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pgc-img">018年9月30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136】篇
图片来自网络
>没技术,没经验,加盟吧
想创业,没技术,又没经验,如果有谁能交给我技术和经验就好了。
于是加盟就应运而生了。加盟这个模式,为餐饮创业者提供了不少便利,让快速开店成了可能。
但,通过加盟来创业,也有很多人失败了。大多数人都喜欢看成功的案例,可我觉得,多研究失败的案例,也许对准备加盟的你更有用。
失败必有原因,只有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才能避免掉坑,避免走弯路。
下面,来细数加盟失败的八大原因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1、对加盟期望过高
自己没经验,没技术,想着加盟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保证自己赚到钱。
一旦有了"保证"这个想法,离失败就很近了。
无论是非常成熟的肯德基麦当劳的加盟体系,还是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初创加盟品牌,他们都无法保证加盟商一定赚钱。
创业者希望的是交了加盟费,就能稳赚不赔,尤其是在看了总部直营店以及部分加盟商的成功案例之后,信心大增。
殊不知,别人的成功你无法复制,即便是让已经开店成功的加盟商再开一家店,他也没有100%的成功把握。
总部给你能提供的,是前人的经验以及供应链的配套服务,并在经营中给与一定的指导。仅此而已。
真正掌舵的人,还是创业者自己,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老师,总有考100和不及格的。所以不要对加盟期望过高。
加盟只是买来了一套方法,至于方法能不能产生成效,主要在自己。
2、加盟前调查不充分
急于赚钱的心里,不光是创业者有,加盟品牌商同样也有。这也就造成了现在市面上的加盟商自己炒作出来几个直营店,然后就开始了收割之旅。
很多创业赚钱心切的小白就稀里糊涂的上了车,交了钱,结果发现除了卖物料,总比再没有别的服务,有困难寻求帮助也得不到回复。
上了当才明白,原来坑这么多,几万元的学费就这么打了水漂。
这都是因为加盟前调查不充分导致的。
所以,这几项工作一定要做好
1、了解加盟连锁的基本情况
品牌做了多久,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在当地有没有相关案例,总共需要多少投入,后期经营有什么限制,加盟合同条款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信息都要了解清楚。
同时,不要守住一家了解,比如说做麻辣烫,加盟品牌随便算算也有十几家,多选几家同时联系沟通,交叉对比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考虑选谁家。
2、只看到了赚钱的店
因为急于创业赚钱,考察加盟商的时候也会有"幸存者偏见"只看到了赚钱的店日进斗金,却忽略了那些关门倒闭的店。
赚钱的店,可以总结出来成功的经验,有价值,但大多不可复制。而赔钱关门的店,他们是因为什么失败的,这个价值甚至比成功经验含金量更高。
3、加盟之前没有去过总部
加盟之前没有去过总部考察,仅仅通过电话微信交流,因此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总部方面虽然口头答应愿意接待,但以距离远,耗时长等借口托词,由于赚钱心切,草草交了加盟费之后,才发现总部的实力并没有之前所说的那么大,更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后悔为时已晚。
有不少加盟品牌,以免费加盟等低门槛吸引创业者,其本质则是销售机器设备及物料,圈了钱就跑路了。针对这一点,如果发现总部销售的设备在市场上容易找到,并且价格低得多,则要多留神。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3、合约没看完就签字
别以为这是笑话,这样的创业者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加盟总部业务人员的催促之下
"你不签,后面 有人等着呢,这个区域有几个人在抢,错过了就只能重找地方了"
听到这样的话,就着急了,生怕机会错过,草草签了合同交了钱,回去仔细看完才发现太多的不平等条约,后悔也晚了。
4、没搞清自己的身份
还没弄清自己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以为交了加盟费,雇了员工,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有了困难找组织,没有困难躺着赚。
经营出了问题,就怪加盟太坑,啥都不管, 怪店长无能,不上心,怪顾客不行,事太多。
