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上,发传单渐渐成了鸡肋。
老板觉得不好用,顾客觉得是骚扰。
但有门店,把宣传单玩出境界,单靠一张传单让日营业额增加一万多元。
复盘了80%的门店,系统梳理出影响传单转化率的5个因素。收藏起来,下回发之前,看一看。
本文转载自咖门(KamenClub)
想清楚,谁来发?
对于大多数门店,这个工作都是店里伙伴完成的。
但700cc创始人王冠淮在咖门创饮Talk北京站的演讲上分享过他的经历。
他刚开始创业时,门店开到第3家,遇到了“店不过三”的魔咒:一家赚钱,一家不赚钱,一家赔钱。
这时,他开始想到做营销,最基础的就是发传单——
“我自己去发传单,自己去发引流卡。为什么不让服务员去,因为我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我一定要让周围的客户相信我这家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服务员为了完成任务把传单递过来。
我会去讲我的店开在哪里,我们店有什么活动,我给他做一个引流卡,卡价值一百块钱。我花了两天时间发了一千多张,真的非常有成效。
引流一定靠老板,而不是靠员工,老板不干谁给你干,你指他们引流,他们就糊弄,你一定是亲力亲为去带着他去干。”王冠淮在分享时说。
◎ 老板亲力亲为效果肯定更好
明确你的传单要发给谁
前期要做好用户调研工作,完成客群定位。
调研的内容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场景、活动场所等。
分析好了客户信息,做好了清晰的客户画像,你就知道你的传单该发给谁,不该发给谁了。
比如开甜品店,客户主要以年轻女性为主,那发传单时男性以及中年人就不用考虑了,他们即使看了进店的概率也会非常小。
另外,发传单时如果一群人过来,第一个人一定要选择好。因为这个人接了传单,接下来的人可能都会接,这个人如果拒绝了,接下来的人可能都会拒绝。
因为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周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规律。
◎ 发传单不只是发,还得要说
选择发放地点
发传单的地点要以店铺周边为主,在周边范围内寻找人多、人流量汇聚的地方。
选择发传单地点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尽量选择用户的行动轨迹会经过店铺的位置,这样传单+店铺,会形成强烈的二次曝光,增加顾客进店的几率。
尽量选择广场等人群比较悠闲的位置,人比较闲的时候才会有可能看传单,如果大街上人都匆匆而过,那肯定是没有机会瞄一眼了。
选择客流适中的地方,人流量超级大的地方,用户看传单的概率会减小。
传单设置什么内容?
最没有效果的传单内容是介绍店面开业,因为没有人会关心你开不开业。
写上密密麻麻一大段文字的传单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会专门花时间去研究你想做什么。
写一大堆优惠信息的也没有用,因为顾客压根没时间去挨个看。
◎ 顾客不愿意看的传单就是一张废纸
用户能被吸引的唯一可能性,就是你用她感兴趣的内容,成功诱惑了她。这时候,你前期的调研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明确了用户需求以及自身产品优势之后,传单的内容也就很明确了,什么产品?什么优惠?
也就是说好的传单内容,只需要讲清楚你的核心产品是啥,以及产品的优惠力度就可以。不需要罗列一大堆内容,讲故事、讲情怀、讲品质,这些都不应该在宣传单里出现。
◎ 对比一下,哪种更有效
这时你就要做市场调研的第二部分了,也就是竞争对手调研。
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确定自己的核心产品。然后通过自身产品成本的核算,研究周边竞争对手的价格和优惠力度,更好把握方案的价格区间,由此制定一个不赔钱并且能将优惠做到最大的方案。
比如我之前设计了一个吃多少送多少的方案,以代金券的形式做活动。但是我们不叫代金券,我们做成了和过去一模一样的粮票。
◎ 粮票外观的代金券
因为我们推的羊肉泡馍,顾客大多是中老年人,这些人都经历过粮票饭票的时代,一张粮票就会把他拉回到过去的记忆里。这个活动最后转化率特别高,发出去的粮票回收率也很高。
一个感受是,把传单改成有价值的东西,更有效。比如说印刷餐巾纸,或者一些小物品、小物件等。这样一来成本会增加,那么在发放时就要更精准地发给潜在客户。
甚至直接做成优惠券,或者卡通人物的样式,给别人一点好奇感。
◎ 设计成更能勾起人好奇感的外观
独立战略营销顾问小马宋分享过一个类似的案例:和传单一样,名片也少被人重视,但乐纯酸奶的名片非常有创意,可以化解这个问题。正面是“你好,我是乐纯的创始人刘丹尼”,背后是一百块钱的代金券,可以到乐纯门店里面随便花。如果你不喜欢吃玫瑰口味的,还有四种口味特权。
一般的名片基本上不会被人保留,就浪费了。但递出去这个带有优惠券的名片,有没有可能利用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传单怎么发?
