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报记者 汪子芳 通讯员 林叶 陈晓晓 文/摄
明明是个24K纯爷们儿,身份证上性别一栏却写着“女”。虽然乘车或者住宿的时候出现过尴尬,但心大的浙江温州男子阿明(化名)一直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直到今年年初,他准备成家,结果在民政局了解婚姻登记情况的时候,身份证上的性别才真正难住了他。
马上要结婚登记的他
被身份证性别“女”难住了
阿明(化名)今年43岁,温州市苍南县人,一米七左右的他比较清瘦,还有些微微的秃顶,一看就是个纯爷们儿。
今年1月上旬的一天清晨,阿明跑进苍南县霞关边防派出所,说是自己的身份证信息有误,请求民警帮忙更正。
派出所的方警官说,阿明步履匆匆,声音浑厚,言谈举止和外形都是男性,但接过阿明递来的身份证,他才看见身份证上性别一栏写着“女”。“他说自己很急,马上要成家了,去民政局了解婚姻登记的情况,结果一提身份证上的性别就被拒绝了。”
一个大男人的身份证为什么会写着“女”呢?阿明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办理一代身份证转二代身份证时,他的身份证、户口本都被错误地登记为女性。“当时觉得无所谓,反正亲人朋友都知道我是男的。所以之前基本没想过要改。”阿明说。这些年,做厨师的阿明为了生活奔波,去过海南、杭州、福州等地,一直在外面打工,心大的他一直没把这事放心上,也没有特意回老家的派出所更改身份证信息。
直到最近准备成家,阿明前往民政局了解登记结婚的手续,身份证上的性别才难住了他。
性别是女的这二十多年
这个大男人是怎么度过的
出行、住宿、办理银行业务,哪一样都离不开身份证,而性别那一栏的错误,总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阿明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阿明说,发现身份证信息错误后,他觉得改起来很麻烦,就先去村里开了一张自己是男性的证明,这证明就像一张护身符,陪伴他走过很多尴尬时刻。
“银行业务倒还好,没怎么被为难过,但是登记住宿很不方便。”阿明说,这么多年东奔西跑,每次在外面租房子或者住宾馆的时候,都要事先拿出那张证明,然后再多番解释。
“最尴尬的一次就是坐动车,当时我从福建坐动车回浙江,结果安检时被拦了下来,还遭了很多白眼。”阿明说,安检很严格,工作人员一直查一直问,拿着身份证还有证明拍来拍去,一直问他是不是做过变性手术。
“那一次真是尴尬了,闹的阵势很大,周围排队的人都窃窃私语,一直盯着我看,那眼神看得人浑身难受。”阿明说,后来虽然如愿坐车回了家,但是从那次起,心里就动了更改身份证的念头。尤其到了2017年,他找了个女朋友,张罗着要结婚。结果到民政局一问,他那张写着“女”的身份证成了婚姻大事的拦路虎。几经周折,趁着休息时间,阿明返回老家找苍南警方求助。
苍南公安局行政审批科户籍民警和霞关边防派出所民警得知阿明的情况后,深入他所在的村庄进行调查。民警走访了村里,找了阿明的父母谈话,还询问了和阿明一起长大的玩伴,准备多方面的证人证言等材料,以便更改阿明的户籍信息。
2月5日上午,在民警的帮助下,阿明终于拿到了崭新的身份证。这一次他也彻底从身份证上的“女娇娥”变回了“男儿身”。
>我期待大家听我的故事时不要仅作为一个跨性别的故事去听,而是能够站在人性、人生历程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单纯看作是某方面的故事的话,我会觉得少了些什么东西。
我是被当成一个男孩儿生在这个社会上的,当时我母亲抱着我特别开心。小时候我的家庭其实对我充满了期许,因为中国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再加上计划生育嘛。我一生下来我父亲就非常高兴地跟很多人去说“我生了一个儿子啊”之类的。这甚至还改变了我父亲和我奶奶的关系,他们原本关系并不合,在我降生之后,他们的关系就回暖了。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其实就有一点自我思想上面的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会觉得自己应该是动画片里面的女主角,或者是童话故事里面的小公主。但长辈们会觉得这就是一个玩笑,就一个孩子他自己这样想很好玩儿。作为一个孩子是非常信任父母的,但是父母却把这个当成一个笑话去周围的人说。因为这件事幼年时期的我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玩笑和嘲笑孩子是分得清的。
我五岁时做过一个手术,在做手术前我是只能蹲着上洗手间的,这点我跟女孩儿是一样的。做完手术后让我可以站着小便了,后来家里人说是包皮手术,但是我问过一些医生,医生说包皮过长应该不影响站着还是蹲着上洗手间啊,这也是一个让我疑惑至今的问题。
那会儿我父亲还是袜厂的老板,在国企袜厂里是个挺大的头儿,他会拿一些袜子回家让我试试弹性好不好之类的,包括了连裤袜,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我是很喜欢,但也知道被外人看到可能不太合适,那时还是会有点察觉到这些事情。