认为掏了钱,加盟商就该为自己赚钱,这就纯粹是投资人的心态,而不是创业者。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如果您是创业者,就别期望当甩手掌柜,点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用心才可能做好。
如果您定位自己是投资人,建议您寻找那种直管式的加盟品牌,您出钱出地方,剩下的都交给总部,只等着分钱就成。妥妥的甩手掌柜。
选择标准也很简单,加盟费百万以上的值得考虑,百万以下的,基本都是打水漂,别抱太大的希望。
5、无法全身心的投入
有不少加盟做餐饮店的老板,都是有着一份不错的事业,只想把餐饮当做副业来做,多少有些当投资人的意味。
如果是这样,建议直接选择直管式的加盟。
以现在的市场,即使全身心的投入,想做好也很难,更别说这种"兼职"式的创业,成功率更低。
大概率是为GDP做了贡献,以关门大吉告终。
尤其是拉上好友一起加盟,自己掏钱,朋友管店的。这种形式还牵扯到合伙,就更复杂了。
所以在合伙的时候,就要立好规矩,先说好怎么散货,再说如何合伙,收益怎么分配,管理权贵谁,这些都要明确。
无论是兼职,还是合伙,还是兼职+合伙,最终失败的案例太多太多,这种方式建议谨慎再谨慎。
6、对自己的经营能力过于自信
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没问题,但千万别过于自信。
考察了几家做的好的店,看了几个加盟商,就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运营一家店了。
更觉得餐饮太简单了,加盟商吧后勤的事情都办好了,只需要找地方开张,就能顾客盈门了。
若有这样的想法,估计离关门也就很近了。
加盟商提供的,只是前人的经验,以及成熟配套的产品。
而做好一家赚钱的店,仅仅凭这两样,是达不到的。
开店考验的是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对于没有做过餐饮的小白来说,这一点还欠缺的太多。
看别人做好似很简单,当自己实际上手之后才发现,光会技术不行,要的是综合能力。
7、资金不足,举债创业
创业心急,资金不足,不惜举债也要干。
这是最可怕的做法,再没有明确赢利点的时候,动用杠杆来创业,一旦失败,后果都是难以承受的。
我接触过不少这样做的餐饮人,赔了钱,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了,债主上门催债,亲戚反目成仇,不敢出门,看着太让人痛心了。
可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切不都是当初自己种下的恶果吗?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创业千万别借钱,除非这个钱是别人投资你,不用还的。
对于自有资金,也一定要做好规划。
在了解好加盟总部所需要交纳的费用之后,还要综合考虑店铺租金,人员工资,日常运营等,分配好每一项,同时也要预留足够的流动资金,要保证有现金流。
账上有钱心才不慌,个人建议,开店之时要做好赔半年到一年的准备,并留够这部分资金,这样经营起来才会没有包袱。
在账上没钱,店里没人的情况下,想做到理智决策是非常难的。
开店,有钱很重要!
8、不顾家人的反对,租下了店面。。。
不顾家人的反对,依然加盟,租下店面,结果经营不善赔了钱。
这样的例子也太多太多了。
家人的支持,对于创业是非常关键的,外面累了一天,回家再挨家人一顿数落,这样的心情再带到店里,无论对于员工还是顾客,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家人不支持,临时有事也没有人顶替,把自己牢牢的拴在了店里,成了孤家寡人,沉溺于琐事,更无法考虑经营策略,生意也难做好。
所谓家和万事兴,创业不但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家人。坚强的后盾有助于你的成功。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
创业是99死1生的事情,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大概率。加盟,无非是花钱买来了技术,买来了前人的经验,真正想做好,还得靠自己。
在行动之前,先看到那里有坑,能躲过坑,就已经离成功进了一步。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想通过加盟创业的你,如果可以,也请你转发出去,帮助更多的餐创小白,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少掉一些坑,少一些无谓的牺牲。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情影响之下,大多想投资做点小生意的都会首选餐饮!
加盟就是这层窗户纸,这层窗户纸的薄厚、材质、用料、工艺、生产厂家、有没有质保等等因素就决定了加盟的品质,选好了就能跟随品牌挣到钱并因此而走上餐饮之路,畅谈经营之道;选不好就成为了韭菜被人割得血本无归,甚至外债累累!