发传单不只是发,还得要说。
说的内容就是一句话能概括你活动的话术。比如说“金桔柠檬茶,新店开业特价3元”。
在发传单的过程中,说其实是最重要的。这一句话术吸引到了用户,她才会接过传单继续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把传单塞给别人,那么很可能会被扔掉。
◎ 发传单不只是发,还得要说
发传单形式也可以创新。抖音上经常会看到穿着熊本熊服装爆走式发传单的视频,这也是一种新奇的方式。
关于发传单,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心得,留言分享!
· end ·
轮值编辑|于聪聪 编辑|刘珍 视觉|刘珍
<>< class="pgc-img">>018年11月05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172】篇
这关系还能乱套了?
平日的观念中,乙方都是为甲方提供服务的,强势的甲方手握着钞票,看着一个个乙方手里的货,琢磨今天要翻谁的牌子。
虽说这法律中,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并不说明谁请谁中,但一句“甲方爸爸”则让人秒懂乙方的地位。
做餐饮也类似,顾客手里拿着钱,翻翻手机,看看路边,琢磨今天翻谁家的牌子,大多商家也在店里期盼顾客今天能翻到自己。
这也许是很多店的常态了,看着门外望眼欲穿,希望顾客快点到来。妥妥的乙方状态。
那,若是把这两种掉个个,还成不成呢?
当然成了。不信,你看看这几个例子
在贵州,有一家肠旺面,当地人讲不管是啥时候去,远远就能看到门口都是人,虽然门面不大,环境也一般,但并不妨碍顾客排着长队手里拿着钱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一碗热乎乎的面。
在西安,钟楼南边,有一家做绿豆饼的,每天早上八点半出第一锅,下午卖完即关门,每人限量购买20个,随时去都有排队的,稍微去的晚一点,就只能买到原味的,其他口味都没有了,量大需要提前一天预约。
我相信,在你的城市,你一定也知道,有那么几家店,经常排队,顾客盈门,每当自己生意不好的时候,看看人家,心里更不是滋味。
凭啥都是做餐饮的,别人都开成甲方了,自己却还是乙方呢?
< class="pgc-img">>乙方被顾客挑,甲方挑顾客
当乙方的时候,总是被顾客挑来挑去,前几天晚上到跟前的商场去,有的店都把门迎拍到了地库的电梯口了,看到有车过来,都想塞一张菜单上去。
你看,乙方多被动,多难受。
而当甲方,则不一样,可以挑选顾客,比如用时间,用限购,甚至用涨价,等等手段来筛选顾客。
我估计你一定也希望能享受到开店当甲方的境遇,看着那么多顾客门口排着队,手里握着钱,急切的交给你。
但想做到可真的不容易。有不少人尝试过,去研究那些非常火爆的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口味一般般,环境一般般,服务还牛的不行,顾客都是自带服务员去。
还说现在的顾客都怎么了,就这样都爆满,自己的店比这都好,凭啥就没人。
你看,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大概率是成不了甲方的。
也有认照这样子去复制了,甚至从菜单品类都完全照搬过来,可依旧还是不成,做不好。
难道这些成功经验就没法复制吗?
