。对于奥巧口味汤圆,消费者评价不一。有人称“尝尝鲜还行,但是太甜了,还是最喜爱经典黑芝麻”。还有网友认为这款汤圆甜度适中,“口味惊艳”。
元宵节前夕,盒马鲜生重点推荐了黑糖波波、芝芝桃桃、榴莲千层、酸菜炒芝麻等新奇口味汤圆,其中不少产品产自天津“大桥道”。除新奇口味外,盒马鲜生还推荐了经典黑芝麻汤圆,以及结合了两大网红原料的大黄米芝士榴莲汤圆。南方食客也可以在盒马线上线下渠道购买到鲜肉汤圆。
除速冻汤圆,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元宵也颇受北方人欢迎。作为京城老字号,北京稻香村的元宵用料讲究“芜湖米市,南陵粮仓”。坚持传统石磨工艺是其一大特色,制作时,需将车间内的温度降低,让糯米在低速度、低温度的状态下将营养物质及自然香味释放出来。“泡米的时间、浸泡的程度决定粉子的干湿度,也是粉子是否好用的关键,并将最终决定元宵的口感。”据公司方面介绍,今年北京稻香村元宵产量100万公斤,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
天津桂顺斋的散装元宵。
产品价格浮动不大
新京报记者2月24日走访北京市场发现,元宵节前各大商超均有一定的元宵、汤圆促销活动。永辉超市崇文门搜秀店打出了“元宵团圆惠 团团圆圆吃汤圆”的宣传,元宵买三斤送礼盒一个,至晚上6点多,桂花、山楂等口味元宵已接近售罄。
此外,各商超内所售思念、三全速冻汤圆也推出了不同折扣优惠,如思念无糖绵香芝麻汤圆原价11.8元,折后价为9.9元;三全玫瑰豆沙汤圆原价12.9元,现价仅为8.9元。在顺天府超市“牛年牛品”活动中,三全简装500g汤圆售价低至6.9元/袋。盒马鲜生则推出元宵满35元立减5元活动,邀请1人还可享受“满30元立减5元”。
据思念食品介绍,今年速冻汤圆成本压力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大众原材料如黑芝麻、糯米等价格上涨,但企业通过增效内部管理、提升自动化程度等方式消化了成本压力,因此产品价格整体浮动不大。北京稻香村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今年公司元宵、汤圆产品没有涨价。
礼盒及团购市场回温
自2018年起,元宵、汤圆礼盒开始走俏,打破了以往零散售卖的局面,然而到了2020年,汤圆礼盒热度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延续。今年能否迎来转机?思念食品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较去年疫情期间的销售来看,今年汤圆礼盒及团购市场销售有所回温,预估可以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需要几盒?发到哪里?预算是多少?我得看下哪款有货,有的没货了。”一位淘宝商家称,今年元宵节团购汤圆礼盒的人较多,如果采购30盒需要等库房查看具体哪些品牌还有足够的存货,“看中哪款需要赶紧下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全、思念、湾仔码头、北京稻香村、中之杰等品牌均推出了汤圆礼盒,售价在78元到313元不等,但种类并不多,许多品牌在线下销售时更倾向于提供空盒供消费者自由搭配。据北京一家超市促销员介绍,汤圆食用量不大,礼盒需求并不旺盛,给有需要的人准备空盒自己组装更方便。
除传统汤圆、元宵外,利于储存、运输的“干吃汤圆”及其礼盒也受到了消费者欢迎,汤圆零食化成为一大特征。
在淘宝网搜索“汤圆”,销量排名第一的并非传统速冻汤圆,而是百草味的抹茶麻薯。销量排名前10的“汤圆”中,仅大黄米汤圆和好利来奥巧汤圆在列,其余8款均为麻薯、驴打滚、糯米糍等产品,且商家在产品关键词中均打上了“干吃汤圆”。与真正的汤圆相比,“干吃汤圆”礼盒售价相对低廉,某商家给出的售价为18.8元/箱(共约50个),且“买一箱送一箱”。
带冰碴产品谨慎购买
元宵节前夕,北京市针对大型商超、批发市场、餐饮单位、小食杂店、网络平台共抽检元宵、汤圆108批次,全部合格。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元宵、汤圆样品56件,合格率也达到100%。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目前商场超市销售的多为速冻汤圆、元宵。速冻产品应在冷冻条件下销售,低温陈列柜的温度不得高于-15℃,带冰霜或冰碴表明产品储存温度不稳定,容易造成产品酸价升高,也会使产品微生物超标。按照国家规定,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贮存条件、净含量、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生产单位不明、生产日期不清的产品尽量不要购买。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元宵、汤圆产品时要注意“选品牌,看标签,看储存条件,看外观,凭口感”。好的元宵(汤圆)色泽均匀,外形基本圆正,大小基本一致,皮层薄厚均匀,不露馅,不裂口,无肉眼可见杂质,没有霉斑。不好的产品颜色暗淡不均匀,形状大小不一,有开裂、露馅。