小学的时候我非常封闭,不太会和别人再交流自我这种想做小女孩的这种倾向与期待。非常爱哭,我有一种学术上应该叫过度吸气综合症的症状。就是当我的精神受到很严重的冲击时,就像是被误解啊,就会倒在地上面哭,特委屈地哭,哭到抽搐,全身的神经都是在发麻的那种状态。
然后我的小学同学会欺负我,我的小学老师也会欺负我,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校园霸凌很严重,很严重。
我的班主任是从文革走过来的人,我们那个班是他带的最后一届了,带完我们之后他就可以退休了。但他是那种用文革思维来治班的一个老师,这个是非常可怕的。就拿我们小学的一个同学来举例,一个女孩儿,画画极棒,但是她语文数学英语这些都不好,就没有其他学科是学得好的。然后我们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就向全班人说她是灵魂画家,让她站起来,发动全班人对她进行攻击,人格化的攻击。
因为我小时候语文也不好,班主任非常不待见我。他会对我进行言语上面的攻击,“也不撒泡尿照照你什么德行”,“你一个耗子屎坏了一锅汤”,就类似于这样的这些话,非常的恶心人。我精神上面受到很严重的打击,完了倒在地上抽搐,他会指着我对全班同学说,“神经病”,“抽风”,“鸡爪疯”,“羊癫疯”,给我起的外号就叫“神经病”。在小学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甚至可以算到PTSD那个状态了。
我非常恨他,以至于我会专门逃他的课。有一次我知道上午头两节课是他的,然后我就不去学校。上完第一节课时,我想差不多该走了吧,然后在第二节课课中,他还在教室里上着课,我在窗户外边儿看了一眼完了,老师看见我说了一句“你来的够早的呀”,我扭头就走。后来他就让我在办公室罚站,那天放学我还用拳头打碎了一块玻璃。这些小时候的经历其实对现在的我都有很深的影响,就是我对权威的看法,什么样的人可以被当作权威?这非常重要。
小学时我是不敢去洗手间的,也不敢去游泳,尤其是到了小学四年级左右。我是绝对要坚持自己洗澡,绝对不跟家长一起洗澡的,不会让他们看我的身体。在学校也是,可能从三年级开始就开始刻意回避在学校上洗手间。我会减少喝水,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最简单的直接方法就是忍着。有一次我早上不知道吃什么了,闹肚子了,就连闹肚子我都会忍两三个小时,中午回到家后才进行方便这样的事情。
我跟同学关系也不太好,尤其是被两个孩子老欺负我。我的性格可能从那时候就有了一种体现,就是我特别喜欢跟类似的事情死磕。所以到小学的后半段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一年,我跟同学的关系相处的还算可以了,就是跟以前欺负我的孩子们,我反而能够去用一些方法去和他们玩到一块儿。但是老师的问题始终是一种非常头疼的状态。小学后半段,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抽搐的状态也有了缓解,不再是只能躺在那儿抽了。
我能够开始意识到手张不开,我在努力地让我的手指张开,甚至站起来走路。因为我只能缓慢的走路,也说不出话,我就想往窗台上走,因为我们当时是四楼,同学们会拽着我说怕我跳楼,因为受了很大刺激嘛。但那个老师会让他们放手,说放心让他跳,有本事他跳,他没那个胆儿。但是我没有从跳下去,因为我其实是希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是最安静,让你自信,内心里面是,看不到人的一种环境。
这个状态慢慢发展成大吼大叫,因为我小时候是一种很孤僻不被人理解的状态。就会自己玩儿一些声乐什么的。最开始是学狼叫,自己一人儿学狼叫什么的,声音慢慢就打开了,导致后来我男美声很好。当时在学校大吼大叫,声音放得特别开,从四楼喊的话,一楼都能听见啊,真全校都能听到的那种声音。
小学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父母离异。这件事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件大事,但是我会意识到这是父母的事情,他们的事情我不参与。我不清楚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但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不会干涉父母他们是否离异。而且有一段时期,父母离异之后还是在一起住的,因为涉及到分房和户口的问题。所以离异后还一起住了两年,直到初中才有一个不一样的变化。
小学时家长是非常相信老师的,他们不太相信自己的孩子。我小时候会遇到很严重的这种情况。父母也会跟我强调说,你看别人怎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我还哭,哭完了之后不还得受欺负吗?那老师也会经常在父母面前说我的不好,说我的坏话。后来。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父亲还给老师塞了1000块钱,在90年代是非常多的一笔钱了。然后那个老师真的收了这笔钱,在我的毕业评价上面写的非常的好。