普通人想去加盟餐饮品牌,又该如何去甄选这层窗户纸呢?
要从如下几个方面:
1、品类:品类是做餐饮最重要的选项,直接决定了后续的生死;千万不要觉得什么火就做什么,什么流行就做什么,但凡跟风选的品类就是给人种韭菜,只等人家收割而已了!
一定要选适合当地的、经过时间验证的(一个开了十天半个月的店你就去加盟,你加盟什么?花钱买跟风?然后两个月三个月不行了跟着死吗?),自己能驾驭的(加盟是快速入门餐饮的捷径,选项目要留一个底儿,如果没有品牌加持了自己做是不是也能做下去,有那么多的个人餐饮店都能独占一方,你为什么不可以?)
2、产品利润率:选了品牌的品类就要去认真计算品类产品的利润率,不要听加盟商说利润多高多高,你要从菜单、对比市场参考价、你能做出来的成本来对比!
比如品牌方说他们的产品利润率达到75%,你就看他的这款75%的菜单定价是多少?如果是一碗简单的米线,市场大家共识的价格也就在10-12元,如果在这个价格里给了你75%的利润率那绝对没问题!但如果定价是15元,给你算出了75%的利润率那就是溢价算利!价位的竞争让你失去了优势,加盟后如何吸引顾客?现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别说相差两三元就是相差一块五毛都能决定你店里能不能坐满,所以在产品利润率上,谈加盟的时候一定要去较真的自己心里审核,不要听要用计算机去算!但凡交了钱你再算就是自寻烦恼了。
< class="pgc-img">产品制胜 利润为王
>3、供应:为什么不说供应链而是说供应商,因为现在但凡开了几家店的都敢谈供应链了,供应链这三个字现在是太不值钱了!
供应链的“链”字是什么?是链子是链接是捆绑的链条,供应链代表着坚不可摧的完善体系!现在做一个小餐饮就口口声声谈供应链,试问一个一个代工堆砌起来的料包再加上加盟品牌的利润空间,真正到加盟商手里能有什么供应链?
所以加盟的时候务必了解清楚供应的是什么?供应的价格、报货的周期、预付还是垫付也要了如指掌再去签!不是加盟品牌自己把控的后端,成本随时都会随市场行情而变化,品牌方的利润空间是不会愿意缩减的,最终还是落到加盟商的店里,明白?
< class="pgc-img">极简供应 成本才低
>4、装修:为什么你去加盟一个品牌?80%以上是先被外观所吸引,这家店好看、这家店形象可以、这家店有品位!其实都是先看上了这些才去了解这个餐饮项目,甚至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先说的品类,都知道眼不见心不烦,很多事情都是眼睛喜欢了某一点才有了后面所有的故事,这些你喜欢的正是品牌方花了多少钱多少设计费多少装修费让你喜欢的!没个十万八万,甚至十几二十万或更多的装修费,你就是加盟了也弄不出你喜欢的效果,但这些不管你多喜欢花了多少钱只要贴到墙上了可就是一文不值了。重装修的加盟务必慎之又慎,轻装修简装饰,干干净净,舒服实用足够满足大众就餐的需求了,因为如果你转身可是带不走一粒瓦片。
5、不要代入:天天听说谁倒闭了谁被割韭菜了,为什么大家都知道餐饮加盟割韭菜 但是年年都有大批人愿意做餐饮呢?(他们傻吗?) 是看到别人太火了,想象的或别人说的挣了多少多少钱!就感觉你做了人家挣的钱都是你能挣得了,就去投就想着也会火,但事实是可能还没火就没了, 为什么没了?所以不要用别人挣了多少钱去代入自己也能挣多少钱!那些眼花缭乱的数据,不是钱只是数据,就是给你看的数据,不要想象那么多
一二三四五的好好读~相信运气更要相信我们自己的努力。
< class="pgc-img">你的最美时光
>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勺子课堂(ID:shaozisxy),作者:宋宣,编辑:老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疫情让很多餐饮人倍感煎熬,“关店”八卦充斥在众多媒体中,海底捞、茶颜悦色的关店消息被反复解读、咀嚼,马后炮的文章不胜枚举。
贾国龙在一次演讲中引用电影《摔跤吧爸爸》的经典台词回击了一切行业的质疑与闲言碎语,我深以为然:“我们负责刻苦训练、认真比赛,村民们负责说三道四、冷嘲热讽。”
在这个期间,我看到了餐饮行业阳光的一面,那便是:连锁化率的加快上涨。公开数据显示,“连锁化率增速”从2019~2021年增幅高达240%。