此外,元宵、汤圆多甜腻,含油脂较高,过多食用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醒,一些企业推出了无糖元宵和汤圆,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即使是无糖食品,也不宜过多食用,应减少主食食量为佳。
新京报记者 郭铁 摄影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危卓
来源:新京报
鼓楼区挹江门外、狮子山麓,小桃园、绣球湖旁,有这么一所园林中学,郁郁葱葱的古树之间,孕育着一届又一届的南京学子,它就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今年,十二中建校整整一百年,早已毕业或身在远方的你,是否愿意再回学校来看看?
“清清的绣球水旁,悠悠的城墙下,有我们生活的地方,有我们学习的课堂……”一首校歌又唤起了我对母校的怀念之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依山傍水的十二中,秀外慧中。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是在1917年创办的道胜学校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前身系基督教圣公会于1917年创办的“益智小学”。
百年来风风雨雨,历经沧桑的它一直坚定脚步,到1952年最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学校里有个“道胜堂”,非常漂亮,每年都有爱好者来访。
据说,当年约翰·马金曾在此居住过。
十二中有着全国百所优美校园和南京市首批园林式校园的荣誉。
逛一逛这个校园,在闹市区会感到难得的宁静,园林式的建筑,让整个校园都显得钟灵毓秀。
历史悠久的约翰·马金图书馆、润星楼、益智楼等民国风的建筑惊艳了一批批的来访者。
经常会怀念起校园里落满银杏树叶的斜坡,厚厚如金灿灿的地毯,还有咯吱咯吱的八角木楼。
大桥南路校区是三十九中学的老校区,十二中接盘后盖了新实验楼和体育馆,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强化,旨在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在学校越办越好,体育馆扩建了,楼下有了自助贩卖机,运动过后能买点饮料休息一下。
(手机屏幕旋转90°)▼
常常能在文化角看到学生们聚集起来一起写作业,大家安安静静学习的样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炎热的夏日里,经常拉着小伙伴在亭子里坐一坐聊聊学习的烦恼。
林荫小道上,和最好的兄弟一起携手走过。
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上体育课,正值青春的男孩子最爱在这运动挥汗。
校园一角的沁芳池里红鲤游动,鱼儿在这园林里生活是幸福的。
在十二中上学的日子更是幸福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学校都是那么优雅大气,那里留下了学生们往昔峥嵘的岁月。
十二中占有着原下关区最好的教育资源,“下关小清华,园林小南师”的称号从来都不是吹的。
百年来贤才辈出,校训“尊道益智,日有所进”八个大字一直引导着十二中的风向。
至今学校一直在德智体美劳上全面培育着学子们,学生在这里能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体育方面,羽毛球一直是十二中的强项。
在刚刚过去的江苏省中学生羽毛球比赛中,十二中派出的所有队员均获得了冠军。
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
不仅是这一次,只要是十二中的羽毛球队上场,没有哪次不抱大奖回归。
学校孕育了戴韫、钱虹、陈金等多位世界羽毛球冠军球员!
