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自己的观点,我是老刘,一个做家居建材多年的小商户。
现在生意是一年比一年艰难,量是没有减多少,整体利润下降了,服务反过来是越来越好。从去年开始,我发现装修的客户花钱越来越谨慎了,我喜欢聊天,也想了解一下我的客户,普遍反应大家钱越来越难赚了,所以消费也越来越谨慎,现在很难一次性成交,客户是比了又比,看了又看,很难决心下单。为什么如此,其实大家都明白,口袋钱有限。
中午都在商场附近吃饭,附近几个店老板都熟悉,吃饭的时候,有时间也和老板讨论这个事情。老板们现在的意见是没有这个平台好,说平台提点太高,就是一个吸血鬼。商户不赚钱,消费者得不到实惠,只是快递小哥解决了一份工作(不知道快递小哥感觉怎么样,有时间和他们了解一下)。以前我也点外卖,现在基本不点了,有堂食的店心里不好想,但是也不敢放弃平台。一些不搞堂食的店,做外卖的在一个偏僻的小路上都是。只做外卖,很多平台上经常看到的品牌(品牌就不说了),就是看到这些店后不敢吃了,现在店里几个小同事,在看到这些专业外卖店以后,也很少点了。
我们和餐馆老板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美团比有美团好,以前平台的确可以带来流量,增加营业额,扣点低,的确有利润。现在不一样了,平台扣点多,做堂食本身菜品和辅料也买的合格品,成本摆着在。不用平台堂食量现在比以前少多了,用平台又没有利润。做小餐饮真是不容易,举步维艰。以前没有平台,我们也是天天中午要吃饭,以前餐馆放一个菜单在店里,吃饭也是点餐,餐馆挨的近,送过来也方便,价格也实惠。最开始还用的陶瓷餐具,下午空闲再过来收走,干净卫生还环保,价格也不高,我们也感觉很方便。平台刚来时有补贴,我们也经常点外卖,选择也多了,何乐而不为呢。餐馆老板也高兴,不送餐,利润也有,还增加了快递小哥的工作机会。如果平台和开始一样,的确三方都满意。自从去年增加扣点,入驻平台餐馆好日子慢慢结束了。就好比我们看电影一样,都坐着看蛮好,突然有个人站起来了,慢慢都站起来了,你不站起来,你就看不到。就和现在入驻平台商户一样,都不知道未来,不赚钱还不敢离开平台,不离开熬的看有没有其他人先离开,谁离开谁先关门。现在商户和我们消费者应该都是感觉没有平台更好。大家还是和以前一样,商家有利润,有钱赚,也舍得消费,我们也有利润。我们是商户其实也是消费者,我有钱,你就好赚我的钱。
很多人会怪我们做实体卖东西贵,其实我们利润不高,房租这两年也在减租,去年到今年倒闭不少店,很多店空了一年也没有招到商户,估计今年重新签合同还要倒一批。不知道这是不是内卷。大家都想买便宜东西,大家都不赚钱,都没有钱消费。反过来各平台赚的盆满钵满,富可敌国。其实这些钱应该是千千万万个商户和房东的。说什么高科技,其实平台就是一个中介,但是困住了所有人,我感觉弊大于利。
也不知道老板这个称呼我还能够用多久,反正做了二十年,也做不了到其他的,顺其自然吧!很多东西有轮回,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我相信如果大家都不好过,管理者是很优秀的,管理者会有办法来应对,相信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
欢迎大家讨论!