连锁化率的加速上涨至少意味着这样几个事情正在发生的变革:
1. 餐饮行业的专业化职业化进入新的阶段。随着连锁餐饮品牌的进化与洗牌,如今的餐饮行业已经历练出了一支极具专业能力的队伍,大量连锁品牌的专业能力与十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2. 中国餐饮行业已经变成一个产业,而非餐饮老板的独自奋战。一个品牌的连锁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包含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人员训练能力、选址拓店能力、标准化复制能力,这些能力要么存在于品牌中,要么存在于专业的第三方团队中。
3. 行业资金的充沛与稳定。虽然疫情对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是这也侧面撮合了连锁餐饮品牌与一二级资本市场的深度合作,大量资本与餐饮品牌结合,大量大型连锁餐饮品牌跃跃欲试准备上市。
在这一切的深刻调整中,更多的餐饮品牌也开始寻求新的“经营模式”升级,曾经,餐饮掌柜们提到结构、模式更多思考的是品类、产品结构,但如今聪明的掌柜们开始了一个更大的尝试,那便是新的加盟模式的创新。
到底什么是加盟?我们可以从直营和品牌授权两个角度来思考,站在直营的角度,广义的加盟是一种接杠杆的扩张方式,借用加盟商的资金、脑力、人力、资源让自己的品牌得以扩张。从品牌授权的角度,加盟是一种品牌主授权加盟商使用品牌资产进行经营获利的一种商业模式。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讲,加盟都是一种“社会化”的品牌扩张方式,加盟本身在不同国家、店型、品类、市场也有着不同的具体模式,但无论是那种模式,加盟本身都是一种将资源、资金、人性,充分整合的社会契约模型。
一、加盟的偏见与误读
但是,中国的加盟市场似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状态,这种状态充满了对于人们对于加盟的错误认识和偏见。这些偏见几乎存在于我所观察到的每个加盟主、加盟商以及行业人的心中。
1. 直营优于加盟的偏见
大部分的餐饮人心中的鄙视链往往认为能把直营做好的餐饮人,才是牛人,“做加盟”似乎成了一种略带贬义的偏见,这其中既包括了加盟主品牌也包含加盟商。
但是事实上,做好加盟品牌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能力。一方面相对直营100%全方位的强管控,加盟商的管控要更有难度,若是可以在加盟相对弱链接的情况下依然能让门店持续保持活力、增长,那便是非常不易。另一方面,加盟品牌往往持有的资产更加优质,相比直营持有的门店资产,加盟主品牌一般拥有更具价值的供应链工厂及相关配送体系,从融资估值角度而言,后者更具高估值的可能性。
2. 生意不好就放加盟
当生意不够好,扩张动力出现问题时,一部分直营餐饮品牌为了快速解决增长问题,便开始释放加盟。这其中会存在两类加盟主,一类是现有品牌、现有门店转让资产变为加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加盟叫做直营托管式加盟,另一类是关掉现有生意较差的门店,然后再释放增量加盟门店,以更低的运营成本管理门店,仅为加盟商提供少量服务,以期快速回笼资金同时实现扩张。
3. 加盟商与加盟主的对立
这是一种“中国式”的不健康的加盟行业现象,在选择加盟主品牌时,加盟商往往担心加盟主品牌的生命力,在加盟成功后往往会想办法和加盟主进行强管控与自营权之间的博弈,或者便是警惕加盟主品牌是否会跑路。这一现象的根源便是大量“割韭菜”式的加盟主将加盟本身作为盈利方式,不与加盟商长期利益深度绑定,一个品牌做的不好便快速跑路做下一个品牌。同时,加盟主往往在放加盟时对收入业绩过度承诺造成现实与事实不符,从而形成加盟主与加盟商之间的矛盾冲突。
4. 短期收益重于长期
如果一个加盟主品牌将加盟费作为其占绝大份额的收入来源,那么必然可以断定这个品牌是“割韭菜”式的加盟主品牌,不值得被信任。无法与加盟商长期同利、同欲的加盟主品牌,都无法得到长久的发展。可悲的是,我们经常能够在市场中见到这类品牌。这类品牌往往打着与知名品牌高度雷同的品牌名、品类选择、核心产品来欺骗加盟商,甚至加盟商发现加盟主跑路后,会找到被模仿的品牌申诉,这也令很多头部品牌非常无奈、气愤。