十二中的教育不忘与国际接轨。2008年,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与美国BROAD RUN高中缔结为友好学校,之后举行第三届访美交流活动,又在南京青奥会的交流活动中建立美国和塞拉利昂小屋。
十二中还有一年一度的“五四文化艺术节”,今年的艺术节上举办了辩论赛、篮球联赛、诗词大会等等活动。
不仅强化了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德与智。
五四文化艺术节▼
为了给学校庆生,全校师生使出浑身解数,上至校长书记,下至老师学生,都投身于校庆的准备工作中。
暑假中,舞蹈队、击鼓队的老师和同学们就已经开始辛苦的训练了。
十二中育人百年,从这走出羽毛球世界冠军数不胜数,除此之外还有无私奉献的教育者,献身科研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十二中辛勤培育出的优秀人才。
陈金
国家羽毛球女队教练,前中国男子羽毛球队运动员。
龚昌德
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锦庭
现任泰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
茅於渊
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全国首批中学特级教师。
赵健
嘤鸣读书会、嘤栖书院创始人,
南京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
南京乐活公益发展中心理事。
十二中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毕业之后,很多人去往五湖四海,天下之大遍布优秀十二中人的足迹,继续在各自前途中发光发热。
在十二中,我们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最美好的时光。
正是身体发育最关键的时刻,学校特别关注学生的伙食健康,食堂的饭菜每年都在改进,越来越合学生的胃口。
那时候高一高二按月轮流去食堂就餐,有时候同学不愿意挤食堂或课程太紧张,还可以在班上等食堂阿姨送盒饭,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我们这样的待遇,暖心到了骨子里。
十二中是老下关区最好的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生活学习在这里的孩子特别幸福。
学校周边好吃的非常多,趁中午休息的时间总是拉着伙伴出来吃一顿。
最常去的数好吃不腻的沙县小吃,就在校门口,免得跑太远了来不及回校赶作业,紧贴旁边的是湾仔岛奶茶店,吃完还能顺一杯奶茶回去。
湾仔岛奶茶店▼
上七家湾点一份锅贴,想吃面了就去清源香来一份牛肉拉面,春园小吃的价格实惠,炒面让人回味,实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转个弯就到KFC了。
七家湾牛肉锅贴▼
清源香云南过桥米线▼
傍晚放学回家,辛苦学习了一天去校园对面的美满吉买份炸鸡解解馋。
美满吉▼
偶尔也会奢侈一下,放了学和同学去韩记撸个串。
许多年后,即使从十二中毕业了,同学们还会回来在这边小聚,来一份牛板筋,嚼着嚼着就想起学校的日子。
徐州韩记烤肉▼
不仅是种类丰富的美食小吃让这里的孩子倍感幸福,还有十二中各位教师的关怀令我感动备至。
有“地球小博士”之称的姜涛老师,地理知识渊博,让我感受到地理课原来可以那么有趣。美术老师张一俊在我们眼里简直是男神一般的存在,听他的课总是一种享受。
“根据俞氏法则,这一题选。。。”这是英语老师俞小卫的经典语录。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认真严谨却又不乏幽默感,备受同学们爱戴。
姜涛老师▼
学生和老师在十二中的日子里交织出浓浓的师生情。
但凡现在的我们有任何成就,都要感激这些无私奉献的教师,是他们赋予我知识,教会我为人处事的道理。
2017届高三毕业典礼▼
我们当初嫌弃的肥大的校服,埋怨永远写不完的试卷和前排经常吃到的粉笔灰。
然而老师们陪我们度过这样的岁月,他们比我们早起,也伴着我们熬夜。
临近毕业,他们看着我们参加成人礼;高考前,我们一起举起右拳百日誓师……历经百年,十二中桃李已遍天下。
百日誓师大会▼
成人礼▼
毕业这么多年了,你还留着当年铜制的校徽吗,你的毕业照又放在了哪里。
南京十二中校徽▼
南京市十二中77届高二9班毕业留念照▼
南京市十二中81届高二11班毕业留念照▼
毕业校友张留忠为祝贺母校南京十二中2017年100华诞特地作诗《满江红?百年道胜》。
“旖旎石城,扬子岸、挹江门矗。兴道胜,百年华诞,辧学虔笃。曾睹恶狰罗孽攥,更援良善掬情出。毓灵秀、垂教日新传,春风沐。
授有方、师严督。求上进,生思独。遂一腔挚爱,正纯庠纛。广纳俊贤添锦绣,志研粹奥馨芳馥。贵自强、育品树苗先,心尤瞩。”
十二中毕业的你此时是否开始怀念母校?古城下的它依然美丽动人,印记着岁月的年华,沉淀着文化教育的底蕴。
10月18日,南京十二中百年校庆,我们狮子山下,小桃园旁,等你回“家”!