因为小学老师写的评语非常好,上到初中时老师给我分了一个小组长,但我还是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那种状态,所以很快的我也就丢掉了小组长这么一个身份。但是我理科特别的好啊,理科特别的好,从小学就一直好,好到不用去学那种,文科的话是极差。初中的时候,班里也是很多人欺负我,我同样是大吼大叫,受刺激之后摔门就夺门而出,有时候会撞到一排桌子。情绪上来的时候。就是乱冲乱撞,一拍桌子夺门而出,再把班里的门狠狠地关上。
初中校园霸凌也是非常多的,相较之下的话,我觉得初中的校园霸凌远比小学来得厉害得多。小学就两个孩子是最主要的,其他的在我印象中还是没有那么严重地欺负我。他们只不过在附和老师,就站在边上,也不敢对老师进行抗争。到了初中的话,班里面已经开始成规模、成团儿地来欺负同学,不过老师其实是还好,也比较年轻,他还没有太欺负我。
在很多人看来,中小学其实是一个恋爱的时期。那段时间我在恋爱方面也是有过很长的探索。小学我以为我喜欢女孩儿,初中也有自己喜欢的对象。但是我在小学的性幻想里面。对方就不是女孩,而是男的。我也幻想我自己是一个女孩儿。所以我从小学从我拒绝和别人一起去洗澡那时开始,我会有一些对性方面上的认识。对于性幻想上面的东西,那时候我还并不太懂。
初中的时候还甚至给女孩儿写过情书,但是我看待这个感情没有性的这个关系。我跟我对那个女孩儿喜欢。就没有性的这个关系啊,以我现在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更像是憧憬,对偶像的憧憬。所以她跟别的男孩儿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我不舒服或者怎么样。那个女孩儿对我提过一些要求啊,让我帮她我也是很乐意地去做的。所以我跟这个女孩儿的感情不是建立在性关系之上的。
初中我一样是不愿意在学校上洗手间的。那时候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上午不喝水,中午开始喝一点水,下午就等着放学回家上厕所。我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老师留堂,第四节课之后不让走,大家开会,我就跟那儿想怎么还不完事儿啊,就一直在那忍着。最后忍到都坐不住,才举手说去洗手间。当时有另外一个同学跟我一起去,那个小学的洗手间,我不知道你们有多少经历过,就是一览无余的那种直排尿兜。
当时那个男孩儿跟我一起去,他注意到我往角落侧了侧身,意识到我不喜欢被别人看,特别善意的跟我说了一句说,“没事儿,我不看”。那个善意我现在都一直记得的,一个非常小,但是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我在课上一般也是不举手去洗手间的,因为我担心别人注意到我在逃避,我不希望别人有意识的去发掘到这孩子他怎么不在课间上洗手间,怎么会在上课上洗手间。我不让别人注意到这件事情。我当时的精神状态还不是特别的好,所以我就经常在学校里经常会干出前面说的跑出教室的事情。老师会让同学去把我拽到办公室跟我谈话,问我怎么情况,但是我也说不出来。
直到初三的时候老师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可能是受到校方的压力?然后他就建议我去工读学校,就是男校,里头都是各个学校不要的问题学生,往那儿一扔。他们有些是偷东西的,有些是打人啊什么的,都往那儿扔。所以那个学校的环境非常的差,而且是一周五天要在那里住宿。这个洗手间的问题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还有洗澡的问题。
可能是正好初中也是孩子对性最敏感最好奇的时候。所以我即使是偷着去洗手间啊,他们经常会跟着我进去。我大喊大叫的话就会把老师招来,工读学校最好的地方就是老师经历得多,所以对于孩子看得非常透彻,经历过一些更高的一种教育上面的一些认知吧。他们知道谁是被欺负的,谁是欺负人的?他们会帮助那些被欺负的学生。当然,前提是你能说出来。我老师问我谁欺负我,我起码能说出是谁。
而同班的另一个学生完全跟个肉包子一样,就算被同学打到眼睛都是淤血,老师问他是谁弄的,他都不敢说出实情,一直说就是自己没注意磕倒的,所以他经常被挨打。我在减轻校园霸凌上面也作出了不少努力,不仅仅是向老师求救,因为老师他不能随时随地的盯着你。那我用什么办法呢?就是交易。我用很多的交易来换取自己一点点的自由空间。
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空间里,那就得有人来打扫卫生,还要一起吃饭呀。我会替人打扫卫生,买些好吃的丸子呀,饭呀什么的给他们。因为我数学极好,我甚至拿数学跟他们做交易,我帮他们考试作弊,给作业给他们抄。就这样,我多少有了点自由的空间,但是依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呢,包括。晚上睡觉的时候儿他们说我老不脱衣服,他们要脱了我衣服看看我身体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构造不一样。
我对那些孩子就是恨到我想过带刀去学校,去捅人。我想过这件事情,但是我没敢实操,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把家里刀给带出去。所以我没有干过这件事情,但是我真是恨得想杀人。包括我的小学老师,那时候我也有过捅死他的想法。但是我没有这么做。