5. 供应链是赚钱王道
供应链收入无论是在优质加盟模型还是“割韭菜”加盟模型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个人认为供应链获利并非最佳的加盟获利方式。这一点的逻辑是,当加盟主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给加盟商卖货,它考虑的就是希望加盟商不断进货,虽然这一点与加盟商生意好有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仍然存在在执行订货的时候,部分加盟主品牌会促使加盟商品牌超定货物,造成库存积压。所以将麦当劳一手做大的雷克洛克在早期释放麦当劳加盟时曾明确表示,麦当劳不做供应商,但是坚决严控供应链生产标准,是标准的制定者。做裁判而非选手。
二、加盟的大势
1. 优秀的加盟商才能成就伟大的加盟主
一个加盟品牌如果加盟主公司很有钱、做的很好,但加盟商哀鸿遍野、自生自灭,显然这不足以称之为一个优秀的加盟品牌。一个伟大的加盟品牌首先应该是能够“成就”更多加盟商的品牌,其组织内部应该拥有强大的“利他”精神。
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选择对的加盟商”,这一点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最顶级的学府,关键原因是清华大学本身就在一开始遴选出了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夸张的说,即使这些学生大学四年都靠自学成才,毕业后也依然可以在就业率等多个关键指标中拔得头筹。
所以我们会发现“严选”是优秀加盟主品牌选择加盟商的共同标准。加盟商与加盟主显然应该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合伙”关系,拥有相同的利益、认同相同的价值观,一切为了顾客。
在头部加盟主品牌的加盟商筛选条件中,不仅有对加盟商经营者本人的筛选甚至将考察伴侣、考察家人纳入必须要审核的要素,在加盟的释放中不仅不会过度承诺加盟收入,反而会增加家访环节,以向家人表达投资需谨慎的加盟内涵。
2. 加盟是扩张杠杆,而非盈利方式
一个品牌的长期获利模型一定需要深刻的围绕“顾客”创造价值,才是长久的盈利模型。大部分品牌转向加盟之后,一切思考重点、工作重心就从消费者端转向了“招商”,如何找到更多加盟商成了工作重点,反而忽略了一个企业最需要关心的其实为自己商业模式最终买单的顾客。
所以从认知上、心态上,加盟模式只是一种杠杆行为。类似的杠杆还包括:贷款、融资、上市、做门店合伙制等等……本质上都是撬动增长的手段,而非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
3. 长期同利才能战无不胜
“如何取利”是加盟模型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如上所述,这一问题的关键依然是加盟主品牌认为“利”出在谁?显然,健康的加盟模型“利”一定出在顾客。
而顾客的创造、价值的给予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顾客的需求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加盟主和加盟商需要“长期同利同欲”才能永葆品牌在市场中的年轻状态。在目前的大部分加盟模型中,加盟主只是在开店成功后简单收取固定的年度品牌管理费,这种无法和顾客反馈挂钩、只顾加盟主旱涝保收的模式显然不具备长期价值,品牌大都越做越差。
所以,敢于大胆在加盟商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同比例地取利,非常重要。当顾客认可品牌,加盟商活得好的时候,加盟主赚的同样多。当顾客对品牌失去热爱,加盟商生存困难的时候,加盟主收益同样可以感受到危机,这一再简单不过的模式设计逻辑,才是真正的加盟长期主义!