?END?
部分来源 | 南京十二中官网、十二中官方微信、十二中百年校庆网等网络
南京头条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公众号由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 凌建豪律师提供法律支持
往期精选回顾
戳“阅读原文”,快来抢亲子卡!
015年,苏子硕离开香港一路向北,选择在内地开店,以此传递港味文化。 杨佩佩 摄
2015年,苏子硕离开香港一路向北,选择在内地开店,以此传递港味文化。 杨佩佩 摄
中新网太原4月23日电 题:“85后”港青山西开店记:一路向北传递港味文化
作者 杨佩佩
在山西太原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有一家仿若从港片中“走出来”的港式茶餐厅引人注目,“85后”港青苏子硕正是这家餐厅经营者。2015年,他离开香港一路向北,选择在内地开店,以此传递港味文化,6年来从未改变。
打扫卫生、准备食材、接待客人……23日,苏子硕同往常一样在店里忙碌着。店面不大,绿白相间的招牌、复古印花的地砖、旧时火车车厢般的皮卡座,丝袜奶茶、菠萝油、咖喱鱼蛋等地道香港美食,港味十足。
近年来,富有香港特色的港式茶餐厅在内地遍地开花。苏子硕坦言,港式茶餐厅承载着香港人的记忆,有种亲切感,是港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经营的这家茶餐厅是香港湾仔地区老牌茶餐厅‘德如’在内地的分店。”
打扫卫生、准备食材、接待客人……23日,苏子硕同往常一样在店里忙碌着。 杨佩佩 摄
在香港,“德如”的故事,从1954年开始。“‘德如’是我爷爷的名字,听奶奶讲,那时,他们为了生活在路边开起大排档,两张小方桌加四把折叠椅,售卖港式美食和奶茶。”苏子硕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父辈租下档口旁的铺子,成为茶餐厅。
经过60余年的传承坚守,“德如”在香港已成为当地的“老字号”茶餐厅,吸引众多到港游客“打卡”。
而在内地,“德如”的故事因苏子硕,从2015年开始。那年,在香港从事广告工作的他决定离职来内地创业。“内地经济发展快,能给香港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内地经营港式茶餐厅是很不错的选择。”
店面不大,绿白相间的招牌、复古印花的地砖、旧时火车车厢般的皮卡座。 杨佩佩 摄
“堂哥很多年前就来了内地从事餐饮业,在他的帮助下,我们考察过很多城市,最终决定在太原开一家餐厅。”苏子硕说,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比,太原成本较低,最关键的是这里港式茶餐厅并不多。
在许多香港影视作品中都有茶餐厅的元素。苏子硕表示自己很感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这些影片将港味文化输送到内地,很多民众并没有去过香港,但早已从港片中熟知茶餐厅。”
如今,苏子硕早已适应这里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餐厅,闲暇时会外出旅游。对他来说,自己与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除了事业,他在这里还收获了爱情。“未婚妻是山西人,我们即将要领证举行婚礼,届时我就是山西女婿了。”
提及未来的期望,苏子硕坦言,香港的茶餐厅就如太原的面馆,承载着本土文化。希望在每个城市,都有他的港式茶餐厅,让更多的民众感受港味文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