在工读学校根本就没法去洗手间,尤其是大便。我是从周一到周五,一直忍,忍到周五放学。放学回家被家长给接走,回到家我再方便,然后周日晚上去学校之前,我再方便一下,接下来这五天都不能大便,所以我每周便秘。
再有就是不能脱衣服,不能洗澡,我当时也分不清楚是不洗澡还是不大便造成的是我大腿内侧到臀部全部都溃烂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是湿疹,就刺痒刺痒的,晚上就是难受,把那些疹子都抓破了,疼着才能睡,要不然晚上刺痒得根本睡不着。所以就在第二年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可能需要在学校大便了,这样下去的话可不行。所以第二年开始,我就半夜偷着去洗手间,这偷着也是一个技术活儿。
而在感情上面的话,我那时候意识到我没有恋爱的资格。我当时就觉得我无法认同我自己的身体,这在初中就很明确了,既然我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身体的话,我又拿什么去恋爱呢?住校的那段时期,我对命运产生了极度悲观的看法。有一次非常有趣的就是我再也忍不住了,就突然间大喊一声,“天理何在”,然后那帮同学就在后面嘲笑,觉得这小疯子搁那儿傻喊。
初中的时候我的家庭关系也有了些变化,因为我的母亲不在身边了,她有新房之后又离异了,我父亲不同意复婚。就这样我就跟父亲住在一起住。小学时我父亲是经常打我的,他是为我学习不好着急。初中我父亲变化很大,他不再打我了,在初一还是初二的时候突然跟我,“你也长这么大了,你要有自己的想法”
电影遇上旅游:探讨电影旅游的魅力< class="pgc-img">
>电影和旅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娱乐方式,但它们有着一个神奇的交汇点:电影旅游。电影旅游是指受电影启发而进行的旅行活动,通常是前往电影中的取景地或与电影情节相关的地方。这种旅行方式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热门选择,因为它将电影的奇妙世界融入了现实生活。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讨电影旅游的魅力,以及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 class="pgc-img">
>追寻电影情节:电影旅游让影迷们有机会亲身感受他们最喜欢的电影情节。无论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还是《指环王》的中土世界,前往这些地方的旅行都能带给人们沉浸在电影中的愉悦体验。当你站在电影中的场景前,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这种感觉无与伦比。< class="pgc-img">
>探索新的地方:电影旅游鼓励人们前往一些可能从未考虑过的目的地。影片中的风景如何影响了电影情节和角色的发展,这些地方通常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观众前往这些地方时,他们可以发现新的文化、历史和风光,获得深刻的旅行体验。< class="pgc-img">
>社交互动:电影旅游也为影迷们提供了社交互动的机会。在前往电影取景地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影迷,分享彼此的热爱和激情。这种社交互动使旅行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class="pgc-img">
>促进地方经济:对于电影取景地来说,吸引电影旅游者通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游客会花钱在当地酒店、餐馆、商店和旅行活动上,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些地方积极地鼓励电影取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class="pgc-img">
>激发创造力:电影旅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电影取景地,人们可以拍摄自己的电影剧照,模仿电影中的经典场景,甚至创作自己的故事。这种创造性的互动使旅行更加富有乐趣。< class="pgc-img">
>
尽管电影旅游有着诸多吸引力,但也需要一些准备和计划。首先,要确保了解关于前往电影取景地的信息,包括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和当地规定。其次,要制定行程,包括如何前往目的地、住宿和用餐安排。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当地文化和环境,保护电影取景地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