4. 组织变革才是真正难点
在众多加盟实践中,最难的难点并不是加盟模型设计,而是加盟组织的再造与变革。直营的组织是正三角形的组织,习惯了老板拍板、总部执行、门店落地。当直营品牌变为加盟组织时,整个组织的工作模式需要发生180度的大转弯。加盟的组织是倒三角形的组织,老板反而在最底层,总部本质是加盟商的服务中心,门店才是“听得到炮火”的真正一线决策人。这一改变在组织中虽然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变革,但最难的心态的改变,即老板和总部习惯了没有契约框架的任意改变、尝试。
如何才能实现从直营到加盟的组织变革呢?经营组织本质为获利而生的经济单元,那么,改变组织的动力其实就是改变组织中的利益分配结构。也就是改变组织内的价值判断方式。组织内每个细胞的利益由何而来,因何而变,决定了组织的生长方向、战斗方向。
三、中国未来的加盟
1. 正向激励式的加盟模型
在我看来中国式的加盟和西方式的加盟在底层设计逻辑上有着巨大的不同。西方式加盟强调契约,主要表达了“能与不能”,而中国式的语言更加柔和,它更强调“我与你的未来”,同样是契约,但更强调如果我们一起做到了什么,最终如何获利。两者并无对错,甚至中国式的加盟语言更需要西方契约精神的加持。
所以单纯把西方式的加盟模式套在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的头上的成功概率并不大。在与很多品牌的加盟商的交流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加盟商其实都没有完整阅读过加盟协议,大部分靠的是自己的判断和对加盟主的相信。这种“人治”的思维模式深深的印在中国人的骨髓里。
所以属于中国这篇餐饮沃土的加盟模式,必然需要有着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加之西方契约精神的保障,才能最终成功。
2. 下沉市场才是王道
这篇沃土到底在哪里呢?从中国人口流动的角度,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当一线城市的城镇化率达到70%的时候,逆城市化现象正在逐渐出现,即大量无法最终留在一线城市的人们在30~40岁这个年龄段逐渐离开大城市返回自己所在省会、地级市乃至县城。
由于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发展的不均衡,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其实是在同时出现的,但整体的趋势是“下沉”。一线城市正在面临人口减少、劳动力减少最终导致劳动力价格暴涨,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调整。
购物中心的红利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断崖下滑,也辉煌不在,即使在一线城市,火爆程度高的购物中心也屈指可数。同时,街边店业态在一线城市受到城市管控的压力依然未减。最终导致一线市场的开店市场持续在一个激烈的存量竞争的状态,当然,这也将成就一线城市成为一个强者恒强的连锁市场,最终推高一线城市的连锁化率。
所以,从整体趋势上“小镇青年返乡创业”是巨大的加盟市场机遇。如今,那些万店品牌如华莱士、正新鸡排、蜜雪冰城均稳稳的踩在这个风口上。在4、5线城市中,它们是整个城市的连锁天花板,绝对的下沉王者。
结语
从发展品牌的角度,加盟是有力的扩张杠杆,它可以通过一些列的科学设计保证机制未来长期的稳定运行。
抛开理性,从一个企业家成就一个品牌来看,加盟其实是一个品牌被社会成就再成就社会的过程。创业者和企业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业者成就自己,企业家成就更多人。
加盟模式的打造是一门科学,但回归到品牌中,更考验着一个企业的起心动念。如何取利?如何分利?如何长期同利?这考验的是一个老板内心的格局与心态。
当然,成就人的模式并非只有加盟一个,但一切的最终还是会回到“人”这个层面。
如今的中国餐饮行业与国运一样,同样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虽不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餐饮行业依然可以实现如疫情前的5年一样高速发展。但我相信,如今的餐饮仍然在一个“好时代”,一个值得更多餐饮人期许的时代,而“加盟”、“合伙”必将在其中扮演它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个餐饮人持续思考和探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勺子课堂(ID:shaozisxy),作者:宋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