< class="pgc-img">>?
成功容易复制吗?
不,甚至说成功无法复制。
那你前面写那么多,不白说?
我知道,你无非是看明白了,不知道怎么做罢了。
看了那么多已经成功的店,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是因为有个好底子加上抓住了机会,就这么成了。
那对你的店来说,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打好底子,这话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了很多次了,但我还要说,因为这是永远不变的。
如果今天说底子重要,明天说底子不重要,就成了瞎说了。
打好底子,其实就是在塑造你的亮点。
有了亮点,有了底子,一单有了机会,你就直接可以上岗了。
比方说老王的面馆,苦熬了两年,送走了无数同行,在这期间坚决不降品质,终于这个商圈火了起来,老王的小日子也过的不错了。
如果不守住底子,机会跟目送走的同行一样,被别人代替了。
无论是大众餐饮,还是轻奢,还是高端,没有亮点、没有记忆点的店,终究不会让顾客印象深刻。
想要做成甲方,你就必须有你的亮点。
亮点必须是稀缺的
其实,今天的文章,可以算是昨天文章的一个辅助和补充。
能被人记住的点,一定是特色和稀缺的。这个特色和稀缺,并非是绝对数量上的稀少,而是供需关系的不平等。
比如说最简单的,写字楼的小白领们,就希望在楼下吃一口干净卫生的,味道差不多的就成。但大多数小馆子都是埋埋汰汰的,卫生条件堪忧,这时候突然有一家店,非常整洁卫生,一看价格,也差不多嘛,这时候,会不会就成了稀缺资源?
对,您说对手们会学,也统一开始升级店面咋办呢?
1、不是每个人都对干净的理解相同
2、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时动,就像不可能所有人都出家一样
3、每个人的思维和能力都是不同的
所以,担心对手一起干,纯属多虑了。
但你不干,这个亮点就没法塑造出来,自然也没办法被人记住,更没可能成为甲方了。
< class="pgc-img">>要想成为甲方,你必须足够优秀
顾客从来都不傻,尤其是入口的东西,一口就知好坏。你看那么多通过营销火了的企业和公司,唯独餐饮极少,为啥呢?
就是因为餐饮的本质,还是在这一口吃上,吃饭以外的都属于附加服务。
所以必须把这口吃的做好,做到优秀。做不到全国第一,可以做全县第一吧,即使做不到全县第一,能不能做到这条街,这个小商圈的第一呢?
比如,麻辣烫,你就做到了这条街第一,好吃好看还放心,老板人又不错,认真细心,即使不用任何营销措施,大概率他下回吃麻辣烫还会来的。
但你必须要做好,人就记住了,就像我身边不少朋友,买腊牛肉就认准那一家,基本不太换,就是怕踩雷。
当你做到足够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慢慢有了甲方的感觉了,饭点开始排队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但,这不是个快活,没有速成之法,只有你认真细心踏实肯干才行。
收钱时候的舒服,是需要之前几倍的努力才会获得的。
相当甲方简单,但真的一点都不轻松。把乙方做成甲方,也许就是餐饮的最高境界了。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饮品牌的竞争就是一句话:“起点是食材(产品),终点是人才(伙伴)。”去年总结了三层次,今年良食的好几位伙伴越来越卓越,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梦想与相信的力量,因此又做了个新的梳理,即:良食人修炼四境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1.外化于形:普通伙伴,一知半解不得要害,很多人一辈子如此,只做了个人手。可以维持餐厅开门,基本上一锤子买卖;
2.深化于行:合格伙伴,明白了个中道理并能付诸行动,可以让餐厅运转,餐厅的顾客满意度更高,并不断有回头客;
3.内化于心:优秀伙伴,深刻理解餐厅净快美好,可以带领与引领餐厅做好经营取得结果稳定赚钱,晋级为经营者,顾客成为了朋友;
4.升化于魂:拥有梦想和格局,把餐厅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命。他们通过成就伙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终成大事儿。顾客成为了他们的粉丝,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与努力激励了很多人,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