知什么时候兴起的餐饮外卖行业,它极大的丰富了上班族和吃货们的味蕾,品种繁多、快捷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吃遍八大菜系中的代表菜品以及地方小吃,品种简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店家做不到。而且这个行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业的转型升级和就业率的提高,仅美团而言,2020年美团营收为1148亿元,餐饮外卖交易金额达到4889亿元,日均餐饮外卖刷单2770万条,外卖送餐骑手已达到了950万人以上,如果再加上其他外卖平台的数据,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运行体系。
虽然餐饮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和就业率,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可否认,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至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鱼目混珠,监管难度较大。由于餐饮外卖店的食品绝大部分是在线上售卖的,所以营业店面无需考虑摆放桌椅板凳来招揽食客,只要有可操作的厨房就可以开张营业了,甚至在家里就可以起灶下单做生意,正因如此,餐饮外卖的食材安全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制作员工的健康问题等等就很难监管到位,所售卖的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令人堪忧。
二、重油高盐,只注重口感,而忽视了健康饮食。刷单点外卖餐的群体大都是年轻人,他们喜欢那些刺激味蕾比较强烈的食物,商家为了满足这些消费群体的需求,制作一些重口味的菜品供消费者选用。从营养角度上讲,长期食用这类菜肴,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三、食物包装物存在隐患。餐饮外卖使用的食品包装物是否安全合格让人担忧,特别是个别不良商家为了自家利益,可能会使用价格低廉的非食品级包装物来包装食品,这类包装物遇热后会释放出很多有害物质而被人吸收,长此以往,消费者的身体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四、加强对外卖送餐员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现在大部分送餐员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他们的职业精神和道德修养是值得消费者称赞的。但是,有极个别送餐员的所作所为却败坏了行风,恶意事件屡屡报道于媒体之中,比如:送餐员上门辱骂威胁消费者、在送餐食品中吐口水和撒尿、偷吃送餐食品等等,这些恶行严重败坏了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颠覆了人们对外卖送餐员的认知,对这些害群之马要坚决给予清除并做出相应的惩治。
总之,餐饮外卖行业今后的发展要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做到行业有规范,社会有监管,企业有自律,让消费者有一个安全放心的餐饮环境。
果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们每天都会期待着去上班;如果一想到工作,心里就在挣扎着痛苦,每到工作时间就想逃避!
朋友说我,发文章在骂人,问我怎么了?发发脾气呗,我不狡辩,负面情绪不吐不快,让我上班吃了不该吃的苦,就很不满“资本”自以为是的权力和管理呗。
虽然大多数的观点我都胡说八道,信口开河,我就宣泄一下,完了就舒服!
其实很理解都有各自的不容易,包括美团,商家。大家都有困难。
1、商家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美团赚得大把大把的钱吧,商家的利润都被美团搞没了。
国家也发现了商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好像被压榨了。
前几天有个新闻,国家要美团下调商家的服务费,股价立马就下跌!
国家的出发点非常好:人人都有饭吃。
但不知道能不能落实。
2、美团
我们看个数据,单从餐饮方面,去年第三季度:
美团的利润率仅有3.3%。(同样是打价格战,以薄利多销的淘宝的利用率都5%以上的,已经很低了。)
三季度公司餐饮外卖完成订单笔数为40.13亿笔,平均每笔订单给美团带来的营业收入为6.29元。
显示的数据并没有赚到很多。如果你再翻回以前的数据利润也是很低的。商家难,美团也不好过。
按我们传统营销方式:商家、外卖员到客人就对接完了。
现在美团:
平台、承包商、业务员、广告、站点管理员,然后不定期的搞活动、招人、奖励、补贴等等纯粹个人看法,多了这么多的环节,显然不“压榨”商家不行。
但利润这么低值得人同情吗?
毕竟是商业,我们看他的发家史,靠的还是打价格战,以垄断的方式去做这个市场,把竞争对手搞垮,别人无法生存了,剩下自己一家独大,时机一成熟再把价格提高的方式。这手段就是典型的“资本”方式。
最后结果,留下了两大资本一起竞争:饿了么和美团,我们只能期待的是,他们除了赚钱同时,别忘记造福百姓。
3、外卖员
在这之前,去年国家也发现外卖员的艰辛,一直提倡美团,提高员工的福利,有三点:
1)帮员工买社保;
2)把工资提起来;
3)拉长送外卖的时间。
最后如何,应该是不了了之,为什么?目前做不到!只能看未来吧。
国家很伟大,为我们弱势群体争取利益。
但就说拉长送外卖时间,也是很专业的事情。时间如何延长,延长多少,这是个问题。比如一个小时的餐,你延长到一个半小时,骑手就不赶时间了吗?外卖小哥肯定会说:不一定,内行很清楚,很多因素。而且换成客户思维:越快越好!
你看,都有各自的难啊!
只不过你可能会觉得,这用不着我们这种小人物操心。
好的,我自知,作为一名外卖员,好好送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